本書是一本將制度和技術當作經濟體系的內生變量來研究的新制度經濟學的力作.《再論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一書是林毅夫教授繼1992年在上海三聯書店和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制度、技術與中國農業發展》(該書獲1992年度孫冶方經濟科學獎)之後,又一部以規范的經濟學方法來研究中國農村、農業和經濟發展中的制度與技術問題的專著。
中國改革開放尤其是農村改革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中國農民的實踐引發了農村經濟體制的巨大變革和經濟的迅速發展,這說明勞動者不僅在適應體制,而且也在推動著體制變革。作者認為,農村改革成功的關鍵是農民能自主經營,從而激勵了農民創業。中國農村在50年代集體化過程中,搞初級社時農民有退社自由,但發展到人民公社時農民沒有了退社的可能,被剝奪了獨立耕作的權利,集體勞動的監督困難導致了「搭便車」和偷懶,從而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商榷文章則認為沒有退出權也有可能激勵勞動者努力工作,「同舟共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