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你我皆有盲視?
1965年,英國的心理學家懷斯克朗(Laurance Weiskrantz)透過手術切除了一隻名叫海倫的猴子腦中的「初級視覺皮質」(Primary visual cortex,大腦皮質中第一個接收到視網膜訊號的區域)。在手術之後的頭兩年,沒有明顯跡象顯示她看得見東西,這種因為視覺皮質受損而看不見的現象,我們稱為皮質盲(cortical blindness)。
兩年過後,懷斯克朗的博士班研究生韓佛瑞(Nicholas Humphrey,現為劍橋大學心理學家)對猴子海倫進行研究,竟有了意外的發現。有一次。韓佛瑞拿著蘋果在她面前搖晃,沒想到原本目光呆滯放空的海倫,竟然會開始盯著蘋果看,並試圖想要伸手抓取。
這個發現讓韓佛瑞感到非常驚奇,於是說服懷斯克朗,對海倫展開長達七年的訓練計畫。在這七年之中,韓佛瑞時常帶著海倫到處走動和訓練,而她的行為應對也變得愈來愈好!海倫最驚人的表現,就是可以在佈滿障礙物的室內移動自如並自己撿起食物。一般不知情的旁觀者看到海倫的行為,根本不知道她其實是沒有初始視覺皮質的皮質盲!
1974年,懷斯克朗的團隊更進一步發現,原來人類也會有皮質盲。他們發現有一位眼睛完好的病人,但在罹患腫瘤並切除視覺腦區後,就看不見任何東西(沒有任何視覺經驗)。不過當科學家強迫他猜測眼前的事物特徵(例如位置或顏色)時,他猜對的機率竟然遠高於隨機值!
2004年,瑞士也有一名男子因為視覺腦區中風而失去視覺,同樣也是眼睛沒有受損,但由於視覺腦區無法再正常運作而失去任何視覺經驗。當科學家要他盲目猜測前方螢幕上臉孔的情緒是快樂或生氣時,他猜對的正確率竟然高達近70% 。在另一個實驗中,科學家讓他獨自走過一道長廊,並要求他盡量閃開長廊上的障礙物,結果他也成功完成任務 !
這種沒有視覺意識,但是又能夠處理並猜對眼前資訊的現象,就稱做盲視(blindsight)。
現在,關鍵的問題來了,盲視現象只會出現於皮質盲的猴子或病人?還是也會出現在你我身上?《盲視效應》這本書,將透過科學與商業實例告訴你,其實你我身上可能也存在類似的盲視效應,而且甚至早已被應用在日常行銷之中。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一場行銷與消費之間的心理攻防大戰!
謝伯讓/臺灣大學心理系副教授、《大腦簡史》與《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
前言
盲視的威力
二〇一〇年,一系列實驗震撼科學界。一位名叫T.N.的受試者走過一條約十八米長的走廊,那走廊上散布著盒子、櫥櫃、椅子,但他完全沒碰到任何東西。很容易,對吧?問題是T.N.是法定盲,即神經學家所謂「失明」的人。
失明的人雖看不見,但他們仍會處理視覺資訊。你讓失明的人坐在電腦前,並在螢幕上閃現一組圓點(研究人員做過這樣的研究),他會堅稱他看不到螢幕,也看不到那些圓點。然而,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鼓勵他,請他配合一下猜猜看,他的猜測可能出奇的精準。
這怎麽可能呢?
原來,大腦中的視覺資訊處理很複雜,涉及多個大腦區域的多個步驟。雖然多數失明是眼睛受傷或缺陷造成的(即視覺資訊不會進入大腦),但有些失明就像T.N.一樣,是大腦某處的損傷造成的。所以,大腦的其他區域仍會處理來自眼睛的殘留資訊,讓盲人依然可以對刺激產生反應(例如繞過障礙物),儘管他從未意識到大腦處理了那些視覺資訊。
換句話說,大腦接收的資訊是那個人沒意識接收到的。
這種現象不只發生在盲人身上。每個人的大腦隨時都在接收自己沒意識到的資訊。盲視不單只是讓我們窺探大腦如何產生視覺的迷人管道,也讓我們有機會洞悉我們與消費世界的關係。
盲人走過布滿障礙的走廊時,他們不知道為什麼每次遇到物體,會突然覺得自己應該向右或向左走。這種反應是直覺的,超出他們的意識範圍。我們在消費世界中穿梭時也是如此。
身為消費者,「要不要買」這個決定,會受到周遭的廣告、網站上「購買」鍵的放置方式及包裝設計的影響。我們對那些影響因素往往渾然不覺。我們不見得知道自己為什麼想買某個品牌的牙膏,只知道自己想買。
這就是本書想帶大家瞭解的事。我們在書中揭露了消費世界背後打的算盤及設計背後的祕密。你看到的品牌標識、在動態訊息上滑過的廣告、在電視上看到的廣告和每天使用的手機應用程式(app)等——這些只是消費世界最外面、最明顯的一層。底下還有更深的一層,那是專業人士精心設計的,以便好好利用大腦的特殊結構,在我們渾然不知或未經我們同意下影響我們。
像T.N.那種盲視是一種神經心理疾病,而這本書所介紹的,則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盲視:看見消費世界中我們視而不見的事物。我們想幫你看穿廣告看板,不僅看到表面印的資訊,也看到其他潛藏的意圖(what),讓你知道那圖像如何影響你的大腦(how)及為什麼最終會讓你想要買下它所宣傳的商品(why)。
準備啟程
想像一下,你在消費的神經科學領域裡穿梭,彷彿駕著飛機在空中遨翔。飛機代表你的大腦,那是一部複雜的機器,根據一套規則與限制運作。飛機周邊的風是消費世界,那裡有各種品牌與行銷不斷地牽動著大腦,來回拉扯著我們的想法與欲望。
飛機上的人是你,又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你的意識。問題是,你是飛行員,還是乘客?
你扮演的角色,取決於你對飛機與風的瞭解。飛行員擁有相關知識,可以安全地駕駛飛機到他想去的地方。相較之下,乘客則對飛機與風一無所知——這也是大腦和消費世界互動的方式——任憑飛機與風的擺布。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本書談的就是如何掌控飛行,教你瞭解飛機與風,也瞭解大腦及行銷如何影響大腦,以便駕馭當今消費世界的不定風向。
縮小知識落差
我們認為瞭解你的消費行為不僅有益,也有必要。但有必要現在就瞭解嗎?嗯⋯⋯這麼說吧。
如今的品牌比你更瞭解你自己!
瞭解你的大腦與消費世界的關係,不止你在意,還有很多人比你更在意。智慧型裝置上記錄的每次點擊、每次螢幕滑動、每次心跳,都讓品牌更瞭解怎麼從你的身上撈錢。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知識落差日益拉大。
瞭解這些脈絡後,別擔心,這本書是為你——消費者及任何決心縮小上述落差的人而寫的。
在後續的十二章中,我們將揭開大腦與消費世界之間的深刻互動。在行銷的脈絡中,我們說明記憶與體驗、快樂與痛苦、情感與邏輯、感知與現實、注意力、決策、成癮、新奇、討喜度、同理心、溝通、講故事和潛意識資訊的神經科學。
表面上,你會學習到大腦是如何運作的,並瞭解如何針對大腦做設計。但剝開表層,你會看到更清晰的自我形象:更瞭解你的心理,因為它反映在你的消費行為上。
想成為飛行員,需要同時精通風與飛機。想在消費世界裡看見視而不見的事物,需要同時精通行銷與大腦。這也是本書有兩位作者的原因,它結合了強森的神經學專長與古曼的行銷專長,帶大家洞悉消費科學的隱形世界。
你像《駭客任務》(The Matrix)中的尼奧(Neo)那樣,準備好去看兔子洞有多深了嗎?跟我們來吧。
歡迎你翻開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