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關榮教授學術訪問及旅遊到過近50個國家,收集並整理了大量的科技、自然、文化、歷史和人物資料。在香港20多年間,他以豐富閱歷、開闊視野寫下了多篇科普文章,現集結其中的50多篇分成上冊和下冊兩本書。
上冊寫的是名人軼事,以科普形式介紹了一些音樂家、科學家和文學家的小傳及其貢獻,他們有莫札特、歐拉、布魯內爾、法拉第、狄拉克、特斯拉、維納、香農、馬克士威、德布羅意、湯瑪斯·楊、墨子、沈括、張衡、顧毓琇、饒宗頤等等。
下冊作者以遊記故事、詩文漫話、科普趣談、讀書教學四輯,分享他的文史心得和旅遊散記。
這些故事表達了作者滿腔熱「情」,流淌著的濃濃厚「意」包含了深邃的思想和哲理。書中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生動活潑,適合於具有各種文化背景、不同教育程度和年齡階段的讀者欣賞閱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關榮
出生於中國廣州,1981年獲廣州中山大學碩士學位。1982年到美國求學,1987年獲美國Texas A&M大學博士學位,然後在大學任教。2000年到香港城市大學任講座教授至今。
1997年當選為IEEE Fellow,2011年獲俄羅斯聖彼德堡國立大學榮譽博士,2014年獲法國諾曼第大學榮譽博士,2014年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2015年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陳關榮
出生於中國廣州,1981年獲廣州中山大學碩士學位。1982年到美國求學,1987年獲美國Texas A&M大學博士學位,然後在大學任教。2000年到香港城市大學任講座教授至今。
1997年當選為IEEE Fellow,2011年獲俄羅斯聖彼德堡國立大學榮譽博士,2014年獲法國諾曼第大學榮譽博士,2014年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2015年當選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目錄
iii 致謝
ix 科學與詩(代序)
【上冊】
人物史跡
3 音樂天使
9 歐拉:善良的偉人
15 布魯內爾
21 先做孔雀,後再開屏
31 狄拉克和他的δ函數
45 發明家特斯拉
53 美國費城及其“殖民地科學家”
61 法國軍人的數學素質
65 我們必須知道,我們必將知道
75 蔡無能
81 卡爾曼和他的故事
95 維納:昔日神童和數學家
107 你遇見過香農嗎?
115 墨子:學者榮耀
123 沈括:中國古代一位通才科學家
129 仲春令月,緬懷張衡
135 麥克斯韋與控制論及系統穩定性
143 德布羅意和他的導航波理論
151 誰言兒女不英雄
157 顧毓琇:最後一位曠世通才
167 湯瑪斯·楊:被稱為“最後一個什麼都懂的人”
175 在艱難的攀登中自得其樂
183 人工智慧感知器
189 來不及看書,來不及煩惱
【下冊】
遊記故事
201 關於咖啡的傳說
213 遠足郊遊在故鄉
217 神州一秀是峨嵋
229 諾曼地登陸
235 海嘯
241 京東第一山
249 在小美人魚誕生的地方
259 Back to the Future: 2012年之回顧
269 義大利――西西里
281 優山美地
293 翡翠騰沖
301 紹興――名城、名人與名詩
詩文漫話
313 天下第一長聯
317 文字遊戲
327 五代同堂白髮齊
335 百家姓 不尋常
341 孫中山的詩與聯
345 醉臥沙場君莫笑
349 禪言禪語
353 中國神話漫語
361 文學史漫話
科普趣談
375 從圓周率 π 談起
381 分形――故事之外
401 曆法趣談
407 Chaos ――混沌的故事
讀書教學
417 漫談中西教與學
421 Baptist、大學、博士與我
431 求學、治學與教學
ix 科學與詩(代序)
【上冊】
人物史跡
3 音樂天使
9 歐拉:善良的偉人
15 布魯內爾
21 先做孔雀,後再開屏
31 狄拉克和他的δ函數
45 發明家特斯拉
53 美國費城及其“殖民地科學家”
61 法國軍人的數學素質
65 我們必須知道,我們必將知道
75 蔡無能
81 卡爾曼和他的故事
95 維納:昔日神童和數學家
107 你遇見過香農嗎?
115 墨子:學者榮耀
123 沈括:中國古代一位通才科學家
129 仲春令月,緬懷張衡
135 麥克斯韋與控制論及系統穩定性
143 德布羅意和他的導航波理論
151 誰言兒女不英雄
157 顧毓琇:最後一位曠世通才
167 湯瑪斯·楊:被稱為“最後一個什麼都懂的人”
175 在艱難的攀登中自得其樂
183 人工智慧感知器
189 來不及看書,來不及煩惱
【下冊】
遊記故事
201 關於咖啡的傳說
213 遠足郊遊在故鄉
217 神州一秀是峨嵋
229 諾曼地登陸
235 海嘯
241 京東第一山
249 在小美人魚誕生的地方
259 Back to the Future: 2012年之回顧
269 義大利――西西里
281 優山美地
293 翡翠騰沖
301 紹興――名城、名人與名詩
詩文漫話
313 天下第一長聯
317 文字遊戲
327 五代同堂白髮齊
335 百家姓 不尋常
341 孫中山的詩與聯
345 醉臥沙場君莫笑
349 禪言禪語
353 中國神話漫語
361 文學史漫話
科普趣談
375 從圓周率 π 談起
381 分形――故事之外
401 曆法趣談
407 Chaos ――混沌的故事
讀書教學
417 漫談中西教與學
421 Baptist、大學、博士與我
431 求學、治學與教學
序
代序
科學與詩
「描述原子理論需要用詩一般的語言;詩人的想像通常比寫實更為豐富。」
這句話引自1922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 1885–1962)。眾所周知,玻爾為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知和在量子力學方面做出過奠基性的貢獻。
我也相信,詩在科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科學對詩的影響更是功不可沒。
雖然絕對沒有把自己和科學家及詩人放在一起談論的意思,但是用一個恰當的尺度來衡量,耳順之年的我畢竟找到一個「理論工程、應用數學及科技編輯」三位一體的學術生涯歸宿。原因十分簡單:曾經獲得應用數學博士學位,目前是工程學院講座教授,並且當了十五年學術編輯。在一個更低的層次,我經常被別人稱為是一個業餘詩客,無非是因為我喜歡寫一些古體詩詞。其實我不但沒有文學學位而且連正規文學訓練都不曾有過。不管如何,這個背景也許就成了我試圖提升自己對文學中深邃智慧和光輝思想的理解和認知的動力,也為我在這裡奢談「科學與詩」提供了原因和根據。
我向來都為科學與詩竟然可以相互啟發靈感而驚歎不已。好奇心、想像力、超越性思維、創造性寫作,甚至遐想及暗喻,這些寫詩的基本功夫幾乎全部都是科學研究與發現所必不可少的。反過來,科學為詩、特別是現代自由體詩歌提供了源源不絕的動力與素材。事實上,科學和詩都源於相同的人類精神、靈感和創造力,追求並享受同一世界的美好抽象與優雅本質。
放下當今的著名人物不說,歷史上就曾經有過許許多多二位一體的天才。
古羅馬詩人提圖斯•盧克萊修•卡魯斯(Titus Lucretius Carus, 99–55 BC)的一首世代流傳、享譽天下的詩篇「大自然中的宇宙」(De Rerum Natura)為後人提供了一個光輝典範:詩人充滿好奇的內心世界中,蘊含著超越當時人類知識範疇和邊界的科學認知和哲理。那首長詩後來分成六冊,其中盧克萊修闡述了原子存在與物質運動的形式,以及宇宙的時間與空間的兩個側面,有別於當時人們信奉的造物主創世說。他的原子論觀點很可能啟發了愛因斯坦對布朗運動的非凡定性分析,以及像波爾那樣的科學家對現代原子理論的接納、詮釋和發展。
繼盧克萊修之後,詩與科學的相互結合和滲透形成古代義大利非常強烈的文化色彩和傳統,並為許多睿智過人的學者大師所繼承,其中不乏完美無瑕的二位一體詩人科學家,或者科學家詩人。今天,一般人只知道也只樂於追求其中一個目標:不是鑽研科學就是創作詩歌。其實人們時常都已經體會到,閱讀一篇讓人在一個嶄新研究方向上豁然開朗、寫得文采飛揚的科學論文,和閱讀一篇動人肺腑的詩篇時的感覺和享受是非常相似的:行文中值得欣賞的很多共同點自然不必細說,您常常還會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和收穫。
東方世界在古時候亦不乏智者能人。歐瑪爾•海亞姆(Omar Khayyám, AD 1048–1131)可能是最為傑出的一位。這位十一世紀的波斯人,是一位集數學、哲學、天文、物理於一身的大科學家,更是一位偉大詩人。他那本流芳百世的詩集《魯拜集》(Rubáiyát),據說單在紐約圖書館就有不同文字的五十多種譯本。他也是當時的著名數學家, 以一部影響深遠的代數問題解釋專著 Risālafi’l-barāhīn’alā masāil al-jabr wa’l-muqābala (Treatise on Demonstration of Problems of Algebra) 而載入數學史冊。該書於1070年也就是他22歲時出版,最終傳入歐洲,為現代代數學奠定了基礎。作為一個天文學家,海亞姆測算出一個太陽年的時間長度為365.24219858156天,比五百年後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 1502–1585)開始採用的國際西曆還要精確。
在中國五千多年文化歷史長河中,我們有過許多著名詩人學者,至少可以從第一部詩集《詩經》(1046–771 BC)說起。孔子(551–479 BC) 亦曾經說過:「不學詩,無以言。」中國教育在歷史上曾經一度非常注重科學與文學的相互結合。在西漢時期(206 BC–AD 25),學校要求學生須懂「六藝」,即:禮、樂、射、禦、書、數。這種通才式的教育後來也確實產生過不少全面發展的文豪、詩人、哲學家、科學家,其中典型的一位詩人科學家是張衡(139–78 BC)。他才華橫溢,天文地理、琴棋書畫無所不通。他創造了「渾天儀」、「多級刻漏計時器」以及多種轉動和傳動機械裝置;他把圓周率的計算細化到10的平方根,與五百多年後另一位詩人科學家祖沖之(AD 429–500)得出的更為精確的結果355/113 非常接近;他還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繪畫、散文和詩賦。在中國歷史上,像張衡這樣的詩人科學家並不罕見。
世界歷史上的詩人科學家例子多不勝數。但為何今天我們還要把科學和詩歌相提並論呢?簡而言之,科學和詩學是相互輝映的兩門學問; 而對於我自己來說,實踐兩者比專攻其一會使個人生活更為充實、也更加豐富多彩。
[發表在2010年5月《今日城大》,26–29頁]
科學與詩
「描述原子理論需要用詩一般的語言;詩人的想像通常比寫實更為豐富。」
這句話引自1922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 1885–1962)。眾所周知,玻爾為人類對原子結構的認知和在量子力學方面做出過奠基性的貢獻。
我也相信,詩在科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科學對詩的影響更是功不可沒。
雖然絕對沒有把自己和科學家及詩人放在一起談論的意思,但是用一個恰當的尺度來衡量,耳順之年的我畢竟找到一個「理論工程、應用數學及科技編輯」三位一體的學術生涯歸宿。原因十分簡單:曾經獲得應用數學博士學位,目前是工程學院講座教授,並且當了十五年學術編輯。在一個更低的層次,我經常被別人稱為是一個業餘詩客,無非是因為我喜歡寫一些古體詩詞。其實我不但沒有文學學位而且連正規文學訓練都不曾有過。不管如何,這個背景也許就成了我試圖提升自己對文學中深邃智慧和光輝思想的理解和認知的動力,也為我在這裡奢談「科學與詩」提供了原因和根據。
我向來都為科學與詩竟然可以相互啟發靈感而驚歎不已。好奇心、想像力、超越性思維、創造性寫作,甚至遐想及暗喻,這些寫詩的基本功夫幾乎全部都是科學研究與發現所必不可少的。反過來,科學為詩、特別是現代自由體詩歌提供了源源不絕的動力與素材。事實上,科學和詩都源於相同的人類精神、靈感和創造力,追求並享受同一世界的美好抽象與優雅本質。
放下當今的著名人物不說,歷史上就曾經有過許許多多二位一體的天才。
古羅馬詩人提圖斯•盧克萊修•卡魯斯(Titus Lucretius Carus, 99–55 BC)的一首世代流傳、享譽天下的詩篇「大自然中的宇宙」(De Rerum Natura)為後人提供了一個光輝典範:詩人充滿好奇的內心世界中,蘊含著超越當時人類知識範疇和邊界的科學認知和哲理。那首長詩後來分成六冊,其中盧克萊修闡述了原子存在與物質運動的形式,以及宇宙的時間與空間的兩個側面,有別於當時人們信奉的造物主創世說。他的原子論觀點很可能啟發了愛因斯坦對布朗運動的非凡定性分析,以及像波爾那樣的科學家對現代原子理論的接納、詮釋和發展。
繼盧克萊修之後,詩與科學的相互結合和滲透形成古代義大利非常強烈的文化色彩和傳統,並為許多睿智過人的學者大師所繼承,其中不乏完美無瑕的二位一體詩人科學家,或者科學家詩人。今天,一般人只知道也只樂於追求其中一個目標:不是鑽研科學就是創作詩歌。其實人們時常都已經體會到,閱讀一篇讓人在一個嶄新研究方向上豁然開朗、寫得文采飛揚的科學論文,和閱讀一篇動人肺腑的詩篇時的感覺和享受是非常相似的:行文中值得欣賞的很多共同點自然不必細說,您常常還會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和收穫。
東方世界在古時候亦不乏智者能人。歐瑪爾•海亞姆(Omar Khayyám, AD 1048–1131)可能是最為傑出的一位。這位十一世紀的波斯人,是一位集數學、哲學、天文、物理於一身的大科學家,更是一位偉大詩人。他那本流芳百世的詩集《魯拜集》(Rubáiyát),據說單在紐約圖書館就有不同文字的五十多種譯本。他也是當時的著名數學家, 以一部影響深遠的代數問題解釋專著 Risālafi’l-barāhīn’alā masāil al-jabr wa’l-muqābala (Treatise on Demonstration of Problems of Algebra) 而載入數學史冊。該書於1070年也就是他22歲時出版,最終傳入歐洲,為現代代數學奠定了基礎。作為一個天文學家,海亞姆測算出一個太陽年的時間長度為365.24219858156天,比五百年後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 1502–1585)開始採用的國際西曆還要精確。
在中國五千多年文化歷史長河中,我們有過許多著名詩人學者,至少可以從第一部詩集《詩經》(1046–771 BC)說起。孔子(551–479 BC) 亦曾經說過:「不學詩,無以言。」中國教育在歷史上曾經一度非常注重科學與文學的相互結合。在西漢時期(206 BC–AD 25),學校要求學生須懂「六藝」,即:禮、樂、射、禦、書、數。這種通才式的教育後來也確實產生過不少全面發展的文豪、詩人、哲學家、科學家,其中典型的一位詩人科學家是張衡(139–78 BC)。他才華橫溢,天文地理、琴棋書畫無所不通。他創造了「渾天儀」、「多級刻漏計時器」以及多種轉動和傳動機械裝置;他把圓周率的計算細化到10的平方根,與五百多年後另一位詩人科學家祖沖之(AD 429–500)得出的更為精確的結果355/113 非常接近;他還為後人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繪畫、散文和詩賦。在中國歷史上,像張衡這樣的詩人科學家並不罕見。
世界歷史上的詩人科學家例子多不勝數。但為何今天我們還要把科學和詩歌相提並論呢?簡而言之,科學和詩學是相互輝映的兩門學問; 而對於我自己來說,實踐兩者比專攻其一會使個人生活更為充實、也更加豐富多彩。
[發表在2010年5月《今日城大》,26–29頁]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折$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