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廠來了!:一場水五金與手工具的創新實驗紀錄

智能工廠來了!:一場水五金與手工具的創新實驗紀錄
定價:360
NT $ 324
  • 作者:陳泳翰
  • 出版社:天下雜誌
  • 出版日期:2021-04-2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98664X
  • ISBN13:9789863986645
  • 裝訂:平裝 / 264頁 / 14.8 x 21 x 1.3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當隱形冠軍遇上精密機械龍頭,
傳統製造業的未來將如何轉型?
走進地方工廠的機器人,不怕髒、不怕累,打造智能分工新生態,
不僅提升世界競爭力,更要將產業根留台灣。
 
  泛指水龍頭、閥門等五金零組件的「水五金」,曾經全球產量有五成來自台灣,
  扳手、套筒等用來拆解、組裝物品的「手工具」,曾為台灣賺進千億出口產值,
  在1970經濟起飛的年代,扎根台灣的中小企業,只要肯拚不怕沒機會!
  然而面對產業外移、人力短缺的時代困境,
  當世界趨勢疾呼工業4.0的同時,
  產業規模小,以外銷先進國家為主的水五金與手工具,將如何智慧轉身? 
 
  歷時兩年半的「水五金與手工具產業智動化計畫」,簡稱「水手計畫」,同時也象徵著水手們乘風破浪的勇敢無懼精神。來自上銀科技的精密機械工程師,攜手四間傳統工廠:隴鈦銅器、勝泰衛材、銳泰精密、伯鑫⼯具,讓機器人實現產線智慧化、自動化的願景,不僅減輕第一線的人力負擔,也改變了黑手工廠形象,吸引更多年輕世代投身其中。
 
  本書詳實紀錄持續發生中的轉型歷程,以及相關產業在台灣的發展脈絡。裡頭有夢想,有嘆息,有新舊觀念的衝撞、世代之間的磨合,也有衝突過後的反省與合作,真實呈現出「工業4.0」的目標,執行上會遇到的各種障礙。不只看見機器人的潛力,也看見它的門檻與侷限;慶幸的是,即使有那麼多困難,依舊有許多懷抱理想的有志者,選擇勇敢面對難題,不斷精進機器人的能力,試著為台灣傳統產業的未來,開闢出一條新路。
 
  啟動智慧轉型的齒輪, 
  這次我們從最典型的水五金與手工具出發,
  見證台灣傳統製造工業的改變時刻!
 
專業推薦
 
  沈榮津  行政院 副院長 
  呂正華  工業局 局長
  絲國一  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 理事長
  陳炳宇  台大創新設計學院 執行長 
  詹魁元  台灣大學機械系 教授
  林立青  作家
  徐景亭  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 創辦人 
  超認真少年 人氣Youtuber 
 
各界推薦
 
  傳統產業轉型本就相當不易,除了面對原本不甚熟悉之新興科技外,更重要的是心態上的轉型以及跨產業、跨領域、跨世代的溝通、協調、合作。《智能工廠來了!》給了一個不錯的案例,望能給大家更多的啟發,共同再造另一個台灣經濟奇蹟。——台大創新設計學院 執行長 陳炳宇
 
  一個產品的成功,背後有許多研發與製造的挑戰以及市場面的辛酸,克服這種種困難除了需要該領域的知識之外,更多時候領導者的「信念」、「不怕失敗」、「勇於嘗試」更是確保是否能夠堅持下去的關鍵。本書從水龍頭與扳手等看似微不足道的元件出發,提到這些元件在製作過程仍須克服的層層關卡。台灣的機械產業也就是這樣一步一腳印的從零件的製造代工為起點,一路解決訂單產能的問題,提升到改善品質減少瑕疵,到現在所建立讓產線更彈性的先進製造程序。跨公司的合作,才能讓真人跟機器人能夠更無衝突的共同存在。本書詳實記錄產業在做轉型面臨到的實際困難,也描述轉型的策略與機會,推薦給在機械領域努力或是對機械領域有興趣的你。——台灣大學機械系 教授 詹魁元
  
  這是一本令人驚嘆的書,作者透過具體的企業運作細節,加工技術的進步提升,產線的精進自動化讓我們看見五金產業的前世今生,用文字構築了台灣在地基礎工業的基石,也指引著台灣未來可能的方向該如何繼續面臨挑戰。這本書是真正的台灣精神。——作家 林立青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泳翰
 
  台大經濟系學士、台大歷史研究所碩士,小學二年級前的童年在工廠裡度過。曾任職於媒體業,現從事跨領域寫作與社區營造,對產業史與離島兩個主題沒有抵抗力。
 

目錄

│推薦序│ 中小企業實現智慧製造的範例 沈榮津 
一群人夢想成真的奇妙旅程 呂正華 
來自製造現場勇於嘗試的智慧 絲國一 
以智慧翻轉工業魅力 朱麗禎 
傳承台灣的職人精神 徐景亭 

│各界好評│

│導讀│ 持續創新才有未來 卓永財 
灰暗工廠裡的伊莉德交響曲 蔡惠卿

│緣起│決定改變的起點

PartⅠ 水龍頭與扳手的故鄉
1豬舍裡的兩間工廠
2螺絲以及它們的產地

PartⅡ 當老工廠遇上機器人
3一家精密機械廠的奇想
4不只標準化,還要均準化
5沒有用手撥開這回事

PartⅢ 智動化從此開始
6老機器也能有新生命
7蓋一間廟而不是砌一堵牆

│尾聲│智動化的下一個未來

致謝
附錄
 

推薦序1
 
中小企業實現智慧製造的範例
行政院 副院長 沈榮津
 
  水手計畫(水五金及手工具產業智動化計畫)是經濟部產業升級創新平台輔導計畫項目之一,時值我個人擔任經濟部長期間如火如荼展開,是由上銀科技帶領二家水五金(隴鈦、勝泰)及二家手工具(銳泰、伯鑫)共同執行的「智慧機械產業領航」主題式研發計畫,該計畫的醞釀期大約一年,整個計畫執行主要有二.五年,這期間我都會不定期關注他們的進度。2019年十二月底,我特地專程去參與隴鈦的成果發表會,親眼見證該公司從工業1.0轉型升級到3.0的智慧自動化生產線,深刻體會到該計畫的真實面貌,內心感到十分欣慰,表示政府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決心與大方向是正確的,而且這是一個很優秀的計畫範例。
 
  在工業局和經濟部與我共事的同仁都知道,因為考量在有限時間內做精準有效率的報告,我非常注重「one page report」的報告方式,而這個水手計畫卻給我一個大驚喜,竟然是「one book report」!尤其這本書的誕生是史無前例的做法,這份用心著實令人感動。
 
  本專案計畫除依規定有一本例行式正規版的結案報告書,闡述執行計畫後的量化和質化效益、以及KPI達成率;例如:隴鈦建構智慧製造產線,生產週期從80天降為50天,良率從85%提升至95%;勝泰衛材如何實現水龍頭的研磨拋光製程;銳泰的套筒CNC加工製程站自動化,如何自動更換規格,更換時間小於五分鐘;伯鑫完成蝸姆滾牙加工製程站的自動化,可無人化生產等等外,在實現這些計畫所面臨的「人、機、料、法、環」挑戰度如何?突破的祕訣是什麼?讀者可在這本書中窺得其妙。
 
  上銀科技主導的「水手計畫」成果令人驚豔,不但參與計畫的四個合作夥伴變成水五金與手工具的智慧自動化工廠模範,也讓大家相信台灣中小企業可以實現智慧製造的夢想。上銀執行這個計畫面對的不只是智慧科技軟硬體的困難度,最難的是小工廠內老師傅的習性和意願,以及經營者的決心、團隊衝突等等諸多挑戰,而這些他們都克服了,這本書中以庶民語言描述這些情景,讓讀者不會覺得生硬,甚至令人感覺身歷其中。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本書的精髓值得大家細細品味,特此推薦!
 
推薦序2
 
一群人夢想成真的奇妙旅程
工業局 局長 呂正華
 
  優秀的水手勇於挑戰驚濤駭浪。
 
  水五金與手工具製品在加工製程中因為作業環境較為傳統、工作又相當辛苦,年輕人往往不願意進入老舊的工廠從事重複性工作,造成嚴重缺工以及經驗傳承的斷層。
 
  工業局在2017~2020年期間,藉由上銀公司扮演系統整合的角色,結合國內產學研的智慧機械能量,推動水五金及手工具產業領航計畫(以下簡稱「水手計畫」),協助隴鈦、勝泰、伯鑫及銳泰等四家公司,以MES(製造執行系統)管控設備即時資訊、生產數據、生產排程,並運用智慧機器人進行上下料、研磨拋光等作業,建置高彈性智慧生產線,成功打造水五金與手工具智慧製造的典範工廠。
 
  約翰藍儂曾說:「一個人的夢想只是夢想,一群人的夢想就能成真。」
 
  對於水手計畫進行的時間軸而言,讓這個計畫能夠一條線上來回跳躍移動,人稱「E總」的上銀科技蔡惠卿總經理是串聯四家公司的靈魂人物,而她的長官,上銀集團卓永財總裁的支持更是重要,卓總裁認為上銀的心願是希望協助這兩個產業,藉由導入智慧機械改變工作環境,促成產業升級轉型成為高值化產業,並可成為台灣其他傳統製造業的學習典範。
 
  然後「E總」和吳文加協理就在這樣的支持下,多次邀集參與計畫廠商的主管幹部辦理共識會議,讓企業老闆們確認達成智慧升級目標及改變工作環境的決心;也辦理教育訓練,讓技術人員認同智慧製造有助於提升工作效率,從操作機械轉為管理機械。
 
  在經歷過「不只標準化、還要均準化」、「不斷地砍掉重練」,如水手般地挑戰驚濤駭浪之後,達到帶領一群人共同前進,夢想成真,完成「蓋一間廟而不是砌一堵牆」的好成績。
 
  德國作曲家兼指揮家,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於1896年創作的一部交響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作品30當序曲,作品30樂曲的靈感其實是來自於哲學家尼采的一本同名小說。至於《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到底是在說什麼呢?尼采,這位偉大的哲學家反覆告訴我們:「人們要從迷信中跳脫出來,去對未知的命運進行積極的抗爭,讓自己決定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方式。」
 
  我想,這段話可以送給水手計畫的每一位投入產業升級轉型的夥伴們,水手計畫團隊流下的汗水和淚水,已經轉化成一條時間的長河,一點一滴地灌溉台灣產業升級的沃土;你們熱情付出所散發出來的美感,真是讓產業興奮莫名,有種幸福、榮耀與喜悅的感覺在心中緩緩地升起,在這塊土地上寫下一段優美的歷史篇章。
 
推薦序3
 
來自製造現場勇於嘗試的智慧
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 理事長 絲國一
 
  本書述說國內知名機器人製造公司——上銀科技,如何攜手台灣中部水五金及手工具廠商進行產線智慧自動化提升競爭力的故事。
 
  書中一開始描述位於彰化鹿港鎮、和美鎮和線西鄉交界的頂番婆地區如何形成國內水龍頭生產重鎮,以及手工具產業如何成為世界製造要角,接著報導由於中國成本的競爭、產業外移,留在本土的廠商面臨人才、少量多樣生產與地方就業經濟的挑戰。
 
  針對上述挑戰,本書說明經濟部如何透過產業領航計畫,以國內機器人手臂領導廠商——上銀科技為首,帶領水五金、手工具廠商進行生產線智慧自動化。書中鉅細靡遺提到:水手計畫主持人——上銀科技蔡惠卿總經理, 接下此案的決定過程,團隊如何成型,參與廠商的歷史與產品專長領域,專案項目決定與技術挑戰,初期期待的落差,所遇困難與創新解決手法,團隊成員互動學習與計畫文化形成,計畫成果與未來展望。
 
  書中針對智慧製造技術如何應用有非常詳細的描述,例如製程標準化與均整化,機台間聯網,機器人上下料自動化,智慧夾爪與搬運托盤設計,工件設計變更以利自動化,應用感測器與電腦影像處理進行自動檢測,刀具磨耗監測與自動更換,大數據應用與看板等。
 
  除上述有關「硬」的技術描述,本書中有關「軟」的人為因素,尤其在技術創新——人扮演的角色,讓我留下三點深刻的印象。第一點,如何將原本內化的知識,例如熟練工人的手藝眉角外顯化,以供團隊成員間相互學習與驗證,並結合創新技術提升生產力。書中描述計畫工程師在現場觀察,親身體驗,記錄與分析熟練工人如何進行手動拋光,隨後將分析結果轉化機械人動作程式等。
 
  第二點,是如何創造緊湊以行動導向的計畫場域,讓不同專業領域成員有效溝通與創新。例如計畫主持人如何在正式與非正式場合鼓舞士氣,凝聚團隊成員的向心力;高階主管如何選擇合適項目執行人選,計畫陷入危機時如何適時切入扭轉;不同專業領域工程師如何透過現場實驗,經由自身體驗進行知識的溝通與相互學習。
 
  第三點, 是推動製造智慧化務實的態度。書中提及參與計畫的水手夥伴初期對機器人導入抱很高的期待,卻在執行中遇到困難,發現生產力竟比現有專用機低的失望等。智慧自動化推動對國內許多中小企業而言,要達到所謂完全智慧化工業4.0的水準,因本身人才、能力、財務風險與規模限制,往往無法一步到位,應善用外部資源,不斷透過同業或異業的學習,逐步提升本身競爭力。
 
  日本本田汽車創辦人本田宗一郎曾說:「人生智慧是經『看』、『聽』與『試』而得,多數的人只是『看』與『聽』而已,然最重要的是『試』。」對投入智慧自動化的產、官與學界人士,我非常推薦本書,不單是其中有關產業沿革研究與技術應用內容,本書還提供許多具體案例,闡明智慧自動化中的「智慧」常常是來自投入製造現場,不斷嘗試,從中學習創新的人。
 
推薦序4
 
以智慧翻轉工業魅力
《超認真少年》Youtube 頻道 製作人 朱麗禎
 
  如果說「超認真少年」是讓華人初窺工業魅力的影像頻道,那《智能工廠來了!》就是用文字來體驗工業的最佳讀物。
 
  「超認真少年」成立目的是提升大眾對工業興趣,並提升做工的人社會地位。為此我們拍攝平易近人卻高技術含量的企畫,例如「五分鐘教會你魚鱗焊」,從焊接美學切入,當觀眾親身嘗試,便會知道困難,未來請教專業時,就會因為知曉技術難度而尊重職人。我們深知工業在一般大眾的污名化,如「不讀書就去做工」、「黑手」、「3K產業」……等。科技業的發達,也導致工業越來越難找到年輕人才加入,就如書中提到,門口徵人告示貼了好幾個月也不見一名年輕人應徵。這兩年我們除了拍攝超認真少年阿仔師的專業技術外,也時常走訪工廠,並製作「隱形工廠」系列影片,將早已變身如食品工廠般乾淨整潔的現代化智慧工廠,透過影像傳播更遠,翻轉年輕人對傳統工業的刻板印象,成為值得期待的就業選項。
 
  頻道的合作夥伴,有許多的二代、三代企業接班人,這群和我們差不多年紀的同輩,努力透過自己擅長的方式,讓企業永續經營。他們在意員工的身心狀態,跟隨著父執輩的堅持根留台灣,在留下員工不再從事體力活的前提下,提升工廠智慧化程度。「上銀科技」蔡惠卿總經理及生產套筒「銳泰精密」董事長游祥鎮說的和我們在一線看到的相當接近:
 
  「我覺得我們有責任,讓年長的員工擁有更好的工作環境,讓年輕人願意進入環境改善後的傳統產業。只要有年輕人願意進入,這些傳統產業就有改變的希望。」
 
  「我一直希望給台灣一個機會,購買的機器是國產的,工具機裡頭的先進控制器,我也堅持要用台灣製造的。這聽起來很傻沒錯,可是沒有人當傻子,社會怎麼會進步?」
 
  本書不斷地印證原來我們對工業的理想狀況,業界也非常在意,而這些努力正持續發生。其他值得推薦之處在於精彩有趣的近代台灣工業史,可以看見作者泳翰做足功課,並非只透過訪談採集素材,而是深入搜集史料,有邏輯的寫下台灣工業的技術由來與地理分布脈絡。
 
  如果你是工業從業人員,這是一本能把你說不出來憋在心底的,化作文字訊息傳遞的共鳴讀物,不時讓你鼻頭一縮,眼眶泛淚,心中狂喊「對,就是這樣」;如果工業對你來說相當陌生,這本書是入門了解的最佳推薦,好讀易懂,艱澀的機械技術彷彿近在眼前,雙手一伸就可以碰觸,值得所有人閱讀。
 
推薦序5
 
傳承台灣的職人精神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 兼任講師/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 創辦人/三重黑色聚落 發起人 徐景亭
 
  對於工業產品設計學習背景的我來說,求學時期參觀工廠的經驗,只是大概知道產品怎麼製造出來?有哪些製造程序?設計師們最在意的外型,需要哪些加工程序和表面處理等。
 
  結婚後來到三重,公公的工廠和住家在一起,先生也是從小在工廠長大,偶爾聽說經濟起飛的年代,工廠區的榮景幾乎都是全年無休二十四小時上工,但是過往的輝煌似乎只剩下口耳相傳,或拿來感嘆現在不如當年。經歷過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眼看著許多工廠歇業,感嘆許多技術就要慢慢消失,不論是年輕人未來想要創立品牌或創新產業,擔心到時候若產業與人才都消失了,我們也只能去國外找資源,或者根本就失去競爭力。
 
  雖然也曾嘗試做些計畫,透過辦活動、拍紀錄片、開發新設計等方式,希望喚起大家的注意,但越深入了解工廠面臨的困境,越了解自己的能力不足。在大學任教的關係,也曾試著讓設計系的學生到工廠裡做田野調查,當學生深入了解後都有很大的震撼,但也因為三重的工廠有許多都是人數十人左右或以下的規模,有時總不免感受到大家無力抵擋時代變遷的無奈。
 
  而與作者泳翰的認識是在多年前,透過朋友介紹,當時帶著泳翰參觀三重的工廠鄰居們,聽他說有興趣要寫一本關於產業發展的書,又過一段時間,受邀到彰化參觀勝泰Justime的工廠,看著上銀的機械手臂搭配舊型的機器,真的讓我很感動,轉型的方式有很多種,也許這樣的思維與模式,是適合提供給小型工廠的,甚至也會想著如果時間倒轉,回到2009年,也許當年先生家裡的工廠就不用收掉。
 
  在讀完《智能工廠來了!》非常感動,有幾段我還差點掉下淚來,書的一開始娓娓道來台灣如何從農業社會轉變為工業社會,總覺得歷史課本裡才應該要記載這些發展!我始終相信脈絡是很重要的,看見從哪裡來,也才能思考將走向何處。感謝泳翰把台灣的這些產業脈絡如實地陳述出來,包括轉型過程的掙扎與溝通的磨合,觀念的衝擊與勢必要改變的不安,以及企業的社會責任。
 
  生產製造一直都是台灣很重要並引以為傲的產業,在這本書裡把每個工廠自身的狀況以及遇到的問題,甚至在加工技術上都論述得相當仔細,讓我們好像都跟著這些工廠一起親身經歷一遍。裡面有幾段非常認同與關鍵「智慧化的時代,其實更需要跨界去看看其他產業是怎麼做的。」、「我們是在蓋一間廟,不是在砌一堵牆 」、「新科技與老工藝」、「不然現在大家只是在賣機械,不是在賣感覺。」最後一句,不能當作是結論,可以是未來新的篇章或期待泳翰再下一城。
 
  一般提到工廠就會讓人想到髒、亂、黑手,這幾年關於做工的人,雖然開始受到矚目,但大部分仍是表現他們的草根性,對於這個產業並沒有太多實質的幫助,更引不起嚮往。但這本書能改變這樣的刻板印象,黑手其實是工作非常專注的人,需要時時解決許多困難,同時也是具有很多知識承載與經驗累積的職人。
 
  期待這本書能讓大家對工廠改觀,也為猶豫是否要轉型的工廠與產業帶來希望,甚至吸引更多人才加入,這也是台灣職人的精神傳承。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