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國與東亞發展脈絡最佳入門指南
中國與東亞──
一個既獨立又連結的地理名稱
一個既自主又交流的人群移動
一個體制相異又相關的統治形態
跟著大師解構您所不知道的中國與東亞史!
葛兆光、馬場公彥、王明珂、梁其姿、林冠群、陳國棟、呂實強、林桶法、陳豐祥、王汎森、張玉法、呂芳上、藍適齊
精選13位中國與東亞史專家經典論文
108課綱的實施,在歷史領域強調打破過去通史的傳統,以多元視野、主題式的學習,建立學生的歷史素養,以及屬於自己的觀點。在全新歷史教學的環境下,教師和學生如何面對課綱帶來的新視野和挑戰?
本書配合高中歷史課綱,按照中國與東亞史學習內容,劃分出三大主題,收錄中國與東亞史專家學者的重要著作,呈現各領域的經典作品,或最新研究成果。並且邀請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林桶法教授的團隊,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陳識仁、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沈宗憲、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李君山、國立東華大學副教授陳進金,為各篇文章撰寫導讀,提供延伸閱讀和課綱連結等資訊,讓讀者能更深入了解這些課題。另外,針對論文的內容,也安排「重點掃描」來整理文章的要點與提示,方便讀者快速掌握重點。
本書特色
‧強調歷史的宏觀視野,將中國與東亞史領域區分出三大議題:「國家與社會」、「人群的移動與交流」、「現代化的歷程」。
‧三大議題皆收錄中國與東亞史領域學者大家的經典著作。
‧每篇文章皆有林桶法教授團隊,陳識仁、沈宗憲、李君山、陳進金四位教授專文導讀解析,並提供課綱連結與延伸閱讀,。
‧每篇文章章末皆設計「重點掃描」專欄,迅速掌握文章的核心課題。
好評推薦
全國高中歷史教師熱情推薦(由左至右依學校筆劃排列)
八斗高中 賴彥儒 三重高中 李雅玲 三義高中 陳倩紋
大同高中 羅丹伶 小港高中 洪慧霖 中正高中 徐健堯
中正預校 陳千惠 中崙高中 陳雪芳 文華高中 李怡慧
斗六高中 張志祥 永平高中 莊郁麟 石碇高中 施威同
成功高中 邱俊明 松山高中 張育甄 板橋高中 張肇祥
板橋高中 許家銘 花蓮女中 吳一晉 南山高中 許進玉
建國中學 黃春木 政大附中 李美慧 政大附中 徐靜欣
員林高中 王偲宇 師大附中 蘇信宇 桃園高中 黃郁惠
桃園高中 趙文義 崇光中學 林一琳 淡水商工 萬雅筑
復旦高中 史曜菖 華江高中 陸淑慧 陽明高中 林婉平
新竹高商 林秀靜 新屋高中 王隆昱 新莊高中 郭哲任
臺中一中 陳一隆 臺中二中 方麗玲 臺中女中 蕭承先
衛理女中 李亮霆 曉明女中 蔡秉修 雙溪高中 林 谷
蘭陽女中 林琮舜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依目次順序排列)
葛兆光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歷史系特聘資深教授。研究領域是東亞與中國的宗教、思想和文化史。
馬場公彥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外籍教師。研究領域為東亞研究、中日關係研究、媒體研究。
王明珂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央研究院院士。研究領域為族群認同與歷史記憶、中國民族之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國川西羌藏族之歷史人類學研究。
梁其姿
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所長兼歷史講座教授、李約瑟-毛奇文基金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研究領域為近代中國的慈善組織、晚清至現代時期中國醫療及疾病、近代中國的食物與健康、科技與近代東亞的形成。
林冠群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講座教授、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陝西師範大學西部邊疆研究院兼職教授。研究領域為藏族史、中國史、民族史。
陳國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為東亞海洋史、明清史、臺灣史、經濟史。
呂實強
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2011年去世。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代史。
陳豐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退休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本史、近代中日關係史、歷史教育。
王汎森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央研究院院士。研究領域為明清及近代思想史、文化史。
張玉法
中央研究院院士。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代史、山東區域史。
呂芳上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曾任國史館館長。研究領域為中國國民黨史。
藍適齊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史、歷史記憶、二戰史。
編者簡介
林桶法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專任教授,現為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擅長中國近現代史與口述歷史領域,著有《1949大撤退》等專書。
導讀簡介
陳識仁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研究領域為魏晉南北朝史、中國城市史、中國歷史地理。
沈宗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教授。研究領域為宋史、宋代文化史、中國政教史。
李君山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研究領域為中國現代史、中國外交史。
陳進金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蔣介石研究、戰後臺灣史、口述歷史。
(依目次順序排列)
葛兆光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歷史系特聘資深教授。研究領域是東亞與中國的宗教、思想和文化史。
馬場公彥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外籍教師。研究領域為東亞研究、中日關係研究、媒體研究。
王明珂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央研究院院士。研究領域為族群認同與歷史記憶、中國民族之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國川西羌藏族之歷史人類學研究。
梁其姿
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所長兼歷史講座教授、李約瑟-毛奇文基金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研究領域為近代中國的慈善組織、晚清至現代時期中國醫療及疾病、近代中國的食物與健康、科技與近代東亞的形成。
林冠群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講座教授、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陝西師範大學西部邊疆研究院兼職教授。研究領域為藏族史、中國史、民族史。
陳國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為東亞海洋史、明清史、臺灣史、經濟史。
呂實強
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2011年去世。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代史。
陳豐祥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退休教授。研究領域為日本史、近代中日關係史、歷史教育。
王汎森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央研究院院士。研究領域為明清及近代思想史、文化史。
張玉法
中央研究院院士。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代史、山東區域史。
呂芳上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曾任國史館館長。研究領域為中國國民黨史。
藍適齊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史、歷史記憶、二戰史。
編者簡介
林桶法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專任教授,現為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擅長中國近現代史與口述歷史領域,著有《1949大撤退》等專書。
導讀簡介
陳識仁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研究領域為魏晉南北朝史、中國城市史、中國歷史地理。
沈宗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教授。研究領域為宋史、宋代文化史、中國政教史。
李君山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研究領域為中國現代史、中國外交史。
陳進金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蔣介石研究、戰後臺灣史、口述歷史。
目錄
編者序
108課綱第二冊「中國與東亞史」的重大改變與因應/林桶法
國家與社會
解釋「中國」的困境:從近世歷史看中國之「內」與「外」/葛兆光
近代日本對中國認識中脈絡的轉換:從「支那」這個稱呼談起/馬場公彥
匈奴的遊牧經濟:兼論遊牧經濟與遊牧社會政治組織的關係/王明珂
明末清初民間慈善活動的興起:以江浙地區為例/梁其姿
人群的移動與交流
中古時期之粟特胡及其影響唐蕃關係之研究/林冠群
遣使、貿易、漂流與被擄:豐臣秀吉征韓前後華人海外網絡的構成/陳國棟
近代四川的移民及其所發生的影響/呂實強
外省人遷臺的性質與影響/林桶法
現代化的歷程
近代日本的大陸政策/陳豐祥
清末民初的社會觀與傅斯年/王汎森
戰後中國的新局與困局/張玉法
面對強鄰:1935年〈蔣介石日記〉的考察/呂芳上
從「我們的」戰爭到「被遺忘的」戰爭:臺灣對「韓戰」的歷史記憶/藍適齊
108課綱第二冊「中國與東亞史」的重大改變與因應/林桶法
國家與社會
解釋「中國」的困境:從近世歷史看中國之「內」與「外」/葛兆光
近代日本對中國認識中脈絡的轉換:從「支那」這個稱呼談起/馬場公彥
匈奴的遊牧經濟:兼論遊牧經濟與遊牧社會政治組織的關係/王明珂
明末清初民間慈善活動的興起:以江浙地區為例/梁其姿
人群的移動與交流
中古時期之粟特胡及其影響唐蕃關係之研究/林冠群
遣使、貿易、漂流與被擄:豐臣秀吉征韓前後華人海外網絡的構成/陳國棟
近代四川的移民及其所發生的影響/呂實強
外省人遷臺的性質與影響/林桶法
現代化的歷程
近代日本的大陸政策/陳豐祥
清末民初的社會觀與傅斯年/王汎森
戰後中國的新局與困局/張玉法
面對強鄰:1935年〈蔣介石日記〉的考察/呂芳上
從「我們的」戰爭到「被遺忘的」戰爭:臺灣對「韓戰」的歷史記憶/藍適齊
序
編者序
108課綱普通高中第二冊的重大改變與因應
林桶法(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一、總體中等教育的調整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以「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的願景,希望從「自主行動」、「溝通互動」與「社會參與」三面向,培養學生成為均衡發展的現代國民。
總綱提出「核心素養」概念,重視每個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不同於先前課綱提出的「核心能力」,不凸顯各種學科知識及技能,而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因此,各領域發展課程需基於「自發」、「互動」與「共好」的理念,結合核心素養概念,達到全人教育的理想。
本次普通高中歷史課綱強調「從人民的主體觀點出發」,而不從帝王將相偉人史觀交代朝代更替。敘述時間是「略古詳今」,空間「由近及遠」,重視學習者切身相近的時空問題。各冊分別以臺灣、中國與東亞和世界為重心,內容採「動態分域」架構,強調分域間的互動;換句話說,不以傳統中國史、臺灣史、國別史範疇來探討個別的歷史事件,而從大區域的互動、長時段的演變,理解歷史發展,培養學生宏觀、多元比較的視野。
以前歷史課綱標舉修習歷史課應培養的學科能力,如表達時序的能力、理解歷史的能力、解釋歷史的能力和運用史料的能力。新課綱歷史必修課程則要求依時序選擇基本課題,設計授課主題。教學實務上,由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理解與分析歷史資料、實地踏查、訪談或進行各種歷史創作與展演,以提升學生的歷史思維,希望綜合訓練學習者發現、認識及解決問題的基本素養。
二、普通高中第二冊的重大改變
過去高中歷史教科書從統編本到民國88年實施一綱多本是高中歷史教育的一大改變,但從88課綱以來再度歷經幾次重大變革(「95暫綱」、「98課綱」、「101課綱」、「104微調課綱」、「106課綱」),其中包括臺灣史份量的增加、用詞的改變、內容篇幅及授課時數的改變等,這些改變紛擾甚多,但最大的改變應該是「108課綱」。
普通高中歷史科確定不再使用傳統朝代編年史,改採主題式教學,課綱雖仍以臺灣、中國、世界三分域,分域架構是回應總綱要求培養學生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及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的核心素養。高中以專題為架構,考量必修學分數調降,以中國與東亞的互動與發展,關注人群在不同時期與不同區域的互動,作深入專題式的探究。不再以朝代的時間序為書寫重點,不再和國中學習的內容重複,強調多元文化與人民的觀點,重視歷史考察與實作,甚至鼓勵合科教學;第二冊名稱改為中國與東亞,將過去的中國史為主軸的論述,改為東亞區域下的中國發展。
全冊分為三大篇,第一篇國家與社會,第二篇人群的移動與交流,第三篇現代化的歷程,每篇各分二章左右,討論國家統治、社會組織,近代以前東亞人群移動及近代以後東亞人群移動及其影響,邁向近代化歷程的東亞、現代東亞局勢的發展等章。這樣的改變內容上有許多是新的議題,如人群移動,過去教科書較少提及,另外有關國家與社會方面:將中國擺在東亞及世界變局的框架下討論,探討國家的控制及社會組織的發展,擺脫過去以中國為中心的史觀,進而論述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及人群的交流情形。這些都是新的挑戰。
這樣的思維與操作,優點是讓學生有多元史觀,並從人民的觀點去理解問題,也希望培養學生的自我觀察力與理解能力;缺點是主題鋪陳,雖然仍有其時序性,但整個脈絡變得零散,學生不容易掌握朝代發展的特點,也無法得知時代的主軸及「東方文化」體系如何形成。
三、如何因應
面對108課綱的改變,大考中心也思維因應,在題目的設計上如何與課綱的精神對應,閱讀題型及情境題型增加,多選題也會增加,加以各本的編寫不僅大同小異,甚至出現大同大異的書寫內容,因此大考中心不能以本為準,回歸到課綱的中心,題型設計上有可能是另一種形式的「本」。課綱中新增或擴增的課題,不論對學生或傳授的教師來說,都具有一定的挑戰,為因應這些挑戰而有本論文集選編的構想。根本的作法就是閱讀、閱讀,再閱讀,提高閱讀能力自能因應這樣的變化;所謂閱讀能力主要包括:擷取資訊、統整解釋、反思評鑑等三大項目,從108年大學指考國文考卷的試題長達11頁,約近萬字,可知提升閱讀能力似乎是這次課綱改變的最重要部分。至於反思方面,重點在於反思歷史發展的多元面向,珍視融合多元族群、文化的社會體系,並重視人民特別是一般民眾的生活;為此本書編輯以對應課綱的重要論文為主,並希望學生有擷取文章的能力。然由於授權及篇幅等因素,有些重要論文無法蒐錄其中,但盡量羅列相關延伸閱讀文章,以利於教學端的老師及學生閱讀。
本書編輯要點除蒐集課綱中相關已發表的論著,請該領域的專家進行解讀,第一篇: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陳識仁,第二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教授沈宗憲,第三篇: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李君山、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陳進金等負責,除各篇導讀外,提供延伸閱讀,並論述其與課綱的關係。
本書共蒐錄葛兆光,〈解釋「中國」的困境:從近世歷史看中國之「內」與「外」〉、馬場公彥,〈近代日本對中國認識中脈絡的轉換:從「支那」這個稱呼談起〉、王明珂,〈匈奴的遊牧經濟:兼論遊牧經濟與遊牧社會組織的關係〉、梁其姿,〈明末清初民間慈善活動的興起:以江浙地區為例〉、林冠群,〈中古時期之粟特胡及其影響唐蕃關係之研究〉、陳國棟,〈遣使、貿易、漂流與被擄:豐臣秀吉征韓前後華人海外網絡的構成〉、呂實強,〈近代四川的移民及其所發生的影響〉、林桶法,〈外省人遷臺的性質與影響〉、陳豐祥,〈近代日本的大陸政策〉、王汎森,〈清末民初的社會觀與傅斯年〉、張玉法,〈戰後中國的新局與困局〉、呂芳上,〈面對強鄰:1935年〈蔣介石日記〉的考察〉、藍適齊,〈從「我們的」戰爭到「被遺忘的」戰爭:臺灣對「韓戰」的歷史記憶〉等13篇論文。涵蓋中國與東亞課綱中的三大部分,除由專家解構外,羅列一些延伸閱讀的文章,指出與課綱的連結關係,方便講授者及學生參考。由於本冊所含範圍甚廣,討論主題甚多,希望透過學術性論著,補充各版本編輯的不足。
108課綱普通高中第二冊的重大改變與因應
林桶法(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一、總體中等教育的調整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以「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為的願景,希望從「自主行動」、「溝通互動」與「社會參與」三面向,培養學生成為均衡發展的現代國民。
總綱提出「核心素養」概念,重視每個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不同於先前課綱提出的「核心能力」,不凸顯各種學科知識及技能,而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因此,各領域發展課程需基於「自發」、「互動」與「共好」的理念,結合核心素養概念,達到全人教育的理想。
本次普通高中歷史課綱強調「從人民的主體觀點出發」,而不從帝王將相偉人史觀交代朝代更替。敘述時間是「略古詳今」,空間「由近及遠」,重視學習者切身相近的時空問題。各冊分別以臺灣、中國與東亞和世界為重心,內容採「動態分域」架構,強調分域間的互動;換句話說,不以傳統中國史、臺灣史、國別史範疇來探討個別的歷史事件,而從大區域的互動、長時段的演變,理解歷史發展,培養學生宏觀、多元比較的視野。
以前歷史課綱標舉修習歷史課應培養的學科能力,如表達時序的能力、理解歷史的能力、解釋歷史的能力和運用史料的能力。新課綱歷史必修課程則要求依時序選擇基本課題,設計授課主題。教學實務上,由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理解與分析歷史資料、實地踏查、訪談或進行各種歷史創作與展演,以提升學生的歷史思維,希望綜合訓練學習者發現、認識及解決問題的基本素養。
二、普通高中第二冊的重大改變
過去高中歷史教科書從統編本到民國88年實施一綱多本是高中歷史教育的一大改變,但從88課綱以來再度歷經幾次重大變革(「95暫綱」、「98課綱」、「101課綱」、「104微調課綱」、「106課綱」),其中包括臺灣史份量的增加、用詞的改變、內容篇幅及授課時數的改變等,這些改變紛擾甚多,但最大的改變應該是「108課綱」。
普通高中歷史科確定不再使用傳統朝代編年史,改採主題式教學,課綱雖仍以臺灣、中國、世界三分域,分域架構是回應總綱要求培養學生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及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的核心素養。高中以專題為架構,考量必修學分數調降,以中國與東亞的互動與發展,關注人群在不同時期與不同區域的互動,作深入專題式的探究。不再以朝代的時間序為書寫重點,不再和國中學習的內容重複,強調多元文化與人民的觀點,重視歷史考察與實作,甚至鼓勵合科教學;第二冊名稱改為中國與東亞,將過去的中國史為主軸的論述,改為東亞區域下的中國發展。
全冊分為三大篇,第一篇國家與社會,第二篇人群的移動與交流,第三篇現代化的歷程,每篇各分二章左右,討論國家統治、社會組織,近代以前東亞人群移動及近代以後東亞人群移動及其影響,邁向近代化歷程的東亞、現代東亞局勢的發展等章。這樣的改變內容上有許多是新的議題,如人群移動,過去教科書較少提及,另外有關國家與社會方面:將中國擺在東亞及世界變局的框架下討論,探討國家的控制及社會組織的發展,擺脫過去以中國為中心的史觀,進而論述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及人群的交流情形。這些都是新的挑戰。
這樣的思維與操作,優點是讓學生有多元史觀,並從人民的觀點去理解問題,也希望培養學生的自我觀察力與理解能力;缺點是主題鋪陳,雖然仍有其時序性,但整個脈絡變得零散,學生不容易掌握朝代發展的特點,也無法得知時代的主軸及「東方文化」體系如何形成。
三、如何因應
面對108課綱的改變,大考中心也思維因應,在題目的設計上如何與課綱的精神對應,閱讀題型及情境題型增加,多選題也會增加,加以各本的編寫不僅大同小異,甚至出現大同大異的書寫內容,因此大考中心不能以本為準,回歸到課綱的中心,題型設計上有可能是另一種形式的「本」。課綱中新增或擴增的課題,不論對學生或傳授的教師來說,都具有一定的挑戰,為因應這些挑戰而有本論文集選編的構想。根本的作法就是閱讀、閱讀,再閱讀,提高閱讀能力自能因應這樣的變化;所謂閱讀能力主要包括:擷取資訊、統整解釋、反思評鑑等三大項目,從108年大學指考國文考卷的試題長達11頁,約近萬字,可知提升閱讀能力似乎是這次課綱改變的最重要部分。至於反思方面,重點在於反思歷史發展的多元面向,珍視融合多元族群、文化的社會體系,並重視人民特別是一般民眾的生活;為此本書編輯以對應課綱的重要論文為主,並希望學生有擷取文章的能力。然由於授權及篇幅等因素,有些重要論文無法蒐錄其中,但盡量羅列相關延伸閱讀文章,以利於教學端的老師及學生閱讀。
本書編輯要點除蒐集課綱中相關已發表的論著,請該領域的專家進行解讀,第一篇: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陳識仁,第二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教授沈宗憲,第三篇: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李君山、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陳進金等負責,除各篇導讀外,提供延伸閱讀,並論述其與課綱的關係。
本書共蒐錄葛兆光,〈解釋「中國」的困境:從近世歷史看中國之「內」與「外」〉、馬場公彥,〈近代日本對中國認識中脈絡的轉換:從「支那」這個稱呼談起〉、王明珂,〈匈奴的遊牧經濟:兼論遊牧經濟與遊牧社會組織的關係〉、梁其姿,〈明末清初民間慈善活動的興起:以江浙地區為例〉、林冠群,〈中古時期之粟特胡及其影響唐蕃關係之研究〉、陳國棟,〈遣使、貿易、漂流與被擄:豐臣秀吉征韓前後華人海外網絡的構成〉、呂實強,〈近代四川的移民及其所發生的影響〉、林桶法,〈外省人遷臺的性質與影響〉、陳豐祥,〈近代日本的大陸政策〉、王汎森,〈清末民初的社會觀與傅斯年〉、張玉法,〈戰後中國的新局與困局〉、呂芳上,〈面對強鄰:1935年〈蔣介石日記〉的考察〉、藍適齊,〈從「我們的」戰爭到「被遺忘的」戰爭:臺灣對「韓戰」的歷史記憶〉等13篇論文。涵蓋中國與東亞課綱中的三大部分,除由專家解構外,羅列一些延伸閱讀的文章,指出與課綱的連結關係,方便講授者及學生參考。由於本冊所含範圍甚廣,討論主題甚多,希望透過學術性論著,補充各版本編輯的不足。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折$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