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異文與黃老要論

《老子》異文與黃老要論
定價:520
NT $ 468 ~ 494
  • 作者:陳麗桂
  • 出版社:五南
  • 出版日期:2020-07-2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5221039
  • ISBN13:9789865221034
  • 裝訂:平裝 / 416頁 / 17 x 23 x 2.0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一方面經由對中國近年出土戰國與漢代簡帛本《老子》,和重要傳世《老子》文本之對比中,觀測《老子》版本的流傳與異文狀況,及其所產生的不同向度之思想詮釋,以理解老子哲學生命開闊深遠之影響力; 另一方面,也藉由對黃老道家思想理論深入的解析中,了解《老子》哲學在後世是如何地廣納百川,吸取各家思想精髓,轉化開拓出閎闊的外王氣象與格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麗桂
 
  臺北市人,一九四九年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主任、實習輔導處長、文學院院長等職,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多年來從事於黃老之學、漢代學術思想,與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之研究,著有《王充自然思想研究》、《淮南鴻烈思想研究》、《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中國歷代思想家──王充》、《中國歷代思想家──葉適》、《新編諸子──淮南子》、《漢代道家思想》、《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老子異文與黃老要論》、《漢代思想與思想家》等書,並發表相關於上述三領域之研究論文數十篇,又曾受國家圖書館漢學中心之委託,主編《兩漢諸子研究論著目錄1912~1996》、《兩漢諸子研究論著目錄1997~2001》、《兩漢諸子研究論著目錄2002~2009》等書。
 

目錄

第一篇 《老子》異文與詮解
壹、范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註》的異文價值──以范氏注文所及《韓非子》、王弼本、河上公本、指歸本、傅奕本為討論核心

一、范應元與《老子道德經古本集註》
二、今本《韓非子‧解老》、〈喻老〉非全文
三、可校補今本《指歸》所殘佚的部分「道經」經文
四、古、今河上公本差異不大,與范氏古本差異卻甚大
五、古王弼本多合范氏古本,今傳王弼本多合河上公本
六、傅奕本保留南宋以前古本最多

貳、從北大本與范氏古本規律用字看各《老子》抄本的異文情況
一、北大本、范本規律性用字與各出土、傳世本之比對分析
二、從規律性用字之使用狀況看各抄本之異同與演變
三、各本規律性用字的異同所顯示的可能訊息

參、《老子》異文與傳世本定型期商榷──從范應元《老子道德經古本集註》、《老子指歸》注文與《淮南子‧道應》引證考察
一、「上德無為而無不為,下德為之而無以為」
二、《淮南子‧道應》的《老子》異文商榷

肆、《老子》應用哲學的兩大綱領──虛無與對反
一、弔詭的否定表述
二、虛無與定靜
三、對反與逆作
四、柔後與無為
五、虛無、對反以自然真樸為基礎

伍、《老子》詮釋向度與空間的歧出──以〈解老〉、〈喻老〉與〈道應〉為探討核心
一、〈解老〉、〈喻老〉與〈道應〉解《老》模式之異同
二、〈解老〉、〈喻老〉與〈道應〉之《老子》詮釋
三、〈解老〉、〈喻老〉與〈道應〉解《老》向度與空間的異同

陸、「道」的異稱及其義涵衍化──「一」與「亙」
一、《老子》的「道」與「一」、「氣」、「術」、「恆」
二、「一」對「道」的因承與衍化
三、常、亙與道

柒、由《老子》的「常」、「復」到〈亙先〉的「恒」、「復」
一、《老子》的「常」、「明」、「復」──由回歸本源到對反相生
二、〈亙先〉的「復」與「恒」
三、由《老子》的「常」、「復」到〈亙先〉的「恒」、「復」

第二篇 黃老要論
壹、黃老思想要義

一、田齊政治環境與稷下黃老思潮
二、黃老之學的性質與議題
三、「道」的「術」化:由天道到政道
四、「道」的「氣」化:氣化宇宙與精氣養生 
五、餘論:黃帝標幟的轉化與提升

貳、 齊文化與黃老思想的核心精神──因循、時變、宜適
一、因循 
二、時變 
三、宜、適

參、黃帝事蹟與黃老法論──以〈五帝本紀〉與馬王堆黃老帛書為討論核心
一、古黃帝傳說與歷史形象
二、〈五帝本紀〉中的黃帝形象與事蹟
三、黃老帛書中的黃帝形象與事蹟
四、以刑名為核心的黃老法論

肆、《莊子》外、雜篇中的黃老理論 
一、黃老思想的核心議題
二、《莊子》外、雜篇中的黃老論述

伍、黃老與陰陽
一、〈論六家要旨〉與《漢書‧藝文志》的「道家」與「陰陽家」
二、陰陽家的源起
三、黃老陰陽術
四、〈漢志〉「道家」不「兼」陰陽說

陸、從循環、代勝到主從、尊卑──戰國、秦、漢陰陽五行說的源起與演變
一、陰陽五行的來歷與分流
二、陰陽、五行的合流與天人配屬
三、陰陽五行的轉變──五行生勝、重德輕刑、陽尊陰卑

徵引書目
徵引文目
 

 
  (節錄自「自序」)
  
  中國傳統哲學典籍在後世得到最多推闡,普遍受到廣大應用,迄今依然生意盎然的,首推《周易》與《老子》。《周易》上明天道,下斷吉凶,既入五經,又富玄理,兼跨儒道兩域,周秦之際固已是各階層普遍研論應用的要籍。其後,兩漢崇經,魏晉標三玄,宋明論宇宙、談性理,從來未曾忽略《周易》。《老子》也不多讓,近年來,各類簡帛本《老子》的出土,說明其在戰國時期流行的盛況。戰國以下,各代的治國、養生論、宗教說,都莫不有《老子》的身影。時至今日,《老子》的哲學依然以其特殊的魅力,活躍於中國的學術、文化、宗教各領域。它們之所以能如此歷久彌新、永不褪色,就在其思想理論氣質玄虛、圓融、高妙而脫俗,詮釋和發展空間寬闊,極便於各階層人根據自己的需要,從各角度面向去詮釋、推闡與開展。
 
  就版本而言,幾千年來《老子》流傳文本之多與異文狀況之紛歧複雜,在中國典籍文獻中是少與倫比的。近四十多年來,各類出土抄本之面世,為這些原本就已紛歧複雜的流傳與異文狀況,增添了更大的複雜性。而在所有傳世的《老子》文本中,以參採先秦韓非以下三十幾家版本與見解之南宋道教學者范應元的《老子道德經古本集註》時代較後,卻最珍貴;在出土的《老子》版本中,則以北大漢簡本《老子》為最後,卻最精美。本書第一部分因即以時代較後卻最精詳的傳世本──范本,與最後面世卻最精美的出土本──北大漢簡本為依據,詳細比對、分析近年各出土簡帛本《老子》,和重要傳世本《老子》之異文狀況,以觀測各版本《老子》在後世的流傳情況與用字特色。
 
  就義理而言,《老子》哲學的面向多元而寬廣,道家的《莊子》,法家的申不害、韓非,雜家的《淮南子》,乃至養生家的《河上公章句》,高士嚴遵的《老子指歸》,宗教的《想爾》,思想理論或以之為源頭,或和它有一定的淵源。各家站在自己的角度,觀測《老子》,詮釋《老子》,都能各取所需,各顯特色。其中尤以作為《老子》哲學核心思維的「道」,在後世,不論本體、宇宙、修心、養生各類哲學議題中,都一再得到不同程度的推衍、轉化與開展。「道」及由「道」所衍生出的哲學元素──「氣」、「一」,此後不僅成為中國哲學中舉世無有的獨特概念,即使是「道」的重要質性──「自然」、「虛無」、「常」、「明」、「復」、「反」等,也成了《老子》哲學所獨有,義涵特別的核心概念。能清楚掌握它們,《老子》哲學大致瞭然無虞。本書第一部分後幾章因全面探索先秦兩漢重要解《老》之作,若《莊子》外、雜篇、《韓非子》、《淮南子》、《河上公章句》、《老子指歸》暨《想爾》等,對《老子》不同向度之思想詮釋,以觀測《老子》哲學在後世寬闊深遠之開展空間,及其歷久彌新之影響力。同時對上述幾個作為《老子》哲學獨特概念的的核心元素,作全面的思辨,以深入掌握《老子》哲學玄妙、圓融的旨趣。
 
  其次,道家哲學以「黃老」形態入世,影響所及,在中國思想、政治、文化、養生、醫學等各領域,傳衍了兩千多年。從戰國田齊稷下學宮所推動的黃老學術風潮,到前漢七十年的治術、魏晉南北朝的治身養生術,乃至兩、三千年來中國傳統的政治、養生、數術、方技之學,都和它有密切的關係,它是《老子》哲學的外王應世之用。它以黃帝為招牌,因承轉化《老子》虛無、定靜、自然、柔弱的思想,因天道以論治道,循著天道的規律與軌則去提煉政道與人事之道,「因」是它最重要的核心精神。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前後三次界定黃老「道家」是一種綜合各家之「術」,入世性質濃厚。這種「術」,以《老子》哲學的「虛無」、「因(循)」為主要精神原則,重視時機的準確拿捏與掌握,強調對所處理事物自然之理的理解與尊重,崇功尚用,積極入世,卻不是現實的功利主義者;它務實、尚實,卻不現實;在乎績效,卻更在乎過程的恰當、品質的理想,與結果的圓滿。希望在諸多不同的需求中,取得一種和諧、穩定的共識,普遍能容受的「宜」、「適」之道,以確保能永世經營。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468
  2. 新書
    9
    $468
  3. 新書
    9
    $468
  4. 新書
    95
    $494
  5. 新書
    95
    $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