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樂活到善終:王英偉醫師的全人健康照護

從樂活到善終:王英偉醫師的全人健康照護
定價:390
NT $ 264 ~ 351
  • 作者:王英偉楊金燕
  • 出版社:心靈工坊
  • 出版日期:2020-07-0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571849
  • ISBN13:9789863571841
  • 裝訂:軟精裝 / 336頁 / 13 x 18.8 x 1.6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從都會到偏鄉,王英偉發現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他選擇一條人煙稀少的道路,卻開創出偏鄉醫療前所未有的繁華。
他從一位偏鄉醫師到推動國家政策的國民健康署署長,
守護民眾健康、以全人為中心的照護,是他永遠不變的初心。

  1989年,當同輩醫師想盡辦法留在都會臺北謀求醫職時,臺大醫學系畢業的王英偉,卻自願前往乏人問津的台灣偏鄉——花蓮慈濟醫院服務,只因為這裡最缺醫師。

  王英偉,現任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署長。他來自香港的醫師世家,卻比多數臺灣土生土長的醫師更勤跑臺灣偏鄉與部落,從19歲來到臺灣後便不曾離開。他是第一位在花東開啟「定期、定時、定人」偏鄉巡迴醫療服務的醫師。人力匱乏下,為了啟動巡迴醫療,他「醫師兼司機」,開著救護車跑遍花蓮每一個部落、鄉村義診,甚至爬山、涉水,病人走不出來,他走進去。

  看到偏鄉孩子教育的迫切,他號召醫護、大專志工,組織「行動圖書館」,義診的同時,讓志工帶領在地孩子閱讀。遇到危難,他常跑第一,1994年盧安達內亂,他自告奮勇,遠赴動盪不安的災區義診,是現場唯一一位來自亞洲的黃皮膚醫師。

  1996年,在證嚴法師支持下,王英偉在花蓮慈濟醫院創設東部第一間安寧療護病房——「心蓮病房」。他率先引進芳香療法、中西醫合療、綠色療癒、藝術治療等,「不擇手段」地讓末期重症病人安適,許多家屬在病人離世後,滿懷感恩回到心蓮擔任志工。心蓮病房不但是慈濟推動安寧照護的起點與典範,更肩負起培育東部安寧療護人才的重任,而海內外前來參訪與學習的醫療專業人士,更是絡繹不絕超過五千人次。

  2016年,王英偉借調為國健署署長,他常說:「健康是一,其他是零,如果沒有健康,我們什麼事也做不了。」他是把健康促進帶入職場、學校、醫療場域與社區的重要推手,守護全民健康,從樂活到善終,是他行醫以來,永遠不變的初心。
 
本書特色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傳記。
  ★王英偉出身香港,卻是花東偏鄉巡迴醫療、臺灣緩和安寧療護的重要推手,借調中央之後更從政策面推動全民的健康,對臺灣的醫療貢獻卓著。

名人推薦

  王浩威  精神科醫師、作家
  林俊龍  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
  陳時中  衛生福利部部長
  賴其萬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兼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賴允亮  馬偕學校財團法人董事長、馬偕紀念醫院榮譽主治醫師
  真情推薦 (依姓氏筆劃排列)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英偉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熱帶醫學碩士,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博士。曾任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及心蓮病房主任、慈濟大學人文醫學科主任、臺灣健康醫院學會祕書長、亞太安寧緩和網絡(APHC)理事(臺灣代表)。現為為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

  畢生以服務偏鄉、安寧療護、醫學教育、健康促進為職志,他是把健康促進帶入職場、學校、醫療場域、社區的重要推手,在「提升國民健康識能」、「疾病防治」及「活躍老化」等層面,都有卓越貢獻。

楊金燕

  曾任報社記者、雜誌社及出版社編輯、企劃總監,現任職於慈濟醫療法人人文傳播室。喜愛閱讀及文字工作,特別對人與土地、醫療之愛的故事深感於心。
 
 

目錄

【傳主與作者簡介】
【推薦序】一位力行「五全」照顧的仁醫 林俊龍
【自 序】走一條實踐的道路
【醫者身影】

第一部 醫者風範三代傳承
1 大時代下的遷徙路
2 祖父是廣州最早的西醫
3 在香港的年少時光
4 走上學醫之路

第二部 開拓偏鄉巡迴醫療
1 從臺北到花蓮
2 走進病人家裡
3 從病人到社區照護
4 啟動貧病醫療保健服務
5 預防勝於治療
6 推動健康促進
7 學習,為了走更長的路

第三部 走入悲慘世界盧安達
1 午後的一通電話
2 飛抵巴黎
3 驚險不斷的醫療站
4 唯一一位來自亞洲的醫師

第四部 推動緩和安寧療護  
1 開創心蓮病房
2 人本精神
3 團隊合作
4 我的字典裡沒有「放棄」
5 超越生死的情誼:從病人家屬到終身志工
6 回家,為病人圓夢
7 傾聽病人的聲音
8 不擇手段的創意
9 永無止盡的學習與突破

第五部 打造沒有圍牆的醫院
1人性化的居家安寧照顧
2 雲端居家照護
3 送你一份愛的禮物:從新安寧運動到預立醫療自主
4 分享,是進步的開始
☆來自家屬的感謝

第六部 醫學人文教育
1 跨團隊的魔幻力量
2 醫師真正的價值
3 從校園到社區
4 海外學習服務
5 典範學習

第七部 以民眾健康為己任
1從學校到職場的健康促進
2 推動國民健康識能
3 人才培育
尾聲

 
 

推薦序

一位力行「五全」照顧的仁醫


  我所認識的王英偉是位優秀又慈悲的好醫師。他出身醫師世家,祖父、父親都是醫師,原是位香港僑生,從香港來到臺大醫學系就讀,卻在畢業後自願前往臺灣偏鄉服務,當時花蓮慈濟醫院很缺醫師,他懷著「哪裡需要醫療,我就挺身而去」的理念來到花蓮,既不為名也不為利,這是非常難得的。

  王醫師所選擇的家庭醫學科是一個全方位的科別,強調「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照護,這也是健康促進醫院致力推廣的「五全」整體醫療。證嚴法師創辦慈濟醫院最著重的是「以病人為中心」的療癒與膚慰,而五全照顧正是以病人為中心的體現,王醫師投入慈濟醫院三十年來身體力行,可說是全人醫療的最佳代言者。

  德不孤,必有鄰

  有一次,我跟上人報告:「德不孤,必有鄰」,說的是一九九五年在美國協助創辦慈濟義診中心時的小故事。當時因為對美國法令一竅不通,請了顧問公司協助申請執照, 該公司的代表告訴我,申請過程繁雜需收費一千八百美元。我說不行啊,我們是非營利組織,是為窮苦病人義診,實在沒有那麼多經費。她說:「那最低價一千五百美元,不能再少了。」我後來跟那位女老闆討價還價講了老半天,最後以一千兩百元美金定案。

  後來發現,美國法規確實很嚴謹,比方一個門的高度要多高、無障礙廁所內必須保留輪椅可以在裡面轉彎的空間、洗手台的水龍頭一定要有熱水等等諸多細節。顧問公司協助檢視,我們一一改善,就在他們寫完報告準備提出申請前,再度前來確認時,看到我們已經先把「Tzu Chi Free Clinic」(慈濟義診中心)招牌掛上大門,這位老闆便問,您們這個「Free Clinic」是什麼意思啊?我說,就是免費呀。她又問,看病免費嗎?我說,是啊。她再問,「那拿藥呢?」我說,也免費。我們跟藥廠採購效期還有六個月以上並且大多是一千顆一瓶的大罐裝藥品,來降低採購經費,藥師再來細分三天份、五天份,一包包分好提供給病人。

  她又問,「那您們抽血檢查怎麼辦,也免費嗎?」我說,當然免費,檢驗科就在中心隔壁,我們抽完血就送到隔壁檢驗,每個月結一次帳。這位女老闆驚訝地說,「真的有這樣的事啊,那一千兩百美元的代辦費,就不收了。」當下真感動,所以我說:「德不孤,必有鄰」。

  我講這個故事時,王英偉也在場,他一聽,便提起他在巡迴醫療時的經歷。那時,王英偉剛開始推動偏鄉巡迴醫療,而要上山、去部落幫民眾打疫苗,需要一個可攜式的車用電冰箱來保存疫苗。他去電器行買冰箱,跟老闆討價還價,老闆直說成本降不下來,不能再低了,後來終於談成折扣。冰箱要搬上車前,老闆隨口問了王英偉,你這個小冰箱到底要做什麼用啊?王英偉回答:「我們要去部落義診,疫苗不能不冰,如果需要抽血檢查時,那些檢體血液也得冰,所以需要冰箱。」電器行老闆一聽,得知王英偉從花蓮最北邊的太魯閣、中橫山上到最南邊的卓溪、富里都前往,便爽快地說:「你們跑那麼遠去義診,那我不收錢,這個冰箱您們拿去用就好了。」

  這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他的善良本性,只是平時沒有機會表達,只要遇到機緣,人人都是樂於付出的。這個故事也呈現出王英偉親力親為的個性,缺什麼,他便親自去張羅,而不是要醫院或同事幫他準備好。

  不僅如此,我們早期去偏鄉巡迴醫療沒有司機,那誰開車呢?王英偉就自己開車,一趟來回多遠啊,光是交通少則兩、三小時,多則五、六個小時,他當時是家醫科主任,卻以身作則醫師兼司機,來照顧花東偏遠地區的民眾。

  最美的人文醫療

  除了投入偏鄉巡迴醫療,在證嚴法師的慈悲支持下,王英偉也創辦了臺灣東部第一間安寧病房——花蓮慈濟醫院心蓮病房。安寧病房可說是呈現醫療本質最好的地方。為什麼這麼說呢?醫療有兩個面向,一個是技術面,另一個是人文面。當我們已經無法透過開刀、放療、化療等醫療技術來治癒病人時,還能積極介入、減輕病人痛苦的就是「人文關懷」。
所以安寧療護是呈現醫療人文最淋漓盡致的地方,王英偉選擇這樣的場域去付出,他以愛與關懷,無微不至地照顧病人及家屬。「心蓮病房」裡的護理師、醫師乃至社工師、心理師等,也在王英偉一脈相傳的帶領下,呈現出最美的醫療人文。

  慈濟的安寧照顧,也從花蓮慈濟醫院的心蓮病房開始萌芽、傳承、開枝散葉,進而在其他院區院成長茁壯。這二十四年來,花蓮慈濟醫院心蓮病房不但是慈濟推動安寧照護的起點與典範,更肩負起培育東部安寧療護人才的重任,而海內外前來參訪與學習的醫療專業人士,更是絡繹不絕。

  二○一六年,王英偉借調為國民健康署署長,更將他原本在家庭醫學科的強項——長年在各個場域推廣「預防醫學」、「健康促進」發揚光大。過去在醫院,我們所推廣的健康觀念三部曲是:由治療疾病到預防疾病,再由預防疾病推廣健康促進。王英偉不僅致力於推動全民健康促進、高齡友善,也依然持續關懷偏鄉醫療,透過「智慧醫療照護科技」與在地醫院合作,照顧偏鄉民眾的健康。欣見這位醫術與醫德兼備的仁醫出版《從樂活到善終》一書,誠心推薦本書,樂為之序。
 
林俊龍(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

作者序

走一條實踐的道路


  新書即將完成之際,最困難的是如何為它找一個最適合的名字。過去投入了多項不同領域,也對該領域有一定的付出與積累,書中把我過去的經驗,做了整體的回顧。本書書名「從樂活到善終」,正好把其中的精神,做了很好的闡述。

  學生時代,參與了很多服務性質的社團,畢業後選擇了與民眾第一線接觸的家庭醫學科,有機會到臺灣東部的偏鄉服務、也參與國外醫療援助,從社區長者的照顧到臨終陪伴,這些難得的經驗,剛好是日後發展全生命歷程健康照顧的基礎。

  非常感謝過去指導我的師長,謝維銓教授是我臺大住院醫師時期的家醫科主任,他告訴我「醫療只是一個手段,如何使社區民眾更健康才是目的」;在慈濟大學的醫學人文課時,賴其萬教授把病人帶到教室,讓學生更能了解病人的世界,是一個以人為中心的典範學習;李明亮教授在擔任衛生署署長時告訴我,他最想做的事是提升民眾的健康教育。前輩的教誨,都烙印在我心中,也引導我過去多年對全人服務的投入。

  作為醫師、老師及政府的行政主管,在不同角色的轉換中,深切體會「醫病、醫人、醫國」的三個層次。「醫病」不只是把病人的病照顧好,還包括了病人的身心靈整體照顧,這是最基本的開始。書中整理了過去在花蓮慈濟醫院心蓮病房推動的住院與居家安寧,如何努力落實安寧療護五全照顧「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的精神,把服務送到偏鄉的每一角落。

  「醫人」層次,除了病人的全人照顧外,也包括了家屬、社區民眾以及健康服務的提供者,提升民眾的健康識能,讓他們更能對自己的健康負起責任,同時參與健康照護與決策;提升醫護人員健康識能的能力,讓他們更能以淺白易懂的方式與民眾溝通。在國健署期間推動的國家健康識能行動計畫,希望能落實李明亮教授的期許。

  醫學人文教育,是對負責「醫人」的醫師、醫學生重要的基礎訓練,多年前參與賴其萬教授負責的教育部醫學人文計畫,同時結合慈濟人文的醫學教育課程,開創了多項實務教學模式,讓慈濟大學的醫學人文課程,受到醫學教育界的高度肯定。

  「醫國」的層面很廣,以健康照護的國家政策來說,傳統醫療模式較重視疾病的治療,全民健康保險提供很好的制度,達到世界衛生組織近年倡議的「全面健康覆蓋」 (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 UHC)。若從疾病預防與健康促進角度而言,國民健康署則扮演了另一個重要的角色,一如世界衛生組織強調健康促進的基本精神是為民眾「增能與賦權」、以人為中心的照顧(Person centered care),策略是在生命中所處的不同場域執行,回想多年來自己對健康促進的投入,推動了包括健康促進學校、健康促進職場、健康促進醫院、健康促進市場、健康促進社區、高齡友善社區等……,部分計畫尚在推動階段,仍有很多進步空間;然而,也有不少計畫獲得海內外很好的評價,書中也把這些過程做了簡單的描述。

  醫學系畢業後申請臺大家醫科住院醫師時,謝維銓教授問了我三個問題:「你的臺語成不成?你會不會離開臺灣?你將來會在那裡服務?」那時我回答:「臺語溝通沒有問題、不會離開臺灣、將來要到東部服務。」三十年前來到東部慈濟醫院服務時,證嚴上人希望我能提供部落的偏鄉醫療,在她眼中「眾生平等、尊重生命」,不管是偏鄉或生命末期,都應該受到同樣的照顧。多年前的承諾,如今都一一實現了。

  在過去的歲月中,感恩父母在重視升學的環境下,仍容忍我參與許多社團服務,這對我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而工作中能實踐上人的期許、遵循師長的教誨、以及有能力為眾生服務,更是自己最大的褔報。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68
    $264
  2. 新書
    79
    $308
  3. 新書
    79
    $308
  4. 新書
    79
    $308
  5. 新書
    79
    $309
  6. 新書
    9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