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後記
一時豪興 千古幽情
陳子昂悲吟:「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蘇東坡感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當人把悠長歷史與短暫生命對照觀看,體會到無限與有限差別時,不免會生起蒼茫、孤獨的傷感。幸好還有藝術,不朽的藝術可以彌補歷史、人生的遺憾。藝術之所以有價值,就是因它能為人生永久保存一個超越一時實用的美感境界。
陳坤一先生為書題名《一時豪興》,雖是揮一時之筆,遣一時之興,然而其書跡如一條貫串千年的索帶,將王羲之、孫過庭、懷素、米芾、顏真卿、于右任等歷代書家連成一氣;書寫內容包含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品等歷代典籍,細細翻閱,感覺不僅是一册書法史的縮影,也是一部長篇文學選粹,彷彿一個民族的古典美感、歷史情懷盡括於斯。
在欣賞藝術之美以外,我賞讀此書最大興味在於感受書寫內容所呈顯的人格之美,一腔長存於中國歷史中的「書生情懷」躍然紙上。上下五千年無數文人士子的意識與創作溶在書頁裡,竟然可以志趣相投、感情相連、聲息相通。作者坤一先生常與古人應答唱和,步太白韻作詩:「抗倭砥柱定千秋,史葉滄桑江水流。浴火鳳凰騰九有,共興翰業會渝州。」步東坡韻作詞:「老來方起展書狂。紙微黃,墨猶蒼,豪氣干雲瞻嶽俯陵岡。久浸鍾張羲獻帖,收眾妙,識孫郎。」或呼應缶翁舊詩新作:「治印深知識字難,秦量楚簡各殊觀。析疑審辨窮通處,一字能教徹夜歡。」或藉用古語補綴成聯如「胸豁四時佳興在,眼明萬里片雲無」、「大道豈隨蒼狗變,長空不礙白雲飛」。書藝與文學跨領域對話,今人與古人越時空神交,讀來逸興馳飛。
「書生」,是數千年來中國文化的主流,它不僅是指以讀書為業的一種身份,也代表一類人格典型。書生特質是懷抱真性情,不論處在廟堂之上或山林之遠,都關心著道德文化、黎民蒼生。歷史上受人敬愛的官吏都不失書生本色,如屈原、杜甫、韓愈、歐陽修、蘇東坡等,無不文以載道、胸懷天下,任憑時局治亂更迭,永遠堅持一份對人生價值、理想的執著。幸賴有代代相傳的書生情懷,護持中華文化不絕如縷的傳衍下來。
溫文儒雅的坤一先生亦是一介讀書人,此輯中寫字作詩屢見其自然透現的書生情懷。「耕心豈為半畝,讀冊幸有五車」可狀其勤奮苦讀的志向;「不敢妄為些子事,只因曾讀數行書」道出知識份子的風骨;「囂囂紛擾見鴻溝,白髮休擔百世憂」流露關注時事的思慮;「孤根清健元如許,空為花寒一夜愁」體現民胞物與的愛心;「每懷古人自知不足,既生斯世豈能無為」呈顯自強不息的惕勵。通篇字跡佳美、文采粲然,初看筆勢墨韻但覺悅目,深思文意詩境更加賞心!
往昔科舉時代朝廷官吏皆能詩善書,近代鮮有如黨國大老于右任猶能以詩書名世。坤一先生也曾在政府任官,精通各體書法,詩文亦清雅有緻,似能與前賢一脈相承。而他謙沖為懷,只將書法、篆刻視為公務餘暇的休閒,以之修養身心、抒發性情,不汲汲於參賽、展覽、出版等作為,三十多年前史博館邀約個展,竟然等到前年公職退休多年後才應允舉辦。那一檔遲來的展覽令人見識他博古通今、厚積薄發的學養才情,質樸渾茂、氣勢磅礴的書跡普受好評。
坤一先生自言書印創作都是有感而發,誠於中而形於外。我曾親聞其導覽分析由因到果的創發過程,大感高明精妙。遂央請輯印此册,將落筆奏刀之際內在思維種種,一併書寫出來。凡對時局觀察省思、旅遊見聞筆記、閱讀領會感悟等,皆以簡樸真摯的文字直抒胸臆,深入人心。全書綜合涵括藝術美感、歷史情懷、生命哲思,深厚文化性與普通書印集大不相同。
現代科技發明鍵盤取代了執筆書寫,新式網絡傳播形態也衝擊著紙本閱讀。然而書法、書籍並沒有滅亡,與其說傳統文化面臨消失,不如說它已經昇華到另一層次。現代人不會一按鈕就熄掉悠長文化隧道裡的燈火,相反的,科技可以加強照明,更增文化傳播能見度。如本書在平面圖版、文字之外,附加影音視頻,透過掃描二維碼,能讓讀者看見作者現身說法,親自引導範寫、解釋理念,立體化傳播方式突破了紙本閱讀的侷限,使書法和書籍都產生了活潑的新生命。
當今社會風氣受到政治、經濟的擾亂,人心普遍浮躁、功利,沒有耐性灌溉精神荒園,缺乏對高貴理想的憧憬。也許我們需要補救挽回的不是瀕危的書法、書籍,而是失落的情懷。但願坤一先生大作《一時豪興》能觸動、感染讀者們,領會浸淫書法、文學對於人生的好處,激盪出更多關懷精神文明的群眾。我覺得閱讀此書不但是一趟民族文化的千古壯遊,也是一段自己生命的觀照過程,能發現人生一時豪興,竟可和恆久的藝術、歷史互相交融流通,那真是極其美好的感受!
吳 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