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她們,我們存在
新冠狀病毒肆虐,主導新藥研發者為來自台灣的女性科學家,
英國女科學家聲稱已研發出疫苗,正在進行測試!
你不該只知道居禮夫人,更不該只認識愛因斯坦,有更多的女科學家讓我們不再受天花的威脅、了解DNA的重要、能運用抗生素對抗病毒……,她們的堅持才可以推動世界的前進。
本書收納從15世紀至近代的16位女科學家,包括微生物、病理、疫苗、放射線或教育等領域,例如:
美國第一位女醫師依麗莎白.布萊克威爾;
開啟公共衛生學大門的莎拉.貝克;
解開DNA奧秘關鍵的羅莎琳.富蘭克林;
還有引進疫苗概念的孟古塔夫人、
專精細菌性腦膜炎研究的布蘭瀚、
一生致力於鏈球菌的蘭西菲爾德、
生物製劑標準化權威皮特曼、
發現RNA聚合酶的黃詩厚等,
因為她們的努力,
才讓我們得以享有現在的生活和文明。
本書特色
科學家小事典:引領讀者快速抓取主角的重要事蹟與成就。
從歷史中,發掘出鮮為人知的女科學家。她們不僅是科學的創新者,更是性別平權的先驅。
108課綱下,會考、基測國文科作文的最佳範例素材。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仲康
台中人,微生物學家、教育工作者暨知名科普作家,美國德州休士頓大學生物學博士。曾任教於東吳大學、高雄師範大學、美國田納西州曼菲斯大學、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現為中山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學術專長是環境微生物學及微生物生理學,積極參與國內外生物及生化工程學術團體,並從事於科普文章及科學家傳記的寫作。著有Experiments in Cell & Microbiology、《谷關區自然生態之美-浮游生物篇》、《有趣的微生物世界》、《生物科技第ㄧ人-中國歷代醫藥及農學家的故事選輯》、《引領微生物學的先趨-20位微生物學家傳記》、Pioneers in Microbiology, The Human Side of Science、《大師的發想-生物》等。本書是其第八本著作。
鍾金湯
苗栗縣頭份鎮人,國際知名微生物學家暨傳記作家,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微生物學博士。曾任職於美國馬里蘭州菲得列克癌症研究中心、普渡大學、東海大學生物學系、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美國農業部肉品動物研究中心、美國曼菲斯大學微生物學與分子細胞學學系。現為曼菲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學術致力於偶氮染料及腸道微生物代謝產物之致變性與致癌性之分子機理;食物中丹寧類成分與人體健康關係之研究。目前是美國微生物學會會員及微生物學院院士,並名列多種世界名人錄。
研究之餘,從事微生物學史與微生物學家傳記之寫作。著有《環境與污染》、《知識份子與學術教育》、《明察秋毫》、《生物科技第ㄧ人-中國歷代醫藥及農學家的故事選輯》、《春風秋雨記師情-旅美詩詞散文集》、《引領微生物學的先趨-20位微生物學家傳記》、Women Pioneers of Mecical Research、Pioneers in Microbiology, The Human Side of Science。本書是其第九本著作。
劉仲康
台中人,微生物學家、教育工作者暨知名科普作家,美國德州休士頓大學生物學博士。曾任教於東吳大學、高雄師範大學、美國田納西州曼菲斯大學、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現為中山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學術專長是環境微生物學及微生物生理學,積極參與國內外生物及生化工程學術團體,並從事於科普文章及科學家傳記的寫作。著有Experiments in Cell & Microbiology、《谷關區自然生態之美-浮游生物篇》、《有趣的微生物世界》、《生物科技第ㄧ人-中國歷代醫藥及農學家的故事選輯》、《引領微生物學的先趨-20位微生物學家傳記》、Pioneers in Microbiology, The Human Side of Science、《大師的發想-生物》等。本書是其第八本著作。
鍾金湯
苗栗縣頭份鎮人,國際知名微生物學家暨傳記作家,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微生物學博士。曾任職於美國馬里蘭州菲得列克癌症研究中心、普渡大學、東海大學生物學系、東吳大學微生物學系、美國農業部肉品動物研究中心、美國曼菲斯大學微生物學與分子細胞學學系。現為曼菲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
學術致力於偶氮染料及腸道微生物代謝產物之致變性與致癌性之分子機理;食物中丹寧類成分與人體健康關係之研究。目前是美國微生物學會會員及微生物學院院士,並名列多種世界名人錄。
研究之餘,從事微生物學史與微生物學家傳記之寫作。著有《環境與污染》、《知識份子與學術教育》、《明察秋毫》、《生物科技第ㄧ人-中國歷代醫藥及農學家的故事選輯》、《春風秋雨記師情-旅美詩詞散文集》、《引領微生物學的先趨-20位微生物學家傳記》、Women Pioneers of Mecical Research、Pioneers in Microbiology, The Human Side of Science。本書是其第九本著作。
目錄
推薦序 她們是致力科研與追求平權的典範
自 序 彰顯她們的非凡成就
天花防疫的先驅 瑪莉.沃特莉.孟塔古夫人
現代護理學的奠基者 佛羅倫斯.南丁格爾
美國第一位正式女性醫師 依麗莎白.布萊克威爾
女性的微生物學先驅 安娜.威廉斯
開啟輻射醫學大門的先行者 居禮夫人
公共衛生學與女性運動的領航者 莎拉.約瑟芬.貝克
突破壁壘的女性微生物學領袖 愛麗斯.凱薩琳.艾雯絲
傑出的女病理學家 露易斯.皮爾絲
研究腦膜炎的傑出女性學者 莎拉.伊莉莎白.布蘭瀚
鏈球菌分類與感染權威 蕊貝卡.奎格希爾.蘭西菲爾德
研究醣類代謝的一代宗師 葛蒂.科里
殺真菌抗生素「寧司泰定」的發現者 瑞秋.富勒.布朗
生物製劑標準化及百日咳研究的先驅 瑪格麗特.皮特曼
新生嬰兒亞培格量表之母 維吉妮雅.亞培格
解出DNA雙股螺旋結構之幕後功臣 羅莎琳.艾西.富蘭克林
立志成為女性科學家的代言人 黃詩厚
自 序 彰顯她們的非凡成就
天花防疫的先驅 瑪莉.沃特莉.孟塔古夫人
現代護理學的奠基者 佛羅倫斯.南丁格爾
美國第一位正式女性醫師 依麗莎白.布萊克威爾
女性的微生物學先驅 安娜.威廉斯
開啟輻射醫學大門的先行者 居禮夫人
公共衛生學與女性運動的領航者 莎拉.約瑟芬.貝克
突破壁壘的女性微生物學領袖 愛麗斯.凱薩琳.艾雯絲
傑出的女病理學家 露易斯.皮爾絲
研究腦膜炎的傑出女性學者 莎拉.伊莉莎白.布蘭瀚
鏈球菌分類與感染權威 蕊貝卡.奎格希爾.蘭西菲爾德
研究醣類代謝的一代宗師 葛蒂.科里
殺真菌抗生素「寧司泰定」的發現者 瑞秋.富勒.布朗
生物製劑標準化及百日咳研究的先驅 瑪格麗特.皮特曼
新生嬰兒亞培格量表之母 維吉妮雅.亞培格
解出DNA雙股螺旋結構之幕後功臣 羅莎琳.艾西.富蘭克林
立志成為女性科學家的代言人 黃詩厚
序
推薦序
她們是致力科研與追求平權的典範
蔡秀芬(中山大學特聘教授、物理系教授兼副校長)
身為曾經是中華民國物理學會(現更名為臺灣物理學會)女性工作委員會召集人及主持「典範學習—體驗萌芽—展翅起飛:女科技人才培育計畫」的我,高興看到好同事劉仲康教授與其好友鍾金湯教授以女性生物醫藥學家為主角,對在一九○○年代初期背景與研究環境限制下,女性科學家研究生物醫學的事略與貢獻寫成一篇篇雋永的科學傳記並集結成書,即將出版。
書中蒐集了十六位在生物醫藥領域有重要貢獻的女性科學家,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獲得諾貝爾物理及化學獎殊榮的居禮夫人外,還包括排除眾議推動天花種植人痘的孟塔古夫人、以身力行推動護理教育降低死亡率的南丁格爾、第一位完成醫學教育並在美國設立第一所招收培育女性醫師醫學院的布萊克威爾、推展公共衛生並爭取美國女性也能與男性平等享有投票權的貝克醫師、分離出白喉桿菌並製出抗毒素血清的威廉斯、專注於細菌傳染病的研究並且促進制定強制牛乳全面使用巴氏滅菌之法律的艾雯絲、開發治療非洲昏睡病藥物的皮爾絲、將抗菌血清標準化且發現磺胺藥物有效治療奈瑟氏球菌腦膜炎感染的布蘭瀚、發展出蘭西菲爾德血清反應對人類對抗鏈球菌戰爭有不朽貢獻的蘭西菲爾德、研究肝醣貯存失調並了解醣類代謝機制而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科里,發現殺真菌抗生素——寧司泰定(nystatin)並以銷售寧司泰定獲利所獲得的權利金成立布朗.哈珍基金會用於資助教育和科學研究的布朗、對百日咳的成因及病理發展有卓越的貢獻的皮特曼、發明新生嬰兒亞培格量表的麻醉科醫師亞培格、發現DNA雙股螺旋結構X射線繞射圖的富蘭克林、以及在水泡性口炎病毒中發現了RNA聚合酶而使夫婿巴爾的摩因發現DNA反轉錄酶而榮獲一九七五年諾貝爾獎的黃詩厚等。
閱讀本書深受每一位女性先驅一生為醫學研究,及推廣理想抱負而努力奮鬥的過程所感動,在性別不友善甚至於是粗暴的環境下堅持前進,大多數犧牲了個人的婚姻和家庭,她們把一切心力完全灌注在心愛的研究或社會關懷上,在強烈的意志力與堅忍的毅力下得以實現理想。她們一生中所有的成就與榮譽都是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得到的。
女性科學家所面臨的壁壘,是許多男性所無法想像的。雖然她們的研究成果,在拯救人類免於受各類疾病威脅上確實做出重要的貢獻,然而她們的學術成就,往往無法得到同僚的肯定;她們所做出的貢獻往往無法被彰顯,甚至有時還會被歸功給實驗室其他的男性同仁或是被其夫婿的光芒所掩蓋。她們需要做出加倍的努力與貢獻,才能倖獲科學界的肯定。有時並不是每位研究者在世時就得到應有的肯定,例如布朗在她過世後十四年之後才被推薦成為美國國家發明家名人堂的一員;富蘭克林在DNA結構研究中所做出的關鍵X射線照片,是在諾貝爾獎得主華生於四、五十年之後的演講中才還給她公道,承認在發現DNA結構的過程中她所作出的卓越貢獻。儘管如此,這些女性先驅們仍然熱愛研究,甚至將其一生奉獻給學術研究,直至終老前一刻也無怨無悔。
從本書中也可以看出科學發展的歷程中,如果沒有第一位受完整醫學教育的女性醫師布萊克威爾所推動而設立培育女性醫師之醫學院,後面的女科學家在從事生物醫學研究的路途將會更加的艱辛。這些前輩們亦都是婦女平權運動的先驅,透過推動立法改善女性的社會地位,成立基金會挹注經濟資源支持後進。她們的成就亦讓人們逐漸肯定女性的研究能力。隨著時間的演進,近代女性在從事科學研究的環境上,雖然已經大有改善,但是距離得到與男性完全相同的平等待遇,則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身為物理領域教育與研究之女性工作者,在生涯歷程中深深感受書中前輩們所經歷的性別壁壘與艱難。兩性失衡的現象不僅在生物醫學的學術領域上發生、在物理、化學、資訊工程等科技領域上亦同時在發生,甚至有時更甚於生物醫學領域。
藉這本書的出版,亦希望能喚醒大眾及學術界更重視在學術研究上的兩性平等對待問題,共同營造性別更友善之學術研究環境。也期許教師與家長們藉閱讀本書,鼓勵有志從事科學研究的年輕學子貢獻於學術研究,尤其是女性學子能見賢思齊,發揮人類之另一半智慧與女性的特質,勇敢追求抱負與理想。
自序
彰顯她們的非凡成就
劉仲康 鍾金湯
在十九世紀之前,人類的平均壽命不超過四十歲;到了現今,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與醫藥之進步,平均壽命已經超過七十歲了。然而這些醫藥上的進步,並非一蹴而幾,而是經過許多先驅科學家的努力才逐漸建立起來的。當我們享受著這些因醫藥進步而帶來的福祇時,很少有人知曉這些先驅科學家的貢獻,以及他們是在何種情境下做出這些發現而促進了醫藥的進步。本書二位作者從事教育工作多年,深感一般的生物醫藥教科書,多以傳授科學知識為主,很少提及科學發展的歷程;因此我們認為有必要讓社會大眾,尤其是年輕學子能夠有機會認識這些先驅科學家,以及他們是在何種因緣及時代背景之下從事研究工作,進而做出這些貢獻。冀望這些先驅學者的經驗與言行,對於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員可起見賢思齊有為者亦若是的效果。
生物醫藥方面的先驅科學家非常多,不可能全盤介紹。有感於坊間無論是專業書籍或是科普書籍,對於女性科學家的介紹卻是鳳毛麟角,因此本書的取材以女性生物醫藥學家為主角。西方科學的啟蒙與教育向來以男性為主,女性在傳統上不被鼓勵接受教育,更遑論從事科學研究。即使在二十世紀,許多大學與研究所仍然只招收男性學生,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遠少於男性。即使少數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她們畢業後從事生物醫藥研究的條件,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例如被要求兼顧家庭、與男性相較同工卻無法同酬、研究室空間與經費和設備的分配無法比照男性,乃至於升遷與擔任重要職務機會的不公。此外,由於傳統女性的地位經常被忽視,她們所做出的貢獻往往無法彰顯,甚至還會被歸功給實驗室其他的男性同仁或是被其夫婿的光芒所掩蓋。因此能夠留名青史的女性科學家,往往要做出加倍的努力與貢獻,才能倖獲科學界的肯定。
因此本書作者乃不揣簡陋,在從事教學與研究之餘,盡力蒐集了十六位在生物醫藥領域有重要貢獻的女性科學家資料,尤其重視她們所處的時代背景與研究環境的限制,將她們的事略與貢獻寫成一篇一篇的傳記,陸續發表在國內的科普雜誌或網站上。現將之集結成冊,除了方便讀者閱讀外,並可作為通識教育的教科書或參考書籍,供青年學子及社會大眾,作為效法的楷模。
最後,我們在撰寫這些文章時,難免有所疏漏與錯誤,尚乞讀者諒解與不吝指教。
她們是致力科研與追求平權的典範
蔡秀芬(中山大學特聘教授、物理系教授兼副校長)
身為曾經是中華民國物理學會(現更名為臺灣物理學會)女性工作委員會召集人及主持「典範學習—體驗萌芽—展翅起飛:女科技人才培育計畫」的我,高興看到好同事劉仲康教授與其好友鍾金湯教授以女性生物醫藥學家為主角,對在一九○○年代初期背景與研究環境限制下,女性科學家研究生物醫學的事略與貢獻寫成一篇篇雋永的科學傳記並集結成書,即將出版。
書中蒐集了十六位在生物醫藥領域有重要貢獻的女性科學家,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獲得諾貝爾物理及化學獎殊榮的居禮夫人外,還包括排除眾議推動天花種植人痘的孟塔古夫人、以身力行推動護理教育降低死亡率的南丁格爾、第一位完成醫學教育並在美國設立第一所招收培育女性醫師醫學院的布萊克威爾、推展公共衛生並爭取美國女性也能與男性平等享有投票權的貝克醫師、分離出白喉桿菌並製出抗毒素血清的威廉斯、專注於細菌傳染病的研究並且促進制定強制牛乳全面使用巴氏滅菌之法律的艾雯絲、開發治療非洲昏睡病藥物的皮爾絲、將抗菌血清標準化且發現磺胺藥物有效治療奈瑟氏球菌腦膜炎感染的布蘭瀚、發展出蘭西菲爾德血清反應對人類對抗鏈球菌戰爭有不朽貢獻的蘭西菲爾德、研究肝醣貯存失調並了解醣類代謝機制而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科里,發現殺真菌抗生素——寧司泰定(nystatin)並以銷售寧司泰定獲利所獲得的權利金成立布朗.哈珍基金會用於資助教育和科學研究的布朗、對百日咳的成因及病理發展有卓越的貢獻的皮特曼、發明新生嬰兒亞培格量表的麻醉科醫師亞培格、發現DNA雙股螺旋結構X射線繞射圖的富蘭克林、以及在水泡性口炎病毒中發現了RNA聚合酶而使夫婿巴爾的摩因發現DNA反轉錄酶而榮獲一九七五年諾貝爾獎的黃詩厚等。
閱讀本書深受每一位女性先驅一生為醫學研究,及推廣理想抱負而努力奮鬥的過程所感動,在性別不友善甚至於是粗暴的環境下堅持前進,大多數犧牲了個人的婚姻和家庭,她們把一切心力完全灌注在心愛的研究或社會關懷上,在強烈的意志力與堅忍的毅力下得以實現理想。她們一生中所有的成就與榮譽都是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得到的。
女性科學家所面臨的壁壘,是許多男性所無法想像的。雖然她們的研究成果,在拯救人類免於受各類疾病威脅上確實做出重要的貢獻,然而她們的學術成就,往往無法得到同僚的肯定;她們所做出的貢獻往往無法被彰顯,甚至有時還會被歸功給實驗室其他的男性同仁或是被其夫婿的光芒所掩蓋。她們需要做出加倍的努力與貢獻,才能倖獲科學界的肯定。有時並不是每位研究者在世時就得到應有的肯定,例如布朗在她過世後十四年之後才被推薦成為美國國家發明家名人堂的一員;富蘭克林在DNA結構研究中所做出的關鍵X射線照片,是在諾貝爾獎得主華生於四、五十年之後的演講中才還給她公道,承認在發現DNA結構的過程中她所作出的卓越貢獻。儘管如此,這些女性先驅們仍然熱愛研究,甚至將其一生奉獻給學術研究,直至終老前一刻也無怨無悔。
從本書中也可以看出科學發展的歷程中,如果沒有第一位受完整醫學教育的女性醫師布萊克威爾所推動而設立培育女性醫師之醫學院,後面的女科學家在從事生物醫學研究的路途將會更加的艱辛。這些前輩們亦都是婦女平權運動的先驅,透過推動立法改善女性的社會地位,成立基金會挹注經濟資源支持後進。她們的成就亦讓人們逐漸肯定女性的研究能力。隨著時間的演進,近代女性在從事科學研究的環境上,雖然已經大有改善,但是距離得到與男性完全相同的平等待遇,則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身為物理領域教育與研究之女性工作者,在生涯歷程中深深感受書中前輩們所經歷的性別壁壘與艱難。兩性失衡的現象不僅在生物醫學的學術領域上發生、在物理、化學、資訊工程等科技領域上亦同時在發生,甚至有時更甚於生物醫學領域。
藉這本書的出版,亦希望能喚醒大眾及學術界更重視在學術研究上的兩性平等對待問題,共同營造性別更友善之學術研究環境。也期許教師與家長們藉閱讀本書,鼓勵有志從事科學研究的年輕學子貢獻於學術研究,尤其是女性學子能見賢思齊,發揮人類之另一半智慧與女性的特質,勇敢追求抱負與理想。
自序
彰顯她們的非凡成就
劉仲康 鍾金湯
在十九世紀之前,人類的平均壽命不超過四十歲;到了現今,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與醫藥之進步,平均壽命已經超過七十歲了。然而這些醫藥上的進步,並非一蹴而幾,而是經過許多先驅科學家的努力才逐漸建立起來的。當我們享受著這些因醫藥進步而帶來的福祇時,很少有人知曉這些先驅科學家的貢獻,以及他們是在何種情境下做出這些發現而促進了醫藥的進步。本書二位作者從事教育工作多年,深感一般的生物醫藥教科書,多以傳授科學知識為主,很少提及科學發展的歷程;因此我們認為有必要讓社會大眾,尤其是年輕學子能夠有機會認識這些先驅科學家,以及他們是在何種因緣及時代背景之下從事研究工作,進而做出這些貢獻。冀望這些先驅學者的經驗與言行,對於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員可起見賢思齊有為者亦若是的效果。
生物醫藥方面的先驅科學家非常多,不可能全盤介紹。有感於坊間無論是專業書籍或是科普書籍,對於女性科學家的介紹卻是鳳毛麟角,因此本書的取材以女性生物醫藥學家為主角。西方科學的啟蒙與教育向來以男性為主,女性在傳統上不被鼓勵接受教育,更遑論從事科學研究。即使在二十世紀,許多大學與研究所仍然只招收男性學生,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遠少於男性。即使少數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她們畢業後從事生物醫藥研究的條件,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例如被要求兼顧家庭、與男性相較同工卻無法同酬、研究室空間與經費和設備的分配無法比照男性,乃至於升遷與擔任重要職務機會的不公。此外,由於傳統女性的地位經常被忽視,她們所做出的貢獻往往無法彰顯,甚至還會被歸功給實驗室其他的男性同仁或是被其夫婿的光芒所掩蓋。因此能夠留名青史的女性科學家,往往要做出加倍的努力與貢獻,才能倖獲科學界的肯定。
因此本書作者乃不揣簡陋,在從事教學與研究之餘,盡力蒐集了十六位在生物醫藥領域有重要貢獻的女性科學家資料,尤其重視她們所處的時代背景與研究環境的限制,將她們的事略與貢獻寫成一篇一篇的傳記,陸續發表在國內的科普雜誌或網站上。現將之集結成冊,除了方便讀者閱讀外,並可作為通識教育的教科書或參考書籍,供青年學子及社會大眾,作為效法的楷模。
最後,我們在撰寫這些文章時,難免有所疏漏與錯誤,尚乞讀者諒解與不吝指教。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二手書73折$276
-
新書79折$300
-
新書79折$301
-
新書9折$342
-
新書9折$342
-
新書9折$342
-
新書$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