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無法忍受我的沉默,所以他們必須捏造謠言,
將我烙上污穢、放蕩、令人困擾的女孩的印記。
「他們充滿創造力的想像,聽在我耳裡無疑是最大的毀謗」
我從沒想過,看似無傷大雅的「邊走邊看書」,
竟成了影響他人感官的嚴重威脅。
從遊民到2018年英國布克獎(Man Book Price)得主、北愛爾蘭首位獲獎作家──安娜‧伯恩斯最具實驗性的代表巨作!
「以獨特的敍事方式挑戰傳統文學思維和模式,令人意外又彷彿身歷其境。」──布克獎評委
「這是一個以辛辣、諷刺語言,串起的有關殘酷人性、性侵和抵抗的故事。」──布克獎評委
少女無情地揭露了一個,長期視暴力、沉默、虛偽不公且殘酷為常態的社會真相──
「我和牛奶工的謠言,為什麼該由我來驅逐?由我來駁斥顯然是由造謠的人說出且對他們的謠言被否認會很不高興的人?」
在1970年代一個充滿暴力且戰亂的無名城市中,一位十八歲的少女遭已婚權威人物「牛奶工」的覬覦與騷擾,牛奶工利用權威與地位逼迫威脅少女。少女獨自吞下恐懼、不安與內心煎熬。然而,在這個城鎮中,流言蜚語發酵竄出,少女從一個受害者成了破壞家庭的第三者,也成了他人眼中不正常且令人困擾的女孩。
安娜‧伯恩斯以急促、意識流的寫作方式,透過主人翁少女或自信、或不知所措、或迷惘的口吻,描述一個極度壓抑的社會,導致多數的沉默大眾,以及特意的「無作為」社會氛圍。同時本書也點綴著黑色幽默,時而強烈譴責強暴文化以及女人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如何被偏見看待,滿含難以隱藏的憤怒與危險。
得獎紀錄
2018年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
諾貝爾文學獎潛力得主!
Amazon現代文學書排行榜第3名、年度百大第45名!
各界推薦
專文推薦──
黃涵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
文壇頂尖作家一致推薦──
宇文正・作家
何致和・作家
胡淑雯・作家
盛浩偉・作家
陳又津・小說家
陳雪・小說家
童偉格・小說家
葉佳怡・作家
駱以軍・小說家
(按姓氏筆畫排序)
各界好評
「牛奶工」儼然是性與政治暴力的象徵,正值花樣年華的敘述者的經歷反映了女人孤立無援的共同生命情境與命運。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能從書中看到敘述者如何透過閱讀、上課、日常生活細節的觀察與感受,建立個人的生存策略和生命世界,在看似陰暗的小說世界裡散佈一些救贖的光,不論有多麼微弱。──黃涵榆(摘自推薦序,全文收錄書中)
「在階級、種族、性別、以及性暴力的交叉點上,本書以貝克特式的幽默,論述壓迫與權勢,透過一個少女的思緒完整且新穎地呈現北愛爾蘭的抗爭時期。本書極具實驗性,有時候在一個句子中可以從大眾生活的場面進入內心的親密場景,令人震驚。」──布克獎評審
「令人讚佩⋯⋯證實安娜‧伯恩斯是我國文學界的明日之星。」──《愛爾蘭時報》
「連串精彩的文字敘述,急切且引人入勝。」──《週日快報》
「至為卓越──每個時代僅出現一本的小說。」──葛藍,帕特森,《其他人會跟進》(The Rest Just Follows)作者
「這本黑色喜劇的小說,背景是七〇年代,一個『一觸即發的社會』充滿炸彈驚嚇、劫持、和壁畫──但沒有列出任何名稱:貝爾法斯特市,愛爾蘭共和軍,甚至敘述者的名字。書中的玩笑,跟情節一樣,都有一種強烈的扭曲。」——《每日電訊報》,「夏季讀物」
「本書是一部絕妙又令人悚然的小說⋯⋯可能是十年以來有關北愛爾蘭的小說中最傑出的一本,以驚人的坦率剝除隱密宗派主義的表皮,讓人忍不住不斷地喝采。」達米安‧史密茲,北愛爾蘭藝術委員會文學主席,《貝爾法斯特電訊報》
「安娜‧伯恩斯隸屬貝爾法斯特女性作家所建立的一個新運動⋯⋯《牛奶工》不但是一個貝爾法斯特與該市獨特罪惡的故事,也是一個可能發生在任何地方的故事。」——《愛爾蘭時報》
「《牛奶工》從一開始便以令人屏息、急速、璀璨如急流的步調展開,而且沒有一刻放慢⋯⋯安娜‧伯恩斯急促、意識流的寫作方式類似於艾蜜兒‧麥克布萊和弗藍‧歐布萊恩,只要緊隨不放,就會得到豐富的回饋⋯⋯她以四姊極有自信的口吻呈現整個環境的脈絡和政治的大小格局,精確又細微地描述北愛爾蘭的社會景觀。但《牛奶工》不僅是這樣而已,也是一本成長小說,點綴著黑色幽默,但有時也強烈譴責強暴的文化和女人在像這樣的社區裡如何被看待。因此《牛奶工》有力且迫切的書,滿含難以隱藏的憤怒。」——《愛爾蘭獨立報》
「在六〇和七〇年代的貝爾法斯特成長引起我強烈的共鳴。安娜‧伯恩斯在《牛奶工》一書中,巧妙地挖掘語言的空隙去解說偏見和脅迫的狡猾詭計。她描述那些通常不會被描寫的事物──那些由隱密、腐蝕性,且難以說出的傷痛所創造出的處於邊緣境地的經驗,然後繼續停駐在絕對之間的空間裡。最難能可貴的是,伯恩斯明瞭人們仍可感受到這事件遺留下來的惡果。」——蜜雪兒‧佛比斯,《鬼月》(Ghost
Month)作者
「伯恩斯擅於描繪在持久的衝突中現形的奇特生態體系⋯⋯《牛奶工》令人想到愛爾蘭文學中幾部開創性的作品⋯⋯但相形之下,《牛奶工》有它自己的能量和它自己的聲音⋯⋯儘管超寫實,書中的一切卻都是真實不虛的⋯⋯《牛奶工》的敘述者並非透過政治、英雄之舉,或暴力反抗去打破現狀,而是因為她有原創性,滑稽,隱晦卻解人疑慮,且獨特不凡。本書也具有相同的特點。」——《衛報》:克蕾兒‧齊爾洛
「有獨創性,引人思考⋯⋯有多部小說描述北愛爾蘭的反抗時期,但我為生於貝爾法斯特的安娜‧伯恩斯喝采;她深具洞察力,使本書擺脫了一般的陳腔濫調和敘述⋯⋯伯恩斯巧妙地比較一個教派社會的虛偽不公,和一個青春少女困擾且被誤解的經驗。然後她以刀鋒般敏銳的機智、溫暖的幽默和極端的悲憫成功地完成嚴肅的任務更是令人讚佩。本書值得保存。」──《大誌雜誌》
「有時令人驚愕,有時引人深思,《牛奶工》具有非常獨特的風格⋯⋯透過一個少女的想法,以獨創性的手法描述北愛爾蘭的反抗時期⋯⋯厲害。」——布克獎評審團
「反覆無常。深奧、好笑、高明。我等了三十年才等到一本像這樣的書。」——易昂‧麥克納米,《時尚》(The Vogue)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