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我們是戰後嬰兒潮出生的年代,因為社會安定、教育普及、經濟條件改善致使生活水平提升加上台灣當前高水平的醫療,因而促成台灣當前的高齡社會。老年人需要有健康的社會生活;老年人身心健康是家庭、社會國家的福祉,也是社會、國家文明的指標。因此,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增進社會和諧與福祉是我們基金會努力的方向。
本基金會董事邱垂堂教授一生從事音樂教育工作,專注於教學,諸多著作並頗有建樹,為台灣音樂教育而努力至今不懈。這本是邱教授多年教學經驗的精華,他具高度的音樂專業及人文素養,以平劇鑼鼓及台灣北管敲擊樂器組成的鑼鼓點概念設計編撰而成,供台灣樂齡族活動當教材,它能提供身心健康;手眼協調、腦力思考、神經系統聯結、感覺統合等功效。善用它樂趣無窮,可供上課活動教材、表演樂曲兩相宜。
為了表達對邱教授的敬意與謝意,同時祝福所有樂齡族的先進們能樂此節奏遊戲,特此為誌。
財團法人花蓮縣建昇文化藝術基金會 董事長 林昇平 誌
中華民國 108年 9月 28 日
作者序
動手動腦不癡呆
敲鑼打鼓樣樣來
神經統合身康健
音樂遊戲樂開懷
音樂有四個要素:曲調、節奏、和聲與音色。而節奏有對比性(一拍有幾個音)、先後性(音的先後出現)、時值(音的時間絕對值,或說音的長短)等的意涵,這本<鑼鼓節奏遊戲>以節奏為內涵,它包括了對比性與先後性,因為沒有音高所以不具時值概念,但含蘊著音色內涵;也就是樂器不同產生的聲音變化。簡單的說,有音的長短,音的先後及聲音的變化。但這已足夠讓我們可以玩出音樂的樂趣。
的出版,是為樂齡族敲鑼打鼓的音樂遊戲節奏譜。藉著鑼鼓節奏讓年長者動手動腦、活動筋骨、活化神經與統合、避免癡呆的音樂活動,這也是樂齡團隊活動的音樂社會生活選項。
這本藉著視譜、演奏的過程可以增強目視、腦想、手動等程序,以增強神經統合、手腦並用、肢體活動,並可達到音樂團隊遊戲的社會性互動,促進樂齡族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