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涵蓋法理學重要課題,包括法律的一般理論,法律哲學以及法學方法論等,內容包括法制史,自然法學、利益法學、詮釋法學理論、法實證主義、正義理論、法律與道德、宗教、文化之關係,法的體系、比較法研究、法律事實、法律解釋與漏洞補充以及立法學、政策法學等。
二、本書可供研究法理學之教科書使用,亦可作為實務上研究法律之方法論參考。是研究基礎法學領域之重要典籍。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文郁
台北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黃源盛
福州大學法學院特聘教授
高文琦
中正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蔡志方
成功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楊奕華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兼任教授
陳愛娥
台北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陳淑芳
世新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吳從周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簡資修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合聘教授
莊世同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許士宦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柯格鐘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李建良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所長
黃錦堂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主編者簡介
鄧衍森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陳清秀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張嘉尹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李春福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張文郁
台北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黃源盛
福州大學法學院特聘教授
高文琦
中正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蔡志方
成功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楊奕華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兼任教授
陳愛娥
台北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陳淑芳
世新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吳從周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簡資修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合聘教授
莊世同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許士宦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柯格鐘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李建良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所長
黃錦堂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主編者簡介
鄧衍森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陳清秀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張嘉尹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李春福
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目錄
序 言/陳清秀
第一章 法律之概念/張文郁
壹、何謂法律?/1
貳、法的存在基礎/2
參、結 語/20
第二章 法史與法理之間──法史學的存在價值與研究方法/黃源盛
壹、引 言/23
貳、法史學的學科性質及其研究對象/24
參、法史學存在的當代價值/30
肆、法史學的研究取向與方法/35
伍、結 語/46
第三章 法與道德──以「契約必須遵守」為例/高文琦
壹、前 言/49
貳、法與道德之關係概說/50
參、「契約必須遵守」原則/55
肆、結 語/71
第四章 法律與宗教/蔡志方
壹、問題之提出/73
貳、宗教作為實質意義之法律體系/75
參、宗教等同於法律(宗教法律同質論)/79
肆、宗教與世俗法律間之關係(宗教法律異質論)/80
伍、無神論者之宗教/83
陸、一神論宗教與無神論宗教下之宗教法/85
柒、愛作為宗教之最高思想與法規範原則/100
捌、結 論/101
第五章 法律與文化/楊奕華
壹、前言:從人本的觀點談起/103
貳、文化內涵之剖析/103
參、法律與文化之開展/106
肆、中西法律文化之比較/109
伍、真善美與法之臻境/113
陸、情愛之人生歷程/116
柒、教育之於法律與文化/118
捌、結語:認識法律文化,品味美好人生/121
第六章 論正義/陳清秀
壹、正義之意義/123
貳、正義之內涵:公正與合理/124
參、正義原則之展開/130
肆、正義之法之產生/144
伍、結 語/148
第七章 論法之安定性/蔡志方
壹、問題之提出與概念之釐清/149
貳、法如何確保人類生活秩序之安定/160
參、法律如何維持安定?/194
肆、法如何維持安定?/206
伍、法學方法論上之原則作為確保法安定性之方法/213
陸、法安定性在我國司法上之實踐/217
柒、結 論/234
第八章 法體系的意義與功能──借鏡德國法學理論而為說明/陳愛娥
壹、前言:「法體系」的不同概念/237
貳、作為社會體系之「法體系」/238
參、法律工作之體系性思考脈絡下的「法體系」/240
肆、德國公法領域之體系建構與體系性思考/249
伍、結語:脈絡關聯之更廣泛觀照的必要與困難/253
第九章 比較法之功能及其研究方法/陳淑芳
壹、前 言/255
貳、比較法之概念、意義與種類/257
參、比較法之功能/261
肆、比較法之研究方法/264
伍、結 論/270
第十章 自然法學理論/鄧衍森
壹、自然法的意識/271
貳、自然法觀念的質疑/273
參、自然法的型態/277
肆、自然法的規範性/280
伍、自然法的恆常性/283
陸、自然法與道德觀/285
柒、結 語/290
第十一章 利益法學理論/吳從周
壹、利益法學作為法學實務的方法論/293
貳、「起源的」利益論/296
參、「生產的」利益論(法官之案件判斷)/308
肆、利益法學之方法在臺灣實務上之運用/325
伍、結 語/335
第十二章 法經濟學/簡資修
壹、前 言/337
貳、寇斯定理/338
參、權利定分/342
肆、國家廠商/346
伍、法律體系/349
陸、法學方法/354
柒、法律科學/358
第十三章 法釋義學/張嘉尹
壹、前言:繼受與後繼受時代的臺灣法學/363
貳、臺灣法學的典範/367
參、部門法學作為法釋義學/374
肆、當代德國法學對於法釋義學的省思/390
伍、對於臺灣法學典範的反思/401
陸、結 論/404
第十四章 德沃金的詮釋法學/莊世同
壹、前 言/409
貳、思想開展:法律、原則與權利/410
參、理論建構:詮釋、整全法與合法性價值/418
肆、價值統合:尊嚴、平等與自由/430
伍、結語:刺蝟的法哲學/439
第十五章 一貫性審查之要件事實──爭點整理之法律思維方法/許士宦
壹、緒 言/441
貳、原告請求之要件事實/444
參、被告抗辯之要件事實/460
肆、結 語/475
第十六章 法律解釋與漏洞補充/柯格鐘
壹、序論:法治國原則與法律解釋方法之運用/479
貳、法律解釋方法之類型:行政解釋函令的功能/480
參、規範漏洞與法外空間/497
肆、結 論/509
第十七章 法學的科學性與立法的法學性/李建良
【題旨】法治、法學、民主與立法的關聯課題/511
壹、法治與法學的科學性/513
貳、民主與立法的法學性/536
【後記】/552
第十八章 法政策學之研究/黃錦堂
壹、前 言/555
貳、基本問題:有「法政策學」之專業嗎?/555
參、法學為主之法政策學:概念特徵與操作典範/566
肆、對法政策學研究之詰問/601
伍、法政策學的建立與發展可能/604
陸、展 望/607
第一章 法律之概念/張文郁
壹、何謂法律?/1
貳、法的存在基礎/2
參、結 語/20
第二章 法史與法理之間──法史學的存在價值與研究方法/黃源盛
壹、引 言/23
貳、法史學的學科性質及其研究對象/24
參、法史學存在的當代價值/30
肆、法史學的研究取向與方法/35
伍、結 語/46
第三章 法與道德──以「契約必須遵守」為例/高文琦
壹、前 言/49
貳、法與道德之關係概說/50
參、「契約必須遵守」原則/55
肆、結 語/71
第四章 法律與宗教/蔡志方
壹、問題之提出/73
貳、宗教作為實質意義之法律體系/75
參、宗教等同於法律(宗教法律同質論)/79
肆、宗教與世俗法律間之關係(宗教法律異質論)/80
伍、無神論者之宗教/83
陸、一神論宗教與無神論宗教下之宗教法/85
柒、愛作為宗教之最高思想與法規範原則/100
捌、結 論/101
第五章 法律與文化/楊奕華
壹、前言:從人本的觀點談起/103
貳、文化內涵之剖析/103
參、法律與文化之開展/106
肆、中西法律文化之比較/109
伍、真善美與法之臻境/113
陸、情愛之人生歷程/116
柒、教育之於法律與文化/118
捌、結語:認識法律文化,品味美好人生/121
第六章 論正義/陳清秀
壹、正義之意義/123
貳、正義之內涵:公正與合理/124
參、正義原則之展開/130
肆、正義之法之產生/144
伍、結 語/148
第七章 論法之安定性/蔡志方
壹、問題之提出與概念之釐清/149
貳、法如何確保人類生活秩序之安定/160
參、法律如何維持安定?/194
肆、法如何維持安定?/206
伍、法學方法論上之原則作為確保法安定性之方法/213
陸、法安定性在我國司法上之實踐/217
柒、結 論/234
第八章 法體系的意義與功能──借鏡德國法學理論而為說明/陳愛娥
壹、前言:「法體系」的不同概念/237
貳、作為社會體系之「法體系」/238
參、法律工作之體系性思考脈絡下的「法體系」/240
肆、德國公法領域之體系建構與體系性思考/249
伍、結語:脈絡關聯之更廣泛觀照的必要與困難/253
第九章 比較法之功能及其研究方法/陳淑芳
壹、前 言/255
貳、比較法之概念、意義與種類/257
參、比較法之功能/261
肆、比較法之研究方法/264
伍、結 論/270
第十章 自然法學理論/鄧衍森
壹、自然法的意識/271
貳、自然法觀念的質疑/273
參、自然法的型態/277
肆、自然法的規範性/280
伍、自然法的恆常性/283
陸、自然法與道德觀/285
柒、結 語/290
第十一章 利益法學理論/吳從周
壹、利益法學作為法學實務的方法論/293
貳、「起源的」利益論/296
參、「生產的」利益論(法官之案件判斷)/308
肆、利益法學之方法在臺灣實務上之運用/325
伍、結 語/335
第十二章 法經濟學/簡資修
壹、前 言/337
貳、寇斯定理/338
參、權利定分/342
肆、國家廠商/346
伍、法律體系/349
陸、法學方法/354
柒、法律科學/358
第十三章 法釋義學/張嘉尹
壹、前言:繼受與後繼受時代的臺灣法學/363
貳、臺灣法學的典範/367
參、部門法學作為法釋義學/374
肆、當代德國法學對於法釋義學的省思/390
伍、對於臺灣法學典範的反思/401
陸、結 論/404
第十四章 德沃金的詮釋法學/莊世同
壹、前 言/409
貳、思想開展:法律、原則與權利/410
參、理論建構:詮釋、整全法與合法性價值/418
肆、價值統合:尊嚴、平等與自由/430
伍、結語:刺蝟的法哲學/439
第十五章 一貫性審查之要件事實──爭點整理之法律思維方法/許士宦
壹、緒 言/441
貳、原告請求之要件事實/444
參、被告抗辯之要件事實/460
肆、結 語/475
第十六章 法律解釋與漏洞補充/柯格鐘
壹、序論:法治國原則與法律解釋方法之運用/479
貳、法律解釋方法之類型:行政解釋函令的功能/480
參、規範漏洞與法外空間/497
肆、結 論/509
第十七章 法學的科學性與立法的法學性/李建良
【題旨】法治、法學、民主與立法的關聯課題/511
壹、法治與法學的科學性/513
貳、民主與立法的法學性/536
【後記】/552
第十八章 法政策學之研究/黃錦堂
壹、前 言/555
貳、基本問題:有「法政策學」之專業嗎?/555
參、法學為主之法政策學:概念特徵與操作典範/566
肆、對法政策學研究之詰問/601
伍、法政策學的建立與發展可能/604
陸、展 望/607
序
序言
東吳大學法學院基礎法學研究中心有感於國內法理學系統化研究,仍有充實之必要,因此推動法理學教科書之編纂,期盼能對於法理學之各項重要課題,進行專題分析探討,爰邀請國內著名法律學者專家分工合作,共同執筆著作。並先於東吳大學法學院舉辦第一回至第三回法理學研討會,進行意見交流,相互切磋,以求集思廣益。
本書內容主要包含法律一般理論、法律哲學思想、法學研究方法論等,涵蓋範圍包括法律的概念、法制史、法律與道德宗教文化之關係、法之價值理念正義、法安定性、法的體系、比較法之研究、自然法學理論、利益法學理論、法律經濟分析、法釋義學、法實證主義、法律事實的認定、法律的解釋及漏洞補充、立法學理論以及法政策學等。
本著作可供研究法理學之教科書使用,亦可作為實務上研究法律之方法論參考。期盼本書出版,能對於提升法理學研究水準,作出貢獻。本書由主編進行形式審查,相關主題之實體法律見解,均尊重各執筆作者之研究自由,並由執筆者自行負責。
在此特別感謝東吳大學校友總會贊助經費支持本書編撰工作,也感謝東吳大學基礎法學研究中心溫靜逸助教、陳虹淑秘書、張永翰助教等相關工作同仁協助辦理研討會議,以及東吳大學法研所碩士班謝芷瑄同學協助編輯出版工作。最後應感謝元照出版公司編輯協助本書出版,以促進法律文化之發展。
本著作內容錯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各界社會賢達先進指教。
東吳大學法學院基礎法學研究中心有感於國內法理學系統化研究,仍有充實之必要,因此推動法理學教科書之編纂,期盼能對於法理學之各項重要課題,進行專題分析探討,爰邀請國內著名法律學者專家分工合作,共同執筆著作。並先於東吳大學法學院舉辦第一回至第三回法理學研討會,進行意見交流,相互切磋,以求集思廣益。
本書內容主要包含法律一般理論、法律哲學思想、法學研究方法論等,涵蓋範圍包括法律的概念、法制史、法律與道德宗教文化之關係、法之價值理念正義、法安定性、法的體系、比較法之研究、自然法學理論、利益法學理論、法律經濟分析、法釋義學、法實證主義、法律事實的認定、法律的解釋及漏洞補充、立法學理論以及法政策學等。
本著作可供研究法理學之教科書使用,亦可作為實務上研究法律之方法論參考。期盼本書出版,能對於提升法理學研究水準,作出貢獻。本書由主編進行形式審查,相關主題之實體法律見解,均尊重各執筆作者之研究自由,並由執筆者自行負責。
在此特別感謝東吳大學校友總會贊助經費支持本書編撰工作,也感謝東吳大學基礎法學研究中心溫靜逸助教、陳虹淑秘書、張永翰助教等相關工作同仁協助辦理研討會議,以及東吳大學法研所碩士班謝芷瑄同學協助編輯出版工作。最後應感謝元照出版公司編輯協助本書出版,以促進法律文化之發展。
本著作內容錯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各界社會賢達先進指教。
東吳大學法學院基礎法學研究中心主任
陳清秀謹誌
2020年1月
陳清秀謹誌
2020年1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56折$379
-
新書7折$475
-
新書95折$646
-
新書95折$646
-
新書$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