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與麵包同眠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千上萬的兒童在炮彈下淪為孤兒,飽受飢饉之苦。一些倖存者獲救,被安置在難民營,在那裡得到飽餐和照顧。可是,這些孩子當中不少因為深受創傷而難以安眠。他們害怕一覺醒來會再次遭逢不幸,或失去家園,或不得溫飽,似乎沒有什麼可以慰撫他們的心靈。後來有人想到一個好辦法,就是睡前給他們拿著一塊麵包。當他們拿著麵包上床,便能夠安然入睡。這塊麵包整晚陪伴著他們,向他們傳達一個訊息:「今天我吃飽了,明天我還會有得吃。」
引言
這是我們寫過最簡單的一本書。本書只問兩個問題:我最感恩的是什麼?我最難以感恩的又是什麼?這兩個問題幫助我們找出神慰(consolation)與神枯(desolation)的時刻。歷代以來,祈禱的人藉著辨別自己是處於神慰與神枯,而找到當下以至一生的方向。
我(丹尼斯)最初是在廿五年前發現這兩個問題的效力。當時我在印第安斯爾撒族(Sioux),一個名為玫瑰花蕾(Rosebud)的保留區學校教書。我剛遷到新居所,想做點新鮮事:招呼客人來吃飯。於是我請了八位學生。他們的家常菜是湯,因此我在早上用肉骨熬湯,然後加上一杯米。可是我見米似乎消失了,我再加上整袋米,情況似乎仍然一樣。我並不知道米在煮的過程中會膨脹,於是跑到四個鄰居家搜羅了兩包米。(不巧的是,斯爾撒族人非常慷慨,他們只管施予,從不問你為什麼……)我心想,鍋中已煮了三包米,只要先給客人吃點麵包,便不愁餵不飽八個飢餓的學生。我一邊懷疑應否邀請這麼多人來吃飯,一邊決定讓湯繼續熬,便忙著去學校上課。
當我帶學生回到家裡,粥已經滿到門口了,就好像地上落下一尺高的積雪!其中一些學生留下來幫我剷粥,另一些則出去請家人和朋友來幫忙吃。當晚我不單招待了八位學生,更招待了當地大部分的居民(包括狗兒)。這頓飯給眾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以致後來我們在那裡帶領退省時,最常聽到的問題是:「丹尼斯,您還有粥嗎?」
我記得這個故事,不單因為它給我上了一堂烹飪啟蒙課,更是因為它讓我開始一種靈修操練,而這操練至今仍然是我生活的基石。當天晚飯後,留下來的,除了我的學生,還有他們的父母、兄弟姊妹和其他老師。他們的光臨令我十分感動,以致我忘記原先計畫的祈禱會模式。 我點起了一支蠟蠋幫助收斂心神,
然後分享自己當天的感受:當我回到家裡,發現門口堆積的粥時,心中並不感恩;但看見老少共聚一堂,同享盛宴(粥餐)和祈禱,我卻深深感恩。其他人也開始說話,他們一一點起蠟蠋,分享自己當天最難感恩和最感恩的事。天主的旨意通常是願意我們多做一點那些我們最感恩,或最能夠給我們生命力的事。那天晚上為大家帶來了很大的生命力量,因此往後在那保留區的日子裡,我每個星期五都做晚餐(並遠離米),邀請斯爾撒族的學生前來享用,我們點上蠟蠋,分享這兩個題目。
今天,我們三個人通常都會在睡前分享這兩個題目。我們曾在超過四十個國家帶領退省,發現無論參加者屬於什麼文化或年齡層,這兩個題目都能幫助他們找到人生的方向。這已是廿五年前的事,但其影響猶在:每個星期日,我們依舊邀請老朋友來吃飯,每人燃起蠟蠋,分享對這兩個問題的回應。離開斯爾撒族之後,雖然我們不再在同樣的日子邀請客人來(感恩的是我們還一起吃飯),但這兩個分享題目依舊沒變。我們希望此書能帶給您生命的力量,正如我們所得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