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要「酷」不要「盲」!
陳雅茜/「神奇酷科學」系列策畫
這裡有幾道人文題目與科學題目,先來試試自己能夠答對幾題:
人文題:
1.曹雪芹寫了什麼?
2.曹雪芹是什麼時代的人?
3.浮士德是誰寫的?
4.道德經是誰寫的?
科學題:
1.James Watson做了什麼?
2.人為何不能把自己抱起來?
3.什麼是牛頓第二定律?
以上這些是出現在一場人文與科學大師對談的題目。其中,人文與科學背景的兩位大師,各出了幾道題目互考彼此,同樣是領域中的基本題目,結果卻很不同。科學大師幾乎答對了所有人文題;而人文大師,則對科學題完全無解。
這個結果,同時反應了臺灣社會普遍的「科學盲」現象。
許多人不是在求學階段就對科學知識敬謝不敏,就是長大後忘個精光。由臺灣媒體常見的諸多迷信議題,與荒謬不可思議的偽科學報導,也能對臺灣人盲視科學的現象略知一二。
追根究柢,或許是從小以來,科學就被視為一種較為困難與枯燥的科目。教材本身的寫作不是那麼容易親近,坊間出版品也多以情節取勝的文學作品或故事為主流。即使是有心接觸的讀者,也難以取得足夠吸引人入門的科學讀本。
因此,小天下很希望能夠引進國外的經驗,透過有趣易讀的出版品,讓讀者進入科學的世界。
英國經驗
「神奇酷科學」系列是英國鼎鼎大名的Horrible Science書系,已在英國暢銷十餘年,銷售突破500萬冊;並授權38種語言版本,全球銷售估計達千萬冊。
英國是工業革命啟動之地,早在十九世紀,皇家學院每到星期五晚上就會舉辦科學講座,由知名科學家主講,吸引大人小孩來參加,不論販夫走卒或英國女皇,都會參與這場盛會,可說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科學教室。
在這樣的傳統之下,科學教育自然深受重視。科學寫作也是如此,世界上沒有幾個專為科學寫作設立的獎項,而在英國,卻有一個提供高額獎金的「皇家學會科學書獎」,可說是科學寫作裡的布克獎。而Horrible Science系列的書籍,曾經好幾度獲選年度好書──證明這套書籍不僅叫座,也大為叫好。
獨立思考,科學不可少!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費曼曾說:「科學,不過是普通常識的延伸。」從神奇酷科學這套書裡,我們深切體認到這點,因為作者並不是科學背景出身,而是歷史系畢業生。若不是一個結合了人文與科學教育的社會,如何養成這樣的作者──及國民。
臺灣已經幾乎沒有文盲了,我們很希望這個社會也能夠很快擺脫科學盲。在競爭強烈的二十一世紀,哪一個進步的國家能夠捨棄科學?
身為一個民間單位,小天下很希望能夠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讀本,對這個社會發揮影響力。讓我們的孩童有更好的科學讀物,不僅具有正確的知識,也要好讀易吸收。因為我們多麼期待,孩子都有機會體驗到科學的神奇與科學的酷!並在面對世間種種議題時,能夠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
前言
如果要用一個簡單的字來形容化學,那就是—「啊」!這個世界充滿了化學藥品、燒瓶和試管,用「啊」來形容最貼切不過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化學是「神奇酷科學」中最酷的學問!
為什麼它那麼酷?嗯─如果你認為科學很讓人困惑的話,你會發現化學更令人難以理解,你的腦袋很容易被它搞得一團混亂。對初學者來說,許多化合物的名稱就像繞口令一樣拗口,例如什麼「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如果你不知道那是什麼的話,告訴你,那是一種透明的塑膠,俗稱壓克力。這些名詞大多由拉丁文或希臘文演變、翻譯而來。對古羅馬人來說,這些名詞很容易理解,但是對我們來說,它們實在是太難懂、太令人困惑了。
有時候,化學還會陷入一片混亂,尤其是化學家用他們自己才懂的混亂密碼交談時⋯⋯身為化學家,他們的腦袋似乎也很混亂,要不然怎麼會去研究溼軟的玉米片呢?(根據化學家的報告,如果玉米片中的牛奶含量超過 18% 的話,玉米片就會溼軟到無法研究。)
不過,有趣的是,化學和化學家製造的混亂正是這本書要談的主題!在這本「神奇酷科學」裡的化學,完全不是你在學校學的那一套,而是既有趣又迷人、你真正想要了解的那一套,這些內容包括了:冒泡又噁心的綠色混合物、汙濁又有毒的藥劑、試管、可怕的氣味、乒乒乓乓的爆炸聲以及種種詭異的新發現。
說真的,誰知道呢,說不定這本書可以幫你澄清化學當中艱澀難懂的觀念。接著,你就可以開始進行自己的實驗,最後造成化學老師的混亂⋯⋯
推薦文
認識化學,就從這些不令人意外的意外發現開始!
陳偉民/化學教師、知名科普作家和譯者
「神奇酷科學」這個老少咸宜的科普叢書系列,一貫的風格就是:以有趣的敍述方式,搭配幽默的漫畫,讓讀者們在哈哈大笑之中,不知不覺的吸收了許多科學知識……當然,這本《點石成金的化學》也不例外!
當我讀完本書之後,回頭檢視書中究竟說了什麼,很驚訝的發現:這麼薄薄的一本小冊子,竟然可以從化學簡史開始,不僅介紹了生活中的化學、酸、鹼、金屬等各種物質的性質、還探討了化學對環境的衝擊等等,就連化學這門古老的研究領域在未來的新展望,也包含在內!簡單的說,從化學最早的起源,一直到最新的發現,全都可以在本書中一覽無遺。
例如,書中介紹了西方的煉金術,那是化學最古老的開端。當時的煉金士妄想以廉價的金屬與神祕的藥劑混合加熱之後,就可以提煉出貴重的黃金。就連古代許多重量級科學家也對此也深信不疑──例如牛頓,結果他因為在煉金過程接觸了太多重金屬而中毒致病。
後來拉塞福終於證明,除非使用核反應,否則不可能從任何金屬提煉出黃金,證明了煉金術根本不可能成功!然而在這些煉金士胡亂測試的過程中,他們也發現了許多重要的化學反應,並且直接或間接的讓我們的現代生活更加便利。事實上,在西方人發展煉金術的同時,東方人也相信煉丹可以製成長生不老藥,雖然同樣徒勞無功,但這些煉丹士或許也可以算是最早的化學家。
此外,《點石成金的化學》這本書中還收集了許多化學家的小故事(這也是我翻譯了一系列「神奇酷科學」以來,對作者尼克•阿諾最佩服的地方──他怎麼會有那麼多故事可以說?)。其中最精彩的,莫過於那些科學家如何在無意間發現新物質。
意外得來的發現,簡直可說是天啟、神來之筆。英文中有一個專門用來形容這種意外發現的字:serendipity,這個字很難翻譯成中文,於是有人乾脆音譯為「勢難匹敵」。就像這本書中描述的鐵氟龍、硫化橡膠及尼龍等物質的發現,都可以用serendipity來形容,而這些發現為人類帶來的影響,也確實「勢難匹敵」!
不過,關於這類科學發現,其實都不應歸功於運氣,而是化學家的細心。我們的生活中及工作中到處充滿意外,一般人可能只會自認倒楣、收拾殘局,然後重新開始。然而這些成功的發明家有個共通點,就是鍥而不捨的找出意外發生的原因……當他們認清這個意外所具有的意義,驚人的發明就出現了!對於每天都幾乎在固定的軌道上生活的大人和學生們來說,還有什麼比這些故事更有啟發呢?
此外,本書中還介紹了一些簡易的實驗,材料大多在家中的廚房就能夠取得,也不會有任何危險。例如在牛奶中滴入一些檸檬汁,就可以使牛奶變成像豆花一樣的固體--那是牛奶中的酪蛋白與酸反應後,發生凝聚的現象。讀者們如果能照著書中介紹的實驗,一個一個動手做,並且慢慢觀察,對於各種類型的化學反應或各種形式的物質,都能有粗淺的了解。
所以,如果你想找一本物超所值的化學入門書,建議你不妨從《點石成金的化學》開始!
臺灣孩子的福氣
陳之華/知名親子作家
女兒書架上,排列著四十多本的 Horrible 系列書,而其中 Horrible Science(神奇酷科學)就有 14 本。這些都是她們在北歐就讀國際學校的中低年級期間,極為瘋迷的系列套書。
當時只要一收到學校發的訂書單,她們一見到 Horrible系列,就不願錯過選購。這套書總是以幽默的對話和趣味十足的文字,活化了嚴肅的科學知識,而一幅幅極為生動的插畫,更讓她們愛不釋手。最可貴的是,她們總在讀過之後,開心的跟幾位好友討論分享。
我對英國出版的這系列套書,非常折服,覺得任何有機緣讀到它們的孩子,都會是種福氣。
今年七月,小天下將陸續出版「神奇酷科學」系列,我真為臺灣的孩子們感到開心,因為這是以最生活、幽默的方式進入科學探索!而書系裡各類知識,其實絕不只局限於孩子們的學習,大人一起來讀,也會同樣趣味盎然又充滿知性。
科學的最佳說書人
陳志豪/臺中市向上國中生物老師,人氣部落格作家
美國科學教育列車在 1980 年代出現一次大轉彎,列車終點原本設定在「培育菁英科學家」,但 1980
年代,列車目的地變更,改而開往「讓全民都能瞭解科學」的方向。這樣的改變是希望藉由參與,讓大眾瞭解科學不是古怪科學家在實驗室搞一些有爆炸之虞的玩意;相反的,科學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多瞭解一些科學,我們就擁有更多的工具以面對生活上的問題。
「但是科學不是很難懂嗎?怎麼讓大家都懂科學呢?」其實許多生活中的科學並不難懂,這個問題反映出長期以來我們缺少良好的說書人,不能將科學的故事從科學殿堂裡帶出來給大家。小天下策劃的「神奇酷科學」系列作者就是我們希望見到的說書人,他們幽默風趣,不論文字內容或是附加的插圖,隨處可見巧思,讀者很容易就搭上他們開往「全民懂科學」的列車,舒服的到達目的地。
衷心期盼「神奇酷科學」系列能早日完整推出,我會吆喝學生與我一同搭上這班列車,在笑聲中一路駛向科學教育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