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有分泌「升醣激素」與「抑醣激素」功能,
作者以40年的經驗與醫案說明,中藥確能改善糖尿病症狀。
書中還介紹各種檢驗名詞及其所代表的意義,值得參考。
作者應邀在「世界中醫藥學術聯合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演講時提到,「血糖」是人體調整新陳代謝的機制之一,各器官、系統或組織若受到傷害,或感染到病毒、細菌(外感)等,而出現異常時,大腦就會發出分泌「升醣激素」的指令,分泌較多血糖,以調節內分泌、修復損傷。若已完成任務,或分泌過量時,腎臟也會分泌「抑醣激素」,使血糖自動慢慢降低。
因此,輕微或暫時性的血糖或尿糖異常,不一定要立即服藥,只須改善生活型態,如飲食、作息、運動,往往可自動調整回正常。如一開始即予大劑量降血糖藥或注射胰島素,反而傷害腎臟,導致「醫源性腎衰竭」,這可能是洗腎患者愈來愈多的原因之一。
本書以許多醫案證明:中醫藥介入確實有助於改善糖尿病人的症狀,這是作者行醫40年的臨床心法,值得參考。書中以附錄介紹各種檢驗名詞及其所代表的意義,簡單明瞭、一看就懂,請留下來參考。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政育醫師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
民國六十七年中醫師特考及格
現任︰
1. 育生中醫診所院長
2. 中華民國中西結合神經醫學會榮譽理事長
3. 遼寧中醫藥大學與遼寧中醫研究院客座教授、博士生指導教授
4. 中華民國中西結合免疫醫學會榮譽理事長
5. 學術成就被當作研究對象,至目前共有:
a. 台灣醫家李政育學術思想及臨床診療經驗整理研究(廣州中醫藥大學碩博士班)
b. 李政育教授治療乳腺癌学術思想及經驗研究(鄭淑鎂醫師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
c. 李政育教授從肝論治白塞氏綜合症經驗研究(陳神發醫師博士學位論文)
d. 李政育教授治療女性不孕症的証治規律研究─台灣和加拿大女性不孕症的中醫療效分析(葉慶釧醫師博士學位論文)
6. 中藥誘導腦細胞增生、週邊血幹細胞增生、癌幹細胞抑制、中風防治、截癱……等數十個美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
經歷︰
1. 民國六十九年榮獲教育部社會青年學術著作獎。
2. 民國八十四、九十九、一百年中醫師特種考試命題典試委員。
3. 2005年第九屆國際腦移植及修復會議召集人(INTR-9)。
著作:
《不吃藥飲食法》、《不吃藥飲食法二》、《有病自己醫》、《不吃藥養生法》、《十二經脈飲食法》、《點穴療法》、《季節養生心法》、《人參為補藥之王》、《蔬果瘦身美容》、《健康性愛寶典》、《益智安神一百分》。
近期著作:
《中西結合之中醫臨床治療心法》上中下冊、《新編醫學衷中參西錄》上下冊、《傷寒論之現代應用精華》上下冊、《中西醫結合治癌新法》、《中醫神藥青蒿》、《發現尿毒莫驚慌》《省視養神則目不病》等。
李政育醫師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
民國六十七年中醫師特考及格
現任︰
1. 育生中醫診所院長
2. 中華民國中西結合神經醫學會榮譽理事長
3. 遼寧中醫藥大學與遼寧中醫研究院客座教授、博士生指導教授
4. 中華民國中西結合免疫醫學會榮譽理事長
5. 學術成就被當作研究對象,至目前共有:
a. 台灣醫家李政育學術思想及臨床診療經驗整理研究(廣州中醫藥大學碩博士班)
b. 李政育教授治療乳腺癌学術思想及經驗研究(鄭淑鎂醫師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
c. 李政育教授從肝論治白塞氏綜合症經驗研究(陳神發醫師博士學位論文)
d. 李政育教授治療女性不孕症的証治規律研究─台灣和加拿大女性不孕症的中醫療效分析(葉慶釧醫師博士學位論文)
6. 中藥誘導腦細胞增生、週邊血幹細胞增生、癌幹細胞抑制、中風防治、截癱……等數十個美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
經歷︰
1. 民國六十九年榮獲教育部社會青年學術著作獎。
2. 民國八十四、九十九、一百年中醫師特種考試命題典試委員。
3. 2005年第九屆國際腦移植及修復會議召集人(INTR-9)。
著作:
《不吃藥飲食法》、《不吃藥飲食法二》、《有病自己醫》、《不吃藥養生法》、《十二經脈飲食法》、《點穴療法》、《季節養生心法》、《人參為補藥之王》、《蔬果瘦身美容》、《健康性愛寶典》、《益智安神一百分》。
近期著作:
《中西結合之中醫臨床治療心法》上中下冊、《新編醫學衷中參西錄》上下冊、《傷寒論之現代應用精華》上下冊、《中西醫結合治癌新法》、《中醫神藥青蒿》、《發現尿毒莫驚慌》《省視養神則目不病》等。
目錄
自序:一點心得供參考
前言:糖尿病不等同於消渴證
第一章 糖尿病的原因與治療
可歸納出五大誘發因素
第一節 外感病毒是糖尿主因
第二節 臟器所造成的高血糖症
一、胰臟等器官腫瘤容易誘發高血糖
二、肝醣過度釋放是高血糖原因之一
三、腎性高血糖症
四、最危險的心臟性糖尿病
第三節 肌肉病變造成的高血糖
第四節 神經、血管障礙
一、腦因素高血糖症
二、腸熱性高血糖症
藥物也可能引發高血糖
結論:可見防治觀念要與時俱進
第二章 糖尿病併發症更要小心
第一節 糖尿病併發血管疾病
一、血管粥狀硬化
二、中醫的「烏腳病」即周邊血管疾病
三、糖尿病所造成的腦血管神經病變
第二節 視網膜破裂或視神經問題
一、視網膜問題最常見
二、白內障
三、黃斑部病變
四、青盲、暴盲
第三節 其他糖尿病併發症
一、尿毒
二、貧血
三、肝硬化
四、消化腺分泌不足
五、神經麻痺
糖尿病易造成各種急慢性併發症
第三章 從醫案看糖尿病之中醫診治
一、腫瘤激素異位分泌
二、成功又不很成功的糖尿病醫案
三、肝硬化,肝癌手術後併發糖尿病
四、中西醫結合治療腦腫瘤術後化放療併發糖尿
五、中西醫結合治療導尿致急性超高血糖
六、糖尿病易罹癌或係癌症的激素異位分泌誘發
七、藥物性急性腎衰竭等誘發高血糖
八、期頤耄耋老人血糖沒標準
九、急性藥物性宿屎(屎石)性糖尿病性腎衰竭
十、急性肝性糖尿病
十一、心臟性糖尿病
第四章 建瓴湯加方治療糖尿運用實例
以腦性與頑固倚賴型糖尿病人為主要目標
甲、未服西藥的糖尿病治驗病例
乙、已服多種西藥,再服建瓴湯加方治驗病例
丙、大劑量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患
丁、有趣醫案分享
第五章 臨床治療心法總結
我40年來的治糖尿病心路
可依原因總結出幾個治療原則
附錄:看懂糖尿病相關的檢驗名稱與數據
前言:糖尿病不等同於消渴證
第一章 糖尿病的原因與治療
可歸納出五大誘發因素
第一節 外感病毒是糖尿主因
第二節 臟器所造成的高血糖症
一、胰臟等器官腫瘤容易誘發高血糖
二、肝醣過度釋放是高血糖原因之一
三、腎性高血糖症
四、最危險的心臟性糖尿病
第三節 肌肉病變造成的高血糖
第四節 神經、血管障礙
一、腦因素高血糖症
二、腸熱性高血糖症
藥物也可能引發高血糖
結論:可見防治觀念要與時俱進
第二章 糖尿病併發症更要小心
第一節 糖尿病併發血管疾病
一、血管粥狀硬化
二、中醫的「烏腳病」即周邊血管疾病
三、糖尿病所造成的腦血管神經病變
第二節 視網膜破裂或視神經問題
一、視網膜問題最常見
二、白內障
三、黃斑部病變
四、青盲、暴盲
第三節 其他糖尿病併發症
一、尿毒
二、貧血
三、肝硬化
四、消化腺分泌不足
五、神經麻痺
糖尿病易造成各種急慢性併發症
第三章 從醫案看糖尿病之中醫診治
一、腫瘤激素異位分泌
二、成功又不很成功的糖尿病醫案
三、肝硬化,肝癌手術後併發糖尿病
四、中西醫結合治療腦腫瘤術後化放療併發糖尿
五、中西醫結合治療導尿致急性超高血糖
六、糖尿病易罹癌或係癌症的激素異位分泌誘發
七、藥物性急性腎衰竭等誘發高血糖
八、期頤耄耋老人血糖沒標準
九、急性藥物性宿屎(屎石)性糖尿病性腎衰竭
十、急性肝性糖尿病
十一、心臟性糖尿病
第四章 建瓴湯加方治療糖尿運用實例
以腦性與頑固倚賴型糖尿病人為主要目標
甲、未服西藥的糖尿病治驗病例
乙、已服多種西藥,再服建瓴湯加方治驗病例
丙、大劑量注射胰島素的糖尿病患
丁、有趣醫案分享
第五章 臨床治療心法總結
我40年來的治糖尿病心路
可依原因總結出幾個治療原則
附錄:看懂糖尿病相關的檢驗名稱與數據
序
自序
一點心得供參考
李政育
本人從事中醫藥臨床與研究已將近四十年,近幾年來則將重點放在「中西醫合作研究」之上。多年的經驗發現,中西醫在治療急慢性病方面,有很多觀念及治法上的根本性差異,值得提出來討論,以就教於高明。本書即以國人罹患率相當高的糖尿病為例,略作說明。
各器官系統皆可能出現血糖異常
過去很多西醫都認為糖尿病不可能「完全治療」,只能「帶病延年」。因此不管是醫學教育或給一般人(患者及其家屬)的衛教,均認為胰島細胞若出現異常,就會造成損害,而且是不可逆。也就是說,一旦胰臟功能出現障礙,就無法修復,更無法再生;長期以往,這種觀念已經深植人心,多數人都知道「胰島細胞出現功能障礙是胰島素分泌不足的主因,胰島素分泌不足就無法順利消化、分解、吸收,人體無法使用醣份,因而變成糖尿病。」
事實上這些觀念都太簡鄙,比較公允的說法是:人體從大腦(更精確地說,是自腦脊髓神經細胞或纖維)以下,經由神經、血管到全身各五臟六腑、經絡、系統、器官、組織、細胞,只要受到某些因素干擾,皆可能出現病變,而在病變前、後血檢時,往往就有血糖過高現象,因而被診斷為高或超高糖血症,也就是「糖尿病」。
再就治療而言,若病因不同,所用方劑自然亦異;而且病有急慢性之別,處方用藥自然也應有所不同,例如久病入腎、入心肺或入腦,當然各有不同方劑;然而據了解,目前西醫藥在這方面似尚未有明確分別,只是就劑量增減而已。
舉例來說,如平時血糖皆在正常範圍(參考值)內,突然一下子高到飯前血糖200→300以上,病人可能反而有欣快感,並無任何不舒服症狀。但若忽略了大腦發出的這個異常訊息,而未加以處理(治療),患者可能在一、二週內突發中風,包括出血型或梗塞缺血型中風皆有可能。此外,如腦部病變,包括腦震盪後遺、中風發作,或敗血症性腦神經症狀,不管是急性或慢性,皆可能出現高或超高血糖現象。其他如腦腫瘤,不管是血管瘤或其他良、惡性腫瘤,或腫瘤腦轉移,或腫瘤術後、或腫瘤術後的化放療,或腫瘤未動手術、只做化放療等,也都可能出現高或超高血糖症狀。此時如果只注射胰島素或口服西藥,往往只能做症狀治療,如無中醫藥介入,就難以促進人體自動修復,結果往往逐漸慢性化,一段時間之後仍可能演變成腎衰竭,或出現心肌梗塞,或頸部血管到腦血管日漸狹窄,最後導致失智,或腦血管神經病變,其症狀幾乎與中風一樣。有的則出現身體其他器官栓塞,如:眼睛或眼球後視神經、視覺傳導路徑與視覺中樞等病變。
糖尿病不一定全都是「消渴疾」
就中醫而言,我發現糖尿病並不等同於黃帝內經所謂的「消渴疾」,糖尿病事實上只是「消渴」症之一。因此不同系統、器官、組織病變所導致的糖尿病,皆應使用不同治療方劑,而不能一體適用「傷寒雜病論」或「諸病源候論」中的論述,包括病因、治法,也不能以為只有「白虎湯」或「人參白虎湯」,才能治療糖尿病。事實上,在雜病或方劑學中,有許多方劑皆述明可以治療糖尿病,這些方劑或治法皆可以依中醫的生理、病理、治療原理、歸經、歸臟腑,而分別「辨證論治」,再依疾病的急慢性、病象的寒熱虛實,而用不同的方劑治療。
此外,病人的衛教也很重要,有些輕微的血糖或尿糖異常,不一定要立即服藥治療,只要從改善生活型態,如飲食、起居作息、運動,有時血糖就會自動調回正常,就不必服藥。若自我調控比較差的人,才先給最低劑量的口服藥;要是服用後出現不舒服反應,還可先減低劑量,觀察、試用一段時間,再決定用藥強度。如果非服藥不可,主治醫師也應考量國人的西藥耐受量與西方歐美人士不一樣,而且不同體型、體重、血糖濃度,劑量亦應有所差別。最好能由超小、低劑量開始使用,不要一開始就用大劑量硬壓,以致本來有機會、有能力自我修復與新生的胰臟功能,因形成依賴性而變成不可逆轉性的糖尿病,甚至快速往腎病、腎衰竭方向惡化,此實非醫病雙方所樂見。
坊間很多降血糖西藥,不管口服藥物或注射胰島素,如劑量太大,大腦為了維持生命功能恆定,泌糖中樞就會受到刺激,分泌升糖激素,同時命令其他組織器官大量釋放肝醣、肌醣,以供使用;結果變成劑量越大,血糖越高的反常現象。
事實上,當人體出現初階糖尿病性腎病時,如尿素氮(BUN)、肌酸酐(Cr)開始升高,逐漸超過高參考值,或逐漸逼近高氮質血症與腎衰竭階段,此時腎臟就會分泌「抑醣激素」,使血糖自動慢慢降低,甚至達到正常值。但如一開始即予大劑量降血糖口服藥或注射胰島素,很可能形成劑量越大血糖越高、腎衰竭速度越快的現象,最後變成不可逆轉性的急性腎衰竭,非洗腎不可。這種「醫源性腎衰竭」多半是西藥使用過量、劑量過重有關。
希望藥廠開發低劑量糖尿病用藥
在此也順便呼籲西醫同道,不要為了「拼經濟」而過度用藥,或聽到病人有不舒服反應時,就立刻加藥或加大劑量。反而應像西方醫學院附設醫院的醫師一樣,服藥有問題時,先停藥、觀察,等確定後再治療,而不是立刻加藥。此外,也建議國內的製藥廠,能研發、製造比原廠少一半以上的低小劑量藥物,才適合體型較小的國人使用,千萬不能照原廠的劑量生產,否則無異淪為「原料藥加賦型劑加工場」,成為外國藥廠的代工,大劑量藥品對國人健康有損。
寫本書之前,為了到「世界中醫藥學術聯合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演講,讀了很多資料,結果發現很多媒體如「聯合晚報」、「醫藥新聞週刊」等,早已登載:醫界發現血管壁中的GlU10.,可能才是血管性或循環性高血糖症的主因。(相關新聞稿附於自序後)
事實上,中醫在對血管性高血糖症做辯證論治時,早有瘀熱、瘀阻、真寒假熱之說,且因不同證型而分別用藥,成效良好。本書即依實際醫案而做說明、解讀,足見中醫對生命科學的了解程度。
以上為本人治療糖尿病患者的一點心得,僅供參考。
本文已在世界中醫藥學術聯合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宣讀
本書內容有許多已在世界中醫藥學術聯合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廈門會場上宣讀。
書成之際,要感謝元氣齋出版社林鈴塙社長三十餘年的輔助,協助出版;本書引用了很多檢驗數據的英文縮寫,承出版社編輯劉昱伶小姐費心查找,全部列出來作為附錄,除了名詞解釋之外,也說明其代表意義,相信有助於讀者的了解,深具意義。
此書的編輯、校對,簡鸞瑤中醫師付出極大心力;診所助理陳美玲小姐負責繕打、存取文稿,相當辛苦,於此同時致以最大的謝意。並祝各位讀者心身安適。
一點心得供參考
李政育
本人從事中醫藥臨床與研究已將近四十年,近幾年來則將重點放在「中西醫合作研究」之上。多年的經驗發現,中西醫在治療急慢性病方面,有很多觀念及治法上的根本性差異,值得提出來討論,以就教於高明。本書即以國人罹患率相當高的糖尿病為例,略作說明。
各器官系統皆可能出現血糖異常
過去很多西醫都認為糖尿病不可能「完全治療」,只能「帶病延年」。因此不管是醫學教育或給一般人(患者及其家屬)的衛教,均認為胰島細胞若出現異常,就會造成損害,而且是不可逆。也就是說,一旦胰臟功能出現障礙,就無法修復,更無法再生;長期以往,這種觀念已經深植人心,多數人都知道「胰島細胞出現功能障礙是胰島素分泌不足的主因,胰島素分泌不足就無法順利消化、分解、吸收,人體無法使用醣份,因而變成糖尿病。」
事實上這些觀念都太簡鄙,比較公允的說法是:人體從大腦(更精確地說,是自腦脊髓神經細胞或纖維)以下,經由神經、血管到全身各五臟六腑、經絡、系統、器官、組織、細胞,只要受到某些因素干擾,皆可能出現病變,而在病變前、後血檢時,往往就有血糖過高現象,因而被診斷為高或超高糖血症,也就是「糖尿病」。
再就治療而言,若病因不同,所用方劑自然亦異;而且病有急慢性之別,處方用藥自然也應有所不同,例如久病入腎、入心肺或入腦,當然各有不同方劑;然而據了解,目前西醫藥在這方面似尚未有明確分別,只是就劑量增減而已。
舉例來說,如平時血糖皆在正常範圍(參考值)內,突然一下子高到飯前血糖200→300以上,病人可能反而有欣快感,並無任何不舒服症狀。但若忽略了大腦發出的這個異常訊息,而未加以處理(治療),患者可能在一、二週內突發中風,包括出血型或梗塞缺血型中風皆有可能。此外,如腦部病變,包括腦震盪後遺、中風發作,或敗血症性腦神經症狀,不管是急性或慢性,皆可能出現高或超高血糖現象。其他如腦腫瘤,不管是血管瘤或其他良、惡性腫瘤,或腫瘤腦轉移,或腫瘤術後、或腫瘤術後的化放療,或腫瘤未動手術、只做化放療等,也都可能出現高或超高血糖症狀。此時如果只注射胰島素或口服西藥,往往只能做症狀治療,如無中醫藥介入,就難以促進人體自動修復,結果往往逐漸慢性化,一段時間之後仍可能演變成腎衰竭,或出現心肌梗塞,或頸部血管到腦血管日漸狹窄,最後導致失智,或腦血管神經病變,其症狀幾乎與中風一樣。有的則出現身體其他器官栓塞,如:眼睛或眼球後視神經、視覺傳導路徑與視覺中樞等病變。
糖尿病不一定全都是「消渴疾」
就中醫而言,我發現糖尿病並不等同於黃帝內經所謂的「消渴疾」,糖尿病事實上只是「消渴」症之一。因此不同系統、器官、組織病變所導致的糖尿病,皆應使用不同治療方劑,而不能一體適用「傷寒雜病論」或「諸病源候論」中的論述,包括病因、治法,也不能以為只有「白虎湯」或「人參白虎湯」,才能治療糖尿病。事實上,在雜病或方劑學中,有許多方劑皆述明可以治療糖尿病,這些方劑或治法皆可以依中醫的生理、病理、治療原理、歸經、歸臟腑,而分別「辨證論治」,再依疾病的急慢性、病象的寒熱虛實,而用不同的方劑治療。
此外,病人的衛教也很重要,有些輕微的血糖或尿糖異常,不一定要立即服藥治療,只要從改善生活型態,如飲食、起居作息、運動,有時血糖就會自動調回正常,就不必服藥。若自我調控比較差的人,才先給最低劑量的口服藥;要是服用後出現不舒服反應,還可先減低劑量,觀察、試用一段時間,再決定用藥強度。如果非服藥不可,主治醫師也應考量國人的西藥耐受量與西方歐美人士不一樣,而且不同體型、體重、血糖濃度,劑量亦應有所差別。最好能由超小、低劑量開始使用,不要一開始就用大劑量硬壓,以致本來有機會、有能力自我修復與新生的胰臟功能,因形成依賴性而變成不可逆轉性的糖尿病,甚至快速往腎病、腎衰竭方向惡化,此實非醫病雙方所樂見。
坊間很多降血糖西藥,不管口服藥物或注射胰島素,如劑量太大,大腦為了維持生命功能恆定,泌糖中樞就會受到刺激,分泌升糖激素,同時命令其他組織器官大量釋放肝醣、肌醣,以供使用;結果變成劑量越大,血糖越高的反常現象。
事實上,當人體出現初階糖尿病性腎病時,如尿素氮(BUN)、肌酸酐(Cr)開始升高,逐漸超過高參考值,或逐漸逼近高氮質血症與腎衰竭階段,此時腎臟就會分泌「抑醣激素」,使血糖自動慢慢降低,甚至達到正常值。但如一開始即予大劑量降血糖口服藥或注射胰島素,很可能形成劑量越大血糖越高、腎衰竭速度越快的現象,最後變成不可逆轉性的急性腎衰竭,非洗腎不可。這種「醫源性腎衰竭」多半是西藥使用過量、劑量過重有關。
希望藥廠開發低劑量糖尿病用藥
在此也順便呼籲西醫同道,不要為了「拼經濟」而過度用藥,或聽到病人有不舒服反應時,就立刻加藥或加大劑量。反而應像西方醫學院附設醫院的醫師一樣,服藥有問題時,先停藥、觀察,等確定後再治療,而不是立刻加藥。此外,也建議國內的製藥廠,能研發、製造比原廠少一半以上的低小劑量藥物,才適合體型較小的國人使用,千萬不能照原廠的劑量生產,否則無異淪為「原料藥加賦型劑加工場」,成為外國藥廠的代工,大劑量藥品對國人健康有損。
寫本書之前,為了到「世界中醫藥學術聯合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演講,讀了很多資料,結果發現很多媒體如「聯合晚報」、「醫藥新聞週刊」等,早已登載:醫界發現血管壁中的GlU10.,可能才是血管性或循環性高血糖症的主因。(相關新聞稿附於自序後)
事實上,中醫在對血管性高血糖症做辯證論治時,早有瘀熱、瘀阻、真寒假熱之說,且因不同證型而分別用藥,成效良好。本書即依實際醫案而做說明、解讀,足見中醫對生命科學的了解程度。
以上為本人治療糖尿病患者的一點心得,僅供參考。
本文已在世界中醫藥學術聯合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宣讀
本書內容有許多已在世界中醫藥學術聯合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廈門會場上宣讀。
書成之際,要感謝元氣齋出版社林鈴塙社長三十餘年的輔助,協助出版;本書引用了很多檢驗數據的英文縮寫,承出版社編輯劉昱伶小姐費心查找,全部列出來作為附錄,除了名詞解釋之外,也說明其代表意義,相信有助於讀者的了解,深具意義。
此書的編輯、校對,簡鸞瑤中醫師付出極大心力;診所助理陳美玲小姐負責繕打、存取文稿,相當辛苦,於此同時致以最大的謝意。並祝各位讀者心身安適。
民國108年5月完成於石中居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5折$188
-
新書79折$198
-
新書79折$198
-
新書79折$198
-
新書79折$198
-
新書9折$225
-
新書$250
-
新書$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