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讓心境「靜如處子,勇如脫兔」的床頭書
生命的本能(學者稱為基因)是對生命存在的最高層次目的—生存與發展—的設定,它不是感性,也不是理性,但它能啟動 (activate) 感性和理性的功能。經由感性,我們有能力想像、愛、恨和恐懼 ;
經由理性,我們有能力學習、記憶、分析和預測。透過科學和哲學的論述,本書建立一個「經營感性和理性」的架構,讓我們相信本能,不怕痛苦的去開發感性和理性的能源,最後的回饋必然是亮麗的生命力。
本書值得被視為一種類似聖經或佛經,放在床頭隨時閱讀,使我們的心境「靜如處子,勇如脫兔」,好好休息、好好戰鬥。
李錫錕(Power錕),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推薦序二
讓你掌握豐沛創造力,更有潛力享受人生的好書!
這本麥克・尼爾著作的好書,是希望大家能夠更有潛力享受人生,對人際關係感到滿意,掌握心靈澄明與豐沛的創造力 。
作者提供很棒的思維,讓我們了解生活真相:若認為思想是真實的,就會活在充滿苦難的世界。若覺得想法很主觀,就活在有選擇的世界。若明白思想是武斷的,就能活在充滿可能性的世界。當看出這些想法是自己的錯覺,就會從夢中的世界醒來。
書中作者也有教導我們改寫人生的奇蹟公式:心智+新思想+意識=新現實,並且說明,領悟是一種新思想,具有我們當前知識以外的資訊與智慧;當我們不再設法掌控經驗,就能輕鬆進入更高的意識層次。
心靈放空,就能裝進在個人想法之外的自然智能,進而得到領悟。這種自然智能正是我們內在的智慧。心無罣礙,懂得傾聽,才能接受經驗之外的智慧。冥想是寧靜的心與美好的感覺,也是我們自然的狀態。
這本書真的很值得一讀!
楊聰財,精神專科醫師 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國防醫學院副教授
推薦序三
改寫人生的公式,發現未見的奇蹟
這本書將對於你如何活著,如何讓人生更好?做了深刻的探求,極富哲理和人生啟發性的思考。
每個人很容易活在世界、社會、外在加諸給我們的感受裡,使得無法停止和掙脫,對別人投射的眼光、負面看法、爭論等。如果你閱讀了本書,你將掌握作者提出的「改寫人生」的公式,也就是:經驗可透過心智 (Mind) 、意識 (Consciousness) 、思想 (Thought)
三項基本原理,對你人生做出重新理解。當然,你看懂其意義和做法之後,還得融入在你人生中做出「刻意練習」,這樣才能徹底改變你的人生,發生未見的奇蹟!
許景泰,SmartM世紀智庫執行長
推薦序四
要改變世界,只需改變你的想像
如果你能接納「我們所經歷的世界,是我們想像出來的」,那麼要改變世界,你只需要改變你的想像。如果你的想像,經常把你搞得七葷八素,像一支經常當機的手機,你要做的就是回復原廠設定。
我非常喜歡書中說的「我們不必創造富饒,富饒一直都在,我們只會創造限制。」回復原廠設定,就是把那些限制通通拿掉。
是說你把限制拿掉,就可以中樂透頭彩,過上富饒的人生嗎?我想,應該是 你把那些限制拿掉之後,你就會明白,你甚至不需要中樂透,就可以開始你的富饒人生。誠摯向你推薦這本書。
火星爺爺,作家、企業講師、TED 講者
推薦序五
重新省思生活,活得更精彩的關鍵公式
蘇格拉底曾說:「沒有經過思考的人生不值得過的。」但該如何思考,又如何知道自己想的是正確的?
《改寫人生的奇蹟公式》這本書要告訴你如何想得對,還能走得對,套用書中提到的心智、意識與思想的關鍵公式,讓我們重新省思生活。
如果你對你的生活不滿意,或是希望人生活得更精彩,這本書應該會有指引你的答案。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推薦序六
穩定內在幸福感,連結在內在大智慧的神奇公式
本書提供ㄧ個神奇的公式,讓人穩定自身的幸福感,連結內在的大智慧。
連結內在,幫助我們覺察物欲與執著,對於世間的循環起伏,更能自在。
此書以非工具書的方式呈現,不強調練習與背誦養成習慣,而是跟隨作者的筆觸游走,彷彿在輕灑陽光的窗邊與自我怡然對話,自然和諧的領會。
安一心,華人網路心靈電台共同創辦人
序
三十年前,我遇到一個名叫席德尼・班克斯(Sydney
Banks,本書作者稱為「席德・班克斯」)的人。後來,我建立心理學的新典範,日後把這典範默默傳播到全世界。時至今日,這取徑雖能改變人生,但仍像祕密一樣,並未廣為人知。在這本新書中,麥克・尼爾把這領域背後的原理帶入主流,這麼一來,大家可以輕易學習並在生活中善用這截然不同的新想法。誰都可以成為他的目標讀者,無論從事哪一種行業,現在是快樂或苦惱。這是從內在幸福與實際成果的角度,來「解決煩惱」的一本書。
就算我們不願意,仍會受到負面感受的侷限。我們都有過壓力與沮喪的感受,有時深陷其中,妨礙享受生活,影響工作績效與人際關係品質。任何優秀的銷售經理會告訴你,揮之不去的沮喪,最會阻礙銷售表現;經驗老道的治療師也會指出,缺乏希望會減損人的活力、破壞判斷力,使其陷入憂鬱的漩渦。長期處於負面情緒會限制住一個人潛能,是不證自明的道理。
反之亦然。誰都感受過心靈澄明與幸福的時光,覺得自己是不折不扣的天才。即使有嚴重的精神疾病,不同失調程度的病患也有不同的「正常」時刻。以個人層面來說,我們都曾靠著不知哪兒冒出的靈感與方案,解決眼前的難題。有時,孩子表現出的智慧遠超過他們的教育程度與人生經驗。我們也不時在經歷天災巨變的人,甚至在重症末期的病人身上,看到滿滿的幸福、恩典與希望。因此我們應該明白,人類應該更有潛力享受人生,掌握心靈澄明與豐沛的創造力,對人際關係感到滿意。那種潛能究竟是什麼?從何而來?如何探尋?這正是尼爾在本書中要回答的問題。
當前思潮提出一長串的解釋,說明人為何有某些感受與行為。這些解釋從遺傳、原生家族的制約、孩童時期創傷、生活環境的挑戰,甚至天氣等諸多因素出發。然而,每一種解釋都有例外與異常,更重要的是,都無法明顯改善人們通常的感受狀態,或持續改善行為。
相對地,麥克在本書提出的原理,能完整解釋人類經驗與感受,無一例外,對所有學習過的人而言幾乎一樣有用。他在此傳授的原理,是其他心理學門、媒體、勵志領域都找不到的。其實分享這道理的人,都是從同一個來源得知。這是深具啟發性的新見解,說明人類的經驗從何而來、如何變得更好,且不需要任何技巧、策略,或規定要做哪些的行為。
光是這一點,這本書無論表達得是好是壞,都值得一讀。幸運的是,麥克深具寫作天賦,把個人的想法像對話般娓娓道來,讀者彷彿坐在他家客廳,聽他分享觀念與故事。我鼓勵你以這種方式來閱讀本書:讀第一次的時候,不必太費力理解每一件事。接收他的訊息時要像聽音樂一樣,欣賞主題,讓訊息流過。
我有親身經歷,只要能掌握本書傳授的道理,不管你目前感覺如何,必能馬上體會幸福感提升。你的生活會更精彩,也能比以往更能享受到辛勞的果實。
無論你從哪裡出發,只要深刻理解書中的原理,就像打通任督二脈,全方位改善人生。你的思想會更澄澈、更有韌性(更快從苦惱中走出),更有創造力,不再因為不斷追求前進而精疲力竭。
我知道這些話聽來有點誇張,但過去三十年來,我傳授麥克在此分享的道理,也持續看到驚人的成果,因此不再覺得稀奇。簡言之,這本書所言不假。
喬治・普蘭斯基 (George Pransky) 博士
華盛頓州拉康納(La Conner)
引言
個人的蛻變革命
可曾想過,若你對現實的認知完全錯誤會怎樣?
二〇〇七年,我自認站在人生巔峰,教練事業蓬勃發展,在應用心理學領域也頗受推崇,第一本書相當暢銷,第二本書也即將在美國出版。我與妻子妮娜節結襟二十年,育有三個孩子,實在應該心滿意足。
我生活中唯一的問題,就是常與妮娜爭論是否該搬到新房子。朋友保羅・麥肯納 (Paul McKenna) 說這是個「高品質問題」,但我還是逢人就抱怨。有個朋友受夠了,於是給我一本喬治・普蘭斯基博士 (Dr. George Pransky) 寫的《挽救關係手冊》 (The Relationship Handbook)
,我起初連翻都不想翻。我通常對兩性關係的書興趣缺缺,因為我發現,這類書籍通常會提出許多很不錯的建議,效果很棒——前提是,你得恰好是那本書的作者。但我打開這本書,才看第一章,就受到普蘭斯基博士的「高昂情緒療法」 (high mood therapy) 與「零維護關係」 (maintenance-free) 深深吸引。
我當天就把整本書看完,也下定決心,若以後有人建議我讀可能有助益的書,應敞開心胸接受。
後來我沒再想起這件事,直到有朋友問起,我和妮娜最新的情況如何。
我說:「什麼意思?」
「就是你們處得怎麼樣?」
「很好啊,怎麼了嗎?」
他問了五、六個問題,我才想起不到一個星期之前,才和妮娜大吵一架,那是幾年來最嚴重的爭執。我頓時覺得背脊發涼。那本書讓我忘懷過去幾年自以為最嚴重的問題。沒想到,就算想起了這問題,我卻沒什麼動力解決。怪的是,妮娜似乎也認為這問題沒什麼大不了,壓根兒沒再提起。房子的問題似乎迎刃而解。那本書實在奇妙,我想深入了解。
好奇心大爆發
我上網搜尋更多關於那本書的立論基礎,竟然三不五時就看到有人提起一個我不熟悉的心理學領域。該領域最先出現在一九七〇年代晚期的文獻,名稱五花八門,有「心智心理學」 (Psychology of Mind) 、「健康實現」 (Health Realization) 、「三原理」 (The Three Principles) 等等。最知名的實踐者應屬《別為小事抓狂》 (Don’t
Sweat the Small Stuff) 的系列叢書作者理查・卡爾森 (Richard Carlson) ,但就我所知,他開始成名之後就脫離了這個圈子。
我進一步探究,發現這領域中最具影響力的人,是個蘇格蘭裔焊接工席德・班克斯 (Syd Banks)。 他得到啟發之後,從一個教育程度不高的加拿大紙漿廠工人,一舉成為聞名全球的大師與教師。在這領域中,我遇到的每個人都提過在遇見席德或閱讀他的著作後,人生煥然一新。我研究心理學與個人成長近二十年,卻從未聽過這號人物或他所啟發的領域,這令我更加好奇。
更令我困惑的是,無論我請教誰,他們都說蛻變沒有「技巧」——只要傾聽席德或任何接受過「三原理」訓練的人即可。等時機成熟,蛻變就會發生,人生將開出新局。
這領域的奉行者所提出的宣言,令人難以置信。之前的幫派分子成為這圈子的正向模範。酗酒者不需要多年奮鬥或治療,就戒掉了酒癮。美國謀殺率最高的兩個住宅區在居民接觸到這項原理之後,犯罪率下降到接近零。
我曾與某公司的執行長聊過;他教員工明白由內到外的道理之後,就讓營運數字自行增展,公司營收從數百萬躍升為數十億。這和其他我接觸過的多數心理學領域不同,幾乎每個實踐者都婚姻美滿、親子關係融洽,即使在職場上待了三十年依然樂在工作。我決定放棄旁觀者的客觀角色,飛到加拿大邊境的小鎮,親自探索這種方式。
結果,我經歷到人生徹頭徹尾的翻轉。我的工作徹底改變,看待世界的眼光也不再相同了。這我所經歷的一切並非透過任何特殊方式或神奇魔藥,只是透過很特定的對話。如今,這種對話過程也是我和客戶談話時的基礎。在這本書中,你我將會一起進行這種對話。
重點預告
在接下來我們共度的時間裡,我將分享「三原理」,本書帶來的新想法徹底顛覆大部分的傳統心理學,也會徹底改變你的人生。我們會回歸到「原始恩典」,談論生命背後的深層智能,影響我們內在的心理健康,提供源源不絕的智慧和引導,讓我們能發現與釋放無盡的創造力到世上。我們也會探索由「內到外」的領悟如何讓人帶著優雅和力量迎向生命的挑戰,在人生這場遊戲中毫無畏懼,全力以赴。我們將比透過學習而掌握自身的一切的「賦能」(empowerment)
更上一層樓,在更寬廣的世界裡,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自己碰上這徹底突破的開悟後,決定這項原則介紹給全球成千上萬的人,也透過個人教練課程,改變學員的基礎,學習如何豐富生命,以由內到外的方式生活。我的客戶和學生在關係、財務、身心健康與幸福感上都出現正面變化,甚至大幅提升。他們變得更快樂、更有安全感,對他人更有同理心。
他們許多人也面臨到人生困境,有人失去工作、破產、生病,面臨家庭危機,我光用想的就淚水盈眶。然而他們幾乎無一例外,都發現內心深處持續湧出韌性與創造力,讓他們得以過去未曾有過的泰然自若來面對困境。
若與他們聊過,就會發現他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貧有富。但是他們開始從裡到外了解自己之後,會出現兩個共同點:眼裡閃耀著光芒,散法出美好的感受。
有人把這蛻變過程比擬成搭雲霄飛車渡河,有人則說像是初次遇見自己,宛若一份贈禮。有客戶告訴我:「我好像找到了充電插座。」最常出現的描述是「感覺像走了漫漫長路,終於回到家」。雖然你會有屬於自己的獨特感受,但在這段共度的時光中,內在光芒甦醒、重新與生命的力量連結,是我們的承諾與目標。
在閱讀書本時,雖然是我單方面向你說話,但你的工作也同樣重要——請以開放的心傾聽,盡力朝我指出的方向探索,最重要的是始終保持對話。事實上,唯一無法從這對話中得到寶貴收穫的,是那些尚未見到寶山就半途而廢的人。
這本書不談任何技巧,你不必學習、記憶、練習或做些什麼。我只會指出一些關於人生的基本事實,接下來由你領悟箇中道理。有時你可能會覺得好像哪裡也沒去,甚至在開倒車。有時則會覺得新領悟如泉湧,不斷冒出,得急起直追。
假若你持續保持開放心胸,時時盼望,我保證你的人生不僅會更美好,還能影響周遭的人,效果絕對超出你所預料。
以下這封信,是來自一位參加「由內到外反轉人生」線上課程的年輕女子。當時,她的人生陷入最嚴重的低潮:
「我初次聽到『由內到外反轉人生』背後的原理之前,原本打算一了百了。短短幾天,透過您的教導,我忽然有所領悟,得到前所未有的澄明與平靜。我以為自己無法再感受到愛,但整個人恢復了愛,而且感到朝氣蓬勃。
現在即使我遇到了困境,卻仍能泰然面對,平靜生活。碰到他人無理的爭論時,我靠著內在的幸福感給予回應。我不再受限於一己的思考,而是能看到別人的內心,理解他們的感受,好像開啟了第六感。
我以嶄新眼光看待世界,雖不是每一天或時時刻刻都能如此,但差不多了。
最棒的是,這簡單的原則讓我有幸遇見真實的自我。無論周圍發生什麼事,我總能保有安全感與自由。即使偶有動搖,但總能回歸這樣的狀態。我不再尋找終結生命的方法了。」
她在人生最可怕的夢魘中,為何能感受到心靈澄澈、寧靜與自由?這就是我們在本書中探討的事情。
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