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不是被我們殺死了,上帝不是自身獻祭虛己了,上帝不是被銷蝕了,上帝不是自身回撤了,而是,上帝變得無用了。當卡夫卡寫出「只有彌賽亞變得無用時才會到來」的弔詭語句時,其實中國道家的思想已經潛入了喀巴拉神秘主義的彌賽亞精神之中。
無用的神學如何?一個無用的上帝如何構成救贖的機會與條件?這是在後現代神學之後,中國莊子思想以道「無用之大用」的雙重逆覺與弔詭邏輯,面對現代性危機,在轉化自身自然性的同時,也轉化西方唯一神的彌賽亞性,讓無用的自然與無用的彌賽亞重新相遇,並且相互轉化。
以莊子的無用之思重構一個在班雅明、海德格爾、德里達等人之間的跨文化對話:蕭勒姆的喀巴拉主義Zimzum回縮與剩餘種子,柏拉圖與德里達的虛位Chora,老莊道家的生命自然化靈府胚胎,當代幹細胞技術的可再生性,通過「第五維度」的虛托邦來施行世界時間政治的深度綜合,以「餘讓」和「集讓」的原初倫理姿態,讓虛無破碎的世界得以整體性復原,「無用的神學」才得以可能。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夏可君
哲學家、評論家與策展人。
現任: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學歷:
哲學博士
曾留學於德國弗萊堡、法蘭克福與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
研究方向:
德法的現象學解釋學、中國道家思想、當代藝術批評
夏可君
哲學家、評論家與策展人。
現任: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學歷:
哲學博士
曾留學於德國弗萊堡、法蘭克福與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
研究方向:
德法的現象學解釋學、中國道家思想、當代藝術批評
目錄
楔子 尋找鑰匙:打開班雅明《神學—政治學的殘篇》的七封印
(一) 絕對差異:上帝之國與世俗歷史
(二) 心感:逆轉的張力與整體性復原
(三) 虛無或無用:救贖之道
一 班雅明的無用教義:彌賽亞性與自然性的雙重還原
(一) 未完成教義論綱
(二) 彌賽亞的還原
(三) 沉默自然的還原
(四) 以無用為條件
二 歌德的詩性元現象:自然的彌賽亞化
(一) 絕對的文學與自然的幻象
(二) 純然生命還原為自然化的生命
(三) 淚水的面紗與救贖的密碼
三 卡夫卡寫作的道家化:彌賽亞的自然化
(一) 「認真做某物同時又空無所成」
(二) 班雅明與卡夫卡寫作的中國動機
(三) 布萊希特與道家式的友善
四 回縮與虛位:與德希達與肖勒姆一道走向「餘讓」
(一) Chora:到來的虛位
(二) 餘讓:虛托邦的敞開
五 無用的民族之為救贖之路?—海德格的「第二次轉向」與莊子的吊詭之思
(一) 遲到的中國思想
(二) 海德格的回應:從「另一個開端」走向「第二次轉向」
(三) 本己與陌異的悖論關係
(四) 海德格面對轉向的危險:存有的終末論
(五) 但為何海德格的第二次轉向被遮蔽了?
(六) 從爭奪走向讓予
(七) 無用的民族:「集讓」的三個絕對律令
六 模仿的神學:無意記憶與現代性的救贖
(一) 藝術作品:在相似與遊戲之間
(二) 主體化的無意識與客體化的銘刻
(三) 整體性修復的胚胎:自然化的第三記憶
七 變小且消失於圖像的「小門」:彌賽亞進入世界的中國式想像
(一) 西美爾的橋及閘
(二) 布洛赫:彌賽亞來臨的中國小門
(三) 阿多諾:世界的內在化
(四) 布伯的《聊齋志異》
(五) 佛教式的間薄面紗
(六) 姿態的糾正
(七) 中國的瓷器圖案
八 班雅明的追憶:做一個莊子式的蝴蝶夢?
(一) 凱盧瓦的「石頭夢」:自然自身的書寫
(二) 班雅明的「蝴蝶夢」:感性的相似性與非感性相似性的感通
(三) 「中國夢」的思想實驗:「第五維度」之為「虛托邦」
九 彌賽亞式的判教論:彌賽亞自然化的節奏
(一) 彌賽亞式的判教論
(二) 時間的世界政治
參考書目
關鍵字索引
(一) 絕對差異:上帝之國與世俗歷史
(二) 心感:逆轉的張力與整體性復原
(三) 虛無或無用:救贖之道
一 班雅明的無用教義:彌賽亞性與自然性的雙重還原
(一) 未完成教義論綱
(二) 彌賽亞的還原
(三) 沉默自然的還原
(四) 以無用為條件
二 歌德的詩性元現象:自然的彌賽亞化
(一) 絕對的文學與自然的幻象
(二) 純然生命還原為自然化的生命
(三) 淚水的面紗與救贖的密碼
三 卡夫卡寫作的道家化:彌賽亞的自然化
(一) 「認真做某物同時又空無所成」
(二) 班雅明與卡夫卡寫作的中國動機
(三) 布萊希特與道家式的友善
四 回縮與虛位:與德希達與肖勒姆一道走向「餘讓」
(一) Chora:到來的虛位
(二) 餘讓:虛托邦的敞開
五 無用的民族之為救贖之路?—海德格的「第二次轉向」與莊子的吊詭之思
(一) 遲到的中國思想
(二) 海德格的回應:從「另一個開端」走向「第二次轉向」
(三) 本己與陌異的悖論關係
(四) 海德格面對轉向的危險:存有的終末論
(五) 但為何海德格的第二次轉向被遮蔽了?
(六) 從爭奪走向讓予
(七) 無用的民族:「集讓」的三個絕對律令
六 模仿的神學:無意記憶與現代性的救贖
(一) 藝術作品:在相似與遊戲之間
(二) 主體化的無意識與客體化的銘刻
(三) 整體性修復的胚胎:自然化的第三記憶
七 變小且消失於圖像的「小門」:彌賽亞進入世界的中國式想像
(一) 西美爾的橋及閘
(二) 布洛赫:彌賽亞來臨的中國小門
(三) 阿多諾:世界的內在化
(四) 布伯的《聊齋志異》
(五) 佛教式的間薄面紗
(六) 姿態的糾正
(七) 中國的瓷器圖案
八 班雅明的追憶:做一個莊子式的蝴蝶夢?
(一) 凱盧瓦的「石頭夢」:自然自身的書寫
(二) 班雅明的「蝴蝶夢」:感性的相似性與非感性相似性的感通
(三) 「中國夢」的思想實驗:「第五維度」之為「虛托邦」
九 彌賽亞式的判教論:彌賽亞自然化的節奏
(一) 彌賽亞式的判教論
(二) 時間的世界政治
參考書目
關鍵字索引
序
楔子
尋找鑰匙
打開班雅明《神學-政治學的殘篇》的七封印
首先彌賽亞自身完成所有的歷史事件,因而在這個意義上,只有彌賽亞自身才能解救、完成、創造出歷史與彌賽亞之物的關聯。因此,沒有任何歷史之物能把自身與彌賽亞關聯起來。因此,上帝之國並不是歷史動力的目的;它不能被設定為目標。從歷史來看,上帝之國不是目標,而是終結。因此,世俗的秩序不能建立在上帝之國的思想上,因此,神權政治沒有任何政治意義,而只有宗教的意義。布洛赫《烏托邦的精神》一書的偉大任務,以其所有強度否認了神權政治的政治意味。
世俗的秩序已然建立在幸福的觀念上。這種與彌賽亞有關的秩序是歷史哲學的基本教義之一。而且它是一種神秘的掌握歷史的前提條件,它所包含的問題可以用這樣的圖像表明。如果一支箭頭指向世俗動力起作用的目標,而另一支箭頭標明彌賽亞張力的方向,那麼當然,自由的人性對幸福的追求將會背離彌賽亞的方向,但正如一種力量,通過它的道路走向,反能提升相向法則之正確道路的走向,於是世俗的秩序也正通過其世俗性,能提升彌賽亞王國的到來。因此,世俗本身也不是神國的一個範疇,但卻是最切中、最順應地接近的範疇。因為在幸福之中,所有塵世之物追求自己的沉落,但也只有在幸福中,它才註定發現自己的沉落。——內心孤寂之人通過其不幸,在苦難的意義上,貫通內心直接的彌賽亞式張力。把精神性的“整體性復原”導入到不死性之中,對應著一種世界性的東西,這種東西被導向某種沉落的永恆性,並且這種永恆消逝的東西,在其消逝的總體性中,在其空間,但也是在時間的總體性之中,有著世界性消逝著的節奏,這彌賽亞式自然的節奏,就是幸福。因為自然以其永恆和總體性的消逝性而言,是彌賽亞式的。
即便對於人類的這個階段,也就是自然來說,追求這種消逝性,也是世界政治的任務,它的方法則被稱之為虛無主義 。
如果你要閱讀瓦爾特•班雅明(/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可能不得不從這個文本重新開始。面對班雅明《神學-政治學的殘篇》(Theologisch-politisches Fragment),一個寫作日期似乎都難以確定的片斷文本,但其中卻有著思考現代神學政治的所有種子,這迫使後來的解釋者不得不投下其信念的所有賭注,晦澀的文本中所隱含的張力也將考驗所有研究者的耐心。如何讓班雅明思想中的神秘“元細胞”(Urzelle)開始以自己的方式重新生長,讓思想本身漸進修養的韌性得以保持下去,將構成思想的事情與開端。
但這個開始之為啟示,卻一直還被封存著,其“七封印”有待於被揭開。因此,思想就必須找到打開這些封印的“鎖鑰”(Schlüesselcharakter) 。
進入這個文本,我們將以詩歌分行的形式,或者以“教義體”(Traktat)的體式(這是班雅明自己鍾愛的方式),展開其文本的內在折痕。
“標題”的時間:是有待揭開的第一封印。
首先,並沒有“標題”,班雅明並沒有給出自己的標題,現在的標題乃後來編者阿多諾(Adorno)在1950年代所加,當然命名為《神學-政治學的殘篇》也基本準確(以下一般簡稱為《殘篇》),如同陶伯斯(Taubes)所揭開的第一封印 。這個片斷確實圍繞彌賽亞的神學問題及其“政治化”的可能性而展開,它甚至可能先於卡爾•施米特(Schmitt)的政治神學 。
就政治神學的命題,按照先後順序及其影響的關係,會有巨大爭議:第一,這個殘篇寫作的時間,如果是1922年,顯然這是在施米特《政治的神學》出版之後,後者第一篇文章甚至更早(1918年),而且討論的就是基督教會的可見性。第二,或者,班雅明確實是受到了施米特影響(如同後來那封醜聞般的致敬信),但思考的方向全然不同。或者,班雅明的致敬也許是看到了二者的相通之處。第三,或者比施米特更早,如同阿岡本(/阿甘本:Agamben)的研究 ,但如果這是與布洛赫(Bloch)對話的產物,後者的《烏托邦的精神》初版於1918年,而據肖勒姆(G. Scholem)在《班雅明:一個友誼的故事》中的回憶,班雅明在1919年秋天讀到了該書,而且二人之間有著密切交流,因此殘篇的寫作時間更有可能就是在1920年,就是他們三個朋友對話的產物。
但也許這個命名並不那麼準確,因此,標題就再次封印了文本,也許應該取名為《彌賽亞式自然的節奏》(Der Rhythmus der messianischen Natur),才更為點明這個殘篇的核心指向——才是這個殘篇或者整個班雅明思想的“鑰匙”?
對這個《殘篇》的寫作時間一直有著爭議,現在我們認同肖勒姆的時間點(在1919-1923之間,可能就是1920年),而非阿多諾所言的1938年。筆者在這裏給出一個強有力的證據,這來自于班雅明1920年的博士論文,在一個並不引人注目的注腳——論文的第三個注腳中,班雅明寫道:“這一立足點可在浪漫派的彌賽亞主義中去尋找。‘實現上帝的王國這一革命性的願望是漸進修養的韌性之點(der elastische Punkt der progressiven Bildung),也是現代歷史的開端。與上帝的王國沒有關係(aufs Reich Gottes),在這裏僅僅是次要的。 ”班雅明在這裏指明了浪漫派的彌賽亞主義,這就間接指向了自然的彌賽亞化,因為浪漫派,尤其是歌德那裏,都有著一種自然化的思辨詩學,而且與廣義的“彌賽亞性”隱秘相關。班雅明也認同一些研究者的觀點,相信浪漫派也隱含一種新宗教產生的可能性,即如何讓上帝之國在世俗世界、在時間之內實現出來的條件。這個注腳中的秘密一直沒有被西方學者發現,也是非常奇怪的事情,當然也是因為沒有注意到殘篇中“彌賽亞式自然”的重要性,這裏或許有著西方思考的某種盲點?
當然,首先是陶伯斯,是他敏感地注意到了班雅明這個片斷文本的重要性,並且在《保羅政治神學》的遺言式講授中,從班雅明的這個片斷出發,與保羅的政治神學聯繫起來,還承認了“自然”的重要性,這是不同尋常的事情。一方面,他認為班雅明的彌賽亞精神不是阿多諾與尼采等人審美的“似乎”(/好像:als ob)邏輯,而是經驗的震盪,是實際性,這個與布洛赫式烏托邦馬克思主義的具體行動相關;另一方面,他認為班雅明就是一個“新保羅”,肯定世俗世界與超驗世界的絕對差異,否定凡俗世界的宗教性,不是以猶太教取消現實世界,而是以信仰來批判現實世界,以保羅的末世論來批判現實,再次肯定現代性 。
但對於我們,彌賽亞的審美化或者自然化,一旦與中國文化相關,審美化就出現了新的意涵,因為中國文化有著所謂“審美代宗教”的傳統,儒釋道三教都在文人美學化生活中得到貫通!一旦“自然彌賽亞化”,有著對人世的超越,但喀巴拉神秘主義的上帝自身的“回縮”——上帝創世之前的自身限制與回縮,也啟發了退讓與退出的姿態,開啟了“餘讓”的原初倫理姿態,也不同于陶伯斯有所認同的施米特式決斷的政治神學與主權模式,否則其與希特勒的根本區分就一直不可能明確,而彌賽亞的自然化可以避開強權!因為主權不僅僅空讓了,而且退出了、退讓了,如同中國傳統的“禪讓制”,一開始就是一種政治神權的讓出與讓予!只是這一點一直有待于重新闡釋。
尋找鑰匙
打開班雅明《神學-政治學的殘篇》的七封印
首先彌賽亞自身完成所有的歷史事件,因而在這個意義上,只有彌賽亞自身才能解救、完成、創造出歷史與彌賽亞之物的關聯。因此,沒有任何歷史之物能把自身與彌賽亞關聯起來。因此,上帝之國並不是歷史動力的目的;它不能被設定為目標。從歷史來看,上帝之國不是目標,而是終結。因此,世俗的秩序不能建立在上帝之國的思想上,因此,神權政治沒有任何政治意義,而只有宗教的意義。布洛赫《烏托邦的精神》一書的偉大任務,以其所有強度否認了神權政治的政治意味。
世俗的秩序已然建立在幸福的觀念上。這種與彌賽亞有關的秩序是歷史哲學的基本教義之一。而且它是一種神秘的掌握歷史的前提條件,它所包含的問題可以用這樣的圖像表明。如果一支箭頭指向世俗動力起作用的目標,而另一支箭頭標明彌賽亞張力的方向,那麼當然,自由的人性對幸福的追求將會背離彌賽亞的方向,但正如一種力量,通過它的道路走向,反能提升相向法則之正確道路的走向,於是世俗的秩序也正通過其世俗性,能提升彌賽亞王國的到來。因此,世俗本身也不是神國的一個範疇,但卻是最切中、最順應地接近的範疇。因為在幸福之中,所有塵世之物追求自己的沉落,但也只有在幸福中,它才註定發現自己的沉落。——內心孤寂之人通過其不幸,在苦難的意義上,貫通內心直接的彌賽亞式張力。把精神性的“整體性復原”導入到不死性之中,對應著一種世界性的東西,這種東西被導向某種沉落的永恆性,並且這種永恆消逝的東西,在其消逝的總體性中,在其空間,但也是在時間的總體性之中,有著世界性消逝著的節奏,這彌賽亞式自然的節奏,就是幸福。因為自然以其永恆和總體性的消逝性而言,是彌賽亞式的。
即便對於人類的這個階段,也就是自然來說,追求這種消逝性,也是世界政治的任務,它的方法則被稱之為虛無主義 。
如果你要閱讀瓦爾特•班雅明(/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可能不得不從這個文本重新開始。面對班雅明《神學-政治學的殘篇》(Theologisch-politisches Fragment),一個寫作日期似乎都難以確定的片斷文本,但其中卻有著思考現代神學政治的所有種子,這迫使後來的解釋者不得不投下其信念的所有賭注,晦澀的文本中所隱含的張力也將考驗所有研究者的耐心。如何讓班雅明思想中的神秘“元細胞”(Urzelle)開始以自己的方式重新生長,讓思想本身漸進修養的韌性得以保持下去,將構成思想的事情與開端。
但這個開始之為啟示,卻一直還被封存著,其“七封印”有待於被揭開。因此,思想就必須找到打開這些封印的“鎖鑰”(Schlüesselcharakter) 。
進入這個文本,我們將以詩歌分行的形式,或者以“教義體”(Traktat)的體式(這是班雅明自己鍾愛的方式),展開其文本的內在折痕。
“標題”的時間:是有待揭開的第一封印。
首先,並沒有“標題”,班雅明並沒有給出自己的標題,現在的標題乃後來編者阿多諾(Adorno)在1950年代所加,當然命名為《神學-政治學的殘篇》也基本準確(以下一般簡稱為《殘篇》),如同陶伯斯(Taubes)所揭開的第一封印 。這個片斷確實圍繞彌賽亞的神學問題及其“政治化”的可能性而展開,它甚至可能先於卡爾•施米特(Schmitt)的政治神學 。
就政治神學的命題,按照先後順序及其影響的關係,會有巨大爭議:第一,這個殘篇寫作的時間,如果是1922年,顯然這是在施米特《政治的神學》出版之後,後者第一篇文章甚至更早(1918年),而且討論的就是基督教會的可見性。第二,或者,班雅明確實是受到了施米特影響(如同後來那封醜聞般的致敬信),但思考的方向全然不同。或者,班雅明的致敬也許是看到了二者的相通之處。第三,或者比施米特更早,如同阿岡本(/阿甘本:Agamben)的研究 ,但如果這是與布洛赫(Bloch)對話的產物,後者的《烏托邦的精神》初版於1918年,而據肖勒姆(G. Scholem)在《班雅明:一個友誼的故事》中的回憶,班雅明在1919年秋天讀到了該書,而且二人之間有著密切交流,因此殘篇的寫作時間更有可能就是在1920年,就是他們三個朋友對話的產物。
但也許這個命名並不那麼準確,因此,標題就再次封印了文本,也許應該取名為《彌賽亞式自然的節奏》(Der Rhythmus der messianischen Natur),才更為點明這個殘篇的核心指向——才是這個殘篇或者整個班雅明思想的“鑰匙”?
對這個《殘篇》的寫作時間一直有著爭議,現在我們認同肖勒姆的時間點(在1919-1923之間,可能就是1920年),而非阿多諾所言的1938年。筆者在這裏給出一個強有力的證據,這來自于班雅明1920年的博士論文,在一個並不引人注目的注腳——論文的第三個注腳中,班雅明寫道:“這一立足點可在浪漫派的彌賽亞主義中去尋找。‘實現上帝的王國這一革命性的願望是漸進修養的韌性之點(der elastische Punkt der progressiven Bildung),也是現代歷史的開端。與上帝的王國沒有關係(aufs Reich Gottes),在這裏僅僅是次要的。 ”班雅明在這裏指明了浪漫派的彌賽亞主義,這就間接指向了自然的彌賽亞化,因為浪漫派,尤其是歌德那裏,都有著一種自然化的思辨詩學,而且與廣義的“彌賽亞性”隱秘相關。班雅明也認同一些研究者的觀點,相信浪漫派也隱含一種新宗教產生的可能性,即如何讓上帝之國在世俗世界、在時間之內實現出來的條件。這個注腳中的秘密一直沒有被西方學者發現,也是非常奇怪的事情,當然也是因為沒有注意到殘篇中“彌賽亞式自然”的重要性,這裏或許有著西方思考的某種盲點?
當然,首先是陶伯斯,是他敏感地注意到了班雅明這個片斷文本的重要性,並且在《保羅政治神學》的遺言式講授中,從班雅明的這個片斷出發,與保羅的政治神學聯繫起來,還承認了“自然”的重要性,這是不同尋常的事情。一方面,他認為班雅明的彌賽亞精神不是阿多諾與尼采等人審美的“似乎”(/好像:als ob)邏輯,而是經驗的震盪,是實際性,這個與布洛赫式烏托邦馬克思主義的具體行動相關;另一方面,他認為班雅明就是一個“新保羅”,肯定世俗世界與超驗世界的絕對差異,否定凡俗世界的宗教性,不是以猶太教取消現實世界,而是以信仰來批判現實世界,以保羅的末世論來批判現實,再次肯定現代性 。
但對於我們,彌賽亞的審美化或者自然化,一旦與中國文化相關,審美化就出現了新的意涵,因為中國文化有著所謂“審美代宗教”的傳統,儒釋道三教都在文人美學化生活中得到貫通!一旦“自然彌賽亞化”,有著對人世的超越,但喀巴拉神秘主義的上帝自身的“回縮”——上帝創世之前的自身限制與回縮,也啟發了退讓與退出的姿態,開啟了“餘讓”的原初倫理姿態,也不同于陶伯斯有所認同的施米特式決斷的政治神學與主權模式,否則其與希特勒的根本區分就一直不可能明確,而彌賽亞的自然化可以避開強權!因為主權不僅僅空讓了,而且退出了、退讓了,如同中國傳統的“禪讓制”,一開始就是一種政治神權的讓出與讓予!只是這一點一直有待于重新闡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折$522
-
新書9折$522
-
新書9折$522
-
新書93折$539
-
新書95折$551
-
新書$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