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前言
因死亡而失去所看重的人是人類生命中普遍性的經驗,而哀傷亦是近乎必然的結果。跨文化研究都揭示,若縱觀各種重要關係與死亡原因,在不同國家中均有相似的比例,平均約有百分之十的喪親者,會經歷壓倒性並持續加劇的複雜性哀傷;以致他們在身體、個人、社交和就業功能等方面,都遭受嚴重的負面影響。然而,儘管哀傷有其普遍性,即使歲月流逝,仍對許多哀悼者造成衝擊。目前在喪親治療方面可供心理健康工作者應用的資源,除少數的歐洲語言以外,絕大部分仍是以英語出版。
直到現在。藉由台灣卓越的心理諮商訓練機構「張老師」基金會的團隊努力,以及位於花蓮的國立東華大學翁士恆博士在翻譯上的無私付出,我很高興這本新書《重新凝視失落:哀傷治療技術的衡鑑與介入》(Techniques of Grief Therapy: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的中文版得以出版。讓我更喜悅的是,本書的範疇橫越國際,有來自不同國家之合著者,其中包括好幾位亞洲人,他們各自分享了不同的實用方法,以評估、測量、理解和紓緩與哀傷相關的痛苦。本書給有創意的臨床工作者以及在哀傷領域的資深學者有同等的發表機會,呈現諮商員、治療師、社工師與護理師的最佳實踐,使他們的影響力不止局限於任職的診所、醫院或社區機構。透過本書,台灣與其他地區的中文讀者能在這些概念與技巧的沃土上交流,幫助個案從哀傷中成長,並進一步投身於哀傷諮商與治療實務的全球社群之中。
在本書即將付梓之際,我也希望對台灣的其他夥伴在過去多年來的諸般貢獻致謝,他們不但讓身處異地的我感到台灣就像是我在亞洲的「家鄉」,他們也分別在各自的機構裡,為我主辦訓練工作坊,不辭勞苦地推廣意義導向的哀傷治療模式。我特別感謝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的林綺雲博士與李玉嬋博士將近二十年的友情與堅定的支援,以及台北馬偕醫院的方俊凱醫師邀請我與他的同事一起共事,並把日式溫泉的樂趣介紹給我。同樣地,我衷心感謝葉北辰諮商心理師的美好友情,他帶著我周遊往返半個北台灣,即使在台北繁忙的交通當中,仍費力地嘗試與我以英語相談。最後,雖然吳嫣琳博士並不是台灣人,而是從香港移居到新加坡,我非常感激這位在波特蘭失落與變遷研究學院(Portland
Institute for Loss and
Translation)的朋友兼同事,她的付出與貢獻難以估計,這些年她總在專業工作坊中陪伴在側,擔任我的翻譯者與協同講師,做為我所信任的同事,協助與台灣夥伴們的合作,延展我們的專業認證工作。我慶幸能有這麼多願意共同承擔並富有創意的夥伴們,透過此中譯版,使相關的訓練計畫得以擴展到整個哀傷治療的實務社群,我的福氣實在難以用言詞表達。能以如此形式開啟我們的對話,實在是一件美好的事。
羅伯特.奈米爾(Robert A. Neimeyer)
於波特蘭失落與變遷研究學院
編者序
哀傷治療如同死亡研究或與其密切相關的死亡學領域一樣,都是一種多元化的知識體系。它協助專業人員銜接人類生活中無可避免的失落現實,專業人員雖然嘗試緩解哀傷所導致的影響,難免仍帶著許多知識學科銘印的基礎知識與方法;從心理學和諮商,透過護理和社會工作,到靈性關懷及表達性藝術。直到最近,被喪親之慟長期影響之個案的治療方法與效果,仍然不夠嚴謹且依賴直覺,也未跟參與同樣工作的其他夥伴充分連結。所以,許多有創意的實務工作只是在非正式的專業社群中分享,更別提還有更多實務與其創發者一同銷聲匿跡,乏人問津。同樣嚴重的是,這些實務工作無法加以記錄保存,使得治療工作普遍被研究者忽略;於是研究者耗費較大的心力探討喪親之慟的衝擊,而非研究治療歷程以用之於緩解悲痛。清楚及務實地敘述哀傷治療方法使研究與臨床人員均得以受惠,如此,他們對減少人們受苦就能夠有更多創意的空間及科學性的評估。
《重新凝視失落:哀傷治療技術的衡鑑與介入》的編纂一如其名所示。如同其姊妹作《哀傷治療的技術:創新的哀傷輔導實務》(Neimeyer,
2012),本書提供一系列實務方法以克服哀傷所帶來的挑戰,範圍從以證據為基礎的策略探討、如何從混濁的生命經驗過渡到恢復與世界的重要連結,然後以新的過程與歷程來執行治療,並增強每次治療的效果。和前一本書一樣,我和一群來自各領域的作者共同工作,他們有的是這個領域裡頂尖的理論與研究者,有些則是在「同一陣線」的臨床實務工作者,他們的臨床背景從醫院與醫院的安寧療護,到個別工作以及特定的哀傷機構。這些清晰並充滿情感的書寫,希望能生動地呈現實務工作,並勾勒出特定療癒工具的輪廓。
本書的架構
本書共有六十六章,分屬十二部,每一部都聚焦在各章共有的主題上。第一部架構哀傷工作,提供一系列當代與原創的觀點,關於哀傷與哀傷治療在成人發展、依附關係、因應與創傷等理論模式,讓我們的工作有依循的方向,並且介紹一個專屬網站,協助實務工作者尋得具啟發性的科學文獻,同時可嚴謹地面對自身的工作。第二部衡鑑哀傷,提供一個測量工具的寶庫,讓我們可以評估哀傷與喪親之慟,藉由失落的細微影響,從倖存者的意義世界以及他們與逝者及重要支持者的依附關係中,衡鑑哀傷衝擊之負向影響與正向影響的程度與範圍。第三部因應哀傷,延伸第二部的評估焦點,更聚焦在自我評估和自我改變的方向,以不同形式和方法,更清楚地掌握人們處在悲傷過程中的何處(where),以及如何(how)一步一步地邁向復原之路。
第四部關照身體,是其餘九個技術部分的起點,提供具體而微的過程,逐步聚焦在治療的主題,協助個案調整身體知覺到的需求,使之能被好好地對待。第五部與情緒共舞,協助諮商師鬆動喪親之慟,以涵容、探索等方法,甚至運用困難的情感做為成長的指引。第六部重建自我,使用幾種類似鏡映的方法,讓個案得以回到凝視自身,進而更深入地建構自我認同,從生活裡轉化哀傷。
在第七部重寫失落的故事中,作者協助治療師從故事中仔細聆聽個案的哀傷,從戲劇、科技、靈性、詩、想像與反思練習回到更清明的自我敘說。第八部重建持續的連結,確認依附關係在哀傷的核心位置,討論不同的方法來回顧與重整有時衝突但糾結的愛,尤其是在被死亡震撼但尚未撕裂生活之時。第九部重新凝視失落,藉由想像的巨大力量拓展敘事歷程,用嶄新的描述性與表達性的藝術工具轉譯連結與挑戰,並賦予它們治療焦點的豐富面向。
第十部讓系統動起來,確認一個經常在哀傷治療領域中被忽略的事實:哀悼者,是在社會場域中哀慟悲傷。作者們將受到哀傷影響的家庭與其他社會網絡的成員一同納入並提供指引,提供一些基本方法,讓相互支持得以培育與運作,以度過此過渡期。第十一部催化團體工作,同樣傳達一些歷程,讓支持性團體成為一個既同理又可管理的「扶持性環境」,並於其中共享哀慟與討論的詳細建議,讓團體可以共同促成自己的特殊結構,也讓自我療癒的故事能在其中一一傾訴。最後,第十二部召喚儀式,強調靈性、文化與創造性的實作方法,用以榮耀我們的摯愛,並且重現他們「依然存在」的完整意義。本書的所有內容,與前一本著作相互呼應,使哀傷治療師在實務工作中擁有多一倍的工具與技術。
致謝
最後,我要感謝為了這個計畫投注熱情與努力並充滿熱忱的夥伴,尤其是投入哀傷療癒工作的第一線工作者,他們是「無名英雄」,通常很少有機會去分享他們的智慧與啟發人心的個案工作。他們使哀傷治療成為充滿人情味的工作場域,其貢獻絲毫不亞於協助本書的主要治療師與研究者。我很驕傲能同時擁有這兩個群體的成員為友。
我也要感謝一些夥伴,例如 Anna Moore,我在 Routledge 出版社的校訂編輯;還有 Melissa Smigelsky,我在臨床心理學系的博士班學生,她在本書進行的很多階段,持續幫助我在標題、目錄直到製作與行銷的想法,最後讓本書得以問世。若用非洲的諺語「養育一個孩子是整個部落的工作」來形容,出版這樣規模的書也是如此。
最後的最後,我要以最誠摯的感恩,向我在臨床工作場域中的無數個案以及本書的所有作者道謝,他們熱忱地分享各自的故事、痛苦與希望,讓所有人能深深地扎根在哀傷的現實世界中,也讓這個世界蘊發珍貴的光芒。因為他們的教導,我成為更好的治療師及更好的人,我希望他們的故事,如同在本書中所呈現的案例,能讓讀者和我一樣,擁有同樣深刻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