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吳文彬先生的遺著。在他過世之後的第四年,由他的兒子吳傑編輯完成。這本書的初稿,完成於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當時故宮副院長李霖燦先生看過書稿之後,說道:「您編這書有很大的功德…」可是當時並沒有出版,為什麼?我們不得而知。
不過,回顧吳文彬先生的一生,他年輕時加入北平的雪廬畫會,之後就學於北平國立藝專,來台灣之後工作於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考古館,但是對於傳統工筆人物畫的執著,並沒有中斷。在他六十歲時,編寫了這本書的書稿。七十歲左右,創立了中華民國工筆畫學會,成為創會理事長。八十歲的時候完成了一幅超過十公尺長的白描人物卷軸作品——群賢圖。八十五歲時,也是利用白描的方式,完成了兩百幅高士與仕女,編輯出版了《吳文彬白描人物畫輯》。紮實的用他的人生實踐了傳統工筆畫的技法,不愧對傳統工筆人物畫家的稱號。
這本書的內容包含了民國七十二年的那一份書稿,外加另外一篇於民國八十九年,刊登於工筆畫學刊的文章——十八描法之檢討。充分的討論了明清兩代與民國初年,各家畫譜與繪法中,對於十八描法的說明,並且分析、總結其可能的情況。堪稱是現今少見的藝術傳承之著作。此外,本書也收錄了《人物畫範》與《點石齋叢畫》這兩本清光緒年間與民國初年出版的圖例。雖然是年代久遠,但是利用現在的技術,盡力處理圖例,力求完美呈現!
本書的手寫原稿(有數個版本)與圖例,目前已經收藏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希望藉此留下一些軌跡,供日後,如果有人有意願可以研究探詢這類的歷史藝術傳承,可以聯繫傅斯年圖書館,考證手寫原稿。
目錄
序言 006
序一曾逢景 006
序二林淑女 008
序三高鳳琴 010
思想的傳承吳傑 012
中國人物畫筆法之研究吳文彬 018
壹、引言 021
貳、中國繪畫首重用筆 022
參、人物畫筆法的發展與衍變 026
肆、「曹衣出水」和「吳帶當風」 034
伍、十八種描法 040
陸、描法各論 048
一、高古游絲描 048
二、琴弦描 050
三、鐵線描 052
四、行雲流水描 055
五、馬蝗描(蘭葉描) 058
六、釘頭鼠尾描 061
七、混描 063
八、撅頭釘描 065
九、曹衣描 066
十、折蘆描 068
十一、柳葉描 069
十二、竹葉描 070
十三、戰筆水紋描 071
十四、減筆描 073
十五、枯柴描(亦稱柴筆描或亂柴描) 074
十六、蚯蚓描 077
十七、橄欖描 078
十八、棗核描 080
柒、結語 082
捌、十八描圖例 084
玖、註釋列表 120
十八描法之檢討吳文彬 128
壹、前言 131
貳、「十八描法」的傳播 132
參、「描法古今一十八等」的分析 136
1、高古游絲描:十分尖筆如曹衣紋。 136
2、琴弦描:如周舉。 136
3、線描:如張叔厚。 137
4、行雲流水描。 137
5、馬蝗描:馬和之、顧興裔之類。 138
6、釘頭鼠尾描:武洞清。 139
7、混描:人多描。 140
8、撅頭釘:禿筆也,馬援、夏圭。 140
9、曹衣描:魏‧曹不興。 140
10、折蘆描:如梁楷尖筆細長撇納(捺)也。 141
11、橄欖描:江西顏輝也。 141
12、棗核描:尖大筆也。 141
13、柳葉描:如吳道子觀音筆。 142
14、竹葉描:筆肥短撇納(捺)。 142
15、戰筆水紋描。 142
16、減筆:馬遠、梁楷之類。 143
17、柴筆描:麄(粗)大減筆也。 143
18、蚯蚓描。 143
肆、「描法古今一十八等」的檢討 144
伍、結語 147
陸、註釋列表 148
檢索
表格目錄
表格1 描法順序 045
表格2 描法順序 046
表格3 《高古游絲描》釋義 048
表格4 《琴弦描》釋義 050
表格5 《鐵線描》釋義 052
表格6 《行雲流水描》釋義 055
表格7 《馬蝗描》釋義 058
表格8 《釘頭鼠尾描》釋義 061
表格9 《混描》釋義 063
表格10 《撅頭釘描》釋義 065
表格11 《曹衣描》釋義 066
表格12 《折蘆描》釋義 068
表格13 《柳葉描》釋義 069
表格14 《竹葉描》釋義 070
表格15 《戰筆水紋描》釋義 071
表格16 《減筆描》釋義 073
表格17 《枯柴描(柴筆描、亂柴描)》釋義 075
表格18 《蚯蚓描》釋義 077
表格19 《橄欖描》釋義 078
表格20 《棗核描》釋義 080
古圖目錄
古圖1 馬家窯,甘肅出土半山式彩陶山人首形器蓋026
古圖2 殷商饕餮紋 026
古圖3 戰國時期狩獵紋飾 027
古圖4 戰國時期銅壺蓋人物紋飾 027
古圖5 長沙楚墓出土的帛畫 027
古圖6 馬王堆漢墓一號墓出土的T型帛畫 028
古圖7 顧愷之,女史箴圖 031
古圖8 吳道子,送子天王圖卷 033
古圖9 吳道子,送子天王圖卷 037
古圖10 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中供養人 052
古圖11 仿唐周昉紈扇仕女冊頁,吳文彬繪 052
古圖12 張渥,瑤池仙慶 054
古圖13 丁雲鵬,掃象圖 057
古圖14 馬和之,月色秋聲圖 060
古圖15 梁楷,潑墨仙人 064
古圖16 梁楷,虎谿三笑圖 069
古圖17 梁楷,李白行吟圖 074
古圖18 石恪,二祖調心圖 076
古圖19 石恪,二祖調心圖 076
古圖20 梁楷,六祖圖 076
古圖21 顏輝,蝦蟇鐵拐圖 079
十八描法圖錄
圖 一 《點石齋叢畫》高古游絲描 084
圖 二 《人物畫範》高古游絲描 085
圖 三 《點石齋叢畫》琴弦描 086
圖 四 《人物畫範》琴弦描 087
圖 五 《點石齋叢畫》鐵線描 088
圖 六 《人物畫範》鐵線描 089
圖 七 《點石齋叢畫》行雲流水描 090
圖 八 《人物畫範》行雲流水描 091
圖 九 《點石齋叢畫》馬蝗描 092
圖 十 《人物畫範》馬蝗描 093
圖 十一 《點石齋叢畫》釘頭鼠尾描 094
圖 十二 《人物畫範》釘頭鼠尾描 095
圖 十三 《點石齋叢畫》混描 096
圖 十四 《人物畫範》混描 097
圖 十五 《點石齋叢畫》撅頭釘描 098
圖 十六 《人物畫範》撅頭釘描 099
圖 十七 《點石齋叢畫》曹衣描 100
圖 十八 《人物畫範》曹衣描 101
圖 十九 《點石齋叢畫》折蘆描 102
圖 二十 《人物畫範》折蘆描 103
圖 二十一 《點石齋叢畫》柳葉描 104
圖 二十二 《人物畫範》柳葉描 105
圖 二十三 《點石齋叢畫》竹葉描 106
圖 二十四 《人物畫範》竹葉描 107
圖 二十五 《點石齋叢畫》戰筆水紋描 108
圖 二十六 《人物畫範》戰筆水紋描 109
圖 二十七 《點石齋叢畫》減筆描 110
圖 二十八 《人物畫範》減筆描 111
圖 二十九 《點石齋叢畫》枯柴描 112
圖 三十 《人物畫範》枯柴描 113
圖 三十一 《點石齋叢畫》蚯蚓描 114
圖 三十二 《人物畫範》蚯蚓描 115
圖 三十三 《點石齋叢畫》橄欖描 116
圖 三十四 《人物畫範》橄欖描 117
圖 三十五 《點石齋叢畫》棗核描 118
圖 三十六 《人物畫範》棗核描 119
十八描法之檢討圖錄
圖 1 汪珂玉在《珊瑚網》「古今描法一十八等」 132
圖 2 明朝萬曆年間(西元1573~1620年)周履靖撰《天形道貌》 135
圖 3 鄒德中《繪事指蒙》 《描法古今一十八等》 135
序一曾逢景 006
序二林淑女 008
序三高鳳琴 010
思想的傳承吳傑 012
中國人物畫筆法之研究吳文彬 018
壹、引言 021
貳、中國繪畫首重用筆 022
參、人物畫筆法的發展與衍變 026
肆、「曹衣出水」和「吳帶當風」 034
伍、十八種描法 040
陸、描法各論 048
一、高古游絲描 048
二、琴弦描 050
三、鐵線描 052
四、行雲流水描 055
五、馬蝗描(蘭葉描) 058
六、釘頭鼠尾描 061
七、混描 063
八、撅頭釘描 065
九、曹衣描 066
十、折蘆描 068
十一、柳葉描 069
十二、竹葉描 070
十三、戰筆水紋描 071
十四、減筆描 073
十五、枯柴描(亦稱柴筆描或亂柴描) 074
十六、蚯蚓描 077
十七、橄欖描 078
十八、棗核描 080
柒、結語 082
捌、十八描圖例 084
玖、註釋列表 120
十八描法之檢討吳文彬 128
壹、前言 131
貳、「十八描法」的傳播 132
參、「描法古今一十八等」的分析 136
1、高古游絲描:十分尖筆如曹衣紋。 136
2、琴弦描:如周舉。 136
3、線描:如張叔厚。 137
4、行雲流水描。 137
5、馬蝗描:馬和之、顧興裔之類。 138
6、釘頭鼠尾描:武洞清。 139
7、混描:人多描。 140
8、撅頭釘:禿筆也,馬援、夏圭。 140
9、曹衣描:魏‧曹不興。 140
10、折蘆描:如梁楷尖筆細長撇納(捺)也。 141
11、橄欖描:江西顏輝也。 141
12、棗核描:尖大筆也。 141
13、柳葉描:如吳道子觀音筆。 142
14、竹葉描:筆肥短撇納(捺)。 142
15、戰筆水紋描。 142
16、減筆:馬遠、梁楷之類。 143
17、柴筆描:麄(粗)大減筆也。 143
18、蚯蚓描。 143
肆、「描法古今一十八等」的檢討 144
伍、結語 147
陸、註釋列表 148
檢索
表格目錄
表格1 描法順序 045
表格2 描法順序 046
表格3 《高古游絲描》釋義 048
表格4 《琴弦描》釋義 050
表格5 《鐵線描》釋義 052
表格6 《行雲流水描》釋義 055
表格7 《馬蝗描》釋義 058
表格8 《釘頭鼠尾描》釋義 061
表格9 《混描》釋義 063
表格10 《撅頭釘描》釋義 065
表格11 《曹衣描》釋義 066
表格12 《折蘆描》釋義 068
表格13 《柳葉描》釋義 069
表格14 《竹葉描》釋義 070
表格15 《戰筆水紋描》釋義 071
表格16 《減筆描》釋義 073
表格17 《枯柴描(柴筆描、亂柴描)》釋義 075
表格18 《蚯蚓描》釋義 077
表格19 《橄欖描》釋義 078
表格20 《棗核描》釋義 080
古圖目錄
古圖1 馬家窯,甘肅出土半山式彩陶山人首形器蓋026
古圖2 殷商饕餮紋 026
古圖3 戰國時期狩獵紋飾 027
古圖4 戰國時期銅壺蓋人物紋飾 027
古圖5 長沙楚墓出土的帛畫 027
古圖6 馬王堆漢墓一號墓出土的T型帛畫 028
古圖7 顧愷之,女史箴圖 031
古圖8 吳道子,送子天王圖卷 033
古圖9 吳道子,送子天王圖卷 037
古圖10 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中供養人 052
古圖11 仿唐周昉紈扇仕女冊頁,吳文彬繪 052
古圖12 張渥,瑤池仙慶 054
古圖13 丁雲鵬,掃象圖 057
古圖14 馬和之,月色秋聲圖 060
古圖15 梁楷,潑墨仙人 064
古圖16 梁楷,虎谿三笑圖 069
古圖17 梁楷,李白行吟圖 074
古圖18 石恪,二祖調心圖 076
古圖19 石恪,二祖調心圖 076
古圖20 梁楷,六祖圖 076
古圖21 顏輝,蝦蟇鐵拐圖 079
十八描法圖錄
圖 一 《點石齋叢畫》高古游絲描 084
圖 二 《人物畫範》高古游絲描 085
圖 三 《點石齋叢畫》琴弦描 086
圖 四 《人物畫範》琴弦描 087
圖 五 《點石齋叢畫》鐵線描 088
圖 六 《人物畫範》鐵線描 089
圖 七 《點石齋叢畫》行雲流水描 090
圖 八 《人物畫範》行雲流水描 091
圖 九 《點石齋叢畫》馬蝗描 092
圖 十 《人物畫範》馬蝗描 093
圖 十一 《點石齋叢畫》釘頭鼠尾描 094
圖 十二 《人物畫範》釘頭鼠尾描 095
圖 十三 《點石齋叢畫》混描 096
圖 十四 《人物畫範》混描 097
圖 十五 《點石齋叢畫》撅頭釘描 098
圖 十六 《人物畫範》撅頭釘描 099
圖 十七 《點石齋叢畫》曹衣描 100
圖 十八 《人物畫範》曹衣描 101
圖 十九 《點石齋叢畫》折蘆描 102
圖 二十 《人物畫範》折蘆描 103
圖 二十一 《點石齋叢畫》柳葉描 104
圖 二十二 《人物畫範》柳葉描 105
圖 二十三 《點石齋叢畫》竹葉描 106
圖 二十四 《人物畫範》竹葉描 107
圖 二十五 《點石齋叢畫》戰筆水紋描 108
圖 二十六 《人物畫範》戰筆水紋描 109
圖 二十七 《點石齋叢畫》減筆描 110
圖 二十八 《人物畫範》減筆描 111
圖 二十九 《點石齋叢畫》枯柴描 112
圖 三十 《人物畫範》枯柴描 113
圖 三十一 《點石齋叢畫》蚯蚓描 114
圖 三十二 《人物畫範》蚯蚓描 115
圖 三十三 《點石齋叢畫》橄欖描 116
圖 三十四 《人物畫範》橄欖描 117
圖 三十五 《點石齋叢畫》棗核描 118
圖 三十六 《人物畫範》棗核描 119
十八描法之檢討圖錄
圖 1 汪珂玉在《珊瑚網》「古今描法一十八等」 132
圖 2 明朝萬曆年間(西元1573~1620年)周履靖撰《天形道貌》 135
圖 3 鄒德中《繪事指蒙》 《描法古今一十八等》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