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plague)是由鼠疫耶爾森氏菌(Yersinia peslis) 所引起的烈性傳染病,致死率極高,屬於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 ,也是一種與動物生態循環有關的野生動物病,其形成是長期生物演化的結果,而在地方的肂虐一般稱「人間鼠疫」。
這個讓人聞之色變的古老疾病,在歷史上被冠上「黑死病」之名,在西元6世紀、14世紀、19世紀曾造成世界性鼠疫大流行,除人命傷亡慘重之外,更對被波及地區的國家社會產生重大影響與變遷。
人類對這個疾病的理解和控制,目前基本上被認為和現代醫學與醫療進展,以及國家力量對社會的有效支配與管理相關連。近期以來學科整合和新技術引進,如生態環境、醫學地理、空間流行病學及地理資訊系統(GIS)等,均為這一古老而威脅重大的疫病,注入了更多理解面向,也在跨學科多維視野下開發新議題,並重啟了部分歷史研究課題,而對於「人間鼠疫」流行所造成的社會經濟問題,也有了更多討論,例如有關「明清易代」的見解
。引發人間鼠疫流行的鼠疫菌、宿主和媒介各有特定分布區域,並存在着各自的社會空間屬性。
由於自然環境的變化不受人為國界限制,因此若將長期而跨區域流行的鼠疫,放到環境史和全球史的視野中,相信能更好瞭解這一傳染病所造成的影響。 在此前提下,本書聚焦於東南海域下的金門,試圖理解這個位處九龍江口,自大航海時代以來編織入世界史脈絡中的蕞爾小島,在邊界與樞紐的雙重地理位置上,百姓如何面對黑死病的肆虐,以及惡疫橫行時,國家與地方社會的位置。
疫病本身及其傳播途徑牽連起人間鼠疫的流行,因此生態環境、區域地理、自然災害、移民、交通、人口流動,將是觀照這個議題的指標和背景。
當前對鼠疫的鑑定來自細菌學及血清學的認定,而這是近代以來醫學進展的重要成果,因此鼠疫目前已是醫學學科認定下的一項疾病;而在歷史上對於這項疾病,除文獻欠缺之外,更大的問題是過去大多以「瘟疫」、「時疫」、「大疫」等詞彙,涵蓋了大多數的烈性傳染病,因此目前有關歷史上鼠疫的研究,主要是臨床上以淋巴及血管系統的炎症和組織出血為基本特徵,並依據發病部位的病理變化,通常分成腺鼠疫(bubonic
plague)、肺鼠疫(pneumonic plague)和敗血型鼠疫(septicaemic plague)等三大類型 ,而在過往的大規模流行上,最主要是由腺鼠疫所造成的危害,部分地區腺鼠疫和肺鼠疫並行。
依據《金門鼠疫防治檔案》的資料紀載,金門最主要是腺鼠疫肆虐,少數仍有肺鼠疫流行的記錄。 在資料方面,金門自光緒20年(1894)方才出現明確的疫症之名 ,但一直要到戰地政務時期(1956~1992)
,鼠疫作為一種現代醫學界定下的傳染疾病,方被清楚認知,並被有效管控及留下相對可靠紀錄。在此之前,金門鼠疫的流行,夾雜在「時疫」一詞中,記錄在方志的祥異或五行志、口傳、地方文獻和驅疫的民間信仰習俗上,因此方志、民間刊行的珠山僑刊《顯影》 、族譜、《正氣中華報》
、官方檔案及田野資料,這些是目前理解金門鼠疫疫病及防治的主要資料依據。特別是《顯影》中和鼠疫相關的記載,更是國史館《金門鼠疫防治檔》資料公布前,最真實報導記錄的民間史料,這些來自當時民間人士的所思、所見、所感和所聞,而「幸存」的史料
,留下了當時金門百姓面對鼠疫時的衝擊和心靈景況,強化且生命化了冰冷檔案的記錄和敘述,後代人在閱讀文獻時,能經由敘事,有著設身處地,生命交會後所產生的溫度與感動。
1894年金門鼠疫的流行,被視為是19世紀以來歷經百年(1855-1959)世界性鼠疫大流行的一環,從1946年《金門鼠疫防治檔》的檔案事由「奉令轉知英國駐東南亞特派員公署疫情情報科宣部溫州為鼠疫區」(詳本書陸、〈金門鼠疫防治檔案〉(一)(1946~1951))也可看出防疫無國界的區域性。根據《金門縣志》的記載,1894年在後浦頭(浦頭)、後水頭(汶水)、沙尾(沙美)等地,造成數百人的傷亡,
1908年鼠疫流行,當時約有8千人喪命,占全島五分之一人口,
這對於一個孤立且維生條件不佳的島嶼,所帶來的社會衝擊,自然是相當嚴重。襲捲金門的鼠疫,除可納入這波世界性鼠疫大流行之外,自1894年直到再無病情傳出的1953年,將近一甲子的歲月,卻歷經滿清、日本和中華民國政府三個不同的政權統治,並對於這一「烈性傳染病」分別有著不同的對應,因此選擇金門作為研究焦點與田野場地,也可觀測傳統和現代性的議題,特別是被國家力量相對徹底整編的金門地方社會。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折$450
-
新書9折$450
-
新書95折$475
-
新書95折$475
-
新書95折$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