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中國,經過三年(1960~1962)的政策調整,1963年開始經濟復甦。 1964年,毛澤東著手教育改革。
江蘇省教育廳於1964年在南師附中(南京師範學院附屬中學)啟動了教育改革。 1965年1月,南師附中、上海育才、北京景山、遼寧黑山四所中學,被國家教育部定為全國中學教育改革的試點學校。南師附中躋身到教育改革的風口浪尖。
南師附中的前身是三江師範學堂附屬中學堂,籌建於1902年。 1949年8月前,名為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學。 1952年高校院系調整,更名為南京師範學院附屬中學(現為南京師範大學附中)。
南師附中擁有巴金、胡風、汪道涵等眾多傑出校友,其中包括袁隆平等數十位中科院院士。南師附中也是高幹子弟、高知子女雲集的學校,幹部子弟幾乎占到學生總數的一半。
本書的資料是南師附中1964年至1966年文革前夕,實施教育改革的完整資料。內容包括相關部門的文獻,學校教改的實踐總結,以及部分學生的思想匯報等。
南師附中從試點班著手,在三個方面進行了改革嘗試:由教師講課過渡到學生小組講課,教師輔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採用單科獨進的方式,減少學生每天的科目學習;用開卷考試替代閉卷考試,只記錄優秀、良好等學習狀況,不打分數,將學生從盲目追求分數的思想負擔中解脫出來。這些嘗試也推廣到全校。學校還安排試點班等班級去蘇北農村進行半天學習,半天勞動的體驗。用校長的話說:這不是所謂的半工半讀,而是要為全日制中學闖出一條新路。
文獻中學生思想匯報的部分,如實地展現出那個年代莘莘學子的心歷路程,為這份文獻增添了活生生的質感。
從社會的角度看這份資料,它是那個年代極其寶貴的歷史見證。甚至,透過這份文獻可以觸摸到接踵而至的文革的因緣脈絡。
南師附中教改有著顯著的特點:強調階級鬥爭;強調學習毛澤東著作;強調貫徹毛澤東的教育思想,培養學生「為革命而學,一顆紅心,兩種準備。」
南師附中的教改,確實是中學教育模式新的探索。倘若不是文革的發生,中斷了南師附中教育改革的進程,南師附中的教育模式極有可能成為全國中學教育新的模式。因此,南師附中教育改革文獻的出版,對認識那個時代就有了更為重要的意義。南師附中教改被視為毛澤東教育思想實踐的典範,名副其實。
1964年,南師附中樹立了放棄高考,背離家庭,落戶農村的學生典型黃桂玉。當時南師附中及另外兩所中學的應屆畢業生總共72人直接到農村落戶,被譽為新時代的72賢,成為全國中學生的楷模。
至1966年文革前夕,「為革命而學」的政治熱情,在南師附中達到了空前的程度,甚至形成了「父母革命兒接班,父母反動兒背叛」的校園氛圍。這一氛圍在南師附中的教改資料中有充分地呈現。學校樹立的「為革命而學」的教改典型周小陽,登上了全國性刊物《中學生》。
與此同時,出身剝削階級家庭的學生則忙著與家庭劃清思想界限,有位學生的家庭還釀出了無可挽回的悲劇。
儘管南師附中的教改在掌握知識的施教手段上有所著力,但教育的關鍵是施教的內容以及對學生價值觀的培養。如果教育的方向錯了,再多的施教手段也無濟於事。
如果說南師附中的教改,曾一度形成「父母革命兒接班,父母反動兒背叛」的政治氛圍;那麼接下來肆虐於文革的「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的對聯,則是對前者的否定。中共中央文革小組針對這幅對聯,提倡過「父母革命兒接班,父母反動兒背叛」的替代口號。可是,回到「父母革命兒接班,父母反動兒背叛」仍是在逆歷史的潮流,本質上還是倒退。
1976年四人幫倒台,1977年恢復國家高考制度。這時的社會氛圍已經突破了過去「家庭出身的羈絆」。文革前被剝奪了上大學,甚至上高中權利的「黑五類」子女,也能上大學了。僅僅十年,社會氛圍的變化如此之大,令人不勝唏噓。
這個社會現象的改變,不僅是對文革的「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的否定,也是對文革前的「父母革命兒接班,父母反動兒背叛」的否定——否定之否定!歷史終究沒有倒退,而是幸運地向前邁出了一步。
歷史是一面鏡子。南師附中的教改正是這樣的一面鏡子。一面不堪回首的鏡子。
王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