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收錄十二篇論文,依性質可分為佛教的社會關懷和寺產問題兩類。在佛教的社會關懷方面,先以宏觀的視野探討漢傳佛教在佛滅兩千五百多年後,現在並非處在末法時代,還有「見法的因緣」;再以大千佛教文化社會企業的理念,列舉佛可以發展的項目,期望透過資源整合,佛教更能適應高齡化與少子化的衝擊;接著三篇論文探討佛教因高齡化與少子化所造成的問題,以及因應之道。
寺產問題方面,首先探討台灣戰後的寺院經濟發展與寺產問題,其次討論台灣為數眾多的中小型寺院,如何以策略聯盟的方式,共享資源創造新局;再次有兩篇論文探討違建寺廟的問題及解決之道;接著檢視寺院所在區位之地質結構,以及對中古寺院做簡單的體檢,探討有哪些因子將影響到寺院結構安全。最後兩篇論文提出寺院如何以信託方式,達到保全寺產或從事社會福利工作。
本書特色
本書在社會關懷部分,重點是探討在佛滅兩千五百多年後,是否還有見法的因緣,以及佛教對於高齡化與少子化的因應之道,在寺產問題方面則探討因寺產所產生的問題及解決之道。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運喜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客座教授
印尼金剛山佛教大學教授兼檳城研修院院長
大千佛教文化社會企業(股)公司創辦人
台灣發明創意產業學會理事長
佛教弘誓學院、福嚴佛學院、圓通佛學院、
東和佛學研究所、華梵蓮華佛研究所、
圓光佛學院、養諄暨台中假日佛學院、
壹同女眾佛學院兼任教授
黃運喜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客座教授
印尼金剛山佛教大學教授兼檳城研修院院長
大千佛教文化社會企業(股)公司創辦人
台灣發明創意產業學會理事長
佛教弘誓學院、福嚴佛學院、圓通佛學院、
東和佛學研究所、華梵蓮華佛研究所、
圓光佛學院、養諄暨台中假日佛學院、
壹同女眾佛學院兼任教授
目錄
自序
第一篇 從轉折點看漢傳佛教四千年
第二篇 佛教社會企業的源流與發展趨勢
第三篇 少子化與高齡化衝擊下台灣佛寺的因應之道
第四篇 用複合式書院因應台灣高齡化與少子化問題
第五篇 以寺院長照方式圓滿人間佛教的最後一里路
第六篇 當代台灣寺院經濟與寺產問題
第七篇 1+1>2:談宗教策略聯盟
第八篇 當代臺灣違建寺廟建之調查與現況分析
第九篇 陽明山國家公園內違建寺廟之問題分析
第十篇 影響寺院結構安全之危險因子分析
第十一篇 以信託方式解決寺產問題可行性之探討
第十二篇 公益信託:宗教福利經營方式的另一項選擇
附錄一:歷年政策制定與法令變動對寺廟總登記的影響
附錄二:影響寺廟登記登記之相關法令
附件三:簽約停聽看:認識農育權
參考文獻
第一篇 從轉折點看漢傳佛教四千年
第二篇 佛教社會企業的源流與發展趨勢
第三篇 少子化與高齡化衝擊下台灣佛寺的因應之道
第四篇 用複合式書院因應台灣高齡化與少子化問題
第五篇 以寺院長照方式圓滿人間佛教的最後一里路
第六篇 當代台灣寺院經濟與寺產問題
第七篇 1+1>2:談宗教策略聯盟
第八篇 當代臺灣違建寺廟建之調查與現況分析
第九篇 陽明山國家公園內違建寺廟之問題分析
第十篇 影響寺院結構安全之危險因子分析
第十一篇 以信託方式解決寺產問題可行性之探討
第十二篇 公益信託:宗教福利經營方式的另一項選擇
附錄一:歷年政策制定與法令變動對寺廟總登記的影響
附錄二:影響寺廟登記登記之相關法令
附件三:簽約停聽看:認識農育權
參考文獻
序
自序
「人的際遇常因生命中的偶然事件而改變」,這是我回顧過去經歷後的感想,由於我的處事態度是「隨緣不攀緣,一切順著因緣走」,所以常因一些事先無法預料到的事情而使生命發生巨大的改變。影響我近二十多年來最大的事情,是參與玄奘大學的建校工作,在這段期間協助學校解決糾纏難解的土地問題,也因此機緣而在1998年通過了考試院土地登記專業代理人特考,取得了俗稱「土地代書」的地政士資格,並開啟了至今的寺廟財產諮詢服務、合法化輔導與寺產問題研究。
2014年1月,我和吳惠巧教授承攬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陽明山國家公園宗教設施輔導合法化之探討」調研專案,帶著數位學生前往陽明山國家公園內52家寺廟訪察,發現這52家寺廟中屬於佛寺者為20家,其中有13家住持年齡在60歲以上,常住人數大都為1至2人,有年輕徒弟可接班者僅3家,另有1家已焚毀,1家出家老住持已往生,由其在家的兒子接任住持,其他8家已面臨住持往生後無人接任的情形。在撰寫這個專案的成果報告書時,我覺得陽明山所得到的並非個案,隨著寺院共住人員的稀少,信徒的老化與斷層,可以預見的是台灣佛教界將臨一場巨大地改變,此後我的研究方向,逐漸注意到在高齡化與少子會的雙重衝擊下,台灣佛教所面臨的問題與因應之道,對台灣佛教的前途也更加關心。
本書是收錄我過去十多年來發表的論文,依性質可區分為佛教的社會關懷和寺產問題兩類,於是命名為《佛教的社會關懷與寺產問題》。以下是各篇論文原始發表處與大綱:
一、〈從轉折點看漢傳佛教四千年–來自末世類經典的啟示〉,發表於2017年12月8日,中華維鬘學會主辦之「中華維鬘學會成立十週年學術研討會」。經改寫後發表於《問哲》第五期,2018年6月。本文以歷史發展的角度探討正法住世的期限,發現早期佛教初創時所謂「正法住世一千年」是一句祝福的話,但這句話在佛教展超過一千年時,就成了詛咒或制約佛教發展的用語,若能破除這種三期直線論的心理,則我們現在並非處在末法時代,還有「見法的因緣」,對於佛教的未來發展並不悲觀。
二 、〈佛教社會企業的源流與發展趨勢〉,發表於2017年7月19日,中華佛寺協會主辦之「E世代宗教發展與存續之道」學術研討會。經改寫後發表於《王吉林教授80嵩壽紀念論文集》,2018年6月。本文敘述中國古代佛教從事的福(祉)利事業。並介紹現代的大千佛教文化社會企業的理念,以及列舉佛教社會企業可以發展的項目。期望拋磚引玉,號召更多的寺院、佛教團體參與,為佛教、為眾生,留下一些努力的足跡。
三 、〈少子化與高齡化衝擊下台灣佛寺的因應之道〉,發表於2014年4月5日,華梵大學蓮華學佛園主辦之「2014年第四屆兩岸跨宗教與文化對談暨紀念曉雲法師圓寂滿十週年學術研討會」。本文說明了近年來台灣佛教已逐漸面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雙重影響,造成諸多的問題,如飲食問題、照顧問題、關懷問題、寺院空間利用問題、有心人士對寺產的覬覦問題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以策略聯盟、寺產信託、委託經營等三種方式因應。
四、〈用複合式書院因應台灣高齡化與少子化問題–新竹覺風書院經驗分享〉,發表於2017年5月13日,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社團法人中華維鬘學會合辦之「佛教對話與人類福祉」學術論壇。經改寫後發表於《問哲》第三期,2017年6月。新竹覺風書院由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永修精舍共同創辦,是一所結合樂齡學習、日托中心、免費素食營養午餐、開心農場、庭園咖啡館等功能的書院,課程設計課程分別為「健康人生系列」、「睿智人生系列」、「和諧人生系列」、「美好人生系列」、「圓滿人生系列」等五大領域,安頓與統合人類的身心靈需求。
五、〈以寺院長照圓滿人間佛教的最後一里路〉,發表於2018年5月,玄奘大學宗教系主辦之第十六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經改寫後發表於《問天》第二期,2018年6月。本文敘述人間佛教是當代佛教的主流,人間是居於上升天乘或趨向解脫乘、菩薩乘(佛乘),與沉淪三惡道的樞紐。寺院從事長照服務,對被照顧者而言,除了身體的照顧與心靈的安頓外,最重要的是接受佛法,以佛法薰習成為往生的資糧,從而克服心理的不安與恐懼。因此,寺院長照方式可說是圓滿人間佛教的最後一里路。
六 、〈當代台灣寺院經濟與寺產問題〉,發表於《玄奘佛學研究》第8期,2007年11月。本文針對當代台灣寺院經營的兩大問題─寺院經濟發展與寺產問題,做一回顧式的敘述,希望從各種問題所造成的影響中尋求解決之道。由於本文是十二年前的舊作,這次收錄到本書,其中內容已配合法令的修訂而做較大幅度的改寫。
七 、〈1┼1>2:談宗教策略聯盟〉,發表於2004年11月,玄奘大學宗教系主辦之第二屆「宗教福利與資源運用學術研討會」。本文先以企業策略聯盟的基本概念開始,再切入宗教策略聯盟,探討宗教策略聯盟的意義、要件、優缺點、可合作項目,並以新竹市四個宗教團體的策略聯盟為例,說明宗教策略聯盟的運作實務。
八、〈當代臺灣違建寺廟之調查與現況分析〉,發表於2013年4月,玄奘大學宗教系主辦之第十二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經改寫後發表於《法印學報》第4期,2013年10月。本文為為國科會「臺灣本土宗教思想倫理對生態、環境的論述、影響與前瞻─臺灣環境倫理與動物倫理論述、影響與前瞻」整合型計畫之子計畫:「臺灣寺廟違建現況調查及其對生態環境影響之評估」第一年執行之成果報告,目的是分析台灣違建寺廟的樣態及違建原因。
九、〈陽明山國家公園內違建寺廟之問題分析〉,發表於2014年4月26、27日,玄奘大學宗教系主辦之「2014動物解、動物權與生態平衡,東西方哲學與宗教對話國際會議」。經改寫後發表於《法印學報》第4期,2013年10月。本文為為國科會「臺灣本土宗教思想倫理對生態、環境的論述、影響與前瞻─臺灣環境倫理與動物倫理論述、影響與前瞻」整合型計畫之子計畫:「臺灣寺廟違建現況調查及其對生態環境影響之評估」第二年執行之成果報告。透過田野調查與深度訪談途徑,搜集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52家宗教設施及土地使用管理問題的案例,分別就管理者、建築物及土地權屬、所在區位、限制發展地區及條件發展地區等項目加以檢核、分析。
十、〈影響寺院安全結構之危險因子分析〉,發表於2014年5月,玄奘大學宗教系主辦之第十三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經改寫後發表於《法印學報》第6期,2016年4月。(與吳惠巧合寫,本人為第一作者)本文為為國科會「臺灣本土宗教思想倫理對生態、環境的論述、影響與前瞻─臺灣環境倫理與動物倫理論述、影響與前瞻」整合型計畫之子計畫:「臺灣寺廟違建現況調查及其對生態環境影響之評估」第三年執行之成果報告。主要以地質資料庫,檢視寺院所在區位之地質結構,以及對中古寺院做簡單的體檢,探討有哪些因子將影響到寺院結構安全。
十一、〈以信託方式解決寺產問題可行性之探討〉,發表於2002年12月,中華佛寺協會主辦之「第一屆佛寺建築文化與經營管理學術研討會」。經改寫後發表於《玄奘學報》第6期,2003年5月。本文是台灣宗教信託相關研究中屬於開創性的論文,發表時間是在信託三法完成後不久,發表後,內政部民政司宗教輔導科、各大銀行信託部門相關主管紛紛來訪諮詢。本文敘述信託的意義及歷史淵源,其他依次為寺廟欲從事信託應具備的法律概念、委託人的權利義務、寺廟適合辦理信託的條件舉隅、寺廟辦理信託的可行性評估及結論。
十二 、〈公益信託─宗教福利資源運用的另一選擇〉,發表於2003年10月,玄奘大學宗教學系主辦之第一屆「宗教福利與資源運用學術研討會」。主要探討以信託方式辦理宗教福利服務,提供宗教團體在面對經濟不景氣,各項資源縮水,籌款困難時的參考。宗教團體從事社會福利工作,可以財團法人與公益信託方式來經營,正如同解決事情的方式可能有兩種以上的方法,所以宗教團體也要有「公益信託不是唯一的選擇」的信念,在選擇任何方式之前應仔細評估,將每個案子量身設計最佳的組合,以增加福利服務的功效。
在12篇論文之外,本書另外收錄2篇資料,提供讀者進一步了解台灣佛教寺院之所以產生寺產與經濟問題的背景,以及1篇關於農育權的文章,農育權的寫作因緣是鑒於最近十多年來,由於社會經濟環境的快速變化,牽動著法律的修訂,許多我們過去熟悉的法律名詞與條文都和以前有許多的不同,尤其是與民眾權益息息相關的民法,也有許多條文的修訂,如過去存在的「永佃權」已經刪除,取而代之的是「農育權」。也因為國人對於新修訂法令的陌生,導致有心人士拿來當詐騙的籌碼。
本書所收錄的各篇論文,因為寫作時間不同、性質不一,雖經出版前的內容修訂、統一體例,但也受限於時間或思慮不周,難免有錯誤或不圓滿之處,尚祈諸位先進予以指教。
「人的際遇常因生命中的偶然事件而改變」,這是我回顧過去經歷後的感想,由於我的處事態度是「隨緣不攀緣,一切順著因緣走」,所以常因一些事先無法預料到的事情而使生命發生巨大的改變。影響我近二十多年來最大的事情,是參與玄奘大學的建校工作,在這段期間協助學校解決糾纏難解的土地問題,也因此機緣而在1998年通過了考試院土地登記專業代理人特考,取得了俗稱「土地代書」的地政士資格,並開啟了至今的寺廟財產諮詢服務、合法化輔導與寺產問題研究。
2014年1月,我和吳惠巧教授承攬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陽明山國家公園宗教設施輔導合法化之探討」調研專案,帶著數位學生前往陽明山國家公園內52家寺廟訪察,發現這52家寺廟中屬於佛寺者為20家,其中有13家住持年齡在60歲以上,常住人數大都為1至2人,有年輕徒弟可接班者僅3家,另有1家已焚毀,1家出家老住持已往生,由其在家的兒子接任住持,其他8家已面臨住持往生後無人接任的情形。在撰寫這個專案的成果報告書時,我覺得陽明山所得到的並非個案,隨著寺院共住人員的稀少,信徒的老化與斷層,可以預見的是台灣佛教界將臨一場巨大地改變,此後我的研究方向,逐漸注意到在高齡化與少子會的雙重衝擊下,台灣佛教所面臨的問題與因應之道,對台灣佛教的前途也更加關心。
本書是收錄我過去十多年來發表的論文,依性質可區分為佛教的社會關懷和寺產問題兩類,於是命名為《佛教的社會關懷與寺產問題》。以下是各篇論文原始發表處與大綱:
一、〈從轉折點看漢傳佛教四千年–來自末世類經典的啟示〉,發表於2017年12月8日,中華維鬘學會主辦之「中華維鬘學會成立十週年學術研討會」。經改寫後發表於《問哲》第五期,2018年6月。本文以歷史發展的角度探討正法住世的期限,發現早期佛教初創時所謂「正法住世一千年」是一句祝福的話,但這句話在佛教展超過一千年時,就成了詛咒或制約佛教發展的用語,若能破除這種三期直線論的心理,則我們現在並非處在末法時代,還有「見法的因緣」,對於佛教的未來發展並不悲觀。
二 、〈佛教社會企業的源流與發展趨勢〉,發表於2017年7月19日,中華佛寺協會主辦之「E世代宗教發展與存續之道」學術研討會。經改寫後發表於《王吉林教授80嵩壽紀念論文集》,2018年6月。本文敘述中國古代佛教從事的福(祉)利事業。並介紹現代的大千佛教文化社會企業的理念,以及列舉佛教社會企業可以發展的項目。期望拋磚引玉,號召更多的寺院、佛教團體參與,為佛教、為眾生,留下一些努力的足跡。
三 、〈少子化與高齡化衝擊下台灣佛寺的因應之道〉,發表於2014年4月5日,華梵大學蓮華學佛園主辦之「2014年第四屆兩岸跨宗教與文化對談暨紀念曉雲法師圓寂滿十週年學術研討會」。本文說明了近年來台灣佛教已逐漸面臨少子化與高齡化的雙重影響,造成諸多的問題,如飲食問題、照顧問題、關懷問題、寺院空間利用問題、有心人士對寺產的覬覦問題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以策略聯盟、寺產信託、委託經營等三種方式因應。
四、〈用複合式書院因應台灣高齡化與少子化問題–新竹覺風書院經驗分享〉,發表於2017年5月13日,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社團法人中華維鬘學會合辦之「佛教對話與人類福祉」學術論壇。經改寫後發表於《問哲》第三期,2017年6月。新竹覺風書院由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永修精舍共同創辦,是一所結合樂齡學習、日托中心、免費素食營養午餐、開心農場、庭園咖啡館等功能的書院,課程設計課程分別為「健康人生系列」、「睿智人生系列」、「和諧人生系列」、「美好人生系列」、「圓滿人生系列」等五大領域,安頓與統合人類的身心靈需求。
五、〈以寺院長照圓滿人間佛教的最後一里路〉,發表於2018年5月,玄奘大學宗教系主辦之第十六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經改寫後發表於《問天》第二期,2018年6月。本文敘述人間佛教是當代佛教的主流,人間是居於上升天乘或趨向解脫乘、菩薩乘(佛乘),與沉淪三惡道的樞紐。寺院從事長照服務,對被照顧者而言,除了身體的照顧與心靈的安頓外,最重要的是接受佛法,以佛法薰習成為往生的資糧,從而克服心理的不安與恐懼。因此,寺院長照方式可說是圓滿人間佛教的最後一里路。
六 、〈當代台灣寺院經濟與寺產問題〉,發表於《玄奘佛學研究》第8期,2007年11月。本文針對當代台灣寺院經營的兩大問題─寺院經濟發展與寺產問題,做一回顧式的敘述,希望從各種問題所造成的影響中尋求解決之道。由於本文是十二年前的舊作,這次收錄到本書,其中內容已配合法令的修訂而做較大幅度的改寫。
七 、〈1┼1>2:談宗教策略聯盟〉,發表於2004年11月,玄奘大學宗教系主辦之第二屆「宗教福利與資源運用學術研討會」。本文先以企業策略聯盟的基本概念開始,再切入宗教策略聯盟,探討宗教策略聯盟的意義、要件、優缺點、可合作項目,並以新竹市四個宗教團體的策略聯盟為例,說明宗教策略聯盟的運作實務。
八、〈當代臺灣違建寺廟之調查與現況分析〉,發表於2013年4月,玄奘大學宗教系主辦之第十二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會議」。經改寫後發表於《法印學報》第4期,2013年10月。本文為為國科會「臺灣本土宗教思想倫理對生態、環境的論述、影響與前瞻─臺灣環境倫理與動物倫理論述、影響與前瞻」整合型計畫之子計畫:「臺灣寺廟違建現況調查及其對生態環境影響之評估」第一年執行之成果報告,目的是分析台灣違建寺廟的樣態及違建原因。
九、〈陽明山國家公園內違建寺廟之問題分析〉,發表於2014年4月26、27日,玄奘大學宗教系主辦之「2014動物解、動物權與生態平衡,東西方哲學與宗教對話國際會議」。經改寫後發表於《法印學報》第4期,2013年10月。本文為為國科會「臺灣本土宗教思想倫理對生態、環境的論述、影響與前瞻─臺灣環境倫理與動物倫理論述、影響與前瞻」整合型計畫之子計畫:「臺灣寺廟違建現況調查及其對生態環境影響之評估」第二年執行之成果報告。透過田野調查與深度訪談途徑,搜集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52家宗教設施及土地使用管理問題的案例,分別就管理者、建築物及土地權屬、所在區位、限制發展地區及條件發展地區等項目加以檢核、分析。
十、〈影響寺院安全結構之危險因子分析〉,發表於2014年5月,玄奘大學宗教系主辦之第十三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經改寫後發表於《法印學報》第6期,2016年4月。(與吳惠巧合寫,本人為第一作者)本文為為國科會「臺灣本土宗教思想倫理對生態、環境的論述、影響與前瞻─臺灣環境倫理與動物倫理論述、影響與前瞻」整合型計畫之子計畫:「臺灣寺廟違建現況調查及其對生態環境影響之評估」第三年執行之成果報告。主要以地質資料庫,檢視寺院所在區位之地質結構,以及對中古寺院做簡單的體檢,探討有哪些因子將影響到寺院結構安全。
十一、〈以信託方式解決寺產問題可行性之探討〉,發表於2002年12月,中華佛寺協會主辦之「第一屆佛寺建築文化與經營管理學術研討會」。經改寫後發表於《玄奘學報》第6期,2003年5月。本文是台灣宗教信託相關研究中屬於開創性的論文,發表時間是在信託三法完成後不久,發表後,內政部民政司宗教輔導科、各大銀行信託部門相關主管紛紛來訪諮詢。本文敘述信託的意義及歷史淵源,其他依次為寺廟欲從事信託應具備的法律概念、委託人的權利義務、寺廟適合辦理信託的條件舉隅、寺廟辦理信託的可行性評估及結論。
十二 、〈公益信託─宗教福利資源運用的另一選擇〉,發表於2003年10月,玄奘大學宗教學系主辦之第一屆「宗教福利與資源運用學術研討會」。主要探討以信託方式辦理宗教福利服務,提供宗教團體在面對經濟不景氣,各項資源縮水,籌款困難時的參考。宗教團體從事社會福利工作,可以財團法人與公益信託方式來經營,正如同解決事情的方式可能有兩種以上的方法,所以宗教團體也要有「公益信託不是唯一的選擇」的信念,在選擇任何方式之前應仔細評估,將每個案子量身設計最佳的組合,以增加福利服務的功效。
在12篇論文之外,本書另外收錄2篇資料,提供讀者進一步了解台灣佛教寺院之所以產生寺產與經濟問題的背景,以及1篇關於農育權的文章,農育權的寫作因緣是鑒於最近十多年來,由於社會經濟環境的快速變化,牽動著法律的修訂,許多我們過去熟悉的法律名詞與條文都和以前有許多的不同,尤其是與民眾權益息息相關的民法,也有許多條文的修訂,如過去存在的「永佃權」已經刪除,取而代之的是「農育權」。也因為國人對於新修訂法令的陌生,導致有心人士拿來當詐騙的籌碼。
本書所收錄的各篇論文,因為寫作時間不同、性質不一,雖經出版前的內容修訂、統一體例,但也受限於時間或思慮不周,難免有錯誤或不圓滿之處,尚祈諸位先進予以指教。
內容連載
第一篇
從轉折點看漢傳佛教四千年:來自末法類經典的啟示
摘要
在漢傳佛教中,從南北朝末期就出現了「正法、像法、末法」三期直線論的歷史發展,到現在還有相當多的信眾認為我們正處於「魔強法弱」的末法時代,本文以歷史發展的角度探討正法住世的期限,發現早期佛教初創時所謂「正法住世一千年」是一句祝福的話,但這句話在佛教展超過一千年時,就成了詛咒或制約佛教發展的用語,若能破除這種三期直線論的心理,則我們現在並非處在末法時代,還有「見法的因緣」,對於佛教的未來發展並不悲觀。
關鍵詞:正法住世、雜阿含經906經、摩摩耶經、佛說法滅盡經
前言
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前,佛教在印度誕生,至西漢哀帝元壽元年(2 B.C.),博士弟子景盧,從大月氏使者伊存口授浮屠經,[1]佛教因此傳入中國,到今(2017)年已有2019年的歷史了。佛教傳入中國374年之後,在朝鮮半島之高句麗小獸林王2年(A.D. 372)6月,由前秦符堅,「遣使送浮圖順道及佛像佛經于高句麗。」[2]這是佛教傳入韓國的開始。其後在朝鮮半島之百濟聖王30年(552)
始以佛像經卷,贈於日本,且貽書曰:是法於諸法中,最為殊勝。周公孔子,尚不能知,能生無量福德,成就無上菩提,云云。[3]
這是佛教經韓國傳入日本之始。另傳入時間不詳、傳入管道多元的越南佛教,到後來亦與韓國、日本佛教一樣,屬於漢傳佛教系統。
從轉折點看漢傳佛教四千年:來自末法類經典的啟示
摘要
在漢傳佛教中,從南北朝末期就出現了「正法、像法、末法」三期直線論的歷史發展,到現在還有相當多的信眾認為我們正處於「魔強法弱」的末法時代,本文以歷史發展的角度探討正法住世的期限,發現早期佛教初創時所謂「正法住世一千年」是一句祝福的話,但這句話在佛教展超過一千年時,就成了詛咒或制約佛教發展的用語,若能破除這種三期直線論的心理,則我們現在並非處在末法時代,還有「見法的因緣」,對於佛教的未來發展並不悲觀。
關鍵詞:正法住世、雜阿含經906經、摩摩耶經、佛說法滅盡經
前言
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前,佛教在印度誕生,至西漢哀帝元壽元年(2 B.C.),博士弟子景盧,從大月氏使者伊存口授浮屠經,[1]佛教因此傳入中國,到今(2017)年已有2019年的歷史了。佛教傳入中國374年之後,在朝鮮半島之高句麗小獸林王2年(A.D. 372)6月,由前秦符堅,「遣使送浮圖順道及佛像佛經于高句麗。」[2]這是佛教傳入韓國的開始。其後在朝鮮半島之百濟聖王30年(552)
始以佛像經卷,贈於日本,且貽書曰:是法於諸法中,最為殊勝。周公孔子,尚不能知,能生無量福德,成就無上菩提,云云。[3]
這是佛教經韓國傳入日本之始。另傳入時間不詳、傳入管道多元的越南佛教,到後來亦與韓國、日本佛教一樣,屬於漢傳佛教系統。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300
-
新書85折$323
-
新書88折$334
-
新書9折$342
-
新書9折$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