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必備套書組2 (正確洗菜,擺脫農藥陰影 + 正視威脅,別讓毒駭到你)

家庭必備套書組2 (正確洗菜,擺脫農藥陰影 + 正視威脅,別讓毒駭到你)
定價:620
NT $ 490
  • 作者:顏瑞泓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19-05-30
  • 語言:繁體中文
  • 裝訂:平裝 / 432頁 / 21 x 15 x 2.5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內容簡介

《正確洗菜,擺脫農藥陰影:家庭必備! 學會洗泡刷,減少蔬果農藥殘留,確保全家人健康》

權威農藥專家親自傳授,每一個人都要學會的蔬果清洗術
一本關心家人飲食安全的人必讀、五顆星級的實用生活養生書

✔ 看完本書您將發現,農藥不可怕,不會清洗才可怕
✔ 五穀雜糧、蔬菜、水果分門別類介紹,囊括31大項、近百種常見農作物清洗重點與訣竅
✔ 圖文並茂,步驟化說明,讓您1分鐘了解農藥殘留部位,3分鐘學會如何清洗
✔ 方便查詢合法使用農藥的種類與功能

洗對了,就能減少一分農藥殘留,增加一分安心!

「如何清洗蔬果才不會吃進農藥?」
用鹽、小蘇打洗蔬果,都比不上流動的自來水
蘋果的蒂頭最容易聚積農藥,橘子多放幾天再吃更安全
小白菜洗完要浸泡,玉米水煮後農藥就發散
四季豆隙縫要刷洗,香蕉剝皮前也要洗…… 

本書作者顏瑞泓教授從事農藥殘留研究二十餘年,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首次動筆寫書,主要是考慮到食安風暴頻傳,民眾對自己入口的東西不放心,加上網路傳言非常多,消費者缺乏對農藥的正確認識,就無法免於吃的恐懼,所以希望藉由這本書教大家:認識農藥,用對方法,洗對部位,再也不用擔心蔬果上的農藥殘留!

          *          *          *

解答對農藥的疑問
由於不了解農藥成分與運作方式,一般人聽到農藥就害怕。本書以認識農藥出發,規劃了「蔬果農藥殘留25問」,有助讀者真正理解如何挑選安全的蔬果,為全家人的食安把關。 

分門別類提供各種蔬果農藥殘留清洗法
將家庭常見的蔬果分類,說明農藥的合法運用方式、類型、易殘留部位等,針對各種狀況提供最有效的清潔方式,並搭配重點清洗示範插圖,方便讀者照著做、安心吃。 

破解網路上令人害怕的傳言
網路上似是而非的傳言很多,常造成人心惶惶,什麼都不敢吃。事實上,只要有相關的知識,保持冷靜,很容易可以判別真假。作者以專業為您一一破解網路上最熱門的十大傳言,並告訴您真正的事實。 

[本書特色]
清楚易讀的圖文編排,專業的內容、生活化的解說,依作物群組【分類標籤】,將清洗步驟【圖示化】,方便讀者迅速查詢各類農產品清洗重點及訣竅,並貼心整理【蔬果盛產時間表】幫助民眾了解作物生產季節,闢有【網路追追追,傳言破解】單元為消費者釐清食安疑慮。 

有鑑於臺灣民眾對食安問題愈來愈重視,蔬果農藥殘留的情形也一直存在,臺大農業化學系教授顏瑞泓,特別編寫這本《正確洗菜,擺脫農藥陰影》,讓讀者先從了解農藥的類型、使用方式,如何造成殘留開始,再透過簡單易懂的圖文解說和舉例,逐一介紹能有效清除不同種類食材上各種農藥殘留的方法,是重視飲食安全的民眾在採購、清洗食材時的最佳指南。 

[安心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李國欽 前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所長
徐源泰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
黃青真 財團法人臺灣營養基金會董事長、國立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蔡季芳 電視烹飪名師「阿芳老師」

 

《正視威脅,別讓毒駭到你:家庭必備!認識毒物的真相,積極避毒、減毒,降低全家人健康風險》

如何在充滿毒性物質的環境中健康生活?
是現代人面臨最大挑戰,也是不得不正視的課題。 

繼《正確洗菜,擺脫農藥陰影》之後,鑽研農藥、化學物的權威專家顏瑞泓教授,再次引導你從認識「毒」的意義切入,分析日常生活中可能暴露來源與接觸途徑,進而從法規、業者的做法、消費者的因應等方向去了解這些可能的風險,經由讓自己可以識毒、知毒,進而能做到避毒、減毒。

          *          *          *

救人的藥也可能是要命的毒,
聰明面對生活中無所不在的隱形殺手,才是安全實惠的保健之道 

#「天然即無毒」是錯誤的印象
# 劑量決定毒性,先確定量再說
# 培養識毒能力,政府網站資料全都露
# 常用毒性專有名詞一次理解 

毒,無孔不入,存在我們的生活空間,從口食入、從鼻吸入、皮膚接觸,不可能完全零暴露。你,害怕嗎? 

看完本書,你將會:
✔ 了解毒的定義,學會判斷危害性。
✔ 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毒性物質。
✔ 熟悉法規如何規定、政府如何檢測,我們該如何預防。
✔ 覺悟沒有無毒生活,只有正視威脅,積極避毒。 

「一個化學物,毒或是不毒,好或不好,取決於『量』,而非『來源』是天然或人工製造。」書中一一舉例,讓人豁然開朗!徹底明白「毒是何物」,就能趨吉避凶,避免因毒而傷害身體;也能判斷傳言真假,不再聞毒色變。 

[本書特色]
本書有清楚易讀的圖文編排,專業的內容,詳實的知識,一眼秒懂的資訊圖表,並在最後單元回覆破解網路傳言,為消費者釐清有關「生活中的毒」各種健康風險疑慮,是一本具有必要性及實用性的五星級知識保健書。 

[安心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何素鵬 國立中興大學獸醫系教授
費雯綺 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所長
楊振昌 臺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
潘敏雄 國立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顏瑞泓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教授,負責主持農藥暨環境毒物研究室,曾獲頒「臺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年輕學者學術研究獎」,並分別獲國立臺灣大學及生農學院評選為「教學優良教師」,學生評價授課風格生動有趣,擅長以大量的生活知識或小故事,讓看起來很難記的東西變得令人印象深刻。曾榮獲2014臺灣農業化學會第五十二屆大會學術榮譽獎。著有《正確洗菜,擺脫農藥陰影》(商周出版)

〔學歷〕
1980~1983 臺灣省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畢業
1983~1987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畢業
1987~1989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研究所碩士
1991~1996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
2005~2005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短期研究
2009~2013 臺灣農業化學與食品科學期刊總編輯
2013~2014 東京農工大學短期研究
2014~ 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農藥技術諮議會」委員
2017~ 環境保護署毒物及化學物質局「毒性化學物質學者專家諮詢會議」委員
2017~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衛生安全與營養諮議會」委員
2017~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農業推廣教授

相關著作:《正確洗菜,擺脫農藥陰影:家庭必備! 學會洗泡刷,減少蔬果農藥殘留,確保全家人健康》《正視威脅,別讓毒駭到你:家庭必備!認識毒物的真相,積極避毒、減毒,降低全家人健康風險》

 

目錄

《正確洗菜,擺脫農藥陰影:家庭必備! 學會洗泡刷,減少蔬果農藥殘留,確保全家人健康》 

推薦序:專家傳授的生活知識 / 徐源泰
推薦序:要多吃植物性食物,也要更安全安心 / 黃青真
前言:減一分殘留,增一分安心 

本書使用指南 

Part1. 蔬果農藥殘留25問?

〔認識篇〕
Q1:農藥是什麼東西?蔬菜水果都有噴灑農藥,安全嗎?
Q2:「農藥」聽起來就感覺有毒,農作物為何還要使用農藥?
Q3:常聽說農民種自己吃的菜時,會另外栽種,完全不噴灑農藥,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呢?
Q4:為何農作物會有農藥殘留?不能避免嗎?
Q5:什麼是安全採收期?這段期間採收的蔬果吃起來就安全嗎?
Q6:新聞時常報導某項農產品農藥殘留檢驗不合格。什麼是合格不合格的標準?
Q7:「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如何訂定的?如果特別愛吃某種蔬果,那麼也沒事嗎?
Q8:是否通過農藥殘留檢驗的農作物,就沒有農藥殘留?
Q9:我們看到的農產品殘留農藥檢驗是誰做的?可以相信嗎?
Q10:農民們怎麼知道哪些農藥可以合法用於哪些農作物呢?
Q11:在農藥延伸使用制度中,農作物如何分群組?又分哪些群組呢?
Q12:使用農藥還要分群,那麼農作物分了群組後有什麼好處呢? 

〔挑選篇〕
Q13:標示為有機栽種的農產品,是不是就不會有農藥殘留的問題呢?
Q14:我們只要在農產品選購與清潔上多用心,是不是就不用擔心農藥對人的影響呢?
Q15:聽說挑選有蟲咬過或是病斑的蔬果,就是沒有灑農藥,真的是這樣嗎?
Q16:在市場上到底要怎樣選購蔬果才能避免農藥殘留的風險呢?
Q17:市面上有些蔬果有貼標章,這種會比較有保障嗎?
Q18:水耕農產品看起來很乾淨,會不會比較衛生安全? 

〔清除篇〕
Q19:有人說用鹽可以清除蔬果上的農藥,是不是真的呢?
Q20:市面上有專用的蔬果清潔劑,是否會洗得比較乾淨呢?
Q21:聽說用小蘇打或醋來洗可以中和農藥,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是真的嗎?
Q22:有人用臭氧來清洗蔬果,可以清除農藥殘留嗎?到底哪一種方法最有效呢?
Q23:看見電視節目中有人採摘田裡的菜直接生吃,有機蔬菜可以不用洗就直接吃嗎?
Q24:蔬果買回來放一陣子再食用,農藥殘留會減少嗎?
Q25:萬一無法確定自己買到的農產品農藥殘留是合乎標準的,該怎麼辦? 

Part2. 如何去除農產品上的農藥殘留

◆殘留與清除

五穀雜糧類
葉菜類
花果瓜菜類
豆菜類
根莖類
菇類
水果類
其他

Part3. 網路追追追,傳言破解

網路說:櫻桃裡寄生了一種蛆蟲,幾乎一○○%的櫻桃裡面都有。
網路說:為了讓西瓜比較甜,會用打針的方式注入甜味劑。
網路說:用精鹽洗蔬菜,去毒不成反被毒害。
網路說:現在的豆芽是用化肥水泡出來的。
網路說:農民會在「鳳梨心」注射生長激素。
網路說:小心水煮玉米,有劇毒。
網路說:蘑菇吸收重金屬能力超強。
網路說:反季水果成了問題水果。
網路說:土豆(馬鈴薯)、紅薯(地瓜)、荸薺、銀杏不能連皮吃。
網路說:美國有十二大含農藥的骯髒蔬果。 

◆附錄:蔬果盛產時間表 

 

《正視威脅,別讓毒駭到你:家庭必備!認識毒物的真相,積極避毒、減毒,降低全家人健康風險》 

推薦序:掌握正確資訊,守護全家人健康 / 費雯綺
前 言:因「毒」憂慮,為「毒」愁? 

Part1. 問世間毒是何物?直教人擔心不已 

Chapter 1_化學物質總是毒的迷思
Chapter 2_天然ㄟ尚好嗎!?
Chapter 3_天然與人工化學物比一比

Part2. 由口而入的毒 

Chapter 4_天然蔬果、五穀雜糧等植物性的食材
Chapter 5_肉類與海產類
Chapter 6_加工食品
Chapter 7_非傳統食材
Chapter 8_食器與包裝
Chapter 9_烹調與食用過程 

Part3. 與身體接觸吸收的毒 

Chapter 10_衣物是最親近的暴露

Part4. 環境中的有毒物質 

Chapter 11_無法暫時停止呼吸怎麼辦?

Part5. 毒物魅影,流言破解 

聽說:釀造食品中含有煮不死的黃麴毒素,吃了一毫克就會死,是真的嗎?
聽說:食物微波後會產生毒素,而且還會殘留放射性物質,對人體健康有害,這是真的嗎?
聽說:雞脖子、雞翅膀、雞屁股都有打生長激素不能吃,是真的嗎?
聽說:不沾鍋上面的塗佈有毒,會致癌,請問真的嗎?
聽說:味精是致癌食物前三名,是真的嗎?
聽說:市售鮮奶中含有抗生素、動物用藥等有害物質,請問是真的嗎?
聽說:健康的黑糖竟然常吃會致癌,這是真的嗎?
聽說:使用鋁鍋會得老人痴呆症,是真的嗎?
聽說:青菜含硝酸鹽,料理後會轉變為亞硝酸鹽而導致中毒,是真的嗎?
聽說:維生素C和蝦一起食用,會在體內產生砒霜,還有人中毒而死,是真的嗎?
聽說:「竹炭產品」可以吸附身體的毒素,是排毒神器,這是真的嗎?
聽說:吃枸杞、紅棗前一定要先洗,才不會中毒,請問是真的嗎?  

◆結語:毒害?毒駭?
 

推薦序│專家傳授的生活知識
文 / 徐源泰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 

在家烹調煮食,有許多方面的好處,包括較能掌握原料食材與過程、較衛生健康安全,可以是一個愉悅的嗜好、藝術且增進與家人的情感互動。在無良商人與食安問題陸續被揭露之後,現在有更多的人開始或重拾鍋碗瓢盆,享受安全喜悅的烹調煮食之樂。於是,如何正確選購與處理食材,開始吸引愈來愈多的關心。當然,網路上有看不完的資訊,卻大多數零散破碎而不完備,且也多有網路訊息道聽塗說、斷章取義的通病及非專業的錯誤。

個人一直喜歡在認識各領域新知時,能透過一本有系統的專書,了解專業的真實。

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顏瑞泓教授,從事農藥殘留研究二十餘年,為國際間此領域相當著名且卓越傑出的學者專家。現更在繁忙的教學研究之間,完成此一極具參考與實用價值的好書《正確洗菜,擺脫農藥陰影》,令人至為振奮與感佩。書中以圖文易懂的編排寫作方法,將非常專業扎實的理論基礎化為生活知識,正是企盼甚久的好書。謹此鄭重推薦。 

 ※         ※         ※ 

推薦序│要多吃植物性食物,也要更安全安心
文 / 黃青真 (財團法人臺灣營養基金會董事長、國立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目前健康飲食的潮流,國際學術權威機構多推薦「每日飲食應以未精製植物性食物佔大部分」。例如,世界癌症基金會經過嚴密審閱數千篇學術研究文獻後,專家推薦的飲食防癌原則中即有一條是──植物性食物:吃大部分是植物來源的食物。(PLANT FOODS:Eat mostly foods of plant origin)其中特別強調要吃到足夠量的蔬菜、水果、全穀、豆類等。這樣的吃法,也是預防其他常見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則。

這些食物的組合,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和健康促進因子,不止對人體有利,也是自然界中其他物種的最愛。今年初我實驗室的一個學生,在農藝專家的指導下,學習在溫室中種植黃豆,結果被害蟲吃得非常嚴重,連夏天種植的第二批也全軍覆沒。而歷史上的「蝗災」,也有多次農作物被完全摧毀的記錄。近代科學終於發展出各式各樣的「植物保護」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農藥」的施用。

曾有人估計,完全不用農藥,不用基改作物,全世界作物產量恐減產百分之四十,在目前全球人口增加壓力下,對糧食不足的現況更是雪上加霜。而農藥的上市均經嚴密的安全評估,在嚴格的使用規範下,對消費者的健康風險應在合理可接受範圍。問題出在,現實中這個理想的使用狀況有時不被遵守,一經媒體報導,常引起民眾的恐慌,導致營養推廣教育鼓勵多吃蔬菜水果時,常會被問到:「農藥的問題怎麼辦?」

食物或食品殘留農藥屬「食安問題」的一環。在一個已開發國家,政府負擔了「規範、輔導、管理」的重責大任。每位公民都應該嚴格監督政府,盡責地維護人民的健康,將風險管控在合理可接受的範圍。目前,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均有定期稽查監測並公布結果,對不合格產品供應者進行處罰。有些連鎖超市也會自行監測,剔除不合格的供應商。我的印象中整體不合格率大約都在百分之十幾或更低。消費者比較需要注意的是:不合格產品中,往往有某一類或某幾類的不合格率較高。

面對「農藥」的問題,農藥專家顏瑞泓教授以他在農藥方面豐富的知識學養,在本書中提供了實用的概念知識和清洗的方法。例如:「當季」、「在地」食材相對較為安全;颱風前「搶收」、「搶買」相對較不安全等非常實用的原則。聯合國出版的《二○一○全球非感染性疾病狀況報告》中,明確指出慢性疾病為目前全球最大的健康威脅,而主要的風險因子包括:吸煙、少活動、酗酒與不健康飲食。其中不健康飲食首推「蔬菜水果攝取不足」。期望本書可以協助大家安全地攝食足夠量的蔬菜、水果及全穀、豆類等未精製植物性食物,讓全民有更健康的未來! 

※         ※         ※ 

推薦序│掌握正確資訊,守護全家人健康
文 / 費雯綺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所長) 

食品來源性疾病在全球各地頻傳,導致各國在食品安全和品質要求方面不斷地出現爭端,形成國際食品貿易的障礙。在國內亦屢傳有農產品農藥殘留、戴奧辛、重金屬汙染等,以及三聚氰胺、毒澱粉、瘦肉精、餿水油及飼料油等等食品衛生安全事件。而對於殘留農藥的農產品或是有檢出添加物的食品,媒體或消費者團體動輒以「毒菜」、「毒水果」或是「有毒食品」等稱之,造成民眾對農產品或食品的品質產生疑慮,不但影響到消費的行為,亦造成社會恐慌及經濟損失。

面對此一消費者普遍關切的問題,主管機關應積極建立公開、透明、合理的標示制度,提供消費者適當且正確的食品資訊,包括食品本身的內容、成分、營養價值、添加物、產地、原料來源、製造/保存日期,以及業者自願取得的各種品質或安全認驗證標章等,使消費者能依據這些資訊做出安心正確的消費選擇。

此外,為使消費者免於受到不實食品包裝、標示、廣告及銷售行為的欺騙或隱瞞,主管機關也須採取相關管制措施,讓消費者易於做出正確的消費選擇,也讓生產者有責任且有意願提供安全又優質的食品給消費者選購。

進一步,主管機關亦應建立具公信力的食品安全風險溝通系統,確保社會大眾對於食品安全知的權利,以及對於政府所提供之食品安全資訊的信任,降低消費者對食品安全事件過度擔心,並避免因錯誤或偏頗的食安危機訊息,導致社會大眾過度恐慌而耗費社會成本;再透過家庭、學校與社會教育提供消費者正確的食品安全知識,包括食物在家中要如何儲藏、處理利用、烹調等相關飲食資訊,以避免發生居家食品衛生危害事件。如此一來,透過風險溝通機制建立起公信力,消費大眾也就比較不容易受到不實食品安全資訊的誤導了。

本書作者顏瑞泓教授以其本身在農藥、化學物方面的專業,透過日常所觀察到的各種案例及事件,以及近年執行相關計畫、參與農藥殘留訂定與有毒物質管理會議的經驗,結合多方所搜集的資料,從比較科學且正面的角度撰寫了這本具科普內涵的保健書,分析其威脅的來源、生成及對人體健康的可能影響,並對如何預防、避開威脅提出專家建議,幫助消費者從小我做起,進而保護全家人的健康。

本書鎖定關心食安、環境問題及重視身體保健的讀者而撰寫,淺顯易懂,資料涵蓋範圍廣泛而齊整,掌握了消費者生活所經常接觸的飲食及環境物質,告知對所謂的「毒」應有認識,以及如何積極避毒、減毒。為了降低全家人健康風險,本書乃每一家庭所應必備之書籍。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