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我喜歡書中比喻心智,就像一座冰山,我們有意識認知到的愛、恨、情、仇,都只是浮出水面的小部分,而那巨大神秘深藏在海平面下的,是大腦每秒數以千百萬計的位元運算,醞釀和生成著我們的渴望和驅性,大腦就是這樣主宰著我們清醒時的決策,同時控制著我們睡眠時的夢境!這就是腦科學一直讓我十分著迷的原因!
常常有人問我:「鄭醫師,為什麼我們要讀懂心智和腦科學呢?」我總是這樣回答,其實我們機械式地工作生活,不去多想也能過每一天,但就是因為我們有心智感受和主觀意識,聽到一首歌能讓回憶翻攪,看到一片海洋能使我們悸動不已!這才賦予了生命許多感動和意義呀!也因此,如果你想知道我們為什麼愛得欲罷不能?又為什麼恐懼和逃避?是什麼讓我們憂鬱焦慮而拒絕?又是什麼使我們心生憐憫而寬容?這本書拆解了冰山下龐大的腦科學秘密,用圖表、測驗和故事,帶領著我們一步步認識自己的心智和大腦全貌,而理解這些,正是讓我們獲取更精準使用大腦、操控心智的基礎指南,讓我們更靠近幸福的捷徑!
我喜歡書中的一句話「我們不會因為變老就停止玩樂;我們是因為停止玩樂而變老。」如果你曾經和我一樣,熱切地想要了解「我思故我在」中,「我」到底從何而來?如果你也想要常保大腦逆齡鮮活,就請和我一起不停滯地探索神祕有趣的大腦世界吧!這本書可以成為我們航向心智小宇宙的太空船,承載著我們邁向這個奇幻之旅!一起出發!
腦科學博士暨神經科臨床主治醫師 鄭淳予醫師
探討「我是誰?」這個問題之所以重要,部分是因為我們並非看到事物的原貌。我們自以為看到的事物,裡面帶著很多「自我」。而探討複雜心智的科學不再侷限於一個學門,生理、心理、社會等不同的層次都可以是切入點。期待我們藉著這本書,能向內觀看,並因此覺醒。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神經科學領域最核心的議題,就是心智與大腦間的關係,這關係涉及兩個層面:第一,腦如何支援人類的心智活動?第二,人類的心智活動如何改變腦的結構與功能? 《腦科學完全指南》即企圖回答這兩個關鍵的問題。
全書的特色除了以淺顯的例證說明並附上生動有趣的插圖外,就是相當注重心腦研究的歷史脈絡。這是一本有趣而易讀的心智介紹科普書,而且呈現的視角因為注重身體、心智與社會幾個變項的交互作用而顯得與眾不同。相當值得推薦。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梁庚辰教授
前言
探索心智
陶德.卡什丹博士
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福利促進中心、心理學教授與資深科學家
每個人都很想知道人類心智如何運作。若想活得精采、提升生活品質,那麼了解什麼是心智、心智如何運作、如何塑造我們的人格和我們與外界互動的方式,便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本書是一份權威性的指南,告訴你心理學家和其他科學家對心智的最新看法。我們希望透過這本書,增進人們對心智的認識,畢竟這是個神祕難解的領域。我們也希望你能學到一些方法來認識自己--從某些角度而言,你和所有人都一樣;從其他方面來看,你只和部分人相似;最後,從一些重要的層面來看,你又是世上獨一無二的。
想了解人類的心智如何定義我們的人格、影響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決定,絕對不能只靠單一方法。因此,從多種不同的知識領域來探索全貌是非常重要的事,這也是本書想要傳達的訊息。有些章節經由演化的觀點,探討個體感覺、思考與行動背後的生物基礎。你會了解為何有創意的人通常在性方面比較成功,也會了解臉部表情如何影響種族偏見--這些都說明了深層的動物本能至今依然發揮著作用。如今大家已經普遍承認,生物和演化的原則可以解釋某些複雜心理現象的根源,從美德到邪惡皆然。
但是這並非故事的全貌。我們的人格究竟取決於基因還是環境,是人們爭論已久的議題。如今科學家已有充分的證據顯示,通常兩者都有關係。我們的心智會仰賴古老的生物衝動,但同時既會影響文化和社會背景,也會被文化和社會背景影響。在美國,當人們被要求完成這樣的句子:「我是______
」,通常會講出帶有個人屬性的形容詞,例如:「我是有活力的」或「我是充滿好奇心的」。在東亞文化中,例如中國、日本和韓國,人們傾向將自己視為人與人的基本網絡之一。當被要求完成同樣的句子時,人們則會傾向使用社會角色來界定自己,例如:「我是兒子」、「我是學生」。我們如何應對痛苦、什麼樣的情緒是適合或不適合的,以及我們生存的道德基礎,都是經由心理需求來塑造,形成與他人之間持續且有意義的連結。
想要理解心智,我們就必須適時地挑戰固有見解。傳統的智力指標幾乎無法預測一個人在童年和成年時期是否成功。整個心理學領域都想了解如何培養幸福感、愛和被愛的能力、生活的意義與目標,以及健康的群體與社會。酬賞和懲罰是不足以說服或影響他人的。所幸新一代的研究者已經讓我們了解到,什麼樣的動機才能真正激發行為表現、社會發展和幸福感。
這些新想法是本書某些部分的基礎。你會學到有關性、謀殺、睡眠、耐受力、心理病理學、人際關係和生存意義的最新科學知識。基於人類心智內容的廣泛度和複雜性,這也是很合理的。希望本書能為你開啟大門,讓你透過科學研究探索人生最重要的事,並且樂在其中。
導論
塑造自我
曼福德‧昆恩(Manford Kuhn)和湯瑪士‧麥可帕蘭(Thomas McPartland)在1954年發表了一份經典的心理測驗,名為《二十項自述測驗》(Twenty Statements Test)。受試者必須針對「我是 ╴╴」這個問題寫下20種不同的描述。
研究者發現,人們傾向用四種方式來描述自己:生物特徵(「我150公分高」)、社會特徵(「我是一個女兒」)、自我反思(「個性害羞」),以及某種較宏觀的經驗(「喜愛自然」)。換言之,若問「我是誰?」,那麼各種答案加總後,將會得到一個獨一無二的身分。也就是一個心智、一個自我。
研究自我時,過去的心理學家通常會分成不同陣營:心智對身體、先天對後天。但是近年來,他們已經逐漸了解到自我是各種特徵、本能、驅力以及隱藏動機的複雜混合體。新技術讓生理和心理的分界變得較模糊:內在力量和外在力量會一起塑造自我,有一些是天先內建在基因中的,有一些則是後天學來的。
就某種方式而言,心智有自己的結構。它的基礎是生物學。生物演化培育了有助於我們生存和繁殖的驅力和行為。恐懼、情感與社交欲望都已被寫入基因裡。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本能也存在我們神經系統中。反應和情緒、嫌惡和吸引力,都能被追蹤到腦部的特定區域。從嬰兒到老年階段,每個人的智力、語言和情緒發展都有相似的成長歷程。
在這個基礎之上的,就是較低層的心智結構,專門處理我們與外界的互動。人類是十分社會化的動物。我們對歸屬感的基本需求驅策著我們在人際關係和社會群體中的行為,並且受到下意識的決策過程以及驅使我們達成或遠離某個目標的驅力和動機所引導。我們在人生中究竟是往前邁進還是躊躇不前,取決於我們的自制力和毅力。無論是先天遺傳還是後天習得的人格特徵,也都塑造著我們的行動反應。
心智結構的較高層,則是那些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反應,它們也控制著其他的反應。這包括了令我們感到困擾的焦慮和扭曲思想,也包含了能讓我們建立更強自我的價值觀、力量、療方和介入法。我們的某些困擾不論多麼根深蒂固,只要心智具有韌性,就有許多方法可以克服。
本書為你帶來一些令人驚訝的新發現,讓你了解自已為什麼會是今天的樣子。你可以找到測驗、習題和問卷,協助你更了解自己。有了這些知識啟發,你就可以開啟更完滿、更充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