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一個令人驚奇連連的國度。
一杯杯摩式的薄荷茶,一盞盞塔津鍋,
一盤盤飛塔泡芙,一顆顆椰棗,
總讓人回味不已……
我羨慕這位沒有旅程終點的旅人,
我嫉妒他纏著摩洛哥藍頭巾的遊牧裝扮,
讀著他走過千山萬水的海天遊蹤,我也想Blowing in the wind了。
藍祖蔚
黃先生在摩洛哥的所見所聞,呈現出文化鮮明且多元的面貌。
……隨著黃先生的書來走一遭,到處都是電影的影子。
而且,這才發現以摩洛哥為題材的電影也不少……
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讀完這本書之後,打開我對北非這個國家的認識,
正打算不久之後,計畫前往摩洛哥去旅行,
看沙漠、看地中海、看大西洋,
去學習新的事務。
李三財,就諦學堂負責人
翻開作炎老師的新書,人還沒到摩洛哥,薄荷茶香已經幽幽透出;
字裡行間,盡是情味雅趣,教人神往。
全書前半是遊記、導覽,匯以近身觀察,
後半寫電影、掌故,再佐思辯評析,
中間一章談在地美食,栓起前後,遊賞之餘,
光影故事,映前映後,留香回味。
陳煒智,電影史研究者
公益企業家 李三財
台北之音廣播電台台長 蔡詩萍
知名主持人 廖科溢
輔仁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陳立樵
文藻大學法語系副教授 徐慧韻
建中國文老師 凌性傑
知名影評人 藍祖蔚、但唐謨、艾爾、陳煒智
真情推薦
摩洛哥的點點滴滴:大西洋凹凸有致的海岸線,藍白交錯的山城小屋、亞特拉斯山坡的土磚城堡、撒哈拉沙漠、,還是卡薩布蘭加、拉巴特、坦吉爾、費斯、馬拉喀什等等古城,想起來總是餘味盪漾!
除了品味異國風情之外,更讓旅人開闊眼界,弄蛇人與魔術師、露天市集成堆的寶物、喝不盡等等,融合非洲與阿拉伯世界的異國文化。
是電影《北非諜影》、《遮蔽的天空》、《流浪摩洛哥》、還是《小王子》,在沙漠中看清自己與他人的關係,還是時尚傳奇人物聖羅蘭(YSL)、《慾望城市 2》都在摩洛哥得到滋潤。
多年來摩洛哥深受藝術家、音樂家與作家的青睞,每天一批批遊客,紛至沓來,皆留下永生難忘的旅遊回憶。
摩洛哥,非去不可!
緣起 電影旅行 Inch Allah!
喝著摩式薄荷茶,上一次旅行從摩洛哥帶回來的茶葉。
滾燙的熱水,100度C!加上一大搓窗外種的薄荷葉,少許白糖,用湯匙攪拌幾下。原本透明的滾水,逐漸由淺咖啡色轉為深咖啡色。眼前這杯濃郁的薄荷茶,雖不似摩洛哥當地人沖泡的那般濃、甜,通常在摩洛哥茶館內,可是要加上大量的白糖,才能泡出道地的摩洛哥薄荷茶。
不過,眼前這股香香、甜甜的摩式薄荷茶,卻也帶點摩洛哥傳統風味,啜一口薄荷茶,味蕾漸漸地帶我進入北非風情,不禁想起我在摩洛哥生活的點點滴滴。想著「摩式」建築、城寨、景觀,甚至街道、裝潢、飾品,開啟我進入北非這個王國的認知,一個充滿創意色彩、人文風情的地方。
開始書寫這本摩洛哥的書,是在多年前遊歷中東國度之後,讀到摩洛哥坦吉爾出生的旅行家,伊本巴圖塔(Ibn Battouta,1304-1377)之後,開始對摩洛哥這個國家產生好奇。巴圖塔21歲即以朝聖求知之名,到麥地那、麥加旅行,從遙遠的摩洛哥出發,一路行經埃及、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敘利亞、葉門,又到過黑海、裏海、烏茲別克、喀布爾,印度的德里,以及馬爾地夫和錫蘭,後來經海陸,到東南亞、最後來到中國。
經歷這浩浩蕩蕩的旅行之後,巴圖塔將自己周遊列國的所見所聞,整理成遊記。話說生長在14世紀,那時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馬和駱駝,想想千里迢迢東遊之路,有多艱困,要克服多少危險和困難!今日,交通非常便利,旅行不似14世紀的巴圖塔,千辛萬苦從北非出發,來到東方那麼艱難,旅人們只需買張機票,搭乘飛機,就可抵達心之嚮往的國度。
時光倒流 恍如隔世
位在大西洋、地中海和撒哈拉沙漠之間的摩洛哥,由於亞特拉斯山阻擋撒哈拉沙漠的熱浪,長年氣候宜人,四季繁花盛開,不少電影的拍攝地。這裡有阿拉伯古城:拉巴特(Rabat)、梅克內斯(Menknes)、費斯(Fez)和馬拉喀什(Marrakech)、作家三毛「前世的鄉愁」、鮑爾斯筆下空曠的柔情沙漠,還有各具特色的小城,契夫蕭安、艾本哈杜、瓦札札等等,是很多歐美藝術家、設計師、文學家尋找靈感的源泉。
在摩洛哥的大城市幾乎都新城(Ville Nouvelle)和老城(Medina)之分,遊走新舊城之間,恍如隔世,才一腳跨出古意盎然的穆斯林風景,下一步又走進歐洲棋盤格式,整齊化一的街道,全然不同的氣味,隨著你的腳步進進出出、來來回回。
穿梭在老城鎮,羊腸小徑,房屋密集,彷彿時光回到幾千年前的氣氛,一切停駐在身穿長袍、帶頭巾的阿拉伯生活之中,有風味獨特的美食、琳琅滿目的手工藝品、、清真寺喚拜樓的頌經聲、色澤豔麗的香料……色香味獨特的穆斯林氛圍。當你走入新城,眼前盡是高樓大廈,寬敞大道,車水馬龍,一如歐洲城市,光鮮亮麗。
作者介紹
黃作炎
黃作炎
「我不在電影院,就在人生路上,行旅!」
電影如同人生,旅行如同生活,以電影與旅行的知性之旅,開啟生命新的視野。
在一次又一次旅途中,感受一幕一幕電影中deja vu的情境。旅行歸來之後,總會提筆書寫,在旅行中的點點滴滴,一篇一篇刊載在報章雜誌,逐步累積旅行的心得。因緣際會之下,取得領隊執照、規劃特殊行程、帶國人出國旅行。近年走過約旦、以色列、歐洲線(西班牙、葡萄牙、法國、希臘),中東伊朗、土耳其,美加,俄羅斯、東歐,非洲摩洛哥、肯亞、馬達加斯加,……等世界遺產古蹟等,特殊景點,一如走進歷史與地理課本的現場!
曾任 中天電視台企編、華衛旅遊台製作人。「絕色影展」策畫,台影劇情片《真情狂愛》副導、企畫台北電影節最佳紀錄片《海燕》。民視紀錄片《蔣經國與蔣方良》、《尹清楓》。金馬獎、紀錄片雙年展翻譯 電影編劇、策畫。復興電台、中廣、佳音電台 節目企劃製作、主持。世新、中原、文藻、中華大學等校講師、台北信義、松山社區大學英語講師《環遊世界,follow me》課程。長期文字書寫、企畫,曾在中時、破報、立報、人間福報等專欄作家《行遍天下》、《TOGO》等旅遊雜誌寫手。
出版《跟著電影去旅行》、《我的美國國家公園之旅》、《美國心電影夢》、《我的中東電影旅行:伊朗、土耳其、希臘》、《摩洛哥古城沙漠聖羅蘭:跟著達人黃作炎的電影旅行》……等書
序
【推薦序】我欲乘風歸去
藍祖蔚
The tourist generally hurries back home at the end of a few weeks or months, the traveler, belonging no more to one place than to another, moves slowly, over periods of years, from one part of the earth to another.
《遮蔽的天空》作者Paul Bowels在小說家中這樣寫著:「通常觀光客都會在幾星期或幾個月過完就匆匆回家,但旅人並不屬於任何地方,他們慢慢地遷移,經年累月從一個地方移到另外一處。」
拿這個標準來審視眾生,多數人都是觀光客,匆勿出遊,倦極返鄉,待不長,停不久,用相機捕捉下的旅遊經驗,在意的都是鏡框下的風景或人物,至於那些不了解,也不想了解的事物,就在有意或無心之間就這樣過濾掉了。黃作炎似乎屬於很快就會返家的觀光客。
然而,Paul Bowels在同一本小說的下一段則繼續寫著: 「觀光客和旅人之間的最大差異在於觀光客毫無疑問地接受了自己的文明;旅人則會與他人的文明相比較,同時拋棄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拿這個標準來審視作者,他就儼然旅人,縱然他停駐的時光比不上當地住民,然而他試圖多挖一點,多鑽一點,讓他迷戀與動心的,往往先來自於電影的靈光閃動,只是他會重訪景觀,既是重溫,又是新探,唯有拜訪現場,才有可能用雙瞳對焦,讓記憶與當下的影像對位呼應。
本書作者比一般觀光客幸運,因領隊工作多次前往(至少用心體驗),得一趙又一趟親訪摩洛哥。走進馬拉喀什的馬裘黑花園,細細比較著摩洛哥藍與聖羅蘭藍的光影晃動,雖然,我更期待他能用更精準的筆法,捏秤出這藍牆、藍窗、藍門又藍地的摩洛哥藍,是如何彎轉鑽進聖羅蘭的心中,萃煉出密度更醇厚凝重的聖羅蘭藍?
想像著聖羅蘭的鄰居或管家,會如何傳述,或加油添醋地描述著這位時尚巨人旅居摩洛哥的光景。他的傳奇夠讓觀光客傳頌一時,讓他魂夢牽繫的藍光魅影,應當是吸引旅人,再不忍遽離的迷城召喚。
作炎在契夫蕭安中,試圖透過猶太人的傳說解釋摩洛哥藍的由來,但我更好奇的是散居各地的猶太人都以黑衣黑帽為尚,鮮少如此愛藍戀藍,文明用色的背後,應該還有更深厚的族群或地理美學,把讚歎留給觀光客,把拈花微笑的體悟寫進他的書冊中,就是諸者的福音了。
中老年如我,對沙漠的嚮往與認識,主要來自作家三毛與寫下「智慧七柱」的大冒險家勞倫斯(T. E. Lawrence),對不起,讀過「智慧七柱」的人畢竟有限,大家熟悉的還是金髮碧眼的彼得.奧圖詮釋的《阿拉伯的勞倫斯》,至於三毛採用「私小說」體帶給讀者的沙漠溫度與熱情,換到黃作炎的筆下,則是用黑夜裡的駱駝哭聲,裂開了黃沙的寂靜呼吸,同時還在滿天星斗中連結了小王子的傳說,把看不見的思念與眷戀藏進字裡行間之中。
寫完摩洛哥之後,作炎又開始搭乘火車,穿越西伯利亞,就在貝加爾湖畔得意洋洋地告訴你「海鷗飛處」的海鷗叫聲實在是小兒科,成群飛來的震天價響,才是海鷗本色。我羨慕這位沒有旅程終點的旅人,我嫉妒他纏著摩洛哥藍頭巾的遊牧裝扮,讀著他走過千山萬水的海天遊蹤,我也想Blowing in the wind了。
【推薦序】邊走邊寫的摩洛哥紀行
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沒多久前,我為黃先生的「新書」寫序,那時候我正好有本著作出版,所以以書會友,沒想到在很快的時間內又要為他「更新」的書寫序了,但我卻還沒有新的作品,實在怠惰。
本書名為《摩洛哥古城沙漠聖羅蘭》,顧名思義就是專注在摩洛哥這國家,位於地中海往大西洋的出口,往北渡過直布羅陀海峽就到了西班牙。西元第8 世紀,阿拉伯人的巫麥亞帝國(Umayyad Empire)擴張到了西北非,然後跨過海峽而到了歐洲人的地盤—伊比利半島(Iberian Peninsula)。這個區域雖屬於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兩大文明的邊陲地帶,但換個角度來看,這裡其實是兩個文明交流的中心,其複雜的程度,絕對沒有媒體輿論所說的「文明衝突」(Clash of Civilisations)那樣簡單。
黃先生在摩洛哥的所見所聞,呈現出文化鮮明且多元的面貌。儘管在近代,摩洛哥做為法國的殖民地,政治地位矮了一截,但從文化角度來看,摩洛哥吸納各方特色,可能文化包容的程度還比所謂自由文明的法國高得多。本書寫道,摩洛哥集結相當多的異國元素,許多歐美的藝術家的創作都在這裡取材。
其實,台灣對於摩洛哥應該也不陌生,像是已故作家三毛所寫的《撒哈拉歲月》,也就是她在摩洛哥的生活,在上個世代許多台灣人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今日也有不少遊客因喜愛三毛而特地要去摩洛哥一趟。摩洛哥雖不為任何人而生,但它的存在卻為人文藝術添增了不少色彩。
旅遊配合電影,是黃先生寫作所標榜的特色。他時常在臉書寫下:「人生行旅,行旅人生!」、「我不在電影院,就在人生路上,行∼旅!」隨著黃先生的書來走一遭,到處都是電影的影子。而且,這才發現以摩洛哥為題材的電影也不少,例如《北非諜影》(Casablanca)、《遮蔽的天空》(The Sheltering Sky)、《流浪摩洛哥》(Exit Marrakech)、《時尚大師聖羅蘭》(Yves Saint Laurent)、《巴黎聖羅蘭》(Saint Laurent)。作者寫到的電影比較有文藝氣息,若是我來寫的話,就會特別寫好萊塢動作片《神鬼認證:最後通牒》(The Bourne Ultimatum)在坦吉爾(Tangier)的那段追逐戲,主角包恩(Jason Bourne)在街上的摩托車追逐、在屋頂上的跑跳、到最後與對手在狹小的房間裡近身搏鬥,刺激無比。著名的《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也在撒哈拉沙漠取景,當然更著名的《星際大戰》(Star Wars)也在這裡拍攝,它的存在,也讓各類型的電影增色不少。
出國交朋友,也成為黃先生旅行的重點行程。在旅途之中,總是有機會與當地人有所接觸,黃先生並非只是簡短交談而已,還會與對方合影、交換聯絡方式,保持聯絡,各地都有朋友。這讓出外旅遊不僅只是出門、登機、觀光、回家而已,還有擴大人生體驗的意涵。黃先生提到美國知名作家保羅鮑爾斯在旅行中完成許多作品,從摩洛哥旅遊的成書來看,邊走邊寫,也像是鮑爾斯一樣的壯舉。黃先生在書中寫道:「我行,故我在;我旅,故我愛。」透過自己的最愛的事情與讀者交流,便是本書最具吸引力的部分,也讓人期待他下一次的旅行遊記。
【推薦序】在旅遊中,找到嶄新的自我
李三財,就諦學堂負責人
小時候我就很喜歡旅行,只是求之不得,長大後就去各地移動!每一次的旅行等於是一種學習、一種到異地充電的方式,讓我看到許多美景和不同種族的臉孔,見識到異國文化。
自從來到台灣就學、就業、定居之後,旅行也成為我閒暇生活的樂趣,求學時在台灣各地、金門也留下不少足跡,近年來工作之故特別在東協國家遊走,使我關注這些緬甸、柬埔寨偏鄉孩子的教育!在行走間體嘗人情風俗,更為我開啟嶄新的視野。
與作炎的相遇是在「就諦講堂」,他來此分享近年遊歷中東國家的所見所聞,聽過他的幾次講座,總讓我對中東國家,諸如伊朗、土耳其等穆斯林信仰國家,有更深入的了解。這些台灣不甚了解的國度,原來千年前竟與中國有這麼深的淵源,深藏這麼豐富的文化。
多元文化是台灣的瑰寶,我們在小島可以看到許多面貌!展讀這本與摩洛哥相關的書,更開啟我對北非國家的認識,就像我與女兒共讀的《小王子》一書,細細讀來、深深思索,彷彿帶領我進入小王子與飛行員的撒哈拉沙漠之中,使我遊走在廣闊、無邊沙漠,就如《小王子》提到的:「真正重要的事物,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任何事情要用心對待,才能體會其中的真義。
人生邁開步伐、去旅行之後,與更多的人、與更多的事相遇,才能激盪更多有意義的事。讀完這本書之後,打開我對北非這個國家的認識,正打算不久之後,計畫前往摩洛哥去旅行,看沙漠、看地中海、看大西洋,去學習新的事務。
旅行充滿不確定與驚喜,這也是旅行帶給人們最大的挑戰,趁著還能走動,到摩洛哥這個陌生的國度充電去,可能是這一輩子都沒想到會去的地方,相信會是一趟充滿夢想與期待的旅行。
人生中,來來、去去,走走、停停,旅行不也如此。透過旅行,將會找到嶄新的自我,走向另一個未知的旅程。
【推薦序】花窗影下, 那盞薄荷茶香
陳煒智,電影史研究者
摩洛哥,一個想了很久卻始終無緣親訪的國度。與她距離最近的時候,除了在大銀幕前觀賞「卡薩布蘭加之里克餐廳」當中上演的烽火兒女情,就是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迪士尼世界EPCOT裡,座落於聯合國大觀園裡的摩洛哥館了。一樣都是人工搭建的北非情調,但雕花窗影的掩映之下,那盞熱騰騰的薄荷茶所沁潤出的香氣,依然令人難忘。
翻開作炎老師的新書,人還沒到摩洛哥,薄荷茶香已經幽幽透出;字裡行間,盡是情味雅趣,教人神往。全書前半是遊記、導覽,匯以近身觀察,後半寫電影、掌故,再佐思辯評析,中間一章談在地美食,栓起前後,遊賞之餘,光影故事,映前映後,留香回味。
作炎老師筆下的摩洛哥,壯美且旖旎。讀他寫撒哈拉,寫近得彷彿要掉下來的天上銀河,寫黎明前的駱駝隊踩著細沙迎向遠方,寫一道曙光照在沙的波紋上,寫貝督因人,寫清晨的粉紅色,寫大地的低語,寫三毛,還寫「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讀他寫設計師聖羅蘭,寫大師在摩洛哥的花園宅第,寫時裝博物館,以及那亙古不朽的YSL 摩洛哥藍。還有,外太空星屑玫瑰與神奇小王子沙漠寓言、大都會熟女的物欲和情感,以及「香吻仍舊還是吻,嘆息依然是嘆息,最根本的根本永誌不變——任憑時光飛逝」!
旅途的點滴情趣,作炎老師用文字寫下,開卷捧讀,歷歷在目;至於厚重的壯遊和電影的高潮迭起、喜怒哀樂,那就必須親自體會了。
所以出發之前、回返之後,甚至,就在旅途之中,該把這冊小品握在手裡,伴著玲瓏窗影、薄荷清香,細細咀嚼,時時重溫。
-
新書75折$285
-
新書75折$285
-
新書79折$300
-
新書79折$300
-
新書79折$300
-
新書79折$301
-
新書85折$323
-
新書88折$334
-
新書9折$342
-
電子書$380
-
電子書$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