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駐臺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
甘若飛Raphael Gamzou
很榮幸能利用出版這本導覽書的機會,歡迎您參訪以色列,尤其是特拉維夫這個城市(正式名稱為Tel-Aviv Yaffo)。
以色列雖然面積不大,但擁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和歷史,以及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巴哈伊教等宗教的聖地,例如:耶路撒冷城、加利利湖及其週邊地區、海法市、死海等等。
以色列在藝術或高科技上深具創意(一本美國暢銷書稱以色列為「新創企業之國」),在人文、自然與各種地理景致上也非常豐富。
很遺憾中東地區在人權與包容度的表現上,仍和世界其他國家有很大的距離,然作為中東地區唯一民主國家的代表,本人很樂意歡迎各位男同志、女同志、雙性戀者、跨性別者、異性戀者……來參訪這座被《紐約時報》描寫為 「極其酷的城市」──
特拉維夫。此開放又寬容的城市持續提供遊人們各種娛樂與文化活動,例如舞廳、派對、音樂演奏會、藝術展覽,熙來攘往人群的咖啡與餐廳、電影節、博物館,當然還有不可不去的地中海灘。
另外,這本內容豐富的書,也描寫以色列同志運動在社會包容度與平權進展的成功。
因此,本人向您提出兩項邀請:一是深入瞭解以色列同志運動、及其在立法方面的成功;其二,誠摯歡迎您拜訪以色列這個國家。
Shalom(和平)!
作者序
邵祺邁
在特拉維夫的最後一天,Amitm約我中午在飯店lobby見,先去咖啡店吃brunch,然後到海邊曬太陽。晚上八點就要去機場了,他堅持我至少該有幾個小時留給自己。
Amit原本是市政府為我們安排的同志觀光導遊,幾天相處下來已經成了朋友。雖然以色列外交部和駐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兩個邀請單位已給予了全力的協助和絕對的報導自由,但在那裡的時間實在非常有限,我也不願自己的不夠勤力而使這本書最後看來像通篇走馬看花且歌功頌德的旅遊廣告加型錄。所以堅持Amit每晚必須安排至少2到3家夜店,且每一家至少要待2到3個小時。到天亮。
Amit很夠義氣而且真的照做了。陪著我們一一踏過派對、舞廳、酒吧、三溫暖。每晚出發前我們在他的小公寓小坐,幾杯Vodka下肚後我們交換起兩地文化的看法。我說在台灣我們朋友見面很少抱抱的,更不要說親親了。Amit露出很疑惑的表情:你們感情不好嗎?不然的話,朋友見面不應該是開心的事嗎?我一下子啞口無言了。
在夜店裡,每當我又翻開小本子抄抄寫寫,或舉起相機左拍右拍,Amit的表情也像是在說:「夠了沒,工作狂。」
所以我知道,最後一天他硬拉我出門的用意:當一個特拉維夫人,做一點我們天天做的事。不工作──至少不要以一個外人的角度,無時無刻不去「想」怎麼理解這座城市。沒有體驗,感受不到死硬資訊以外的生活情調,就不可能寫出貼近在地現實的文章來──即使我們是凌晨七點才剛說了再見,回到自己的家。
同志海灘上躺滿了人。好看的、美麗的男男女女身體,安心愜意的受太陽照曬。帶狗來的人很多,從吆喝牠們的口氣可以分辨哪些是一對,哪些是朋友,哪些是剛開始約會,哪些則是單身,還有哪些是異性戀。但所有人都和樂融融玩成一片,連狗也顧不得四處橫陳的肉體們,四處搖尾亂竄,把白沙踢上日光浴男女的臉,撥個洞自己躺下來。沒有人會兇或管教牠們。一會之後,有人從保鮮盒裡拿出切好的西瓜,傳著傳著大家吃,很快就盤底朝天。
我回想起這一路上見到的同志和非同志,那些坦然而友善的微笑。知道我們正在採訪撰寫一本同志旅遊書,需要大量的帥哥美女入鏡,幾乎每個人都一口答應,不管他是什麼性身份。我們專訪到的每一個團體和個人,都熱切地想讓我們知道他們的一切,熱情的、自信的、條理分明的把特拉維夫的同志現狀盡可能全數托出,還幫忙打電話找來更多人,提供我們更多的素材。這座城裡的友善,不是演給外賓看的樣板文章,而是發自內心的熱愛這座城市、熱愛自己所身處的社群,所以要盡己所能,提供一切所需的協助。
邀請我們的外交部和駐台北辦事處,則是「以同志為榮」了。短短時間敲定所有複雜的前置作業,聚齊所有資源,讓一名台灣來的記者進入社群、任意取材。我看見一個國家如何以他們的性少數子民為榮、為傲,要把他們發展多年的美麗文化,介紹給一個遠在千里外的、對他們極其陌生的華文世界知道。姑且不提特拉維夫市政府每年出錢又出力搞同志遊行和同志觀光了──在台灣,我們的政府可曾把腦筋動到這上面來?當同志人人自豪於我們擁有全東亞規模最大的遊行,也吸引了各國同志到此朝聖、觀光,但我們的政府看在眼裡依然毫無反應──是「家醜不可外揚」,還是多年來同志政策始終一片空白,怕一旦推向國際反而難看?
這是一次奇妙的採訪經驗。我看見人們如何自信、自覺地以一名同志的身份,坦然自在地生活在這座城裡,其他的人沒有大驚小怪、白眼相向,也不來偽善的「你們在家裡搞你們的,不來犯我就好」那一套。他們住在一起、玩在一起,同志像是特拉維夫的一道呼吸,是美好又必要的存在。
如果脫去記者的身份,不工作在這裡住上一陣,我相信這樣的體會或許會更深、更有趣的。我不由得衷心羨慕起翻開這本書的你,因為這絕對令你衝擊、獲得啟發和收穫的體驗旅程,才正要展開。
感謝在旅途中所有協助過我們、可愛的特拉維夫人們──還有Dror卓生。沒有你,這本書不可能誕生。
邵祺邁
20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