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個隱於台灣的綠色建築,
無論是圖書館、咖啡廳,
抑或是小學生追趕跑跳碰的國小校園,
都是台灣友善地球的最佳永續建築。
走遍亞歐19國,尋訪50座城市後,
天豪繼續開啟他的綠色流浪,
此次他以一週一鄉鎮,一步一腳印,
走訪台灣二十幾處知名綠建築與永續設計,
以最專業的角度及最感性的文筆,
帶領讀者感受絕妙的永續設計,
以及絕美的綠建築。
本書特色
作者的綠色流浪足跡首度回到台灣,探索台灣近三十個綠建築及永續設計,包括公共建設,如學校/圖書館/社區營造;民營公司,如台積電,私人住宅,如知名的菁芳園咖啡廳和台灣首座低碳認證的雲民宿。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楊天豪
景觀建築師、設計旅行作家,綠建築雜誌專欄作家,原民台行腳節目《走進那道光》節目主持人。
東海景觀學士,成大建築碩士。積極投身世界行腳, 致力於觀察描繪各國永續環境的發展樣貌。透過理念的分享,具體的實踐,期待在「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時代趨勢下,為打造臺灣的永續環境,貢獻心力。
著作有:綠色流浪三部曲《設計師之眼--設計師背包客隨拍隨畫100分的亞歐永續設計》、《設計師的綠色流浪——巡迴亞歐10國的永續設計》、《設計師的美學流浪——巡迴亞歐50座城市的五感美學》(晨星出版)。
楊天豪
景觀建築師、設計旅行作家,綠建築雜誌專欄作家,原民台行腳節目《走進那道光》節目主持人。
東海景觀學士,成大建築碩士。積極投身世界行腳, 致力於觀察描繪各國永續環境的發展樣貌。透過理念的分享,具體的實踐,期待在「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時代趨勢下,為打造臺灣的永續環境,貢獻心力。
著作有:綠色流浪三部曲《設計師之眼--設計師背包客隨拍隨畫100分的亞歐永續設計》、《設計師的綠色流浪——巡迴亞歐10國的永續設計》、《設計師的美學流浪——巡迴亞歐50座城市的五感美學》(晨星出版)。
目錄
[作者序]在眾人的成就上,走出台灣永續設計的綠築跡 02
Chapter 01台灣‧綠築跡地圖 04
Chapter 02公共建設的節能減碳手法 10
桃園-最省水的國家環境檢驗大樓 12
綠知識:什麼是上水、中水、下水 17
嘉義-不用開冷氣的圖書館 18
綠知識:跟風做朋友,有效降溫 27
嘉義-創新產業的綠色佳作 28
綠知識:綠牆迷思 41
嘉義-全部通風的火車站 42
綠知識:窗戶與通風大有關係 50
台南-與環境共存的台江國家公園遊客中心 52
綠知識:了解方位,才能引風擋風 67
高雄-體育場也是發電站 68
綠知識:怎樣利用太陽能最有效率 80
台東-與山呼應的圖書館 82
綠知識:薄層綠化的降溫祕訣 93
馬祖-南竿山隴蔬菜公園94
綠知識:厭氧型有機堆肥DIY 103
Chapter 03打造永續環境的民間力量 104
新竹-節氣建築的生活想像 106
綠知識:陽台種樹的迷思 129
雲林-農村打造低碳社區 130
綠知識:只要種植物就能減碳嗎? 139
南投-桃米生態村的水環境 140
綠知識:什麼是海綿城市? 149
南投-台灣首間低碳認證的民宿 150
綠知識:什麼是建築產業碳足跡 163
宜蘭-海岸線打造生態社區 164
綠知識:台灣各地的石板屋文化 175
台中-台積電中科廠區 176
綠知識:不要太亮的設計,該有多亮? 181
台中-大隱於市的樹合苑 182
綠知識:認識生態廁所 196
彰化-田園餐廳的廢水處理 198
綠知識:水簾通風為什麼能降溫? 211
Chapter 04播撒永續種子的綠色校園 212
桃園-中壢幼兒園的挖填平衡遊戲 214
綠知識:什麼是挖填平衡? 223
台南-成大綠色魔法學校 224
綠知識:什麼是EUI? 239
高雄-加昌國小潛移默化的環境教育 240
綠知識:台灣的環境教育 249
Chapter 05替代能源的想像與現況 250
苗栗-風車運轉下,被忽略的聲音 252
綠知識:風力發電機的安全距離 259
屏東-養水種電的初衷 260
綠知識:認識台灣太陽能發電的限制 270
Chapter 01台灣‧綠築跡地圖 04
Chapter 02公共建設的節能減碳手法 10
桃園-最省水的國家環境檢驗大樓 12
綠知識:什麼是上水、中水、下水 17
嘉義-不用開冷氣的圖書館 18
綠知識:跟風做朋友,有效降溫 27
嘉義-創新產業的綠色佳作 28
綠知識:綠牆迷思 41
嘉義-全部通風的火車站 42
綠知識:窗戶與通風大有關係 50
台南-與環境共存的台江國家公園遊客中心 52
綠知識:了解方位,才能引風擋風 67
高雄-體育場也是發電站 68
綠知識:怎樣利用太陽能最有效率 80
台東-與山呼應的圖書館 82
綠知識:薄層綠化的降溫祕訣 93
馬祖-南竿山隴蔬菜公園94
綠知識:厭氧型有機堆肥DIY 103
Chapter 03打造永續環境的民間力量 104
新竹-節氣建築的生活想像 106
綠知識:陽台種樹的迷思 129
雲林-農村打造低碳社區 130
綠知識:只要種植物就能減碳嗎? 139
南投-桃米生態村的水環境 140
綠知識:什麼是海綿城市? 149
南投-台灣首間低碳認證的民宿 150
綠知識:什麼是建築產業碳足跡 163
宜蘭-海岸線打造生態社區 164
綠知識:台灣各地的石板屋文化 175
台中-台積電中科廠區 176
綠知識:不要太亮的設計,該有多亮? 181
台中-大隱於市的樹合苑 182
綠知識:認識生態廁所 196
彰化-田園餐廳的廢水處理 198
綠知識:水簾通風為什麼能降溫? 211
Chapter 04播撒永續種子的綠色校園 212
桃園-中壢幼兒園的挖填平衡遊戲 214
綠知識:什麼是挖填平衡? 223
台南-成大綠色魔法學校 224
綠知識:什麼是EUI? 239
高雄-加昌國小潛移默化的環境教育 240
綠知識:台灣的環境教育 249
Chapter 05替代能源的想像與現況 250
苗栗-風車運轉下,被忽略的聲音 252
綠知識:風力發電機的安全距離 259
屏東-養水種電的初衷 260
綠知識:認識台灣太陽能發電的限制 270
序
作者序
在眾人的成就上,走出台灣永續設計的綠築跡
楊天豪
我很幸運,目前為止已經有機會出版三本繁體中文書,兩本簡體中文書,與世人分享我對於世界各國在永續環境營造上的觀察。在上百場的演講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國外有那麼好的設計,那台灣呢?」這個問題迴盪在我心中多年。隨著時間的醞釀,我心中那股渴望將台灣綠建築、永續環境之美,出版成書介紹給更多人知道的想法,逐漸強烈。最終,在集結眾人的成就之下,我完成了這本書。
生在台灣這座寶島,在這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著太多精彩的大時代歷史更迭、自然美景、人文薈萃。在我個人短短十年的設計生涯中,有機會接觸到台灣各個縣市、各個行業、各個前輩、各個默默付出的追夢人,透過他們一點一滴的努力,為台灣打造了許多隱藏版的「世界級」。是這些精彩的人事物,成就了台灣在追求永續環境發展的基石,而我只是依舊扮演著讀者所熟悉的「設計師背包客」,帶領大家導讀這些美好。
近年來,隨著世界各地有關極端氣候與全球暖化造成的各類天災頻傳,我們不得不承認,人們必須愈快做出改變,才愈有多一分的機會避免無法挽回的暖化危機。未來的世界仍然會快速發展,只是發展的思維必須調整;對台灣來說,那個破壞環境帶來大幅度經濟成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是相對的,一個可以認真思考未來,把事情從一開始就做對,兼顧世代平衡發展的契機點,卻逐漸成熟。正因為如此,那些默默為台灣永續環境發展所堅持努力的人們,才更顯珍貴。
一本書不可能瞬間改變所有人的思維,但是卻有可能像好酒一樣愈陳愈香,讓好的觀念逐漸在潛移默化之中茁壯。設計師提出再好的設計,都需要得到業主的接受才有可能成案。因此,希望透過這本書的分享,讓更多人了解什麼是適合台灣氣候條件下的永續思維?什麼是台灣人可以調整的迷思?當面對未來任何可能的發展時,才能做出最合適的判斷。
有鑑於此,我為讀者挑選了除台北之外的大多數縣市(台北的案例本身已經有很多媒體介紹),至少一個公共空間、一個私人企業,介紹他們在各自築夢的過程中,如何兼顧永續環境的平衡。透過實地的走訪觀察記錄,與經營者的對談,與地方發展協會的交流,與政府機關的拜會,與富有使命感的老師們請益,讓屬於台灣特色的永續觀點,可以透過更多元、更宏觀的視野,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分享傳頌。
除此之外,我更嘗試在每一個案例導讀的最後,加入一則與主題對應,精挑細選的「綠知識」。試著強化具體可落實的作法,試著釐清眾人容易誤解的觀念,也試著量化分析合理的決策判斷,讓每個人都能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實踐,為地球節能減碳做出貢獻。
最後,在您開始讀這本書之前,我想與您分享一個心願。有一天當我老了,我會希望告訴我自己的孫子說:「爺爺終其一生的努力,是為了看見你能在地球永續發展的環境下,開創屬於你的夢想!」一份對於未來世代的期許,其實需要每一位當代的我們在「當下」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成真。希望這本書能帶您認識台灣已經成就的永續設計之美,更期盼藉由多方思索,走出台灣未來永續設計的綠築跡。
在眾人的成就上,走出台灣永續設計的綠築跡
楊天豪
我很幸運,目前為止已經有機會出版三本繁體中文書,兩本簡體中文書,與世人分享我對於世界各國在永續環境營造上的觀察。在上百場的演講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國外有那麼好的設計,那台灣呢?」這個問題迴盪在我心中多年。隨著時間的醞釀,我心中那股渴望將台灣綠建築、永續環境之美,出版成書介紹給更多人知道的想法,逐漸強烈。最終,在集結眾人的成就之下,我完成了這本書。
生在台灣這座寶島,在這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著太多精彩的大時代歷史更迭、自然美景、人文薈萃。在我個人短短十年的設計生涯中,有機會接觸到台灣各個縣市、各個行業、各個前輩、各個默默付出的追夢人,透過他們一點一滴的努力,為台灣打造了許多隱藏版的「世界級」。是這些精彩的人事物,成就了台灣在追求永續環境發展的基石,而我只是依舊扮演著讀者所熟悉的「設計師背包客」,帶領大家導讀這些美好。
近年來,隨著世界各地有關極端氣候與全球暖化造成的各類天災頻傳,我們不得不承認,人們必須愈快做出改變,才愈有多一分的機會避免無法挽回的暖化危機。未來的世界仍然會快速發展,只是發展的思維必須調整;對台灣來說,那個破壞環境帶來大幅度經濟成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是相對的,一個可以認真思考未來,把事情從一開始就做對,兼顧世代平衡發展的契機點,卻逐漸成熟。正因為如此,那些默默為台灣永續環境發展所堅持努力的人們,才更顯珍貴。
一本書不可能瞬間改變所有人的思維,但是卻有可能像好酒一樣愈陳愈香,讓好的觀念逐漸在潛移默化之中茁壯。設計師提出再好的設計,都需要得到業主的接受才有可能成案。因此,希望透過這本書的分享,讓更多人了解什麼是適合台灣氣候條件下的永續思維?什麼是台灣人可以調整的迷思?當面對未來任何可能的發展時,才能做出最合適的判斷。
有鑑於此,我為讀者挑選了除台北之外的大多數縣市(台北的案例本身已經有很多媒體介紹),至少一個公共空間、一個私人企業,介紹他們在各自築夢的過程中,如何兼顧永續環境的平衡。透過實地的走訪觀察記錄,與經營者的對談,與地方發展協會的交流,與政府機關的拜會,與富有使命感的老師們請益,讓屬於台灣特色的永續觀點,可以透過更多元、更宏觀的視野,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分享傳頌。
除此之外,我更嘗試在每一個案例導讀的最後,加入一則與主題對應,精挑細選的「綠知識」。試著強化具體可落實的作法,試著釐清眾人容易誤解的觀念,也試著量化分析合理的決策判斷,讓每個人都能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實踐,為地球節能減碳做出貢獻。
最後,在您開始讀這本書之前,我想與您分享一個心願。有一天當我老了,我會希望告訴我自己的孫子說:「爺爺終其一生的努力,是為了看見你能在地球永續發展的環境下,開創屬於你的夢想!」一份對於未來世代的期許,其實需要每一位當代的我們在「當下」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成真。希望這本書能帶您認識台灣已經成就的永續設計之美,更期盼藉由多方思索,走出台灣未來永續設計的綠築跡。
內容連載
嘉義-不用開冷氣的圖書館
嘉義有一處與「風」對話的圖書館,號稱是全台灣最省電的圖書館,這麼充滿「玄機」的地方,位在嘉義縣溪口鄉的「溪口文化生活館」。
從雲林縣斗南車站出發,一路沿著產業道路南行,兩邊盡是剛收割完,正在休養生息,準備新一期稻作耕種的土地,一望無際。偶爾,成排檳榔樹,界定著不同農家的稻田,倏忽即逝。幾次順著道路左彎右拐,過河前行,跨越了雲林與嘉義的邊界,來到了外表並不搶眼的溪口鄉。沒想到,繼續深入城鎮中心,此行造訪的重點逐漸從樹蔭間映入眼簾,溪口文化生活館到了。
圖書館建築物的造型,既像是一本打開的書,也像是高舉歡迎的雙臂。總之,人們會很自然地被吸引,邁開步伐前進。
斜屋頂的一側,是溪口鄉的社區圖書館;另一側,則是藝文展演活動中心。牆上那搶眼的金屬裝飾,則是童趣的告訴人們,陀螺和溪口鄉有著一段密不可分的故事。
聽聽當事人怎麼說,永遠是旅程中發現意外驚喜,最讓人期待的部分。透過圖書館的導覽人員,又再次深刻體會設計師的思考,與實際使用者之間的感受差異。屬於溪口文化生活館的空間使用經驗,就在娓娓道來之間,不經意地展開了。
一條迂迴風道的隔熱巧思
畢竟,溪口鄉位在嘉義比較鄉下的區位,為了有效節省圖書館營運的用電成本,設計團隊在整座圖書館的通風設計上,煞費苦心。最大的特色在於運用「地中熱換氣系統」,可以從進氣、室內流動、出風、空氣層隔熱等不同的面向來觀察。
先從進氣的部分談起。圖書館內有座無障礙電梯,但這不只是當成運輸設備,它同時也利用電梯井結構體的垂直性,當成類似「煙囪效應」的出風口。因此,建築物在地下一樓的外側,有一處與地下筏基連通的進氣口。空氣要正式被引入圖書館空間之前,會先被引導進地下筏基風道,透過地下室的低溫,幫助室外空氣混合降溫,讓經由電梯通風井飄散出的空氣溫度,可以低於室外氣溫,使圖書館即使不開冷氣,也能讓吹進室內的風,起碼不是讓人發昏難耐的熱風。
嘉義有一處與「風」對話的圖書館,號稱是全台灣最省電的圖書館,這麼充滿「玄機」的地方,位在嘉義縣溪口鄉的「溪口文化生活館」。
從雲林縣斗南車站出發,一路沿著產業道路南行,兩邊盡是剛收割完,正在休養生息,準備新一期稻作耕種的土地,一望無際。偶爾,成排檳榔樹,界定著不同農家的稻田,倏忽即逝。幾次順著道路左彎右拐,過河前行,跨越了雲林與嘉義的邊界,來到了外表並不搶眼的溪口鄉。沒想到,繼續深入城鎮中心,此行造訪的重點逐漸從樹蔭間映入眼簾,溪口文化生活館到了。
圖書館建築物的造型,既像是一本打開的書,也像是高舉歡迎的雙臂。總之,人們會很自然地被吸引,邁開步伐前進。
斜屋頂的一側,是溪口鄉的社區圖書館;另一側,則是藝文展演活動中心。牆上那搶眼的金屬裝飾,則是童趣的告訴人們,陀螺和溪口鄉有著一段密不可分的故事。
聽聽當事人怎麼說,永遠是旅程中發現意外驚喜,最讓人期待的部分。透過圖書館的導覽人員,又再次深刻體會設計師的思考,與實際使用者之間的感受差異。屬於溪口文化生活館的空間使用經驗,就在娓娓道來之間,不經意地展開了。
一條迂迴風道的隔熱巧思
畢竟,溪口鄉位在嘉義比較鄉下的區位,為了有效節省圖書館營運的用電成本,設計團隊在整座圖書館的通風設計上,煞費苦心。最大的特色在於運用「地中熱換氣系統」,可以從進氣、室內流動、出風、空氣層隔熱等不同的面向來觀察。
先從進氣的部分談起。圖書館內有座無障礙電梯,但這不只是當成運輸設備,它同時也利用電梯井結構體的垂直性,當成類似「煙囪效應」的出風口。因此,建築物在地下一樓的外側,有一處與地下筏基連通的進氣口。空氣要正式被引入圖書館空間之前,會先被引導進地下筏基風道,透過地下室的低溫,幫助室外空氣混合降溫,讓經由電梯通風井飄散出的空氣溫度,可以低於室外氣溫,使圖書館即使不開冷氣,也能讓吹進室內的風,起碼不是讓人發昏難耐的熱風。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6折$342
-
新書78折$352
-
新書79折$356
-
新書79折$356
-
新書79折$356
-
新書79折$356
-
新書85折$383
-
新書85折$383
-
新書88折$396
-
新書9折$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