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受到史提夫•賈伯斯「點的連接」的啟發,深信「現在的每一個瞬間都將會與未來連接」,於是關注起自己當下可以去做的小事,進而領悟到改變命運的「試一次」的力量,並透過大量的調查與成功人士的事例,分析總結出從簡單的實踐中獲得成功的經驗及為我們所帶來的影響。
邁出第一步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艾倫.蘭格(Ellen Langer)指出,「人類根據具體細節從事某種事情時,只要邁出了第一步便不會對自身的行為產生疑問了。」從負面觀點來看便解釋了「小偷變成大盜的道理」。
但從積極正面的觀點來看,這也自然地解釋了習慣的力量。如養成步行的習慣以後,便能把步行當作習慣,因為它做起來很容易,就像我們每天要吃飯、睡覺一樣,走路也是如此。把平日裡的走路時間拉長就可以成為習慣了,這樣慢慢積累起成功的經驗後,想停都停不下來呢。
一直走下去就會形成路
曾任雜誌編輯的梅森‧柯瑞(Mason Currey)突然有一天思考起「我們都過著相同的一天,為什麼有的人會更成功呢?他們的二十四小時究竟和我的有什麼不同呢?」
柯瑞把當時獲得的靈感寫在部落格上,從湯瑪斯‧吳爾夫到村上春樹,他開始調查起過去四百年間最偉大的「創作者們」的「日常習慣」。經過七年的努力,柯瑞出版了《創作者的日常生活》。《成功的法則》一書的作者麥斯威爾‧莫爾茲(Maxwell Maltz)也說過「不管做什麼只要堅持二十一天就會養成習慣。」這樣的習慣所附加的「意義」正是規則,即形成潛意識。
誠如書中所提出,比起完美的計劃,輕鬆簡單的「試一次」反而會對改變未來起到積極的作用。作者本人也徹底轉變成了「實踐型的人」。
具體而言,本書的作者為那些只肯埋頭計劃、設立目標,卻不付出行動的讀者提供了「現在馬上就去做」的動力,同時帶給讀者積極、自主生活的勇氣,告訴大家如何將現在的點與未來連接在一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金閔泰
EBS節目製作人。2002年入社EBS,製作過《EBS SPECIAL》、《Tolérance》、《紀錄片PRIME》等節目。2007年憑藉採訪紀錄片《時代的肖像》榮獲韓國放送PD聯合會頒發的「韓國PD大賞 — 挑戰精神獎」,2008年憑藉《孩子的私生活》獲得「韓國PD大賞 — TV教養部門作品獎」,傳媒通信委員會頒發的「放送大賞 — 創意發展節目獎」,2010年憑藉《泗沘城,消失的未來都市》榮獲韓國放送批評會頒發的「Clean Contents傳媒大獎」,2013年以《完美寶貝》獲得生物化學學會頒發的「今年生物化學報導獎」。2016年開始負責總監製作《EBS育兒學校》應用及網路直播節目。著有《孩子的自尊感》(合著)、《一生的事情》。
譯者簡介
胡椒筒( hoochootong)
1985年生,B型,牡羊座。
PM7:00後的專職譯者,帶著「為什麼韓劇那麼紅,韓國小說卻沒人看」的好奇心,闖進了翻譯的世界。
翻譯的書
原名:마이 브런치 나의 첫 브런치 레시피
中譯(已出版): 《韓國人氣咖啡廳主廚教你做!90道手作幸福早午餐:簡單‧營養‧健康的美味食譜,新手也能做出餐廳等級Brunch!?
原名:하루 당분 20g의 기적 노 슈거 프로젝트 2090中譯(9月中旬出版): 一天20g糖分的奇蹟:無糖大作戰
原名:제주감각 中譯(10月出版):濟州感覺
金閔泰
EBS節目製作人。2002年入社EBS,製作過《EBS SPECIAL》、《Tolérance》、《紀錄片PRIME》等節目。2007年憑藉採訪紀錄片《時代的肖像》榮獲韓國放送PD聯合會頒發的「韓國PD大賞 — 挑戰精神獎」,2008年憑藉《孩子的私生活》獲得「韓國PD大賞 — TV教養部門作品獎」,傳媒通信委員會頒發的「放送大賞 — 創意發展節目獎」,2010年憑藉《泗沘城,消失的未來都市》榮獲韓國放送批評會頒發的「Clean Contents傳媒大獎」,2013年以《完美寶貝》獲得生物化學學會頒發的「今年生物化學報導獎」。2016年開始負責總監製作《EBS育兒學校》應用及網路直播節目。著有《孩子的自尊感》(合著)、《一生的事情》。
譯者簡介
胡椒筒( hoochootong)
1985年生,B型,牡羊座。
PM7:00後的專職譯者,帶著「為什麼韓劇那麼紅,韓國小說卻沒人看」的好奇心,闖進了翻譯的世界。
翻譯的書
原名:마이 브런치 나의 첫 브런치 레시피
中譯(已出版): 《韓國人氣咖啡廳主廚教你做!90道手作幸福早午餐:簡單‧營養‧健康的美味食譜,新手也能做出餐廳等級Brunch!?
原名:하루 당분 20g의 기적 노 슈거 프로젝트 2090中譯(9月中旬出版): 一天20g糖分的奇蹟:無糖大作戰
原名:제주감각 中譯(10月出版):濟州感覺
目錄
前言 「試一次」的力量 4
…PART 1
我只是走了十五分鐘而已 小小實踐的力量
「小小的實踐」將積極引領人生 21
什麼都不做,自然什麼事也不會發生 29
現在的點點滴滴一定會與未來連接 40
現在就從這裡開始 48
「不知不覺」就成功了 56
戰勝運氣的魔法 —「小行動」 64
荒唐的想法打開機遇的大門 71
…PART 2
我只是讀了三十分鐘而已 小小努力的力量
簡單的習慣比完美的目標更有力 81
行動快過頭腦的原因 85
沒有萬事俱備的情況 91
「小的、更小的」成功的核心戰略 96
是什麼左右人心 101
自我認知的嚴重錯覺 106
如果開始很難就「學習他們」吧 112
我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116
…PART 3
我只是見了一次面而已 鼓起勇氣的力量
做了才有希望 125
吃飯就是「機會」 131
無法拒絕的請求法 137
提問的力量超乎想像 147
阻擋在自己面前的人永遠是自己 153
「共感能力」決定成功的未來 161
成長心理,自尊感的關鍵詞 170
…PART 4
我只是寫了一行而已 開始的力量
還是去做「現在可以做的事」吧 179
要想找到興趣就要親自去嘗試 184
預測未知時代的正確方向 192
重新發現反轉人生的弱點 200
死前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 207
開始的勇氣裡隱藏著奇蹟 212
後記 付出行動的一天,有所改變的人生 218
參考文獻及資料 221
…PART 1
我只是走了十五分鐘而已 小小實踐的力量
「小小的實踐」將積極引領人生 21
什麼都不做,自然什麼事也不會發生 29
現在的點點滴滴一定會與未來連接 40
現在就從這裡開始 48
「不知不覺」就成功了 56
戰勝運氣的魔法 —「小行動」 64
荒唐的想法打開機遇的大門 71
…PART 2
我只是讀了三十分鐘而已 小小努力的力量
簡單的習慣比完美的目標更有力 81
行動快過頭腦的原因 85
沒有萬事俱備的情況 91
「小的、更小的」成功的核心戰略 96
是什麼左右人心 101
自我認知的嚴重錯覺 106
如果開始很難就「學習他們」吧 112
我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116
…PART 3
我只是見了一次面而已 鼓起勇氣的力量
做了才有希望 125
吃飯就是「機會」 131
無法拒絕的請求法 137
提問的力量超乎想像 147
阻擋在自己面前的人永遠是自己 153
「共感能力」決定成功的未來 161
成長心理,自尊感的關鍵詞 170
…PART 4
我只是寫了一行而已 開始的力量
還是去做「現在可以做的事」吧 179
要想找到興趣就要親自去嘗試 184
預測未知時代的正確方向 192
重新發現反轉人生的弱點 200
死前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 207
開始的勇氣裡隱藏著奇蹟 212
後記 付出行動的一天,有所改變的人生 218
參考文獻及資料 221
序
前言
「試一次」的力量
2014年1月2日,第一次實踐。
在抵達目的地的前一站下車。
我感覺到腦子的運轉、腸胃的蠕動。
2014年,我在FACEBOOK貼出的第一篇文章只有這三行字。
按照新年計劃,有聚餐的日子不要開車,於是那天我搭乘了好久沒有搭過的地鐵,簡短地記錄下當天的感受。對別人來講這只不過是日常罷了,可對我而言卻是次無法忘懷的「事件」。
事件的概要是這樣的,搭地鐵上班的當天「沒怎麼多想」就在目的地的前一站下了車。從家(南城市)到公司(首爾市道穀洞)只需換乘一次,換乘後的移動區段僅有一站地而已,於是心想「只有一站還需要搭嗎?」跟著我就直接下車了。距離公司越來越近的時候,心裡竟然莫名其妙地感到有些遺憾。「如果再走5分鐘,心情應該會更好……」只不過是走了15分鐘而已,腦海裡卻一直盤旋著那種輕快愉快的感受。「步行原來是這種感覺啊。」我彷彿從過去的記憶裡,重新找回了某種新鮮的體驗。當天就只是這樣而已,真正的事件是從第二天開始的。
1.步行成了我上下班的習慣。從家走到地鐵站需要30分鐘,如果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我每天都會徒步去搭地鐵。
2.肩膀頑固的酸痛消失了。
3.消化功能好轉了。
4.產生了在步行的途中會駐足幾次的新習慣,停下來是為了快速地記錄些什麼。感覺冒出了越來越多的新想法,所以走得也更加勤快了。
5.2014年總共閱讀了66本書,其中有一半是在地鐵上。直至去年平均閱讀量才10本左右,一下子變成了6 倍。
6.晚上和朋友相處的時間變多了,不開車反而覺得很輕鬆。我的目的並不在於交很多的朋友,我只是「嚐」到了對話的甜頭。定義了「心流」理論的心理學家米哈里•齊克森說過這樣一句話:「舒服的對話好比即興演奏的爵士樂。起初會按照原有的樂譜演奏,但逐漸會演變成即興表演,讓人叫絕的新作品就此誕生。」與朋友們聊天讓我獲得意外的靈感時,會希望時間就此停止下來。
7.情緒方面也總是保持在「比較晴朗」的狀態。「從家走到地鐵站,在地鐵上看書,晚餐和朋友聊天」這就是充滿活力的生活,也是新想法產生的淵源。這種能量對工作也起到了絕對性的影響。
8.我獲得了新的信念「不是完美的計劃帶動行動,而是小小的行動牽引出完美的計劃。」我把這稱為「試一次的力量」。
以上八點結論源於那僅僅「15分鐘的步行」,那絕對不只是「試一次」的簡單行動。過去設定過無數次的計劃和目標,這次通過有成效的結果延續了一直做下去的決心。這就是「試一次」的威力。我絕不是在牽強附合。從這「小小的行動」中獲得一連串意想不到的結果。這是一個平凡的事例,它證明了傑出的企業家、改革的代表人物史提夫•賈伯斯生前說過的「點與點之間的連接」。
…改變未來的點與點的連接connecting the dot
2005年史提夫•賈伯斯在史丹佛大學的畢業賀辭中提到了三個故事,這成為了頓悟人生的名言。
1.點與點的連接:雖然現在無法預測,但所有的點(經歷)都是與未來相連接的。
2.愛與失去:堅持過瞬間的挫敗,便可以獲取更大的力量。
3.死亡: 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別人的生命中 。
我是在2011年看到這段演講的,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首先,吸引我的是第三個故事。從「死亡」中獲得頓悟,這深深觸動了我。「如果今天就是我人生中的最後一天,我會想做些什麼呢?」賈伯斯說:「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面臨重大抉擇時,所用過的最有效的方法。」在死亡面前,他人的視線,自己擔心失敗的恐懼都是無用的。賈伯斯告訴我們「現在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在此之前,我都認為「電視製作人的榮譽只是獲獎和提高收視率。」特別是當時正擔負著職場生活中「業績壓力」的重擔。一種想要改變人生方向的慾望讓我蠢蠢欲動,我很想把這些頓悟分享給和我一樣的後輩們,於是在筆記本上這樣寫道。
10幾歲的時候,為了讀好的大學準備聯考,
20幾歲的時候,為了找到好的職場積累履歷,
真正到了30幾歲時,又站在原點重新思考起了夢想。
寫下這三行字以後,我有了「不如來寫本書」的想法。接下來,按照我的想法動筆寫下了第一頁。三個月的時間裡,我感覺像是被什麼牽引似的。怎麼講,那種心情好比讀國小時進出遊戲廳一樣。睡覺前會希望「明天快點到來」。就這樣,書名為《一生的事情》、我的第一本書得以出版。一切都太神奇了。我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可以出書,更何況是在沒有任何嚴密計劃下來寫的書。這個過程正是賈伯斯傳達的第一條訊息「點與點的連接」。
賈伯斯為了解釋「點與點的連接」講述了自己青年時的故事。大學休學後,跑去旁聽的書寫課對他十年後設計出擁有漂亮字體的電腦起到了很大的幫助。重點是那很久之前的行動只是發自個人的喜好和興趣,賈伯斯當時並不知道那會對後來的自己有如此大的影響。計劃連接未來的點是不可能的,我們只有經歷後才會明白那些點的意義。這就好比「地球的某個地方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因此帶來了無法預想的天氣變化」,這就好比是以蝴蝶效應為代表的人類版本一樣。
當我還在大學讀書時,不可能把這些經歷預先連接在一起,但在十年後的今天回顧起來,一切都變得一目了然了。我要強調的是,你無法預先把這些點連接起來,只有在未來回想起的時候,才會明白那些經歷過的點是如何連接在一起的。所以你必須去相信,眼前經歷的種種將來多少都會有所連接。你得去相信某種東西,直覺也好,命運也罷,或者是相信緣分,不管你信什麼,都要去相信現在所發生的一切都與未來的人生相連。即便是從筆直的軌道上脫離,也要跟隨住自己的內心,相信這些會讓你的人生變得有所不同。
重新整理下賈伯斯傳遞出的訊息,賈伯斯提出「要相信現在的『點(經歷)』會和未來的某個點相互『連接』」。我是相信他的,因為我親身經歷了。很多前輩、偉人們也都以不同的表達方式傳遞出同樣的訊息,「世上的果實都是從很小的種子開始的」。「點與點的連接」亦是如此,要想有所連接起碼要先畫下個「點」才行。
「試一次」的力量
2014年1月2日,第一次實踐。
在抵達目的地的前一站下車。
我感覺到腦子的運轉、腸胃的蠕動。
2014年,我在FACEBOOK貼出的第一篇文章只有這三行字。
按照新年計劃,有聚餐的日子不要開車,於是那天我搭乘了好久沒有搭過的地鐵,簡短地記錄下當天的感受。對別人來講這只不過是日常罷了,可對我而言卻是次無法忘懷的「事件」。
事件的概要是這樣的,搭地鐵上班的當天「沒怎麼多想」就在目的地的前一站下了車。從家(南城市)到公司(首爾市道穀洞)只需換乘一次,換乘後的移動區段僅有一站地而已,於是心想「只有一站還需要搭嗎?」跟著我就直接下車了。距離公司越來越近的時候,心裡竟然莫名其妙地感到有些遺憾。「如果再走5分鐘,心情應該會更好……」只不過是走了15分鐘而已,腦海裡卻一直盤旋著那種輕快愉快的感受。「步行原來是這種感覺啊。」我彷彿從過去的記憶裡,重新找回了某種新鮮的體驗。當天就只是這樣而已,真正的事件是從第二天開始的。
1.步行成了我上下班的習慣。從家走到地鐵站需要30分鐘,如果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我每天都會徒步去搭地鐵。
2.肩膀頑固的酸痛消失了。
3.消化功能好轉了。
4.產生了在步行的途中會駐足幾次的新習慣,停下來是為了快速地記錄些什麼。感覺冒出了越來越多的新想法,所以走得也更加勤快了。
5.2014年總共閱讀了66本書,其中有一半是在地鐵上。直至去年平均閱讀量才10本左右,一下子變成了6 倍。
6.晚上和朋友相處的時間變多了,不開車反而覺得很輕鬆。我的目的並不在於交很多的朋友,我只是「嚐」到了對話的甜頭。定義了「心流」理論的心理學家米哈里•齊克森說過這樣一句話:「舒服的對話好比即興演奏的爵士樂。起初會按照原有的樂譜演奏,但逐漸會演變成即興表演,讓人叫絕的新作品就此誕生。」與朋友們聊天讓我獲得意外的靈感時,會希望時間就此停止下來。
7.情緒方面也總是保持在「比較晴朗」的狀態。「從家走到地鐵站,在地鐵上看書,晚餐和朋友聊天」這就是充滿活力的生活,也是新想法產生的淵源。這種能量對工作也起到了絕對性的影響。
8.我獲得了新的信念「不是完美的計劃帶動行動,而是小小的行動牽引出完美的計劃。」我把這稱為「試一次的力量」。
以上八點結論源於那僅僅「15分鐘的步行」,那絕對不只是「試一次」的簡單行動。過去設定過無數次的計劃和目標,這次通過有成效的結果延續了一直做下去的決心。這就是「試一次」的威力。我絕不是在牽強附合。從這「小小的行動」中獲得一連串意想不到的結果。這是一個平凡的事例,它證明了傑出的企業家、改革的代表人物史提夫•賈伯斯生前說過的「點與點之間的連接」。
…改變未來的點與點的連接connecting the dot
2005年史提夫•賈伯斯在史丹佛大學的畢業賀辭中提到了三個故事,這成為了頓悟人生的名言。
1.點與點的連接:雖然現在無法預測,但所有的點(經歷)都是與未來相連接的。
2.愛與失去:堅持過瞬間的挫敗,便可以獲取更大的力量。
3.死亡: 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別人的生命中 。
我是在2011年看到這段演講的,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首先,吸引我的是第三個故事。從「死亡」中獲得頓悟,這深深觸動了我。「如果今天就是我人生中的最後一天,我會想做些什麼呢?」賈伯斯說:「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面臨重大抉擇時,所用過的最有效的方法。」在死亡面前,他人的視線,自己擔心失敗的恐懼都是無用的。賈伯斯告訴我們「現在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在此之前,我都認為「電視製作人的榮譽只是獲獎和提高收視率。」特別是當時正擔負著職場生活中「業績壓力」的重擔。一種想要改變人生方向的慾望讓我蠢蠢欲動,我很想把這些頓悟分享給和我一樣的後輩們,於是在筆記本上這樣寫道。
10幾歲的時候,為了讀好的大學準備聯考,
20幾歲的時候,為了找到好的職場積累履歷,
真正到了30幾歲時,又站在原點重新思考起了夢想。
寫下這三行字以後,我有了「不如來寫本書」的想法。接下來,按照我的想法動筆寫下了第一頁。三個月的時間裡,我感覺像是被什麼牽引似的。怎麼講,那種心情好比讀國小時進出遊戲廳一樣。睡覺前會希望「明天快點到來」。就這樣,書名為《一生的事情》、我的第一本書得以出版。一切都太神奇了。我完全沒有想到自己可以出書,更何況是在沒有任何嚴密計劃下來寫的書。這個過程正是賈伯斯傳達的第一條訊息「點與點的連接」。
賈伯斯為了解釋「點與點的連接」講述了自己青年時的故事。大學休學後,跑去旁聽的書寫課對他十年後設計出擁有漂亮字體的電腦起到了很大的幫助。重點是那很久之前的行動只是發自個人的喜好和興趣,賈伯斯當時並不知道那會對後來的自己有如此大的影響。計劃連接未來的點是不可能的,我們只有經歷後才會明白那些點的意義。這就好比「地球的某個地方出現了微妙的變化,因此帶來了無法預想的天氣變化」,這就好比是以蝴蝶效應為代表的人類版本一樣。
當我還在大學讀書時,不可能把這些經歷預先連接在一起,但在十年後的今天回顧起來,一切都變得一目了然了。我要強調的是,你無法預先把這些點連接起來,只有在未來回想起的時候,才會明白那些經歷過的點是如何連接在一起的。所以你必須去相信,眼前經歷的種種將來多少都會有所連接。你得去相信某種東西,直覺也好,命運也罷,或者是相信緣分,不管你信什麼,都要去相信現在所發生的一切都與未來的人生相連。即便是從筆直的軌道上脫離,也要跟隨住自己的內心,相信這些會讓你的人生變得有所不同。
重新整理下賈伯斯傳遞出的訊息,賈伯斯提出「要相信現在的『點(經歷)』會和未來的某個點相互『連接』」。我是相信他的,因為我親身經歷了。很多前輩、偉人們也都以不同的表達方式傳遞出同樣的訊息,「世上的果實都是從很小的種子開始的」。「點與點的連接」亦是如此,要想有所連接起碼要先畫下個「點」才行。
內容連載
我只是走了15分鐘而已
…小小實踐的力量
「小小的實踐」將積極引領人生
針對人類的道德性,有一個知名的實驗曾引發過巨大的爭議。那是1961年耶魯大學的一位年輕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倫(Stanley Milgram)研發的「服從實驗」。米爾格倫在研究納粹大屠殺猶太人時,產生了一個疑問「人類服從命令的原因或許不是因為性格,而是環境所致。」於是,他為了證明這種假設設計了這個或許有些殘忍,卻十分重要的實驗。這個實驗之後,米爾格倫被取消了一年的學術資格,可見該實驗為世界帶來的不小的影響。
雖然這項實驗的目的是為了證明由權利壓力引發人性殘忍的一面,但也留下了啟迪人類心理的另一個暗示,那也是我們要關注起來的。我們要關注的是,扮演老師的參與者的行動強度是從「一點一點」增加的,如果從一開始就使用最強的電擊強度,學生大喊救命的話,恐怕很難完成實驗,獲得這個殘忍的測試結果。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艾倫.蘭格(Ellen Langer)指出「人類根據具體細節從事某種事情時,只要邁出了第一步便不會對自身的行為產生疑問了。」從負面觀點來看便解釋了「小偷變成大盜的道理」。
但從積極正面的觀點來看,這也自然地解釋了習慣的力量。我有過養成習慣的成功經驗,正是前面提到的「步行」。養成步行的習慣以後,健康不但有所好轉了,而且搭地鐵時還閱讀了超過目標以上的書,最後自己還寫了一本的書。回頭看過去,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就走到這裡了,但這一切的源頭就是從輕鬆的步行開始的,而且還是沒有計劃,突發奇想的決定!從那以後,距離近的路線我都會用走的,還會建議周圍的人多走路。我會誘惑他們說:「肩膀酸痛真的消失了呢!」(電視台工作時間長,周圍到處都是肩膀酸痛的患者們。)
把步行當作習慣是因為它做起來很容易,就像我們每天要吃飯、睡覺一樣,走路也是如此。把平日裡的走路時間拉長就可以成為習慣了,這樣慢慢積累起成功的經驗後,想停都停不下來呢。
…一直走下去就會形成路
…小小實踐的力量
「小小的實踐」將積極引領人生
針對人類的道德性,有一個知名的實驗曾引發過巨大的爭議。那是1961年耶魯大學的一位年輕心理學家斯坦利•米爾格倫(Stanley Milgram)研發的「服從實驗」。米爾格倫在研究納粹大屠殺猶太人時,產生了一個疑問「人類服從命令的原因或許不是因為性格,而是環境所致。」於是,他為了證明這種假設設計了這個或許有些殘忍,卻十分重要的實驗。這個實驗之後,米爾格倫被取消了一年的學術資格,可見該實驗為世界帶來的不小的影響。
雖然這項實驗的目的是為了證明由權利壓力引發人性殘忍的一面,但也留下了啟迪人類心理的另一個暗示,那也是我們要關注起來的。我們要關注的是,扮演老師的參與者的行動強度是從「一點一點」增加的,如果從一開始就使用最強的電擊強度,學生大喊救命的話,恐怕很難完成實驗,獲得這個殘忍的測試結果。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艾倫.蘭格(Ellen Langer)指出「人類根據具體細節從事某種事情時,只要邁出了第一步便不會對自身的行為產生疑問了。」從負面觀點來看便解釋了「小偷變成大盜的道理」。
但從積極正面的觀點來看,這也自然地解釋了習慣的力量。我有過養成習慣的成功經驗,正是前面提到的「步行」。養成步行的習慣以後,健康不但有所好轉了,而且搭地鐵時還閱讀了超過目標以上的書,最後自己還寫了一本的書。回頭看過去,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就走到這裡了,但這一切的源頭就是從輕鬆的步行開始的,而且還是沒有計劃,突發奇想的決定!從那以後,距離近的路線我都會用走的,還會建議周圍的人多走路。我會誘惑他們說:「肩膀酸痛真的消失了呢!」(電視台工作時間長,周圍到處都是肩膀酸痛的患者們。)
把步行當作習慣是因為它做起來很容易,就像我們每天要吃飯、睡覺一樣,走路也是如此。把平日裡的走路時間拉長就可以成為習慣了,這樣慢慢積累起成功的經驗後,想停都停不下來呢。
…一直走下去就會形成路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二手書73折$203
-
二手書75折$210
-
二手書79折$220
-
二手書79折$220
-
新書79折$221
-
新書79折$221
-
新書79折$222
-
二手書82折$230
-
二手書85折$238
-
新書85折$238
-
新書9折$252
-
新書9折$252
-
二手書91折$255
-
二手書91折$255
-
新書$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