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不能只做喜歡的事:如何在痛苦中勝出,過來人才知道的創業內幕

創業者不能只做喜歡的事:如何在痛苦中勝出,過來人才知道的創業內幕
定價:400
NT $ 300 ~ 360
  • 作者:蘭德.費希金
  • 原文作者:Rand Fishkin
  • 譯者:顧淑馨
  • 出版社:商業周刊
  • 出版日期:2018-10-0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778413
  • ISBN13:9789867778413
  • 裝訂:平裝 / 304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紫牛》作者賽斯.高汀:真希望我30年前就讀到這本書!
  如何將創業中的痛苦掙扎,轉化為新創成功的動力?
  讓全球最大「搜尋引擎優化公司」創辦人費希金告訴你。

 
  賈伯斯說:做偉大工作唯一的方式,是熱愛你做的事。但,創業無法讓你只做熱愛的事,除非你喜歡管理員工、處理危機、招募人員……
 
  而且新創公司的成功故事,大部分都不是真的!
 
  ․創業者通常很年輕,剛從學校畢業。
  不!大多數創業者年齡在35〜44歲之間。
 
  ․大多數人都有機會在科技新創公司的淘金熱中成功。
  不!75%以上初創階段的科技公司無法讓投資人回本。即使公司撐了四年,有一半最後還是破產。
 
  ․成長駭客能轉變新創事業的成長曲線,使公司成為業界領導者。
  不!其他公司就算複製Dropbox「雙重推薦制」這個成長駭客,也難以實現Dropbox得到的好處。而Dropbox試圖重複其他新創事業的成長駭客,也沒有成功。
 
  關於創業,單打獨鬥很危險,你需要指點迷津的創業指南,這本書將帶你遠離虛耗時間、浪費金錢,以及避免煎熬;作者犀利指出新創界的迷思謬誤,分享創業中亟需面對的管理、轉型及顧客經營法則,像是:
 
  ․秘密和謊言會撕裂新創公司,透明是唯一之道
  ․要陌生人出巨資,你必須付出代價
  ․追求價值,短期內將無法幫你賺錢
  ․把顧客當作真正的人,不只是銷售目標
  ․頂尖領導者懂得何時該領導,何時該放手
 
  這是最經得起現實考驗的致勝攻略。創業者避而不談的募資、裁員、退場,一次說清楚、講明白!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蘭德.費希金Rand Fishkin


  摩茲(Moz)共同創辦人、前執行長,Inbound.org共同創辦人,SparkToro創辦人。經常在世界各地的新創和行銷活動上演說,在推特(@randfish)有很多追隨者。是個有話直說的女權主義者,最引以為傲的身分是:作家兼幽默家潔蘿汀.德瑞特的丈夫。長居西雅圖,靠維生素D反制那裡的天氣。

譯者簡介

顧淑馨


  台大歷史系畢業、淡大美國研究所碩士。曾任職中國廣播公司、聯合報系及美國在台協會文化新聞組;並曾兼任淡江大學、政治大學及東吳大學講師,現任元智大學應外系兼任講師。已出版譯作約四十種,主要有《與成功有約》、《樂在溝通》、《反挫》、《大外交》(合譯)等,近作有《謊言教父馬多夫》、《逆齡社會》、《臣服的力量》、《你值得更好的工作》等。
 

目錄

國際讚譽
推薦序
前言:新創事業攻略
第1章 秘密和謊言會撕裂新創公司
第2章 新創界排斥服務業,但你不應該這樣
第3章 偉大的創業者不能只做喜歡的事
第4章 轉型可能會置你於死地
第5章 新創事業背負了創辦人的包袱
第6章 找對募資理由及對象
第7章 要陌生人出巨資,必須付出代價
第8章 創辦前五%強的公司,可能不會賺大錢
第9章 行銷飛輪勝過成長駭客?
第10章 追求價值,短期內不能幫你賺錢
第11章 體驗顧客和具影響力者的生活
第12章 偉大產品很少是「最小可行產品」
第13章 應該趁早賣掉公司?大概吧!
第14章 如果當主管是唯一晉升之道,我們都得被淘汰
第15章 脆弱不等於弱點
第16章 自我覺察是超強能力
第17章 專注在重點業務
後記:下一次創業的攻略
謝辭
附注說明

 
 

推薦序

大膽、寫實又傳神的創業故事

吳德威/阿里巴巴集團天貓海外台灣總經理


  商業周刊出版部邀請我寫序的時候,我還沒有意識到,他們是如何看透了我的心有戚戚,讓我不由自主的迅速消化了蘭德.費希金的故事,而震撼不已。

  首先我自認是一個大膽說真話的人,但作者更為大膽,他說「被誇大的新創事業創辦人,個個能力高強、面面俱到。這些創業者儘管出身貧寒,卻白手起家,創造了工作機會、財富以及改變世界的技術。這些話全是狗屁!」、「新創公司無法回本的比率就超過九○%」。要知道,戴著偽善面具沽名釣譽的創業者所在多有,這不是矽谷的專利,台灣和中國大陸也是不遑多讓。作者說矽谷的創業故事誇大又簡化,他可能不知道台灣不怎麼樣的的創業者,雙手叉腰抱胸給網路媒體拍拍帥照就可以出名,然後被喊哥喊姊的,往往是魯蛇互相取暖。而且這類的新創越來越扭曲,肇因於台灣年輕人太渴望成功的故事,而不是渴望成功本身。

  作者又說「轉型」(pivot)這個迷思是「新創事業的天賦基本權利,目的在幫助你免除前世的罪孽」,我則常說pivot 有可能是背棄原來對投資人的承諾。我親眼見到以pivot為名清算舊股權,公司借屍還魂另起爐灶,還倒打原始投資人一把的荒唐事,原來跟作者所見略同。我曾在《商業周刊》第一五六三期專欄〈認知昇華:施恩不忘報〉一文寫到「拿人家的錢就不要抱怨,不然別拿人家的錢」。作者說「若想向投資人募資,就請他們幫忙你的事業。若想請人幫忙你的事業,就請他們投資」,完全是異曲同工的想法。

  我就是作者說的三十五到四十四歲的連續創業者,同時也呷人頭路。作者說「執行長是爛到不行的工作」,我深表同意。執行長向上要對股東交代、往下要處理員工的疑難雜症,還要保持業績的增長與獲利,最終面對媒體還要保持微笑,是一種身心靈的折磨。新創公司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難關,懷胎十月做產品的煎熬,發布產品很喜悅,但只能高興一晚上,因為接下來要推廣,推廣完還要面對用戶留存以及刺激持續使用,然後要面對變現的壓力,要管理產、米、油、鹽、財、稅、法,要開除不適任的員工,又要營造社會形象。就算方方面面都做到一百分,還有競爭對手追上來,如作者說的「不能安於現狀」,因為大環境還有不確定因素等等。作者因為這樣的壓力還罹患憂鬱症,執行長還真不是人幹的。

  《創業者不能只做喜歡的事》這本書太寫實、太傳神,作者脫去了新創華麗的外衣,為每一位CEO敲下了暮鼓晨鐘,對領導跨國企業同時輔導許多新創公司的我,是十足的警惕,也希望每一位讀者能吸收到其中的創業精髓,莫忘初衷:務實從不夸言,埋首而不騖遠,沉著卻不懷憂。

推薦序

吃下誠實豆沙包,揭開創業泥沼上名為迷思的防水布

葛如鈞/北科大互動系助理教授


  我有過幾次創業經歷,雖算不上成功,但還稱得上是領了風潮、帶了風向,也創造過一些價值。第一間創業公司――Linkwish打造全台最大的LBS(在地定位服務,Location-based Service)社群APP,用底層技術為台灣前三大速食連鎖業者打造全台第一個行動點餐APP,開啟日後產業群落急起直追;二○一四年創辦另一間公司LUNA,攜手竹科打造全球第一個全球型360 VR相機,亮眼設計奪得二○一七紅點設計獎,拿到HTC宏達電VIVEX加速器投資,可惜因為供不應求、成長太快、產能太低、成本又太高,最後黯然收場。

  在名為創新創業的道路上,我可說是看盡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吃盡了名為「現實」之果,一再跌入大大小小的坑洞和陷阱。在那暗無天日、只能自己摸索出路,不足為外人道的土洞裡,希望和自信往往就和那個坑洞深埋在一起。當創業家灰頭土臉、用盡力氣從洞裡爬出,哪有時間回頭描述、回想掉進去的經驗和過程,也沒人願意描述洞裡的醜惡與晦暗。一爬出來,時代的巨輪、機會的風潮再次從背後追來,把創業家推往前,三步併作兩步地再次小跑起來,追!往前追!把在洞裡落掉的時光追回來!哪有時間回頭立個警告標語、號誌,去提醒後面的創業者繞過這個坑、那個洞?更有甚者,有的創業家為了保持舞台上的亮麗外表,吸納人才,甚至會替那個差點讓自己死掉的坑上蓋一層帆布,讓自己灰頭土臉的過去一併蓋過,什麼募資困難、人才出走、遇到騙子、憂鬱症病發,統統都讓一張又一張帆布、一個又一個漂亮故事、一片又一片假草皮給蓋了過去,創業家一個不小心又跌落進去;等摔了進去,點了盞油燈,才發現洞裡的土牆上留著好多血指痕,刻劃著一個又一個創業家的名字,和當時險些爬不出去的經過。

  《創業者不能只做喜歡的事》一書,像一股天上吹來的大風,吹開一片創業沼澤上的陰暗迷霧,吹開一個個遮遮掩掩的創業陷阱、揭起一張又一張名為迷思的防水布;再加上如同好萊塢電影裡直升機特有的超高亮度探照燈,對著那些坑洞一一掃過,把創業者應該知道,或誤以為已經知道的每件事,還原真相,推到讀者眼前。

  「若想向投資人募資,就請他們幫忙你的事業。若想請人幫忙你的事業,就請他們投資。」、「見鬼了!每年四千五百萬美元的生意卻不能讓你變有錢,真的太詭異了!」到「矽谷神聖的走道上流傳著一種迷思,即『轉型』(pivot)是所有新創事業的天賦基本權力,目的在幫助你免除前世的罪孽……」,書中的句子像是作者吃了「誠實豆沙包」,替我們揭開一個又一個創業泥沼上蓋著的迷思防水布。

  多次創業經歷讓我發現,網路上流傳的許多創新創業故事似乎總是過於完美,創辦人總是經歷一次痛苦大挑戰,然後就一帆風順;一個又一個英雄式的發跡過程,背後好像總有些什麼沒說清楚的事。這本書藉由作者親身經歷與他的自我爬梳,把創業者的自我養成之路寫得坑坑疤疤,但卻真實太多,這也才讓創業者有機會避開更多已知的困難,把精力放在真正的創新挑戰上,體現更多創新價值,不再一次次掉入那些迷思和自戀的創業家陷阱裡。

推薦序

創業過來人的另類思考

鄭志凱/矽谷Acorn Pacific Ventures 創投基金共同創辦人


  許多人都聽過刺蝟與狐狸的故事。《從A到A+》這本書的作者引用了這個寓言,說明狐狸雖然詭計多端,刺蝟只專注一件事,結果狐狸占不了便宜,刺蝟總是獲勝。

  可是,刺蝟真的獲勝了嗎?牠只是保了命,沒被狐狸當成午餐而已。狐狸落敗了嗎?也不見得,牠只是沒吃到刺蝟,可還有許多其他動物供牠充饑,還更容易入口。

  創業難,無論從○到一,或是從一到n,都有許多關卡。沒走過的人總期望得到一本攻略指南,逢山開路,見水搭橋。走過的人回頭一看,來時路驚險萬狀,不免心生善念,想為後來人留下一些迷津探要。

  問題是:人有多少種,新創公司就有多少種。人生來有DNA,企業也有。DNA不能主宰命運,但絕對塑造風格。如果生為狐狸,要教牠像刺蝟一樣專注,最後難免徒勞無功。更何況,專注固然重要,但到什麼程度就會超過,成為「守成不變」?

  所有的攻略指南或迷津探要都逃脫不了一個迷咒,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專注絕對必要,靈活機動也不可少。理想自然應該堅持,起點卻總是從現實開始。熱情驅動一切,若缺乏理性便是盲目。這種「陰」與「陽」的搭配,或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交相影響,只有在企業經營的現場才有切身的體會,教戰手冊只是提醒而已。

  本書作者蘭德.費希金和母親在二○○四年創辦摩茲(Moz),二○一八年正式離開公司日常營運,並再次創業,成立了SparkToro。十四年的青春年華投注在一家新創,可以算是相當專情。摩茲在搜索引擎優化(SEO)領域起步甚早,但因屬於B2B的企業,圈外人知者不多。十四年歷史達到年營業額四千多萬美元,只能算是一家穩健而發展有限的資深新創公司。

  然而費希金是一位對於倖存者偏差甚有自覺、又知無不言的過來人。本書中他對許多時下風行的創業雞湯提出了另類思考,例如轉型(pivot),或是最小可行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除此之外,他堅守原則,特別講究:資訊透明、善待員工、專注本業,摩茲企業文化的DNA顯然遺傳自他這位創辦人。然而,成也蕭何,拜也蕭何,對大多數新創公司而言,最困難的抉擇之一是:當公司成長過程中,經營管理者如何能不為過去的成功所束縛,適時交棒,讓公司開始另一個波段的發展。

  《大亨小傳》的作者史考特.費滋傑羅在一九三六年說過一段話:「什麼是第一流的智慧?它得將兩個相反的想法同時放在腦袋裡,還能繼續有效操作。」讀這本書,或任何其他的創業秘笈,都該常常把這句話放在心裡。
 

內容連載

(摘錄1)
第3章 偉大的創業者不能只做喜歡的事

 
工作將填滿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令人滿足的方式,是去做偉大的工作。而做偉大工作唯一的方式,是熱愛你做的事。――史蒂夫.賈伯斯,二○一一年
 
我可以自吹自擂一下嗎?
 
我熱愛搜尋引擎優化。
 
我喜歡:只要對網頁做一點小變化,就能使它出現在搜尋引擎的方式顯著改變,促使數十萬人光顧我的網站。我喜歡:為了克服艱難的關鍵字競爭,需要結合的技術專長與創意。我也喜歡:搜尋引擎為了網頁排名的秘密,發掘每一小片拼圖的過程。
 
當我找到新技巧,或是發現谷歌排序過程的精妙之處,眼睛就會發亮。我竭盡所能做最深入的挖掘,一做就是好幾個小時,純粹為了發掘和好奇的樂趣;對於能提升網路能見度的幾百萬種數學計算法,我也極度渴望證明自己的假說是正確的。如果找到足夠證據,重複測試我的假說,結果在排名上均獲得成功,我就會欣喜若狂。我會在公寓裡跑上跑下,亂揮拳頭,像個削瘦、傻氣、猶太版的洛基(請鄰居記得閉上眼睛,我家不是每扇窗戶都有百葉窗)。然後我會花更多時間以文字和影像記錄我的工作,在部落格或簡報上發表。當我終於按下「發布」鍵或站上講台分享心得時,就是我專業努力的尖峰。分享相關知識,為每天掌控幾十億人搜尋經驗的系統除去神秘面紗,都是我熱愛的事。
 
顯然我這個搜尋引擎優化公司的執行長,應該快樂似神仙對不對?我實現了(公認有傻勁的)夢想,不是嗎?
 
執行長是真正(爛到不行)的工作
 

我剛開始當搜尋引擎優化的顧問時,大多數日子的確是用來做喜愛的工作。可是當公司開始走上認真成長的軌道,我也當上執行長後,我大概花不到二○%的時間做那些事,有幾個月還一度減少到五%以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5
    $300
  2. 新書
    79
    $316
  3. 新書
    79
    $316
  4. 新書
    79
    $316
  5. 新書
    79
    $316
  6. 新書
    79
    $316
  7. 新書
    79
    $316
  8. 新書
    79
    $316
  9. 新書
    9
    $360
  10. 新書
    9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