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中國正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能否實現經濟的轉型與升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關鍵。那麼,如何理解供給側改革?怎樣具體落實供給側改革?「供給側改革」對中國經濟意味著什麼?這些問題是大家都應該思考和探索的。
本書不僅對以上問題進行了系統的闡述,而且從經濟新常態、消費商時代、「十三五」戰略等幾個與供給側改革息息相關的角度出發解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讀者能夠對供給側改革有更全面的認識和瞭解。
本書非常適合公務人員、企業人士、學校師生、政策關心者閱讀。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 中國經濟新常態
1.1轉型升級的機遇與挑戰/003
1.2轉型升級的內涵與路徑/018
1.3創新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025
第2章 消費商時代來臨
2.1消費商崛起/037
2.2消費驅動型經濟/052
第3章 供給側改革:從「經濟新常態」到「供給側改革」
3.1供給側改革背後的玄機/067
3.2供給側改革的內涵、特點、實質及誤區/084
3.3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本質/092
3.4供給學派:揭秘供給側改革的起源/100
第4章 供給側改革的內容與路徑
4.1供給側改革的四個層面/111
4.2供給側改革實施的四大路徑/119
4.3供給側改革的「四則運算」/125
4.4供給側改革的核心:讓生產要素合理流通/135
第5章 「十三五」戰略下的供給側改革
5.1「十三五」時期,中國需要怎樣的供給側改革/145
5.2「十三五」開啟中國「新經濟」/154
第6章 供給側與需求側:兩端發力,推進結構性改革
6.1供給側:推動經濟提質增效/165
6.2需求側:充分釋放內需潛力/175
6.3新供給主義:供給自動創造需求/180
第7章 供給側改革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7.1改革啟示錄:「供給側改革」對中國經濟意味著什麼/193
7.2改革紅利:以供給側改革帶動全局發展新動能/201
7.3改革目的:中央提出「供給側改革」有何深意/205
前言
第一章 中國經濟新常態
1.1轉型升級的機遇與挑戰/003
1.2轉型升級的內涵與路徑/018
1.3創新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025
第2章 消費商時代來臨
2.1消費商崛起/037
2.2消費驅動型經濟/052
第3章 供給側改革:從「經濟新常態」到「供給側改革」
3.1供給側改革背後的玄機/067
3.2供給側改革的內涵、特點、實質及誤區/084
3.3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本質/092
3.4供給學派:揭秘供給側改革的起源/100
第4章 供給側改革的內容與路徑
4.1供給側改革的四個層面/111
4.2供給側改革實施的四大路徑/119
4.3供給側改革的「四則運算」/125
4.4供給側改革的核心:讓生產要素合理流通/135
第5章 「十三五」戰略下的供給側改革
5.1「十三五」時期,中國需要怎樣的供給側改革/145
5.2「十三五」開啟中國「新經濟」/154
第6章 供給側與需求側:兩端發力,推進結構性改革
6.1供給側:推動經濟提質增效/165
6.2需求側:充分釋放內需潛力/175
6.3新供給主義:供給自動創造需求/180
第7章 供給側改革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7.1改革啟示錄:「供給側改革」對中國經濟意味著什麼/193
7.2改革紅利:以供給側改革帶動全局發展新動能/201
7.3改革目的:中央提出「供給側改革」有何深意/205
序
前言
201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正式發布,提出要「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加快實現發展動力轉換」。
2015年11月10日上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召開第十一次會議,研究中國經濟的結構性改革問題。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中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躍升。」
2015年11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以消費升級促進產業升級,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擴大內需」。
2015年11月17日,在「十三五」《規劃綱要》編制工作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指出:「要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促進產業邁向中高端。」
在2015年行將結束之際,「新供給」「新動力」「新業態」「供給側改革」等詞彙,頻頻走入人們的視線,成為經濟新常態下中央政府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重要話語表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不過,片面追求高速度的粗放型增長模式,也造成了眾多發展問題和隱患。一方面,產能過剩、結構失衡、效率低下、環境汙染等一系列問題全面暴露出來,成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攔路虎」。另一方面,中國長期奉行的刺激總需求的宏觀調控手段的邊際效益遞減,單純依靠貨幣和財政政策已經無法有效化解經濟發展的諸多結構性矛盾,更無力推動新常態下的經濟復甦和轉型升級。
2015年11月18日,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指出:「要解決世界經濟深層次問題,單純靠貨幣刺激政策是不夠的,必須下決心在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給體系更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供給端精準發力,配套「雙創」、「互聯網+」行動計劃、「中國製造2025」等一系列頂層戰略發展規劃,透過多維渠道和路徑優化供給結構,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推動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整體躍升。
在這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常態下中國經濟轉型與變革》中,我們將指出:
——經濟新常態的到來,對中國傳統經濟增長模式產生了怎樣的衝擊、顛覆和重構?
——習近平多次提出要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背後有著怎樣的玄機?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何是新常態下開啟中國經濟發展新週期的必然選擇?
——供給學派的發展歷程、思想理論和實踐經驗如何?中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又有哪些獨特之處?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點、核心、具體路徑等是什麼?它們又將如何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總體來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新一屆中央政府在全球經濟發展疲軟的大環境下,基於「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新理念,為增強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國際競爭能力而開出的一劑良藥,是新常態下推動經濟變革轉型、開啟經濟發展新週期的戰略導向和具體理路。
201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正式發布,提出要「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加快實現發展動力轉換」。
2015年11月10日上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召開第十一次會議,研究中國經濟的結構性改革問題。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中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躍升。」
2015年11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以消費升級促進產業升級,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擴大內需」。
2015年11月17日,在「十三五」《規劃綱要》編制工作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指出:「要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促進產業邁向中高端。」
在2015年行將結束之際,「新供給」「新動力」「新業態」「供給側改革」等詞彙,頻頻走入人們的視線,成為經濟新常態下中央政府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重要話語表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不過,片面追求高速度的粗放型增長模式,也造成了眾多發展問題和隱患。一方面,產能過剩、結構失衡、效率低下、環境汙染等一系列問題全面暴露出來,成為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攔路虎」。另一方面,中國長期奉行的刺激總需求的宏觀調控手段的邊際效益遞減,單純依靠貨幣和財政政策已經無法有效化解經濟發展的諸多結構性矛盾,更無力推動新常態下的經濟復甦和轉型升級。
2015年11月18日,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指出:「要解決世界經濟深層次問題,單純靠貨幣刺激政策是不夠的,必須下決心在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方面做更大努力,使供給體系更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供給端精準發力,配套「雙創」、「互聯網+」行動計劃、「中國製造2025」等一系列頂層戰略發展規劃,透過多維渠道和路徑優化供給結構,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推動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整體躍升。
在這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常態下中國經濟轉型與變革》中,我們將指出:
——經濟新常態的到來,對中國傳統經濟增長模式產生了怎樣的衝擊、顛覆和重構?
——習近平多次提出要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背後有著怎樣的玄機?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何是新常態下開啟中國經濟發展新週期的必然選擇?
——供給學派的發展歷程、思想理論和實踐經驗如何?中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又有哪些獨特之處?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點、核心、具體路徑等是什麼?它們又將如何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總體來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新一屆中央政府在全球經濟發展疲軟的大環境下,基於「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新理念,為增強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國際競爭能力而開出的一劑良藥,是新常態下推動經濟變革轉型、開啟經濟發展新週期的戰略導向和具體理路。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277
-
新書79折$277
-
新書85折$298
-
新書85折$298
-
新書93折$326
-
新書95折$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