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本書以動物倫理為核心,探討當代藝術與華文小說中動物符號之使用,涵蓋之藝術作品如霍夫曼(Florentijn
Hofman)《黃色小鴨》、徐冰《一個轉換案例的研究》、李小鏡《十二生肖》、周慶輝《人的莊園》;小說則有韓麗珠、甘耀明、連明偉、葛亮等之作品。藉由其中彰顯的人與動物關係,思考藝術自由與動物倫理如何相容、人與自然之混種共生、以及動物寓言之在地轉向等面向,期能打開美學、倫理與文學之間,更豐富的對話空間與流動可能。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宗潔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及香港當代文學、動物文學、家族書寫等,近年主要研究方向則為城市中人與動物關係。相關研究曾發表於《中外文學》、《東華漢學》、《中央大學人文學報》、《淡江中文學報》等期刊。著有《生命倫理的建構──以臺灣當代文學為例》、《當代臺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牠鄉何處?城市.動物與文學》。
黃宗潔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及香港當代文學、動物文學、家族書寫等,近年主要研究方向則為城市中人與動物關係。相關研究曾發表於《中外文學》、《東華漢學》、《中央大學人文學報》、《淡江中文學報》等期刊。著有《生命倫理的建構──以臺灣當代文學為例》、《當代臺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牠鄉何處?城市.動物與文學》。
目錄
自序 我想召喚感受的力量 I
緒論 01
輯一 藝術篇
第一章 當代藝術中的動物符號與倫理 23
第二章 徐冰作品中的動物符號與生態關懷 59
第三章 當代藝術中的混種與共生想像 91
輯二 文學篇
第四章 香港新世代小說中的動物與城市 117
第五章 臺灣「後鄉土」小說中的動物元素及環境意識 145
第六章 動物「寓言」的在地轉向 175
結論 201
參考書目 211
附錄 233
緒論 01
輯一 藝術篇
第一章 當代藝術中的動物符號與倫理 23
第二章 徐冰作品中的動物符號與生態關懷 59
第三章 當代藝術中的混種與共生想像 91
輯二 文學篇
第四章 香港新世代小說中的動物與城市 117
第五章 臺灣「後鄉土」小說中的動物元素及環境意識 145
第六章 動物「寓言」的在地轉向 175
結論 201
參考書目 211
附錄 233
序
自序
我想召喚感受的力量
自從去年九月出版《牠鄉何處?城市.動物與文學》之後,偶爾會收到朋友或讀者的回饋,他們告訴我,之前很少從這樣的角度去思考動物和人的關係。這樣的說法總是讓我一方面感謝,一方面感傷。「很少這樣去思考」的背後並非冷漠,而是陌生。我慢慢發現,大部分的人對動物其實非常陌生,動物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如此緊密相連,但為何對多數人而言,牠們卻是一種被視而不見,近乎隱形的存在?
由於陌生,所以我們很少思考動物園裡的動物如何看待自身處境;很少意識到收容所、屠宰場或實驗室裡動物的遭遇;當然也很少想到某些動物為何默默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保羅.波嘉德(Paul Bogard)在《夜的盡頭》中曾提到,現代人無法體會歌德(Goethe)在1787年所描述的羅馬月色,因為大都會的人工照明早已讓月光節節敗退,問題是:「因為從來不曾看過,所以也不知道該懷念些甚麼。」(註1)「如果你從來沒見識過天空的宏偉,你要如何找回?」(註2)如果未來的世代根本不知道自己失去了甚麼,又如何會感到遺憾?如何去懷念與保護他甚至不曾知道的事物?
但是,有些事物,對於看過的人來說是如此難以忘懷。《漫天飛蛾如雪》的作者麥可.麥卡錫(Michael McCarthy),在書中描述五〇年代時,飛蛾繁多如雪暴的情景,對許多人而言仍是歷歷在目的記憶:如果你選擇開車,需要沿途下車擦擋風玻璃才看得見路,如果騎的是腳踏車,難度則更高:「一面騎,昆蟲一面撞進你的眼睛,如果你不小心張嘴,路上就得一直吐蛾翅,每天夜裡的空氣中都有這麼多。」(註3)但是說不清哪一年,就再也見不到了。消失的不只是飛蛾,還有蜜蜂、蜉蝣、麻雀,以及許許多多我們知與不知的生物。他語重心長地說:「如果人類失去自然只是一種寫作題材,那我們會錯失它的即時性;我們會忽略其中的悲傷與卑劣、銳利與苦澀,以及它巨大的真正傷痛。」(註4)
即時性、悲傷、卑劣、銳利、苦澀,以及巨大的傷痛。上述形容詞或許是所有關心動物議題的朋友,都可以深切感受到的。每天都有那麼多的傷害持續發生,無論是近在咫尺的虐貓虐狗案,或是遙遠如海中一角浮冰上,令人心痛的北極熊照片,都令人覺得苦澀、傷痛,而且充滿無力感。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它們也可能成為召喚倫理思考與實踐的起點。
啟蒙我動物倫理相關思考的錢永祥老師,曾在演講中提到,多年前高速公路車陣中一隻身陷安全島上的狗,成為他後來關注動物保護議題的因緣。當時天氣很熱,然而被困在車陣中的他,卻只能看著那隻狗無助地在安全島的小樹叢間,連想停下來給牠喝水都沒有辦法,那份遺憾讓他開始思考自己還能為動物多做些甚麼。他指出,每個人都可能有這樣一個基於某事件的因緣,觸發後續關懷的動機。換言之,不忍可以成為動機、傷痛可以成為動機,愛當然也可以。甚至有時候,那也許就是一張照片、一個畫面,召喚了我們的感受與牽掛。文學藝術是否能夠成為我們探看世界、召喚感受的因緣?我相信可以。
我想喚醒感受的能力。我相信陌生源於缺乏切身的感受,如果無法對眼前的生命處境有感,再多的論述也難以喚起關心。艾比蓋爾.馬許(Abigail Marsh)討論利他主義的《恐懼的力量》一書,就明確指出對於恐懼表情的敏感度,是影響人們展現同理心與行動的關鍵。有趣的是,閱讀小說可能會是有助於提高情緒辨識度的方式之一。小說看得比較多的人,「更擅長識別他人臉上複雜而微妙的情緒」(註5)。如果說小說如同心理學家基斯.奧特利(Keith Oatley)形容的,是人們「心智的飛行器」(註6),可帶領我們抵達與探索他人心靈的風景;藝術有時則可觸動更為直觀的情感反應,巴勃羅.魯伊斯.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知名的畫作《蓋爾尼卡》(Guernica, 1937),之所以成為重要的反戰影像代表,難道不是因為那些扭曲的恐懼臉龐,觸動了觀者對恐懼與同理的敏感開關嗎?(註7)
在閱讀與研究的過程中,我也接觸到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寫作者,他們同樣帶著豐沛的感受力,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思考人的命運與動物的命運,更讓我相信文學、藝術與倫理的跨界對話是可能的。之前因為偶然的機緣接觸到俄國藝術家阿列克斯.布爾達科夫(Alexey Buldakov)的作品,看到他試圖將城市鴿群停憩休息之處轉化成裝置藝術,讓令人厭惡的鴿糞因為裝置的不同造型,在掉落時成為組字或圖案的一部分,此外,他還嘗試利用太陽能讓鴿群度過嚴酷的冬天。這樣的發想令我感動,無論這些裝置是否能夠在美術館外,成為城市日常裝置的一部分,作品本身在概念上的展演,已然提供了一個正視城市動物的存在,並且將很多人心中可能屬於「厭惡動物」的鴿子,轉化為城市風景的可能性。無論是否認同這些藝術裝置背後看待動物的方式,文學藝術都的確是提供更多想像力、創造力,並讓我們看見世界多元樣貌的重要媒介。本書書名之所以訂為「倫理的臉」,固然是借用哲學家伊曼紐爾.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由「臉」(face; visage)這個關鍵字談論倫理的哲學主張,期待更多人將動物的面貌納入倫理關係中,一方面也是想要凸顯,倫理有各種不同的樣貌,任何標準答案式的簡化想像,都將難以回應日常生活中倫理選擇的種種難題。
當然,一本書的完成,同樣仰賴許多人的善意與幫忙。要謝謝文蔚主任和又方主任的鼓勵與建議,否則這本書至今應該還只是散落在電腦中的檔案;謝謝東華華文系的同事們,我一直覺得自己身在一個相處融洽,彼此互相支援的系所,非常幸運與溫暖;謝謝主編瑋崢、編輯懿婷的細心與專業,總是讓人非常放心;怡伶為本書製作了漂亮又切題的封面,除了小鴨與狗,伯勞鳥和白鷺鷥,也是城市中實際可見的動物符號;謝謝花花辛苦地協助繁瑣的校對以及整理附錄;佳雯以及大心團的友人們:en、淳之、克蘭、小安、凱琳、阿潑,總是分擔我不時拋出的焦慮以及各種瑣碎的問題;謝謝文珮和明益對排版的建議;更要謝謝徐達當初的邀稿,讓我開啟了思考藝術中動物符號與倫理的起點。因為有你們,這本書才能順利成形。
也很謝謝《牠鄉何處?城市.動物與文學》出版後,以各種形式給我支持、建議與回饋的親友們,謝謝姐姐宗儀、宗慧和姊夫紀舍、彥彬,家人始終是我最重要的支援;謝謝錢永祥老師引介此書給許多動保朋友;謝謝宜如貼心地分享了學生的心得;依倩的細讀更讓我感動;室如情義相挺地參與對談;月英細心安排了一場在戶外的分享會,希望讓更多讀者接觸到動保議題(也謝謝當天辛苦的「聖誕老人」君英);謝謝花現193的清盛,總是不遺餘力推廣動物書籍;謝謝有河的隱匿與686、花蓮時光的阿寧和小美、孩好的珮瑾與威任、台東晃晃的素素、彰化有此藝說的Vision爸媽卡洛圓和李秉軒,這些獨立書店的朋友們,都是長期關注動物與社會議題,並且身體力行的人。也謝謝所有以各種形式表達支持的朋友,就不一一列名了。透過每次的分享,我自己也得到很多。謝謝這些年來在動保這條很艱難的路上互相支持的朋友。謝謝我生命中所有的動物們,我是如此愛你們與想念你們。
此外,本書除了第六章之外,其餘五章皆曾發表在期刊論文或於研討會中宣讀,謝謝提供審查意見的委員們,讓論文可以針對許多不足之處再行修訂;其後經科技部人社中心委託《東華漢學》送請三位學者審查,通過「補助期刊審查專書書稿」,原書名《動物符號與倫理:藝術/文學中的人與動物關係》,參考委員建議後,重新微調為《倫理的臉:當代藝術與華文小說中的動物符號》,在此也一併感謝業務單位與審查委員的辛勞。
《漫天飛蛾如雪》裡面有一段讓我感動的文字,那是作者在追蹤一個杜鵑遷徙觀察計畫時的發現,科學家想知道冬天從英國離開的杜鵑鳥去了哪裡,透過衛星追蹤器的定位,得知牠們飛越了4,000英哩到剛果過冬。但真正最震撼他的訊息是:2012年2月初,他看到那幾隻仍追蹤得到訊號的杜鵑鳥,全都朝著北方飛來。他激動地意識到,自己「從四千英哩外,正看著春天來臨」(註8):
我明白自己將見證世界甦醒時那最特別的信號,以及隨之而來的純粹喜悅:就像是冬至、第一株雪花蓮、第一隻鉤粉蝶的喜悅全部融為一體;就在那個二月天,我坐在電腦螢幕前面看著,從四千英哩外的非洲中心,春天正迢迢而來。(註9)
自然的循環、生物體內那不可思議的機制,若能召喚更多人的感動,那麼這些感受就有可能匯集成更迫切的,改變的動力。在這個可能快要失去春天的時代,需要更多仍然記得春天的人,召喚記憶,召喚感受所能擁有的力量。我仍然衷心地期盼著。
最後,上次把書獻給我的母親,她很開心,所以這本書依然獻給她。謝謝她所付出與包容的一切。
註1:保羅.波嘉德(Paul Bogard)著,陳以禮譯:《夜的盡頭:在燈火通明的年代,找回對大自然失落的感動》(臺北:時報文化,2014),頁163。
註2:同前註,頁236。
註3:麥可.麥卡錫(Michael McCarthy)著,彭嘉琪、林子揚譯:《漫天飛蛾如雪:在自然與人的連結間,尋得心靈的療癒與喜悅》(臺北:八旗文化,2018),頁127。
註4:同前註,頁85。
註5:艾比蓋爾.馬許(Abigail Marsh)著,潘昱均譯:《恐懼的力量:為何有人捨身救人,有人惡意病態?一位心理學家探索大腦、神經和行為科學,實證揭露人性善惡真相之旅》(新北:奇光出版,2018),頁296。
註6:同前註,頁295。
註7:不過畢卡索本人對此反倒是不帶著太多感情的,他曾如此描述這幅畫:「這些是動物,被屠殺的動物。對我而言,如此而已。大眾想看到什麼由他們去看。」約翰.柏格(John Berger)形容這是畢卡索「想像受苦之狀的一幅畫」,可以說是相當一針見血的評論。見阿爾維托.曼古埃爾(Alberto Manguel)著,薛絢譯:《意象地圖──閱讀圖像中的愛與憎》(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6),頁230、242。
註8:《漫天飛蛾如雪:在自然與人的連結間,尋得心靈的療癒與喜悅》,頁177。
註9:同前註,頁179。
我想召喚感受的力量
自從去年九月出版《牠鄉何處?城市.動物與文學》之後,偶爾會收到朋友或讀者的回饋,他們告訴我,之前很少從這樣的角度去思考動物和人的關係。這樣的說法總是讓我一方面感謝,一方面感傷。「很少這樣去思考」的背後並非冷漠,而是陌生。我慢慢發現,大部分的人對動物其實非常陌生,動物和我們的日常生活如此緊密相連,但為何對多數人而言,牠們卻是一種被視而不見,近乎隱形的存在?
由於陌生,所以我們很少思考動物園裡的動物如何看待自身處境;很少意識到收容所、屠宰場或實驗室裡動物的遭遇;當然也很少想到某些動物為何默默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保羅.波嘉德(Paul Bogard)在《夜的盡頭》中曾提到,現代人無法體會歌德(Goethe)在1787年所描述的羅馬月色,因為大都會的人工照明早已讓月光節節敗退,問題是:「因為從來不曾看過,所以也不知道該懷念些甚麼。」(註1)「如果你從來沒見識過天空的宏偉,你要如何找回?」(註2)如果未來的世代根本不知道自己失去了甚麼,又如何會感到遺憾?如何去懷念與保護他甚至不曾知道的事物?
但是,有些事物,對於看過的人來說是如此難以忘懷。《漫天飛蛾如雪》的作者麥可.麥卡錫(Michael McCarthy),在書中描述五〇年代時,飛蛾繁多如雪暴的情景,對許多人而言仍是歷歷在目的記憶:如果你選擇開車,需要沿途下車擦擋風玻璃才看得見路,如果騎的是腳踏車,難度則更高:「一面騎,昆蟲一面撞進你的眼睛,如果你不小心張嘴,路上就得一直吐蛾翅,每天夜裡的空氣中都有這麼多。」(註3)但是說不清哪一年,就再也見不到了。消失的不只是飛蛾,還有蜜蜂、蜉蝣、麻雀,以及許許多多我們知與不知的生物。他語重心長地說:「如果人類失去自然只是一種寫作題材,那我們會錯失它的即時性;我們會忽略其中的悲傷與卑劣、銳利與苦澀,以及它巨大的真正傷痛。」(註4)
即時性、悲傷、卑劣、銳利、苦澀,以及巨大的傷痛。上述形容詞或許是所有關心動物議題的朋友,都可以深切感受到的。每天都有那麼多的傷害持續發生,無論是近在咫尺的虐貓虐狗案,或是遙遠如海中一角浮冰上,令人心痛的北極熊照片,都令人覺得苦澀、傷痛,而且充滿無力感。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它們也可能成為召喚倫理思考與實踐的起點。
啟蒙我動物倫理相關思考的錢永祥老師,曾在演講中提到,多年前高速公路車陣中一隻身陷安全島上的狗,成為他後來關注動物保護議題的因緣。當時天氣很熱,然而被困在車陣中的他,卻只能看著那隻狗無助地在安全島的小樹叢間,連想停下來給牠喝水都沒有辦法,那份遺憾讓他開始思考自己還能為動物多做些甚麼。他指出,每個人都可能有這樣一個基於某事件的因緣,觸發後續關懷的動機。換言之,不忍可以成為動機、傷痛可以成為動機,愛當然也可以。甚至有時候,那也許就是一張照片、一個畫面,召喚了我們的感受與牽掛。文學藝術是否能夠成為我們探看世界、召喚感受的因緣?我相信可以。
我想喚醒感受的能力。我相信陌生源於缺乏切身的感受,如果無法對眼前的生命處境有感,再多的論述也難以喚起關心。艾比蓋爾.馬許(Abigail Marsh)討論利他主義的《恐懼的力量》一書,就明確指出對於恐懼表情的敏感度,是影響人們展現同理心與行動的關鍵。有趣的是,閱讀小說可能會是有助於提高情緒辨識度的方式之一。小說看得比較多的人,「更擅長識別他人臉上複雜而微妙的情緒」(註5)。如果說小說如同心理學家基斯.奧特利(Keith Oatley)形容的,是人們「心智的飛行器」(註6),可帶領我們抵達與探索他人心靈的風景;藝術有時則可觸動更為直觀的情感反應,巴勃羅.魯伊斯.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知名的畫作《蓋爾尼卡》(Guernica, 1937),之所以成為重要的反戰影像代表,難道不是因為那些扭曲的恐懼臉龐,觸動了觀者對恐懼與同理的敏感開關嗎?(註7)
在閱讀與研究的過程中,我也接觸到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寫作者,他們同樣帶著豐沛的感受力,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思考人的命運與動物的命運,更讓我相信文學、藝術與倫理的跨界對話是可能的。之前因為偶然的機緣接觸到俄國藝術家阿列克斯.布爾達科夫(Alexey Buldakov)的作品,看到他試圖將城市鴿群停憩休息之處轉化成裝置藝術,讓令人厭惡的鴿糞因為裝置的不同造型,在掉落時成為組字或圖案的一部分,此外,他還嘗試利用太陽能讓鴿群度過嚴酷的冬天。這樣的發想令我感動,無論這些裝置是否能夠在美術館外,成為城市日常裝置的一部分,作品本身在概念上的展演,已然提供了一個正視城市動物的存在,並且將很多人心中可能屬於「厭惡動物」的鴿子,轉化為城市風景的可能性。無論是否認同這些藝術裝置背後看待動物的方式,文學藝術都的確是提供更多想像力、創造力,並讓我們看見世界多元樣貌的重要媒介。本書書名之所以訂為「倫理的臉」,固然是借用哲學家伊曼紐爾.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由「臉」(face; visage)這個關鍵字談論倫理的哲學主張,期待更多人將動物的面貌納入倫理關係中,一方面也是想要凸顯,倫理有各種不同的樣貌,任何標準答案式的簡化想像,都將難以回應日常生活中倫理選擇的種種難題。
當然,一本書的完成,同樣仰賴許多人的善意與幫忙。要謝謝文蔚主任和又方主任的鼓勵與建議,否則這本書至今應該還只是散落在電腦中的檔案;謝謝東華華文系的同事們,我一直覺得自己身在一個相處融洽,彼此互相支援的系所,非常幸運與溫暖;謝謝主編瑋崢、編輯懿婷的細心與專業,總是讓人非常放心;怡伶為本書製作了漂亮又切題的封面,除了小鴨與狗,伯勞鳥和白鷺鷥,也是城市中實際可見的動物符號;謝謝花花辛苦地協助繁瑣的校對以及整理附錄;佳雯以及大心團的友人們:en、淳之、克蘭、小安、凱琳、阿潑,總是分擔我不時拋出的焦慮以及各種瑣碎的問題;謝謝文珮和明益對排版的建議;更要謝謝徐達當初的邀稿,讓我開啟了思考藝術中動物符號與倫理的起點。因為有你們,這本書才能順利成形。
也很謝謝《牠鄉何處?城市.動物與文學》出版後,以各種形式給我支持、建議與回饋的親友們,謝謝姐姐宗儀、宗慧和姊夫紀舍、彥彬,家人始終是我最重要的支援;謝謝錢永祥老師引介此書給許多動保朋友;謝謝宜如貼心地分享了學生的心得;依倩的細讀更讓我感動;室如情義相挺地參與對談;月英細心安排了一場在戶外的分享會,希望讓更多讀者接觸到動保議題(也謝謝當天辛苦的「聖誕老人」君英);謝謝花現193的清盛,總是不遺餘力推廣動物書籍;謝謝有河的隱匿與686、花蓮時光的阿寧和小美、孩好的珮瑾與威任、台東晃晃的素素、彰化有此藝說的Vision爸媽卡洛圓和李秉軒,這些獨立書店的朋友們,都是長期關注動物與社會議題,並且身體力行的人。也謝謝所有以各種形式表達支持的朋友,就不一一列名了。透過每次的分享,我自己也得到很多。謝謝這些年來在動保這條很艱難的路上互相支持的朋友。謝謝我生命中所有的動物們,我是如此愛你們與想念你們。
此外,本書除了第六章之外,其餘五章皆曾發表在期刊論文或於研討會中宣讀,謝謝提供審查意見的委員們,讓論文可以針對許多不足之處再行修訂;其後經科技部人社中心委託《東華漢學》送請三位學者審查,通過「補助期刊審查專書書稿」,原書名《動物符號與倫理:藝術/文學中的人與動物關係》,參考委員建議後,重新微調為《倫理的臉:當代藝術與華文小說中的動物符號》,在此也一併感謝業務單位與審查委員的辛勞。
《漫天飛蛾如雪》裡面有一段讓我感動的文字,那是作者在追蹤一個杜鵑遷徙觀察計畫時的發現,科學家想知道冬天從英國離開的杜鵑鳥去了哪裡,透過衛星追蹤器的定位,得知牠們飛越了4,000英哩到剛果過冬。但真正最震撼他的訊息是:2012年2月初,他看到那幾隻仍追蹤得到訊號的杜鵑鳥,全都朝著北方飛來。他激動地意識到,自己「從四千英哩外,正看著春天來臨」(註8):
我明白自己將見證世界甦醒時那最特別的信號,以及隨之而來的純粹喜悅:就像是冬至、第一株雪花蓮、第一隻鉤粉蝶的喜悅全部融為一體;就在那個二月天,我坐在電腦螢幕前面看著,從四千英哩外的非洲中心,春天正迢迢而來。(註9)
自然的循環、生物體內那不可思議的機制,若能召喚更多人的感動,那麼這些感受就有可能匯集成更迫切的,改變的動力。在這個可能快要失去春天的時代,需要更多仍然記得春天的人,召喚記憶,召喚感受所能擁有的力量。我仍然衷心地期盼著。
最後,上次把書獻給我的母親,她很開心,所以這本書依然獻給她。謝謝她所付出與包容的一切。
註1:保羅.波嘉德(Paul Bogard)著,陳以禮譯:《夜的盡頭:在燈火通明的年代,找回對大自然失落的感動》(臺北:時報文化,2014),頁163。
註2:同前註,頁236。
註3:麥可.麥卡錫(Michael McCarthy)著,彭嘉琪、林子揚譯:《漫天飛蛾如雪:在自然與人的連結間,尋得心靈的療癒與喜悅》(臺北:八旗文化,2018),頁127。
註4:同前註,頁85。
註5:艾比蓋爾.馬許(Abigail Marsh)著,潘昱均譯:《恐懼的力量:為何有人捨身救人,有人惡意病態?一位心理學家探索大腦、神經和行為科學,實證揭露人性善惡真相之旅》(新北:奇光出版,2018),頁296。
註6:同前註,頁295。
註7:不過畢卡索本人對此反倒是不帶著太多感情的,他曾如此描述這幅畫:「這些是動物,被屠殺的動物。對我而言,如此而已。大眾想看到什麼由他們去看。」約翰.柏格(John Berger)形容這是畢卡索「想像受苦之狀的一幅畫」,可以說是相當一針見血的評論。見阿爾維托.曼古埃爾(Alberto Manguel)著,薛絢譯:《意象地圖──閱讀圖像中的愛與憎》(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6),頁230、242。
註8:《漫天飛蛾如雪:在自然與人的連結間,尋得心靈的療癒與喜悅》,頁177。
註9:同前註,頁179。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277
-
新書9折$315
-
新書95折$333
-
新書95折$333
-
新書95折$333
-
新書98折$342
-
新書$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