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做自己的態度,讓你有勇氣面對逆境,
更在工作、生活、人際等層面無往不利!
1. 好奇的自己 / 幫助你熱衷學習,打造無敵競爭力
2. 勇敢的自己 / 幫助你面對挫折,在逆境中變得更強大
3. 真實的自己 / 幫助你活出天賦,站上專屬舞台自信發光
4. 謙卑的自己 / 幫助你真心寬恕,別再用他人的錯來懲罰自己
5. 憐憫的自己 / 幫助你看懂上天美意,一步步完成此生使命
慶祝《做自己的勇氣》熱銷,封面改版新上市!
身為專業諮商心理師的心靈勵志作家魏棻卿,
用文字陪伴你度過生命中每一個低潮和徬徨時刻……
◎ 當你感覺一個人孤軍奮戰的時候,她用經驗揭示我們:
「跟自己建立戰友關係,很關鍵的一點是,必要時候,你能不能跟內心真正的想法站在同一邊,挺身捍衛真正渴望的人生?……那個跟自己並肩作戰的過程,都足以讓你建立起對自己的信任,進而長出無懈可擊的內在力量。」
◎ 當你感覺總是走不出困境的時候,她用心理專業協助我們破局而出:
「透過非理性觀點的刻意修正,生活中的煩惱及其引發的負面情緒,肯定能減輕一大半……。太多臨床案例指出,很多時候,真正困擾人們的並非外在環境,而是內在的自我控訴,因此只要願意先在心裡面放過自己,有時再回頭看看外在困境,似乎也就沒那麼難以跨越了。」
◎ 當你不明白生命為何受苦的時候,她引領我們發現意義:
「即使表面上看來不怎麼好的一件事,背後仍有深刻的布局意義,關鍵是,你要看懂老天爺在出哪招。而想理解老天爺的招數之前,必須先意識到祂所作所為的主要目的之一,其實是在於激發個人的多元人格潛力。」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魏棻卿
曾任媒體記者及主管職,新聞工作生涯約有十年。32歲時,因至親過世的震撼,開始回頭檢視人生,辭職後透過旅行和專業進修,積極尋求此生呼召並發掘個人天賦。過程中雖幾度要被逆境擊垮,但因著永不放棄的精神,現已快樂走在實踐夢想的道路上,每天用自己熱愛的方式過生活!
藉由自身走過逆境,終至開創第二生涯、活出命定的實戰經歷,現在的她,不僅持續透過最愛的出版寫作,為社會人心傳遞激勵和療癒,同時也是一名專業的心理助人工作者。已有廣大的人們,經由購買她所寫的心靈勵志書、撥打政府設置的免費專線、報名參加職涯∕心靈講座課程,或是透過付費的一對一諮商,受惠於她的專業會談和溫暖陪伴,進而得以行過絕望的心靈幽谷,重拾信心和盼望。
她始終相信,人因夢想而偉大;也始終認為,每一個能夠直面人生逆境,願意揭露內心脆弱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生命勇者。
2011年至今,出自她筆下的文字作品(包含為名人代筆的書籍),已多達二十餘本,其創作的心靈勵志系列書籍,多已被翻譯成簡體字版,廣受中國大陸讀者的喜愛;目前在台灣,也會不定時開設心靈書寫課程,以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形式,協助民眾透過文字敘說達到自我探索或療癒之效。
現主要在基督教醫院癌症腫瘤中心、伯特利身心診所、暖心全人諮商中心等機構執業,時而受邀至校園舉辦生涯講座或工作坊。
聯繫信箱:[email protected](來信將有專人回覆相關事宜)
魏棻卿
曾任媒體記者及主管職,新聞工作生涯約有十年。32歲時,因至親過世的震撼,開始回頭檢視人生,辭職後透過旅行和專業進修,積極尋求此生呼召並發掘個人天賦。過程中雖幾度要被逆境擊垮,但因著永不放棄的精神,現已快樂走在實踐夢想的道路上,每天用自己熱愛的方式過生活!
藉由自身走過逆境,終至開創第二生涯、活出命定的實戰經歷,現在的她,不僅持續透過最愛的出版寫作,為社會人心傳遞激勵和療癒,同時也是一名專業的心理助人工作者。已有廣大的人們,經由購買她所寫的心靈勵志書、撥打政府設置的免費專線、報名參加職涯∕心靈講座課程,或是透過付費的一對一諮商,受惠於她的專業會談和溫暖陪伴,進而得以行過絕望的心靈幽谷,重拾信心和盼望。
她始終相信,人因夢想而偉大;也始終認為,每一個能夠直面人生逆境,願意揭露內心脆弱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生命勇者。
2011年至今,出自她筆下的文字作品(包含為名人代筆的書籍),已多達二十餘本,其創作的心靈勵志系列書籍,多已被翻譯成簡體字版,廣受中國大陸讀者的喜愛;目前在台灣,也會不定時開設心靈書寫課程,以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形式,協助民眾透過文字敘說達到自我探索或療癒之效。
現主要在基督教醫院癌症腫瘤中心、伯特利身心診所、暖心全人諮商中心等機構執業,時而受邀至校園舉辦生涯講座或工作坊。
聯繫信箱:[email protected](來信將有專人回覆相關事宜)
目錄
【自序】致,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自己
01 / 好奇的自己
幫助你熱衷學習,打造無敵競爭力
.生命的最佳戰友,是自己
.專業是一部外掛的聚光燈
.人格特質擦亮你的個人品牌
.格局是成就的器皿,越大裝越多
.銘印效應,激發驚人潛力
02 / 勇敢的自己
幫助你面對挫折,在逆境中變得更強大
.讓抱怨帶你看見問題的癥結點
.點選放大心中的小太陽
.將「任性」升級為「韌性」
.建立多元的自我評價系統
.別害怕失敗,更別畏懼成功
03 / 真實的自己
幫助你活出天賦,站上專屬舞台自信發光
.醜小鴨真正的身分,其實是天鵝
.生活很難,但也可以很簡單
.透過管控焦慮來重拾內在自由
.有能耐自然能吸引好人脈
.向未來的自己借智慧
04 / 謙卑的自己
幫助你真心寬恕,別再用他人的錯來懲罰自己
.覺察那些讓你陷入困境的模式
.接納事情就是會超出掌控
.放下對「應該」的執著
.提早認清生命的重點
.安頓過去,盡情活在當下
05 / 憐憫的自己
幫助你看懂上天美意,一步步完成此生使命
.你想留下什麼精神遺產給世界?
.預設停損點,真心享受付出的喜悅
.允許他人保有自己的防空洞
.用心發現生命中的天使
.相信命運永遠有祂的美意
01 / 好奇的自己
幫助你熱衷學習,打造無敵競爭力
.生命的最佳戰友,是自己
.專業是一部外掛的聚光燈
.人格特質擦亮你的個人品牌
.格局是成就的器皿,越大裝越多
.銘印效應,激發驚人潛力
02 / 勇敢的自己
幫助你面對挫折,在逆境中變得更強大
.讓抱怨帶你看見問題的癥結點
.點選放大心中的小太陽
.將「任性」升級為「韌性」
.建立多元的自我評價系統
.別害怕失敗,更別畏懼成功
03 / 真實的自己
幫助你活出天賦,站上專屬舞台自信發光
.醜小鴨真正的身分,其實是天鵝
.生活很難,但也可以很簡單
.透過管控焦慮來重拾內在自由
.有能耐自然能吸引好人脈
.向未來的自己借智慧
04 / 謙卑的自己
幫助你真心寬恕,別再用他人的錯來懲罰自己
.覺察那些讓你陷入困境的模式
.接納事情就是會超出掌控
.放下對「應該」的執著
.提早認清生命的重點
.安頓過去,盡情活在當下
05 / 憐憫的自己
幫助你看懂上天美意,一步步完成此生使命
.你想留下什麼精神遺產給世界?
.預設停損點,真心享受付出的喜悅
.允許他人保有自己的防空洞
.用心發現生命中的天使
.相信命運永遠有祂的美意
序
自序
致,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自己
曾經有過這樣的機會嗎?現在的你跟多年前的自己,在內在心理空間進行一場跨時空對話。我有過。那是一個參加完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聯合會的午後,當我開車順道行經大學時期的租屋處一帶,望著熟悉的街景本該心生懷舊,情緒卻忍不住一陣翻騰。
我落下了眼淚。淚眼婆娑間,彷彿看見了十多年前的自己——她,一個來自南台灣的女孩,為了求學,棲身在台北這個繁華大都市,畢業後開始求職,也總是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傻勁,奮力地在異鄉求生存。
落淚,是因為心疼。我心疼她曾經因為租房糾紛,被傲慢女房東大聲羞辱,說,「誰叫你們家在台北沒房子?」當時縱使滿腹委屈也只能默默往肚裡吞,因為對方說的話的確是事實,她在台北本來就沒有家,處境猶如失根的浮萍。
落淚,也是因為佩服。我佩服她初入社會那幾年,三天兩頭就被公司主管飆罵,卻依舊咬著牙關撐下來,還練就一身紮實的寫作功夫,讓現在從事文字創作跟出版工作的我,如虎添翼。
懷抱著這樣的激動心情,返家後,提筆寫了一封信給十年前的自己,謝謝她當年的努力以及選擇不放棄,方能一步步成就現在的我;接著又寫了一封信給十年後的自己,承諾她,為了收穫更具豐盛意義的人生,此刻的我一樣會秉持積極向上的精神,在新的專業領域開疆闢土。
寫完信以後,一股更深的觸動湧上心頭,那個當下我才覺察到,原來在追求夢想的路上從來都不孤單,因為一直有「她們(指過去和未來的自己)」的鼓勵和陪伴。而想一想也是,在人生的接力賽中,我們是一個Team(團隊),隊友們理應互相加油打氣,無論是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
撰寫《做自己的勇氣—35歲以前一定要成為的5種自己》這本書,正是出於這樣的心情。我總認為,三十五歲是一個很微妙的年紀,感覺像是處在第二個起跑點,左右著人生下半場的命運,值得每個人停下腳步來自我檢視一番,問問自己:「截至目前為止,我對自己的人生滿意嗎?」以及「如果可以,希望未來通往哪裡去?」更重要的是,「什麼才是我真心認為,值得用一生去追求跟體現的價值呢?」
從生理年齡來說,三十五歲之後,身體機能開始走下坡,但就心理發展而言,卻是一個人邁向整合和自我實現的關鍵起點,知名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個體化歷程(Individuation Process)」,差不多就是落在三十五歲到四十歲。至於我個人,這樣的歷程啟動得更早,三十二歲那年就正式揭開序幕,等到三十五歲來臨的時候,手中已經握有更多籌碼去建構人生下半場。也因此,才會建議大家最好在三十五歲以前,便著手為日後的生命轉化做準備,提早展開「做自己」的練習,因為那真的並非一蹴可及。
個體化歷程,一言以蔽之,就是個人從「社會化」到「去社會化」的過程。從榮格的論點來說,人的「自我(Ego)」為了在社會中生存適應下來,自然而然會發展出人格面具(Persona),只不過有得必有失,代價就是得壓抑部分的本我(Id);當個人在前半生完成自我與人格面具的發展任務,後半生的重點就會轉移到內在整合,一片片拾回心靈碎片,活出一個真實且完整的自己。
不少人誤以為,做自己就是變得自私、自我、自戀,亦或是罔顧他人的意見,實際上若是能依循榮格的論點來做自己,反而會讓你更受歡迎又不喪失自身的獨特性。原因是,那個原先總是帶著人格面具的你,在歷經個體化蛻變之後,早已換上最真實迷人的樣貌,偶爾表現出自我感覺良好或一意孤行,通常也是為了衷於內在真實,而非人格面具在主導操弄,自然比較不討人厭。
至於如何將抽象理論化為具體行動,付諸實踐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本書綜合歸納出的「五種自己」,便是基本且關鍵的心理發展指標。做自己,是一輩子的課題,我也正走在這條學習的道路上,與你共勉之!
致,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自己
曾經有過這樣的機會嗎?現在的你跟多年前的自己,在內在心理空間進行一場跨時空對話。我有過。那是一個參加完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聯合會的午後,當我開車順道行經大學時期的租屋處一帶,望著熟悉的街景本該心生懷舊,情緒卻忍不住一陣翻騰。
我落下了眼淚。淚眼婆娑間,彷彿看見了十多年前的自己——她,一個來自南台灣的女孩,為了求學,棲身在台北這個繁華大都市,畢業後開始求職,也總是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傻勁,奮力地在異鄉求生存。
落淚,是因為心疼。我心疼她曾經因為租房糾紛,被傲慢女房東大聲羞辱,說,「誰叫你們家在台北沒房子?」當時縱使滿腹委屈也只能默默往肚裡吞,因為對方說的話的確是事實,她在台北本來就沒有家,處境猶如失根的浮萍。
落淚,也是因為佩服。我佩服她初入社會那幾年,三天兩頭就被公司主管飆罵,卻依舊咬著牙關撐下來,還練就一身紮實的寫作功夫,讓現在從事文字創作跟出版工作的我,如虎添翼。
懷抱著這樣的激動心情,返家後,提筆寫了一封信給十年前的自己,謝謝她當年的努力以及選擇不放棄,方能一步步成就現在的我;接著又寫了一封信給十年後的自己,承諾她,為了收穫更具豐盛意義的人生,此刻的我一樣會秉持積極向上的精神,在新的專業領域開疆闢土。
寫完信以後,一股更深的觸動湧上心頭,那個當下我才覺察到,原來在追求夢想的路上從來都不孤單,因為一直有「她們(指過去和未來的自己)」的鼓勵和陪伴。而想一想也是,在人生的接力賽中,我們是一個Team(團隊),隊友們理應互相加油打氣,無論是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
撰寫《做自己的勇氣—35歲以前一定要成為的5種自己》這本書,正是出於這樣的心情。我總認為,三十五歲是一個很微妙的年紀,感覺像是處在第二個起跑點,左右著人生下半場的命運,值得每個人停下腳步來自我檢視一番,問問自己:「截至目前為止,我對自己的人生滿意嗎?」以及「如果可以,希望未來通往哪裡去?」更重要的是,「什麼才是我真心認為,值得用一生去追求跟體現的價值呢?」
從生理年齡來說,三十五歲之後,身體機能開始走下坡,但就心理發展而言,卻是一個人邁向整合和自我實現的關鍵起點,知名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提出的「個體化歷程(Individuation Process)」,差不多就是落在三十五歲到四十歲。至於我個人,這樣的歷程啟動得更早,三十二歲那年就正式揭開序幕,等到三十五歲來臨的時候,手中已經握有更多籌碼去建構人生下半場。也因此,才會建議大家最好在三十五歲以前,便著手為日後的生命轉化做準備,提早展開「做自己」的練習,因為那真的並非一蹴可及。
個體化歷程,一言以蔽之,就是個人從「社會化」到「去社會化」的過程。從榮格的論點來說,人的「自我(Ego)」為了在社會中生存適應下來,自然而然會發展出人格面具(Persona),只不過有得必有失,代價就是得壓抑部分的本我(Id);當個人在前半生完成自我與人格面具的發展任務,後半生的重點就會轉移到內在整合,一片片拾回心靈碎片,活出一個真實且完整的自己。
不少人誤以為,做自己就是變得自私、自我、自戀,亦或是罔顧他人的意見,實際上若是能依循榮格的論點來做自己,反而會讓你更受歡迎又不喪失自身的獨特性。原因是,那個原先總是帶著人格面具的你,在歷經個體化蛻變之後,早已換上最真實迷人的樣貌,偶爾表現出自我感覺良好或一意孤行,通常也是為了衷於內在真實,而非人格面具在主導操弄,自然比較不討人厭。
至於如何將抽象理論化為具體行動,付諸實踐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本書綜合歸納出的「五種自己」,便是基本且關鍵的心理發展指標。做自己,是一輩子的課題,我也正走在這條學習的道路上,與你共勉之!
內容連載
01.覺察那些讓你陷入困境的模式
若要問,世界上最強大的一部中控系統是什麼?我會說:人腦。尤其在看過父親曾因為腦出血造成腦積水,一度退化到連簡單的算術都不會,但事後又可以慢慢恢復到百分之八十的水準時,才讓我不得不佩服造物主的厲害,竟然能將人腦設計得如此精密,著實怠慢不得。
一項國際研究指出,當同卵雙胞胎的兩個人做著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大腦呈現出的神經迴路活化狀態也不盡相同,原因就在於,即使兩人先天的腦部結構完全一樣,受到後天生命經驗的差異,仍然會發展出不同的神經迴路。
神經迴路,簡單來說就是大腦在處理訊息的過程中,所出現的連結路徑。在這個制式連結路徑的牽引下,我們常會對同一類的事件訊息,重複做出相同的情緒或行為反應,以至於最後也總是面臨相同的結局,宛如陷入死胡同裡。
美國一位勵志作家曾經公開分享過一段親身經歷,他提到小時候基於某些原因,讓他對警車或警察開始懷有恐懼的情緒。
長大以後的某個聖誕節夜晚,他在開車返家的途中,碰到了警察正在執行臨檢工作。即使他很清楚自己並沒有喝酒,更沒有任何犯罪行為,內心卻莫名地湧起一股緊張的感覺,當下出於生物性的防衛本能,他直覺想要用力踩下油門,火速駛離現場。
幸好他並沒有真的這麼做,否則接下來的情節就不是這樣發展了。那位勵志作家在深呼吸一口氣的同時,也在心裡不斷地安撫自己,說,「沒事的,警察是我的好朋友,他們是想要幫助我……」
接著,將車子停在指示位置。在他遞出相關證件,並完成酒精檢測之後,值勤的警察冷不防地開口問他,「你想要一隻火雞嗎?你的證件齊全而且沒有酒駕,所以可以得到一隻火雞作為獎勵。」原來那一晚,那個警政單位為了自我宣傳,特別針對優良駕駛人贈送火雞一隻,而那位勵志作家在收下冷凍火雞後,還跟執勤警察們合拍一張照片,登上隔日的當地報紙版面,知名度也因此大增。
若要問,世界上最強大的一部中控系統是什麼?我會說:人腦。尤其在看過父親曾因為腦出血造成腦積水,一度退化到連簡單的算術都不會,但事後又可以慢慢恢復到百分之八十的水準時,才讓我不得不佩服造物主的厲害,竟然能將人腦設計得如此精密,著實怠慢不得。
一項國際研究指出,當同卵雙胞胎的兩個人做著同一件事情的時候,大腦呈現出的神經迴路活化狀態也不盡相同,原因就在於,即使兩人先天的腦部結構完全一樣,受到後天生命經驗的差異,仍然會發展出不同的神經迴路。
神經迴路,簡單來說就是大腦在處理訊息的過程中,所出現的連結路徑。在這個制式連結路徑的牽引下,我們常會對同一類的事件訊息,重複做出相同的情緒或行為反應,以至於最後也總是面臨相同的結局,宛如陷入死胡同裡。
美國一位勵志作家曾經公開分享過一段親身經歷,他提到小時候基於某些原因,讓他對警車或警察開始懷有恐懼的情緒。
長大以後的某個聖誕節夜晚,他在開車返家的途中,碰到了警察正在執行臨檢工作。即使他很清楚自己並沒有喝酒,更沒有任何犯罪行為,內心卻莫名地湧起一股緊張的感覺,當下出於生物性的防衛本能,他直覺想要用力踩下油門,火速駛離現場。
幸好他並沒有真的這麼做,否則接下來的情節就不是這樣發展了。那位勵志作家在深呼吸一口氣的同時,也在心裡不斷地安撫自己,說,「沒事的,警察是我的好朋友,他們是想要幫助我……」
接著,將車子停在指示位置。在他遞出相關證件,並完成酒精檢測之後,值勤的警察冷不防地開口問他,「你想要一隻火雞嗎?你的證件齊全而且沒有酒駕,所以可以得到一隻火雞作為獎勵。」原來那一晚,那個警政單位為了自我宣傳,特別針對優良駕駛人贈送火雞一隻,而那位勵志作家在收下冷凍火雞後,還跟執勤警察們合拍一張照片,登上隔日的當地報紙版面,知名度也因此大增。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157
-
新書79折$157
-
新書79折$158
-
新書85折$169
-
新書88折$175
-
新書9折$179
-
新書9折$179
-
新書$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