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掉「後現代詩人」、「女性詩人」的外衣,露出一個「關於沒什麼」的專家!
夏宇詩中的空間鮮少有連貫性,她傾向於描摹日常的瑣碎,以詩體現「在生活中夢想」的狀態。
沿著她獨特的夢想路徑各種生活的形象一一浮出,一同漂移……
本書開啟法國科學家兼哲學家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與詩人夏宇之間的對話,深究夏宇的想像模式,聚焦在她詩裡的空間姿態,與空間所帶出的夢想形象,以及最重要的,夢想中的詩「人」模樣。
好評推薦
「當眾人多注意夏宇的『女性主體』特質時,本論文卻偏跳脫單純的陰性。幾乎每篇詩例分析,都有女性安尼瑪的夢幻流動,又有男性安尼姆斯的結構、觀察、思考、冷靜之特質。因而,所謂夏宇的『陰性書寫』,得進入另一個鮮少被觸及的,另一半陽剛提煉的力與氣概,這是本次研究最有意思的突破項目。」──翁文嫻/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
「芳儀以巴舍拉的《夢想詩學》、《空間詩學》作為論述依據,但是如何詮釋詩作,讓詩作和理論之間產生對話,開展更豐富的意涵則是芳儀的能耐。文中另一令人驚艷的特色是將梅洛龐蒂在《眼與心》當中的論調與巴舍拉的夢想做結合,梅洛龐蒂作為現象學最重要的學者之一,其論述向來以難讀見著,芳儀對梅洛龐蒂理論的引用與轉化,勢必對日後有意開展現象學詩學的後學者有重要啟發。」──陳政彥(嘉義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夏宇的詩彷彿遠在天邊。但事實上,夏宇的詩卻又總是近在眼前。夏宇詩的核心是『日常生活』。夏宇告訴我們,『詩的』感受並非如夢幻泡影。相反的,『詩』確確實實就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在東拼西湊的瑣碎裡。芳儀對於現代詩的詮釋也非常精確,她具有這種『詩的』天分,所以她非常適合研究夏宇。」──蔡明諺(成功大學台文系副教授)
本書特色
◆ 第一屆周夢蝶詩獎「評論組」得獎作品
◆ 研究角度特殊──運用全新的切入點「空間」去研究夏宇,且將夏宇的「陰性書寫」帶出新的視野,發現她陽剛的「力」的特質,兩相映照、匯合。
◆ 研究範圍涵蓋夏宇2016年最新出版的詩集《第一人稱》
目錄
周夢蝶詩獎評語/翁文嫻
沿著隱形的腳印找出夢想的形狀/陳政彥
自己的夏宇/蔡明諺
我的序/不是序
第一章 導論
一、夏宇詩的夢想因子
二、從過往中萃取和重鑄
三、巴舍拉的詩意想像
四、安尼瑪式的書寫路徑
第二章 相遇始於分離:空間現身,夢想現身
一、投射出遺忘:從安尼姆斯與安尼瑪的分離開始
二、醒在床縫裡:匯聚多個當下的空間
三、在反射著彼此的光:在目光的夢想中發聲
第三章 在旋轉中抵達:通往夢想的路徑
一、充滿遺失物的城市:走向過往的當下
二、穿牆而過:一段「向內」與「向外」並行的旅程
三、日子就將自行填滿:夢想降落在生活裡
第四章 作為軸心的「夢想身體」:夏宇跨界行動的再詮釋
一、自光的深處同時浮現:詩與畫水乳交融
二、愈混愈對:詩與歌的雜交派對
三、充氣電影院:虛擬的影「像」與形「象」
第五章 結論:關於沒什麼的一位專家
參考文獻
沿著隱形的腳印找出夢想的形狀/陳政彥
自己的夏宇/蔡明諺
我的序/不是序
第一章 導論
一、夏宇詩的夢想因子
二、從過往中萃取和重鑄
三、巴舍拉的詩意想像
四、安尼瑪式的書寫路徑
第二章 相遇始於分離:空間現身,夢想現身
一、投射出遺忘:從安尼姆斯與安尼瑪的分離開始
二、醒在床縫裡:匯聚多個當下的空間
三、在反射著彼此的光:在目光的夢想中發聲
第三章 在旋轉中抵達:通往夢想的路徑
一、充滿遺失物的城市:走向過往的當下
二、穿牆而過:一段「向內」與「向外」並行的旅程
三、日子就將自行填滿:夢想降落在生活裡
第四章 作為軸心的「夢想身體」:夏宇跨界行動的再詮釋
一、自光的深處同時浮現:詩與畫水乳交融
二、愈混愈對:詩與歌的雜交派對
三、充氣電影院:虛擬的影「像」與形「象」
第五章 結論:關於沒什麼的一位專家
參考文獻
序
周夢蝶詩獎評語
翁文嫻/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
學位論文必須有回顧前人資料的過程。本論文的資料整理簡潔但齊備,令我們知道,夏宇研究者很早就有「後現代詩人」及「女性主體」(陰性詩)之議題;後又有「非實在時間」的提出,本論文將這些觀點慢慢萃煉出愈來愈「純粹」的角度:如「同時並存的瞬間時間」、「當下不斷翻轉的運動狀態」,隨著這些線索,她整本論文運用法國詩學者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1884~1962)的空間與夢想詩學的意念,將夏宇詩內如何運用夢想形塑詩意空間,一一排序出現、選詩分析,而且運用《夢想詩學》其中一章安尼瑪與安尼姆斯的陰陽二力,追蹤夏宇在夢想時,因為語言的陰陽律動平衡,而帶給讀者的「幸福感」。
巴舍拉有多次被台灣詩學引用的經驗,但本次得獎人詮釋《空間詩學》,詩意象如何生出「語言空間」時,將詩意的形構說得很好:
「詩意識『浸潤』在詩的意象之中,意象透過語言顯露出來,此時的語言不同於日常生活的語言,後者是用來溝通的,理性而有邏輯,而前者是用來開啟想像的,回歸到語言及語言所指涉的物質本身。我們對著語言本身想像,也同時對其所指涉的萬物做無止盡的想像……」
等於是,台灣詩學的議題,慢慢從詩人的時代背景、生平傳記,有關社會的政治抗議與關懷、國際間流行的各種主義、女性男性意識之發掘、身體器官領域之擴展、都市或鄉間的認識,與乎各種親情倫理食物地域愛與不愛之書寫,讀詩人自這些具體可把握的議題,慢慢轉目光觀看一首詩的純粹「物質性」─這句子之間,字與字之間,其內潛藏著什麼安尼姆斯(理性雄性的陽力),或者另一種安尼瑪(夢幻感性的陰力)。二者相繼起伏的律動成為這篇論文研究的主線,真的是大大有違傳統詩學的方向。
首屆周夢蝶論文,將獎項頒予這樣的一篇研究,當日評審的另二位更有輩份的詩學名家,楊昌年與李瑞騰教授,就忍不住自然反應:「啊,這論文讀起來真舒服,文字很有詩意。」「這個年輕人我看他很有研究的企圖與潛力,未來會做出很好的評論。」今日他們讓我來負責這篇論文的特色,卻突然想到,周夢蝶詩的主題,似乎也專門離開上述各類有意識的「實際」探討事務。以至他的詩可以適合不同「朝代」的人類讀,詩內律動只關注了人類的悲喜。記得以前訪談周公時,他說讀夏宇詩二十多次了,人說她是「後現代詩人」,是否自己喜歡的詩內事物屬於「後現代」呢?周公很認真地請問尊者,什麼是「後現代」,結果聽了半天,還是不明。如果他今天看到這篇專門用「安尼姆斯」與「安尼瑪」來說夏宇的評論,會否明白些?想他一定追問這兩個詞,或者想起中國詩話藝術裡,常出現「陰、陽」二力交替,「虛、實」相生的拉鋸現象。
但古典的陰陽虛實觀念,已經很難表達當代人體會到的世界。諸如論文說夏宇詩是:「穿梭在宇宙中的主體」,又有「時間的多重性」,當聚焦於每一時間的空間,那夢想的狀態如何呢?其中的「力」之交匯,追溯到《夢想詩學》中回顧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述說煉金術士的雌雄同體狀態。當眾人多注意夏宇的「女性主體」特質時,本論文卻偏跳脫單純的陰性。幾乎每篇詩例分析,都有女性安尼瑪的夢幻流動,又有男性安尼姆斯的結構、觀察、思考、冷靜之特質。因而,所謂夏宇的「陰性書寫」,得進入另一個鮮少被觸及的,另一半陽剛提煉的力與氣概,這是本次研究最有意思的突破項目。
論文的研究範圍,難得自第一本《備忘錄》(1984年),一直追蹤至第八本,最新2016年詩集《第一人稱》。除外還有歌詞集、夏宇的畫、裝置、劇本。這些眾聲喧嘩的多形式文本,論文的章節都可交錯串起。第二章的空間情節,由具體的旅社、房間而至彼此的目光;第三章的空間更抽象研究至城市的「遺失」、可「穿越」的牆、以至回到「日子自行填滿」的貓與狗。如此,夏宇三十多年經歷的空間,作者不管年份,完全依夢想的深淺重整。第四章發展至夏宇多方面的詩與畫、音樂、攝影,甚至虛擬電影院,論文作者提出以身體的「夢想聯結」為觀念,再移動至其他領域的身體狀況,變成一個「夢想身體」,實在蠻新鮮的。
一般論文多注重資料、實證,眾人能明白的推理邏輯,這些合乎科學的條件,卻可能對詩學的討論是一大傷害。本來是科學家的巴舍拉,中晚年改行寫系列的「詩學」作品。愈到晚年愈迫近詩的本質,而寫出《夢想詩學》一書。這篇論文所引夏宇的詩,個人以為,比《夢想詩學》的引詩有趣多了。藉夏宇作品的特殊性,為巴舍拉的「夢想」帶出不一樣的視野。巴舍拉還在世的話,該感安慰,遠在天邊的台灣,有詩人這樣精彩,還有一位年輕碩士生,那麼能活用了他的想法。
若要挑問題,這論文的章節標題可以下筆更準確些。更大的疑點是,夏宇帶出的夢,是基於一個怎麼樣的文化泥土?詩人的每次興發動念,其實都有根源。這些隱藏的「現實來源」之牽連,可能才是評論者真正見出份量的地方,但我們是不能要求一位碩士生了。除此之外,每詩每字與每句間,它們是不同的瞬間,論文各章引詩若能分別情狀,具體進入,愈是深入現實,那片飄盪起來的夢,才能更呈顯出它的自在丰姿。這些,可能是這位「夢想詩學家」日後的方向了。
周夢蝶先生一輩子默默以行事人格,體證出一片台灣美麗的風景,我們從來不知道周夢蝶訴求什麼。也許,所謂台灣議題,若能說出來的,其他各國地域是一樣有共同的議題,但只因為台灣這地方的特殊文化,才能自然地孕育了周先生這樣的造型。本次論文的書寫風格,恐怕打破了港、台大陸的論文格局,它並不以具體議題為線索,只拉出了一位詩人,如何因為隨處夢想,帶給讀者極大的語言幸福。在拉著這條不易被人明白,抽象看不見的絲線時,論文作者在書寫中,也不時讓我們有詩意的暢快感,閱讀的空氣是流動的。台灣是不是可以開出這麼個研究領域?「不為什麼」地存在出一片美感,有如論文裡說的詩人形象:「一個致力於在『沒什麼』當中發現未來的『人』」。
編註:本著作為作者碩士畢業論文(2017),並於同年獲得第一屆周夢蝶詩獎,此文為評審專為獲獎論文所評。
沿著隱形的腳印找出夢想的形狀
陳政彥/嘉義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還記得口考芳儀碩士論文那天的場景,教室裡同文嫻師、明諺師一起討論著文章中潛伏的問題以及尚待發展的方向,窗外是午後猛烈的陽光,但我更記得師生間思索激盪的熱力,為著思路的開展而興奮。
還記得第一次接觸法國哲學家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等相關論述時的興奮,感覺長久以來自己在詩的詮釋解讀上,始終感覺尚未契合之處,終於找到一種自己屬意的方式,不完全由外在時空環境所決定,也不被文本形式所綁架,能有一種更貼近作者心意,也容許讀者詮釋的研究方法,於是探索其哲學根源,描述發展路徑,並將目前台灣研究路徑相近的論者如簡政珍、翁文嫻等大家一一整理,加上自己對六家詩人詩作的詮釋實踐,先交出《臺灣現代詩的現象學批評:理論與實踐》(2012);後有《身體.意識.敘事:現代詩九家論》(2017)兩本論著。
但完成論文之後,或許正是問題的開始。出自學術的要求,在論著中需要嘗試串連相近但未完全相同或相通的詩學思想,是否每個人不同的思路就隨著被劃位對號入座了呢?孟樊老師在《臺灣文學學報》30期(2017.6)上發表了〈簡政珍的現象學詩學〉,簡政珍老師對此也在《吹鼓吹詩論壇》32期(2018.3)發表了一篇〈理論主客體運用的實例探討─以孟樊的批評為例〉,不認為自己的詩學思想就可以完全被現象學詩學一言以蔽之。其實這其中的拉鋸正是詩學建構的難處,學術要求普遍公正客觀能被反覆檢驗的模式,但人的思維是否就能被納入這樣的模式?
誠如翁文嫻老師深得我心的一段話:「語言獨特性及感染力,成為詩能有思的首要條件。我特別珍愛那具有奇異思緒程序的語法,這不屬平庸的網,正可負載某些真銳清新、從未被濾出過的『思』。」 每一首普遍被喜愛的詩作往往都具備了獨特的思,如果我們用心品味,就會發現對應於詩作,詩論家的論文往往也煥發另一種思想的熠熠光彩,難以被歸類卻又令人著迷。
之所以有以上感想,正是源自芳儀的論文而來,在自己交出了現象學詩學的相關論著之後,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那裏,這門學問還有無窮潛力有待挖掘,但受限於自己才情與想像力,只能交出這樣自己還不夠滿意的成果。直到閱讀了芳儀的論文才發現,她展示了我曾經期待但尚未完成的成果,以一種更優雅的方式。
芳儀以巴舍拉的《夢想詩學》、《空間詩學》作為論述依據,但是如何詮釋詩作,讓詩作和理論之間產生對話,開展更豐富的意涵則是芳儀的能耐。第二章透過「安尼姆斯」(Animus)與「安尼瑪」(Anima)的概念來分析夏宇夢想的狀態,扭轉過去大量注目於女性主義的議論,更清楚地呈現夏宇的魅力。第三章延伸巴舍拉《空間詩學》的概念,進一步討論巴舍拉沒討論過的其他空間,於是夏宇詩中道路、地下道、窗戶、車廂,以及其他生活中的家居空間,成為思緒的道標,標示出進入夏宇詩思深處的路徑。第四章談夏宇跨界行動的再詮釋,芳儀別出心裁地解釋道:與其說這是破壞界線,不如說是夢想者的夢遊行動,界線原是受困於世俗見解的世人所界定,夏宇的跨界詩嘗試應該視為幫物質剝去常識成見,使其返回原初模樣。
論文中另一令人驚艷的特色是將梅洛龐蒂在《眼與心》當中的論調與巴舍拉的夢想做結合,梅洛龐蒂作為現象學最重要的學者之一,其論述向來以難讀見著,芳儀對梅洛龐蒂理論的引用與轉化,勢必對日後有意開展現象學詩學的後學者有重要啟發。
評論家的論文承載著自身獨特的思,也許難以被模式所歸納套定,但是留神觀察仍能發現彼此間有著看不見的聯繫,就像夜空中的星光,彷彿還是能連繫出一條看不見的路徑。有感於芳儀將夏宇詩中的點點線索串連成一條可解的道路,也祝福芳儀的論文本身,成為另一座等待後人詮解的星光,將與其他論述者的論著,相互映照。
自己的夏宇
蔡明諺/成功大學台文系副教授
芳儀是我接受的第一個做現代詩研究的學生。而且,有很大的可能也會是最後的一個。在生病的過程中,我確實是這樣想像芳儀當時正在進行的工作。所以後來我傾注了所有殘存的力量,希望能夠幫助完成芳儀的夢想:夢想的夏宇。
我還記得芳儀第一次來研究室,和我討論夏宇的情景。她在大學部念歷史系,碩士班轉投台文所。但是相談之下,我幾乎立即意識到:芳儀非常的「文學」,而我非常的「歷史」。芳儀對詩的詮釋很直接、清楚、到位,但我則是分析式的遲緩,訴諸文本脈絡與意象邏輯。當時我們的「裂痕」,尤其深刻地表現在對〈譬如〉這首詩的解釋上。
其實我對芳儀上課時的夏宇報告,印象非常好。她很喜歡夏宇,對於現代詩的詮釋也非常精確。我必須使用「精確」這個字眼,是因為這種對於「詩的」敏銳感受,有時確實不是經由理性的訓練得來的,而往往更依賴於抽象的經驗積累,甚至是更為抽象的天份。我感覺芳儀具有這種「詩的」天份,所以她非常適合研究夏宇。因為在我的閱讀經驗裡,夏宇徹頭徹尾就是一個揮灑天份的詩人。夏宇的詩(以及詩集設計)充滿靈光乍現、神乎其技。孔子說:「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襯。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對我而言,夏宇詩就是這種乘風雲而上天的飛龍。
如此說來,夏宇的詩彷彿遠在天邊。但事實上,夏宇的詩卻又總是近在眼前。對我而言,夏宇詩的核心是「日常生活」。夏宇告訴我們,「詩的」感受並非如夢幻泡影。相反的,「詩」確確實實就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在東拼西湊的瑣碎裡。夏宇興奮地高舉這些日常生活的瑣碎(屁股、魚罐頭、青春痘、寶特瓶),告訴我們說:這是詩。夏宇拆解了詩的偉大、理想與崇高,或者可以說是「純粹」。但可笑的是我們的夏宇詩研究,又塑造了另一個偉大、理想與崇高,用「純粹」埋葬了夏宇。
夏宇的詩是現實的,而且是瑣碎的現實。如果抽離日常生活,而想要理解夏宇,我覺得那些在「美學」上的努力,最後只能變成是對夏宇的背離。
在後現代的嬉戲風潮中,如果有人問我:陳黎是不是好笑的?我會說:不。陳黎詩的每一個搞笑動作都是正經八百的嚴肅。如果有人問我:夏宇是不是好笑的?我同樣會說:不。因為夏宇的每一個笑點都是一顆巨大的淚珠。
我始終覺得夏宇是悲哀的。
而楊牧誤讀了夏宇。或者應該更正確地說:楊牧誤導了往後對夏宇詩的評論方向,甚至是誤導了夏宇自己。我自己的夏宇非常憂傷,而且正日漸敗壞。這個憂傷就像綁了一個蝴蝶結,在作為讀者我的一顆永不悔悟的心上。
我後來逐漸明白了自己內心的夏宇,以及這個夏宇和芳儀之間的差距,同時明白了芳儀對理性的學科訓練中「理論」的焦慮。我開始說服芳儀寫出一個「自己的夏宇」。告訴大家你心目中的那個夏宇,並且不要放棄喜歡她。在學術研究中,有太多的時候,我們都忘記了自己當初為什麼喜歡某個作家的理由,特別是這個曾經喜歡的作家變成你的畢業論文的時候。在所有可能的範圍內,我希望芳儀放開手腳去寫「自己的夏宇」。而我很慶幸,芳儀最後並沒有丟失閱讀夏宇的樂趣。
俞平伯說:「飛卿之詞,每截取可以調和諸物象,而雜置一處,聽其自然融合,在讀者心眼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曾經抄錄這段話送給芳儀,因為夏宇的詩創作就是如此。在《詩六十首》的後記中,夏宇曾說:「我把所有的字都埋起來,埋在表面。你的注視,你的呼吸,和你的手指會告訴你,這些詩會帶你去什麼地方。我是盲目的,但你不是。」我覺得我們的工作至少達到了夏宇對於她的讀者僅有的要求:那就是你所得到的永遠是你自己的夏宇,而永遠不會是夏宇的夏宇。
最後,我要誠摯地感謝在芳儀考試過程中,翁文嫻老師的悉心教導,陳政彥老師的傾囊相授。因為有兩位老師的幫忙協助,芳儀才能順利完成論文,並且得到相應的讚譽與肯定。我希望芳儀不要忘記自己的夏宇,更重要的是不要忘記那個喜歡現代詩的芳儀。
我的序/不是序
嗨,我是作者。
這比較像是多出來的一個小時,額外的一些字。我就當作是在這本書的平行時空,講講話。
本來不希望這本書模糊難解,但它就長成這個樣子了。在書寫的過程,感覺字是自己長出來的,無論在腦殼裡蹲踞多久,出來時仍是不受控。其實我喜愛這些不受控的字詞,才能跟夏宇的詩稍微接近一點點,但是夏宇不受控的樣子是精準的,我希望可以同時描繪出她的模糊與精準。
書寫期間,乃至出版前的修改,教授們、朋友們每每給我的建議,都是清楚、清楚、再清楚,令我相當困擾(不,不是困擾於他們)。我該怎麼把自己眼前清楚到不行的輪廓,再加黑加粗?後來我猛力塗黑到一個不行,雖然看上去可能還是灰矇矇一片,真不好意思。
希望願意翻開這本書的人─可能是喜歡夏宇、喜歡詩,或被強迫收藏的各種雄性和雌性動物,跟裡面的文字相遇時是開心的。為了彌補閱讀上造成的不便─老是被那不斷循環往復重心發散的模樣阻擋,我想在這個多餘的空間裡做個解釋,也可以算是註腳般的存在。
書名「與日常碎片一起漂移」我構思很久,談了這麼多,還是很難用一句話代表夏宇的夢想質地,但我想,她的夢想核心不過就是在極平凡的生活當中,與瑣碎的日常事物平等的相遇,重新認識,開啟一段神秘經驗,這個經驗不再是屬於「我」的,而是「我們」─我與物共同去組建,一起在生活的夢想裡漂移。
而在書裡,還有個重要的軸心─主體的女性形象安尼瑪,與男性形象安尼姆斯。其實我並不是要談「性別」,他們的存在是接近夏宇夢想的路徑,如DNA雙股螺旋般交纏出本文,相遇又相離,翻面再翻面,夏宇的形象、詩文字的形象,都在這不斷交叉之中愈加鮮明,這是一段永無止盡的對視、對話,同時也浸入漫無邊際的疊合、擁抱之中。
巴舍拉為了深入夢想,把物質的陰陽拉開,再鎔鑄出一個陰陽同體,不囿限於性別、容納所有性別的夢想者,於是發現各自的特色日益鮮明,界線卻益發模糊。巴舍拉身為使用法文的法國人,詩的構成者─語言處處都有陰陽之分,漢文則無,因而難以定義物質的屬性,所以本書只簡單以詩裡的他/她、動/靜、剛/柔等對比屬性做劃分,看陰陽的形象在這之間如何流轉,各自如何夢想著,然後交會出詩人的夢想。
既然談夢想,也就不得不拉出「空間」來看。如果假設時間與空間是座標的X軸與Y軸,那麼還可以在每一個交會的點上,拉出一條Z軸,延伸出「當下空間」,上面的每一個節點,都是從不同時空投影來的,不斷製造出新的節點,往前邁進,於是當下的記憶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映照折疊,走動了起來。記憶不斷更新,以新生之姿降臨,夏宇的詩裡,總是遍布這般新生模樣。
詩人如何在交疊的記憶中,在「同時並存」的時間裡,去共有一個空間?在共有的空間裡,在詩人的肉體與想像共同抵達的空間裡,不同時刻的自己,安尼瑪與安尼姆斯,空間本身與其裝載的物體,全都互相涉入。在這貌似「混亂」與「模糊」之中,有著詩人「平靜」而「清楚」的夢想。
夏宇的夢想從詩裡到詩外,我在書寫她的時候,也隨著她與她的「遲緩小象」─一切日常瑣碎無聊厭煩不重要之物─一起漂移,在各處流淌著。我實在不想用「研究夏宇詩」這個說法,那麼站在高處,又那麼堅硬。事實上,我只不過是用感官去接近詩與詩人,與他們相遇,藉著夏宇的夢想,去抵達我自己的夢想,這是極其私心的。
即使是這麼樣背離「客觀」,沒有形塑出一個可供交流的平台,還是希望這本書的存在,讓你願意走近,帶著你的夢想與我、夏宇的詩會合。接下來是屬於你的「神秘經驗」,無論任意曲解還是偏離軸心,都不要緊,這些文字已經給了你,重獲新生。
最後,感謝教授們的提攜與指點,讓這些文字熠熠生輝;感謝出版社,感謝周夢蝶詩獎,促成此書的誕生;感謝一路走來所有美好的人們,承接我物質上、精神上的需求,讓一切焦慮不安、生活的動盪都有可以安放的地方,如果說書裡的文字有那麼一點熱度,那都是來自於你們。
翁文嫻/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
學位論文必須有回顧前人資料的過程。本論文的資料整理簡潔但齊備,令我們知道,夏宇研究者很早就有「後現代詩人」及「女性主體」(陰性詩)之議題;後又有「非實在時間」的提出,本論文將這些觀點慢慢萃煉出愈來愈「純粹」的角度:如「同時並存的瞬間時間」、「當下不斷翻轉的運動狀態」,隨著這些線索,她整本論文運用法國詩學者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1884~1962)的空間與夢想詩學的意念,將夏宇詩內如何運用夢想形塑詩意空間,一一排序出現、選詩分析,而且運用《夢想詩學》其中一章安尼瑪與安尼姆斯的陰陽二力,追蹤夏宇在夢想時,因為語言的陰陽律動平衡,而帶給讀者的「幸福感」。
巴舍拉有多次被台灣詩學引用的經驗,但本次得獎人詮釋《空間詩學》,詩意象如何生出「語言空間」時,將詩意的形構說得很好:
「詩意識『浸潤』在詩的意象之中,意象透過語言顯露出來,此時的語言不同於日常生活的語言,後者是用來溝通的,理性而有邏輯,而前者是用來開啟想像的,回歸到語言及語言所指涉的物質本身。我們對著語言本身想像,也同時對其所指涉的萬物做無止盡的想像……」
等於是,台灣詩學的議題,慢慢從詩人的時代背景、生平傳記,有關社會的政治抗議與關懷、國際間流行的各種主義、女性男性意識之發掘、身體器官領域之擴展、都市或鄉間的認識,與乎各種親情倫理食物地域愛與不愛之書寫,讀詩人自這些具體可把握的議題,慢慢轉目光觀看一首詩的純粹「物質性」─這句子之間,字與字之間,其內潛藏著什麼安尼姆斯(理性雄性的陽力),或者另一種安尼瑪(夢幻感性的陰力)。二者相繼起伏的律動成為這篇論文研究的主線,真的是大大有違傳統詩學的方向。
首屆周夢蝶論文,將獎項頒予這樣的一篇研究,當日評審的另二位更有輩份的詩學名家,楊昌年與李瑞騰教授,就忍不住自然反應:「啊,這論文讀起來真舒服,文字很有詩意。」「這個年輕人我看他很有研究的企圖與潛力,未來會做出很好的評論。」今日他們讓我來負責這篇論文的特色,卻突然想到,周夢蝶詩的主題,似乎也專門離開上述各類有意識的「實際」探討事務。以至他的詩可以適合不同「朝代」的人類讀,詩內律動只關注了人類的悲喜。記得以前訪談周公時,他說讀夏宇詩二十多次了,人說她是「後現代詩人」,是否自己喜歡的詩內事物屬於「後現代」呢?周公很認真地請問尊者,什麼是「後現代」,結果聽了半天,還是不明。如果他今天看到這篇專門用「安尼姆斯」與「安尼瑪」來說夏宇的評論,會否明白些?想他一定追問這兩個詞,或者想起中國詩話藝術裡,常出現「陰、陽」二力交替,「虛、實」相生的拉鋸現象。
但古典的陰陽虛實觀念,已經很難表達當代人體會到的世界。諸如論文說夏宇詩是:「穿梭在宇宙中的主體」,又有「時間的多重性」,當聚焦於每一時間的空間,那夢想的狀態如何呢?其中的「力」之交匯,追溯到《夢想詩學》中回顧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述說煉金術士的雌雄同體狀態。當眾人多注意夏宇的「女性主體」特質時,本論文卻偏跳脫單純的陰性。幾乎每篇詩例分析,都有女性安尼瑪的夢幻流動,又有男性安尼姆斯的結構、觀察、思考、冷靜之特質。因而,所謂夏宇的「陰性書寫」,得進入另一個鮮少被觸及的,另一半陽剛提煉的力與氣概,這是本次研究最有意思的突破項目。
論文的研究範圍,難得自第一本《備忘錄》(1984年),一直追蹤至第八本,最新2016年詩集《第一人稱》。除外還有歌詞集、夏宇的畫、裝置、劇本。這些眾聲喧嘩的多形式文本,論文的章節都可交錯串起。第二章的空間情節,由具體的旅社、房間而至彼此的目光;第三章的空間更抽象研究至城市的「遺失」、可「穿越」的牆、以至回到「日子自行填滿」的貓與狗。如此,夏宇三十多年經歷的空間,作者不管年份,完全依夢想的深淺重整。第四章發展至夏宇多方面的詩與畫、音樂、攝影,甚至虛擬電影院,論文作者提出以身體的「夢想聯結」為觀念,再移動至其他領域的身體狀況,變成一個「夢想身體」,實在蠻新鮮的。
一般論文多注重資料、實證,眾人能明白的推理邏輯,這些合乎科學的條件,卻可能對詩學的討論是一大傷害。本來是科學家的巴舍拉,中晚年改行寫系列的「詩學」作品。愈到晚年愈迫近詩的本質,而寫出《夢想詩學》一書。這篇論文所引夏宇的詩,個人以為,比《夢想詩學》的引詩有趣多了。藉夏宇作品的特殊性,為巴舍拉的「夢想」帶出不一樣的視野。巴舍拉還在世的話,該感安慰,遠在天邊的台灣,有詩人這樣精彩,還有一位年輕碩士生,那麼能活用了他的想法。
若要挑問題,這論文的章節標題可以下筆更準確些。更大的疑點是,夏宇帶出的夢,是基於一個怎麼樣的文化泥土?詩人的每次興發動念,其實都有根源。這些隱藏的「現實來源」之牽連,可能才是評論者真正見出份量的地方,但我們是不能要求一位碩士生了。除此之外,每詩每字與每句間,它們是不同的瞬間,論文各章引詩若能分別情狀,具體進入,愈是深入現實,那片飄盪起來的夢,才能更呈顯出它的自在丰姿。這些,可能是這位「夢想詩學家」日後的方向了。
周夢蝶先生一輩子默默以行事人格,體證出一片台灣美麗的風景,我們從來不知道周夢蝶訴求什麼。也許,所謂台灣議題,若能說出來的,其他各國地域是一樣有共同的議題,但只因為台灣這地方的特殊文化,才能自然地孕育了周先生這樣的造型。本次論文的書寫風格,恐怕打破了港、台大陸的論文格局,它並不以具體議題為線索,只拉出了一位詩人,如何因為隨處夢想,帶給讀者極大的語言幸福。在拉著這條不易被人明白,抽象看不見的絲線時,論文作者在書寫中,也不時讓我們有詩意的暢快感,閱讀的空氣是流動的。台灣是不是可以開出這麼個研究領域?「不為什麼」地存在出一片美感,有如論文裡說的詩人形象:「一個致力於在『沒什麼』當中發現未來的『人』」。
編註:本著作為作者碩士畢業論文(2017),並於同年獲得第一屆周夢蝶詩獎,此文為評審專為獲獎論文所評。
沿著隱形的腳印找出夢想的形狀
陳政彥/嘉義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還記得口考芳儀碩士論文那天的場景,教室裡同文嫻師、明諺師一起討論著文章中潛伏的問題以及尚待發展的方向,窗外是午後猛烈的陽光,但我更記得師生間思索激盪的熱力,為著思路的開展而興奮。
還記得第一次接觸法國哲學家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等相關論述時的興奮,感覺長久以來自己在詩的詮釋解讀上,始終感覺尚未契合之處,終於找到一種自己屬意的方式,不完全由外在時空環境所決定,也不被文本形式所綁架,能有一種更貼近作者心意,也容許讀者詮釋的研究方法,於是探索其哲學根源,描述發展路徑,並將目前台灣研究路徑相近的論者如簡政珍、翁文嫻等大家一一整理,加上自己對六家詩人詩作的詮釋實踐,先交出《臺灣現代詩的現象學批評:理論與實踐》(2012);後有《身體.意識.敘事:現代詩九家論》(2017)兩本論著。
但完成論文之後,或許正是問題的開始。出自學術的要求,在論著中需要嘗試串連相近但未完全相同或相通的詩學思想,是否每個人不同的思路就隨著被劃位對號入座了呢?孟樊老師在《臺灣文學學報》30期(2017.6)上發表了〈簡政珍的現象學詩學〉,簡政珍老師對此也在《吹鼓吹詩論壇》32期(2018.3)發表了一篇〈理論主客體運用的實例探討─以孟樊的批評為例〉,不認為自己的詩學思想就可以完全被現象學詩學一言以蔽之。其實這其中的拉鋸正是詩學建構的難處,學術要求普遍公正客觀能被反覆檢驗的模式,但人的思維是否就能被納入這樣的模式?
誠如翁文嫻老師深得我心的一段話:「語言獨特性及感染力,成為詩能有思的首要條件。我特別珍愛那具有奇異思緒程序的語法,這不屬平庸的網,正可負載某些真銳清新、從未被濾出過的『思』。」 每一首普遍被喜愛的詩作往往都具備了獨特的思,如果我們用心品味,就會發現對應於詩作,詩論家的論文往往也煥發另一種思想的熠熠光彩,難以被歸類卻又令人著迷。
之所以有以上感想,正是源自芳儀的論文而來,在自己交出了現象學詩學的相關論著之後,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那裏,這門學問還有無窮潛力有待挖掘,但受限於自己才情與想像力,只能交出這樣自己還不夠滿意的成果。直到閱讀了芳儀的論文才發現,她展示了我曾經期待但尚未完成的成果,以一種更優雅的方式。
芳儀以巴舍拉的《夢想詩學》、《空間詩學》作為論述依據,但是如何詮釋詩作,讓詩作和理論之間產生對話,開展更豐富的意涵則是芳儀的能耐。第二章透過「安尼姆斯」(Animus)與「安尼瑪」(Anima)的概念來分析夏宇夢想的狀態,扭轉過去大量注目於女性主義的議論,更清楚地呈現夏宇的魅力。第三章延伸巴舍拉《空間詩學》的概念,進一步討論巴舍拉沒討論過的其他空間,於是夏宇詩中道路、地下道、窗戶、車廂,以及其他生活中的家居空間,成為思緒的道標,標示出進入夏宇詩思深處的路徑。第四章談夏宇跨界行動的再詮釋,芳儀別出心裁地解釋道:與其說這是破壞界線,不如說是夢想者的夢遊行動,界線原是受困於世俗見解的世人所界定,夏宇的跨界詩嘗試應該視為幫物質剝去常識成見,使其返回原初模樣。
論文中另一令人驚艷的特色是將梅洛龐蒂在《眼與心》當中的論調與巴舍拉的夢想做結合,梅洛龐蒂作為現象學最重要的學者之一,其論述向來以難讀見著,芳儀對梅洛龐蒂理論的引用與轉化,勢必對日後有意開展現象學詩學的後學者有重要啟發。
評論家的論文承載著自身獨特的思,也許難以被模式所歸納套定,但是留神觀察仍能發現彼此間有著看不見的聯繫,就像夜空中的星光,彷彿還是能連繫出一條看不見的路徑。有感於芳儀將夏宇詩中的點點線索串連成一條可解的道路,也祝福芳儀的論文本身,成為另一座等待後人詮解的星光,將與其他論述者的論著,相互映照。
自己的夏宇
蔡明諺/成功大學台文系副教授
芳儀是我接受的第一個做現代詩研究的學生。而且,有很大的可能也會是最後的一個。在生病的過程中,我確實是這樣想像芳儀當時正在進行的工作。所以後來我傾注了所有殘存的力量,希望能夠幫助完成芳儀的夢想:夢想的夏宇。
我還記得芳儀第一次來研究室,和我討論夏宇的情景。她在大學部念歷史系,碩士班轉投台文所。但是相談之下,我幾乎立即意識到:芳儀非常的「文學」,而我非常的「歷史」。芳儀對詩的詮釋很直接、清楚、到位,但我則是分析式的遲緩,訴諸文本脈絡與意象邏輯。當時我們的「裂痕」,尤其深刻地表現在對〈譬如〉這首詩的解釋上。
其實我對芳儀上課時的夏宇報告,印象非常好。她很喜歡夏宇,對於現代詩的詮釋也非常精確。我必須使用「精確」這個字眼,是因為這種對於「詩的」敏銳感受,有時確實不是經由理性的訓練得來的,而往往更依賴於抽象的經驗積累,甚至是更為抽象的天份。我感覺芳儀具有這種「詩的」天份,所以她非常適合研究夏宇。因為在我的閱讀經驗裡,夏宇徹頭徹尾就是一個揮灑天份的詩人。夏宇的詩(以及詩集設計)充滿靈光乍現、神乎其技。孔子說:「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襯。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對我而言,夏宇詩就是這種乘風雲而上天的飛龍。
如此說來,夏宇的詩彷彿遠在天邊。但事實上,夏宇的詩卻又總是近在眼前。對我而言,夏宇詩的核心是「日常生活」。夏宇告訴我們,「詩的」感受並非如夢幻泡影。相反的,「詩」確確實實就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在東拼西湊的瑣碎裡。夏宇興奮地高舉這些日常生活的瑣碎(屁股、魚罐頭、青春痘、寶特瓶),告訴我們說:這是詩。夏宇拆解了詩的偉大、理想與崇高,或者可以說是「純粹」。但可笑的是我們的夏宇詩研究,又塑造了另一個偉大、理想與崇高,用「純粹」埋葬了夏宇。
夏宇的詩是現實的,而且是瑣碎的現實。如果抽離日常生活,而想要理解夏宇,我覺得那些在「美學」上的努力,最後只能變成是對夏宇的背離。
在後現代的嬉戲風潮中,如果有人問我:陳黎是不是好笑的?我會說:不。陳黎詩的每一個搞笑動作都是正經八百的嚴肅。如果有人問我:夏宇是不是好笑的?我同樣會說:不。因為夏宇的每一個笑點都是一顆巨大的淚珠。
我始終覺得夏宇是悲哀的。
而楊牧誤讀了夏宇。或者應該更正確地說:楊牧誤導了往後對夏宇詩的評論方向,甚至是誤導了夏宇自己。我自己的夏宇非常憂傷,而且正日漸敗壞。這個憂傷就像綁了一個蝴蝶結,在作為讀者我的一顆永不悔悟的心上。
我後來逐漸明白了自己內心的夏宇,以及這個夏宇和芳儀之間的差距,同時明白了芳儀對理性的學科訓練中「理論」的焦慮。我開始說服芳儀寫出一個「自己的夏宇」。告訴大家你心目中的那個夏宇,並且不要放棄喜歡她。在學術研究中,有太多的時候,我們都忘記了自己當初為什麼喜歡某個作家的理由,特別是這個曾經喜歡的作家變成你的畢業論文的時候。在所有可能的範圍內,我希望芳儀放開手腳去寫「自己的夏宇」。而我很慶幸,芳儀最後並沒有丟失閱讀夏宇的樂趣。
俞平伯說:「飛卿之詞,每截取可以調和諸物象,而雜置一處,聽其自然融合,在讀者心眼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曾經抄錄這段話送給芳儀,因為夏宇的詩創作就是如此。在《詩六十首》的後記中,夏宇曾說:「我把所有的字都埋起來,埋在表面。你的注視,你的呼吸,和你的手指會告訴你,這些詩會帶你去什麼地方。我是盲目的,但你不是。」我覺得我們的工作至少達到了夏宇對於她的讀者僅有的要求:那就是你所得到的永遠是你自己的夏宇,而永遠不會是夏宇的夏宇。
最後,我要誠摯地感謝在芳儀考試過程中,翁文嫻老師的悉心教導,陳政彥老師的傾囊相授。因為有兩位老師的幫忙協助,芳儀才能順利完成論文,並且得到相應的讚譽與肯定。我希望芳儀不要忘記自己的夏宇,更重要的是不要忘記那個喜歡現代詩的芳儀。
我的序/不是序
嗨,我是作者。
這比較像是多出來的一個小時,額外的一些字。我就當作是在這本書的平行時空,講講話。
本來不希望這本書模糊難解,但它就長成這個樣子了。在書寫的過程,感覺字是自己長出來的,無論在腦殼裡蹲踞多久,出來時仍是不受控。其實我喜愛這些不受控的字詞,才能跟夏宇的詩稍微接近一點點,但是夏宇不受控的樣子是精準的,我希望可以同時描繪出她的模糊與精準。
書寫期間,乃至出版前的修改,教授們、朋友們每每給我的建議,都是清楚、清楚、再清楚,令我相當困擾(不,不是困擾於他們)。我該怎麼把自己眼前清楚到不行的輪廓,再加黑加粗?後來我猛力塗黑到一個不行,雖然看上去可能還是灰矇矇一片,真不好意思。
希望願意翻開這本書的人─可能是喜歡夏宇、喜歡詩,或被強迫收藏的各種雄性和雌性動物,跟裡面的文字相遇時是開心的。為了彌補閱讀上造成的不便─老是被那不斷循環往復重心發散的模樣阻擋,我想在這個多餘的空間裡做個解釋,也可以算是註腳般的存在。
書名「與日常碎片一起漂移」我構思很久,談了這麼多,還是很難用一句話代表夏宇的夢想質地,但我想,她的夢想核心不過就是在極平凡的生活當中,與瑣碎的日常事物平等的相遇,重新認識,開啟一段神秘經驗,這個經驗不再是屬於「我」的,而是「我們」─我與物共同去組建,一起在生活的夢想裡漂移。
而在書裡,還有個重要的軸心─主體的女性形象安尼瑪,與男性形象安尼姆斯。其實我並不是要談「性別」,他們的存在是接近夏宇夢想的路徑,如DNA雙股螺旋般交纏出本文,相遇又相離,翻面再翻面,夏宇的形象、詩文字的形象,都在這不斷交叉之中愈加鮮明,這是一段永無止盡的對視、對話,同時也浸入漫無邊際的疊合、擁抱之中。
巴舍拉為了深入夢想,把物質的陰陽拉開,再鎔鑄出一個陰陽同體,不囿限於性別、容納所有性別的夢想者,於是發現各自的特色日益鮮明,界線卻益發模糊。巴舍拉身為使用法文的法國人,詩的構成者─語言處處都有陰陽之分,漢文則無,因而難以定義物質的屬性,所以本書只簡單以詩裡的他/她、動/靜、剛/柔等對比屬性做劃分,看陰陽的形象在這之間如何流轉,各自如何夢想著,然後交會出詩人的夢想。
既然談夢想,也就不得不拉出「空間」來看。如果假設時間與空間是座標的X軸與Y軸,那麼還可以在每一個交會的點上,拉出一條Z軸,延伸出「當下空間」,上面的每一個節點,都是從不同時空投影來的,不斷製造出新的節點,往前邁進,於是當下的記憶隨著一次又一次的映照折疊,走動了起來。記憶不斷更新,以新生之姿降臨,夏宇的詩裡,總是遍布這般新生模樣。
詩人如何在交疊的記憶中,在「同時並存」的時間裡,去共有一個空間?在共有的空間裡,在詩人的肉體與想像共同抵達的空間裡,不同時刻的自己,安尼瑪與安尼姆斯,空間本身與其裝載的物體,全都互相涉入。在這貌似「混亂」與「模糊」之中,有著詩人「平靜」而「清楚」的夢想。
夏宇的夢想從詩裡到詩外,我在書寫她的時候,也隨著她與她的「遲緩小象」─一切日常瑣碎無聊厭煩不重要之物─一起漂移,在各處流淌著。我實在不想用「研究夏宇詩」這個說法,那麼站在高處,又那麼堅硬。事實上,我只不過是用感官去接近詩與詩人,與他們相遇,藉著夏宇的夢想,去抵達我自己的夢想,這是極其私心的。
即使是這麼樣背離「客觀」,沒有形塑出一個可供交流的平台,還是希望這本書的存在,讓你願意走近,帶著你的夢想與我、夏宇的詩會合。接下來是屬於你的「神秘經驗」,無論任意曲解還是偏離軸心,都不要緊,這些文字已經給了你,重獲新生。
最後,感謝教授們的提攜與指點,讓這些文字熠熠生輝;感謝出版社,感謝周夢蝶詩獎,促成此書的誕生;感謝一路走來所有美好的人們,承接我物質上、精神上的需求,讓一切焦慮不安、生活的動盪都有可以安放的地方,如果說書裡的文字有那麼一點熱度,那都是來自於你們。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導論】
一、夏宇詩的夢想因子
夏宇為八○年代以來備受矚目的女詩人,她的詩語言獨樹一幟,為台灣詩壇開闢出一條新的道路。她的詩作經常被詩評家與研究者置放在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的脈絡裡,無論是分析她那偏離常軌的詩語言和詩集形式,還是談論她對父權的解構,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夏宇詩中所具有的破壞性已被分析得相當透徹。那麼我們是否可以來看,在她顛覆性的企圖背後,究竟懷著怎麼樣的創作能量?那股能量是否如表面上那般暴烈?
如多數研究者所述,夏宇的詩緊扣著時間這個命題,在她的詩中,我們看到許多被分割的時間。翁文嫻在〈如何在詩中看見思想〉 提出夏宇詩中的「當下性」與「移動性」,又在〈《詩經》「興」義與現代詩「對應」美學的線索追探─以夏宇詩語言為例探研〉 中,將夏宇的詩視為「不斷移動中的真相」,說明夏宇詩中意念不斷變幻的狀態。接著,蔡林縉把「移動性」的概念擴延至時間的「無限異次元」狀態,認為夏宇除了展現出「同時並存的時間」以外,還在其間穿梭自如。 後來翁文嫻又在〈台灣後現代詩觀察:夏宇及其後的新一代書寫〉中,以道家「萬物自生」的概念連結到夏宇運用詩語言的態度,將各本詩集的特點爬梳一遍,顯現出她不斷更新語言的歷程,將其「後現代特質」拉得更深刻,從一個極端去到另一個極端。所謂對語言的戲耍,其實帶有回歸語言本質,開展出更多可能的姿態,與其說是一種「破壞」,不如說是「更新」。
夏宇詩語言和其中意念的躍動性如此強烈,是什麼樣的力量造就了這樣的狀態?面對穿梭在宇宙間的主體,我們除了關注時間的多重性以外,是否也能聚焦在每一個時間所存在的空間,開展出夢想的可能呢?蔡林縉認為夏宇詩的符號運作模式是不斷翻轉的運動狀態,而這正是夏宇為了展現出「同時並存的時間」,所使用的策略。由此看來,蔡林縉是聚焦在夏宇穿梭在各個當下的「動作」上,而本書則是要關注各個當下的「狀態」,進入一個個當下的世界裡,把視角從時間移轉到空間本身,觀看凝滯了時間的空間,以及詩人在空間裡的夢想姿態。
一、夏宇詩的夢想因子
夏宇為八○年代以來備受矚目的女詩人,她的詩語言獨樹一幟,為台灣詩壇開闢出一條新的道路。她的詩作經常被詩評家與研究者置放在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的脈絡裡,無論是分析她那偏離常軌的詩語言和詩集形式,還是談論她對父權的解構,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夏宇詩中所具有的破壞性已被分析得相當透徹。那麼我們是否可以來看,在她顛覆性的企圖背後,究竟懷著怎麼樣的創作能量?那股能量是否如表面上那般暴烈?
如多數研究者所述,夏宇的詩緊扣著時間這個命題,在她的詩中,我們看到許多被分割的時間。翁文嫻在〈如何在詩中看見思想〉 提出夏宇詩中的「當下性」與「移動性」,又在〈《詩經》「興」義與現代詩「對應」美學的線索追探─以夏宇詩語言為例探研〉 中,將夏宇的詩視為「不斷移動中的真相」,說明夏宇詩中意念不斷變幻的狀態。接著,蔡林縉把「移動性」的概念擴延至時間的「無限異次元」狀態,認為夏宇除了展現出「同時並存的時間」以外,還在其間穿梭自如。 後來翁文嫻又在〈台灣後現代詩觀察:夏宇及其後的新一代書寫〉中,以道家「萬物自生」的概念連結到夏宇運用詩語言的態度,將各本詩集的特點爬梳一遍,顯現出她不斷更新語言的歷程,將其「後現代特質」拉得更深刻,從一個極端去到另一個極端。所謂對語言的戲耍,其實帶有回歸語言本質,開展出更多可能的姿態,與其說是一種「破壞」,不如說是「更新」。
夏宇詩語言和其中意念的躍動性如此強烈,是什麼樣的力量造就了這樣的狀態?面對穿梭在宇宙間的主體,我們除了關注時間的多重性以外,是否也能聚焦在每一個時間所存在的空間,開展出夢想的可能呢?蔡林縉認為夏宇詩的符號運作模式是不斷翻轉的運動狀態,而這正是夏宇為了展現出「同時並存的時間」,所使用的策略。由此看來,蔡林縉是聚焦在夏宇穿梭在各個當下的「動作」上,而本書則是要關注各個當下的「狀態」,進入一個個當下的世界裡,把視角從時間移轉到空間本身,觀看凝滯了時間的空間,以及詩人在空間裡的夢想姿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3折$220
-
新書79折$237
-
新書79折$237
-
新書88折$264
-
新書89折$267
-
新書9折$270
-
新書9折$270
-
新書9折$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