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曾被遺忘的時光仍在,只是換了一個新的模樣
飛機在空中緩緩準備降落,我照著魯諾(Nuno)和喬安娜(Joanna)的叮嚀,選了右邊靠窗的座位。窗外山丘綿延起伏,舖蓋著櫛比鱗次的紅磚瓦房和綠草地。寬闊似海的河流,傳說中赭紅色的425大橋橫越其上,這是我眼前里斯本的第一道風景。
魯諾和喬安娜是我在越南旅行結識的葡萄牙情侶。珍重再見後的一整年,他們不時在大西洋那端以風景照轟炸勸敗、召開越洋臉書會議搜尋便宜機票,並不時提醒我:快來住我們家,從房間就能看到特茹河了!
於是,我腦波弱地買了機票來到里斯本;更令我始料未及的,是一年,又一年,再一年,我連著三年來到這座城。
相較於其他歐洲大城,里斯本的節奏緩慢,彷彿一腳踏進舊時空,溫暖的陽光映在黑白碎石路與繽紛的花磚外牆上,映照著大航海時代的輝煌,暗影妝點斑駁的樓房街道,唯美訴說昔日命運的悲涼。而我最初為了感受里斯本的老靈魂而來,卻又驚喜地發現,這殞落的貴族,在頹圯中蔓生潮流藝術的能量,用另一種方式,追憶里斯本昔日的繁華。在我眼中,里斯本是座沒有天花板的藝廊,她的美藏在細節之中,再加上人與人之間大剌剌的溫暖,讓我有著說不上來的歸屬感,好像我們早已熟識一般。
在這裡,我很喜歡拍的城市風景,一是以花磚或街頭塗鴉為空間背景,和光影、路人三者之間的微妙關係。另一種是街巷畫面的延伸,途中有各種尋常人家的模樣,終點是山坡上錯落的房舍或靜謐河流,就好像一張張立體卡片,層層交疊出平實但獨特的美感。
聽來或許矯情,但感受里斯本最好的方式,真的就是迷走在巷弄間,餓了就鑽進小餐館,先吃豬扒包再來顆蛋塔。走累了,就跳上28路黃色老電車,伴著喀噹喀噹的聲響,快轉瀏覽各地區不同的樣貌。在里斯本旅行並不難,英文溝通老實說比西班牙好多了,交通和行徑路線用手機應用程式也能一目了然。我不會說葡萄牙文,但喜歡把Olá(嗨、你好)和Obrigado(謝謝。Obrigada是女生的用法)掛在嘴邊,說著說著,就會有自己好像住在那裡的假象。
里斯本有股莫名的自在和吸引力,讓我連續三年到這居遊,寫書的當下,對她仍是念念不忘。其實,葡萄牙的瞬間爆紅,讓里斯本也開始走向商業和觀光化,張臂將所有人擁抱入懷。特茹河每天都有巨大遊輪停靠,遊客明顯多了好幾倍,市區開始出現花俏的餐廳和沙丁魚罐頭店,市集、展覽、演唱會等大型商業活動也變多了。里斯本的老靈魂正在逐漸轉換,有可惜之處,但也更豐富多元,這對於許多竄起的舊城市來說,總是個顧此失彼的兩難抉擇。
但無論如何,在里斯本,當你覺得市區人潮多得有點煩躁時,那就往外再多散步一會兒吧!你還是能走到不足為奇的寧靜街坊,看見牆上隨意晾掛的衣物和床單、糾結纏繞的電線和聖安東尼節留下的彩帶,還有新發現的花磚圖案。除了站在門口或窗台上的老婦人,還有年輕人聚在一起喝酒閒聊,這種我最喜歡的里斯本模樣,還在、還在。
(里斯本變化太快,書中所拍攝的店舖陳設或人物,可能會跟各位實際造訪時有所不同,還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