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非典型的概念就是說,它不是標準,可是它有。非典型紫砂壺現在鎖定在宜興丁山,但「紫砂」的意思是指什麼?如果是潮汕的壺,它也叫朱泥,卻不能說它是紫砂壺,那這可不可以說是一個非典型紫砂壺?
從這樣的角度看,就會產生對壺的一種迷思和迷障,從非典型的概念來看它似有非有。而要解構似有非有,第一個概念就是我們要買一把壺,學習怎麼看對「土」。這個土是一直都存在的,但因為我們對它的認識不是那麼地有脈絡,所以會看到很多對土的說詞,如宜興有紅泥、朱泥、紫砂、段泥……等名稱。
傳承百年對紫砂土的說法,大家約定俗成,但透過科學的光譜去分析理解它的物理性跟化學性,在一般所謂約定俗成的標準去看,又會是另一番面貌,所以提供了另一種買壺看壺的角度!
當然出現了假的泥料。看到加了化工原料,讓原來不是朱泥紫砂的泥料變成了朱泥紫砂,甚至有了「大紅袍」這樣的名稱出現。不是典型的標準器、不是典型的泥料,而泥料在製造的過程中當然要經過風化、磨砂,甚至過濾,那這個過程的差異會使壺產生很多變化。可是摻假料該怎麼分辨呢?該怎麼看出來?最常見拿來說服人的就是保證書,但是保證書有很多是假的,有一個名家寫了保證書,他的字跡又翻製出現在另兩件保證書上,我們還能相信這種保證嗎?
款識給收藏者很多的信心,認為能追本溯源,這個款第一代到二代有沒有傳承?傳承中款識有沒有變動?那是否該絕對信任款識?例如從所謂出水和出土的壺裡面去找到它的相對性來比較,這樣才能對比這個款的真偽。我們從清代到近現代,甚至目前在做的壺的款識變化,常常是霧裡看花。
回歸看待壺的款跟圖的關係,它必須是有連貫性的。探究這麼多的功用又是為了什麼?用來泡茶的,然後我們在泡茶的過程當中去了解典型和非典型的紫砂壺。
例如說洋桶壺和水磨壺,這些水磨壺都是中國在清末到民初做外銷用,這些壺型原來是紫砂的,所以也有些會落「貢局」、「福記」的符號,而這些符號又代表什麼?這些壺在當時經過外銷之後又在當地加工變裝,鑲金包銅,把、流、壺筒都有鑲嵌,這樣還算不算典型的紫砂壺?
壺在拍賣市場上陸續露頭,拍賣過程中,大部分還是用幾個非常簡略的概念在看它:例如是外銷泰國皇室訂做使用的,可是拍品跟泰國皇室有關嗎?有何佐證呢?還有這些壺經過改變以後,在拍賣說明裡所寫使用的胎土,有的寫白土和一些奇怪的名稱,通常是因為不夠了解所至。
但這個不了解,往往造成市場對這類拍品的不重視,因為大眾容易被混淆,認為這不是紫砂壺,尤其是水磨過後的器表,它無法再透過泡茶的過程去養壺,會讓很多人認為這和典型的養壺過程是不一樣的。但它在市場上沒有太受注目,反而有了購藏的機會。第一,當時的製壺者如是名家。可不可以在這樣的壺裡找到名家?是有方法的,用一把洋桶壺作例子,洋桶壺其實就是一般生活居家用的尋常喝茶用品,竟然變成顧景舟上千萬的一把壺,這過程中要用另一個角度解構去了解。紫砂壺本來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生活用品,為什麼變成我們藝術市場或拍賣文物市場裡面典型的認同價值,為什麼可以?
另外,潮汕壺不能稱為紫砂壺?!因為土不一樣。但它在清朝的《陽羨砂壺圖考》裡面,在成書時就提到惠孟臣這個人,裡面說從明代開始就有惠孟臣的作品,雍正時候就出現他的仿品,因為曾有二把壺有天啟年間的;也有雍正年間的款識,這其中相差一百年,同一人不可能一百年都在製壺。手邊惠孟臣這三字滿地皆是,那我們該怎麼去看待?
了解潮汕壺品茗在閩南,是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在這個角色裡,又經歷過了百年的發展,有什麼不一樣的面貌?它也稱朱泥,這跟典型的紫砂朱泥又有何差異性?
如果把茶葉拿來和所用的壺速配,可不可以讓茶葉表現出最好的香醇?
分析了六大茶類的優劣特質,再用不同胎土、不同時代、不同型制的壺去泡茶,做出分析,就跳脫了泡烏龍茶要用燒結溫度比較高的圓壺的典型思考。
如果用壺創造另一種價值,壺讓悠閒轉化成不凡:用壺帶領新風味茶餐?用壺作載體,讓茶湯變得更美味!
典型——紫砂壺該看哪位名家作品?市場趨勢之外的非典角度,除了泡茶、胎土解構、共享意象、收藏新寵,如是典型主觀加上客觀非典型角度,迷戀紫砂有何不可?
文/ 池宗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