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並不美:那個蒙娜麗莎只好微笑的荒淫與名畫年代

文藝復興並不美:那個蒙娜麗莎只好微笑的荒淫與名畫年代
定價:580
NT $ 290 ~ 522
 

內容簡介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年度好書.義大利文藝復興史研究專家扛鼎力作

  史學家低調不談的文藝復興黑暗史
  為你揭露精緻視覺藝術背後的權力、縱慾與腐敗邏輯。


  文藝復興被視為西方文化與藝術的黃金年代,
  米開朗基羅、達文西、波提切利等英雄般的藝術家讓古典文化重生,
  在如天堂般的城市創造出曠世傑作……

  但真實的情況是:
  漫步佛羅倫斯街頭時,可能會被住戶隨意傾倒的屎尿攻擊
  藝術家創作的動力源自暴力、私慾、歧視與衝突
  藝術贊助成為權力階級美化自我形象與贖罪的手段,品味最高的藝術鑑賞家,往往是當代最狡詐殘暴的人
  教會利用「信仰」斂財,教會職位成為人們競相爭奪的肥缺,教廷成為家族企業
  猶太教被視為否定基督神性的異端邪說,藝術家大展長才,在作品中鼓吹反猶太情結,˙致使社會氛圍充斥著徹底排斥,甚至殲滅猶太「威脅」的惡意。
  傲慢的佛羅倫斯人無視義大利以外的世界,將土耳其人與穆斯林描述成天性邪惡、野蠻、殘暴的種族;至於大西洋的民族與土地,則完全不值得藝術圈著眼,攤開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雕塑與文學作品,地理大發現彷彿從未發生。

  ◎要真正了解一個時代有多偉大,不能只看美好的一面

  就史實的層面上來看,只看文化美好的一面,刻意忽略醜陋面是相當不妥的,因為這讓高雅文化與社會現況有了造作的區別;就人類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傾向也剝奪掉這時期令人興奮、深切刻畫、真切的驚奇。既然藝術立基於人的創造力,就不能忽略隱藏在文藝復興神聖光環下,人性最真實的情感,無論美好或是醜陋。

  「比起站在奧林帕斯山頂的天神以雲朵造出天使,身在陰溝底的人類不放棄仰望星空,才真正撼動人心。」──亞歷山大‧李(本書作者)

  本書揭開過度崇高、神聖榮光的布幔,檢視藝術家日常生活最赤裸的一面,以及其身處的領域,如何混合著優雅與暴力、文化與苦難;執政者、銀行家與教會間的緊張關係、憤恨不平,如何化為文藝復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對於義大利以外的世界,又是如何的不理性與充滿偏見。

  唯有能欣賞文藝復興時期失序醜陋的一面,才能讓文化成就的廣度更加清晰,才能真正領略藝術家與文學家能在這個充滿恐懼、苦難、歧視、與偏狹的時代,還能夠創作出如此傑作,直至今日仍令人大嘆其才華與美感,是如何不可思議的輝煌成就。

國內外好評推薦

  「故事」網站主編 胡川安
  作家 陳栢青
  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謝哲青
  (按姓氏筆畫)

  「文藝復興為歐洲近代文化之嚆矢,天才輩出,波瀾壯闊,傑作令人驚艷,已臻創作之極限。此一『去天理,存人慾』,擺脫神權之魔掌,恢復久被壓抑之人性,以人文主義為核心思想之歷程,對習史者有致命之吸引力。但其陰暗面,亦更震撼人心,道德淪喪,價值倒錯,貴族與教士,沆瀣一氣,堪稱與魔鬼為伍,更彰顯人性之陰暗面。本書試圖從另一角度剖析其實相,讓讀者更能掌握已消失於時空之中,生命萬象本來之面目。」──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副教授 周健

  「極度吸引人……精通連貫史料,加上通俗的筆觸寫作,將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鮮活呈現,以探索人類創意聰敏與人性卑鄙的二元性。」──《觀察家》(Spectator)

  「毫不費力地結合深度學術研究與極度易懂的寫作風格」──《新人文主義學者》(New Humanist)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李 Alexander Lee


  英國華威大學文藝復興研究中心研究員,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文化與政治專家。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畢業後,於愛丁堡大學進行博士研究。曾任職於牛津大學、貝爾加莫大學與盧森堡大學。

  著作包括:
  ‧《政治的盡頭:三分勢力、重整與中央地帶爭奪戰》(The End of Politics: Triangulation, Realignment and the Battle for the Centre Ground),與T. R. 史坦利(T. R. Stanley)合著。

  ‧《文藝復興?觀照歐洲的延續或斷裂,c.1300-c.1550》(Renaissance? Perceptions of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in Europe, c.1300-c.1550),與P. 派波爾德(P. Péporté)和H. 斯尼克特(H. Schnitker)共同編輯。

  ‧《佩脫拉克與聖奧古斯丁:古典時期學術研究、基督教神學與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根源》(Petrarch and St. Augustine: Classical Scholarship, Christian Theology, and the Origins of the Renaissance in Italy)

譯者簡介

林楸燕


  淡江大學英文系博士班畢業,學術專長為中古世紀英國文學和歷史與莎士比亞戲劇,現任教於廣州中山大學南方學院,亦為思倍斯翻譯工作室譯者。著有《關於人生,莎士比亞的神回覆:來自莎劇的105個經典語錄》(悅知文化)
[email protected]

廖亭雲

  目前就讀於台灣大學翻譯碩士學位學程,正在朝專職譯者的人生目標邁進。

  聯絡信箱:[email protected]

 
 

目錄

佛羅倫斯1491年市街圖
前言  天堂與人世之間

PART1 文藝復興藝術家的世界
第一章  米開朗基羅的鼻子
第二章  彼得的影子之下
第三章  大衛所看到的
第四章  世界的工坊
第五章  米開朗基羅戀愛了

PART2 文藝復興贊助者的世界
第六章  權力的藝術
第七章  點石成金的男人
第八章  雇傭軍與狂人
第九章  罪孽之城

PART3 文藝復興與世界潮流
第十章  菲利普與海盜
第十一章  所羅門的罪
第十二章  新月方升
第十三章  人性枷鎖
第十四章  美麗新世界
終章    鏡與窗
致謝

附錄A    麥地奇家族
附錄B    文藝復興時期的教宗

作者注解
圖片列表
 
 

前言

天堂與人世之間


  喬凡尼.皮克.德拉.米蘭多拉(Giovanni Pico della Mirandola)吸取了生命中所有精華,活得深刻。這世上沒有什麼是他不感到興趣,不覺得新奇的。他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已精通拉丁文與希臘文,接著在年輕力盛之時前去帕多瓦學習希伯來文和阿拉伯文。二十多歲時,已成為亞里斯多德哲學、教會法和卡巴拉神祕學的專家。在佛羅倫斯和費拉拉,他被布魯內萊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多那太羅(Donatello)、皮耶羅.德拉.弗蘭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的作品圍繞,並和當時最閃耀的焦點人物們成為親近好友。身為詩人馬泰奧.馬里亞.博亞爾多(Matteo Maria Boiardo)的表弟,皮克熟識極為富有的文學家羅倫佐.德.麥地奇(Lorenzo de’ Medici)、古典學者安傑洛.波利齊亞諾(Angelo Poliziano)、新柏拉圖主義的先驅馬爾西利奧.費奇諾(Marsilio Ficino),以及激進傳道者薩吉羅拉莫.薩佛納羅拉(Girolamo Savonarola)。皮克不僅是作家,也是擁有驚人原創性的思想家。除了書寫許多吸引人的詩歌之外,他夢想將不同分支的哲學思想融合成鼓舞人心的一體,並渴望結合世界各地的宗教。
  
  就各方面看來,皮克是典型的文藝復興人。他短暫的一生中,捕捉了約莫西元一三○○年至一五五○年間義大利的歷史精華,這段時期被視為以前所未見源源不絕的文化創新為表徵、由藝術和知識的光輝所主宰。身為一個「通才」(uomo universale),他似乎以無限的好奇心和新鮮感來觀看這世界。他對於古典時期的藝術與文學充滿熱忱,也用相同的熱忱以尋求替人類開創一個充滿無限希望與可能性、嶄新、更明亮的未來。他與充滿雄心壯志的藝術家們交談,與有錢有權,為藝術與文化而活的贊助人交往,他也渴望找到關於不同文化與人種的新知。

  皮克的巨作《論人的尊嚴》(Oration on the Dignity of Man)被視為是對於整體文藝復興時期的非正式代表宣言。簡要地說,皮克哲學計畫的中心思想,對於人的潛能有著無法澆熄的信念。「我曾在阿拉伯人的紀錄中讀到」,他以此開場:

  撒拉遜人阿布達拉(Abdala the Saracen)被問到「就當今世界裡,什麼最值得讓人感到驚奇?」他回答說:「沒有比人類更令人驚奇的事物。」同樣的看法也出現在赫密斯.崔利墨吉斯特斯(Hermes Trismegistus)的話:「阿斯克勒庇厄斯(Asclepius),人是偉大的奇蹟。」

  皮克相信人類確實是個奇蹟。在他的眼中,人類擁有獨特的能力,能夠超越人世間的限制,並且透過詩、文學、哲學與藝術,昇華到更高、更好、更加超凡的境界。

  不論身處於哪個文藝復興時期的重要中心,都很難不認為皮克的人生精確地捕捉這時代的精神。單在佛羅倫斯,與這時緊密相關的藝術作品似乎也證明了人類靈魂不可思議的綻放。像是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的《大衛》(David)、布魯內萊斯基(Branelleschi)的圓頂、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的《維納斯的誕生》(Birth of Venus)、馬薩喬(Masaccio)的《聖三位一體》(Trinity),再再顯示當時的生活處處感受得到美麗,贊助人與藝術家追求著某種超越日常瑣事的生命,隨著時間過去,想像力的地平線日益寬廣。的確,這些藝術作品帶來強烈的驚奇感,讓人很難相信這些文藝復興時期的男女只是人類。他們似乎與世俗瑣碎相隔甚遠,這讓他們看起來有點距離感,幾乎像神一樣。提到這時期就會想到「令人驚奇的」這個詞彙。

  如果皮克的《論人的尊嚴》大略提供了大眾想像中文藝復興的光彩,那麼他的人生故事也提供些許線索,讓我們看到這令人驚嘆的時期,同時有其他的東西在背後運作。雖然皮克豐富的想像力似乎讓他與世事有距離,他卻是個依直覺衝動行事,喜好人生醜陋面的人。他不僅因為涉入宗教合一主義而被控為異端遭到逮捕,也因激昂的情慾,身陷一連串棘手的情況。初訪佛羅倫斯後不久,皮克誘拐一名已婚婦女,對方是羅倫佐.德.麥地奇親戚的太太。愛昏頭的皮克試圖跟女方私奔,因此被打到重傷,關進監牢一陣子。還沒完全復原,又很快地捲入另一樁事件。皮克發現自己與安傑洛.波利齊亞諾有很多共同點,兩人展開了一段熱切的友誼,後來演變為一段隱而不現的性關係。在他們被毒死之後—可能是由皮耶羅二世.德.麥地奇(Piero de’ Medici)下令毒死的—儘管教會對於同性戀有著嚴厲禁令,兩人仍並肩葬於佛羅倫斯的聖馬可教堂(the church of S. Marco),以此紀念兩人的連結。乍看之下,以上的事件似乎與皮克作為驚奇來源的奇蹟形象有所衝突,並損害他「文藝復興人」(Renaissance man)的名聲,但事實並非如此。在《論人的尊嚴》裡,皮克提供見解以解釋(他所有的)如隔世般的詭辯與過分世俗的慾望。雖然自然律法「限制與規範其他生物的天性」,神告訴人類:

  你,不被任何限制所囿,我們把你交付於你的自由意志;根據你的自由意志,你將為自己規範出天性上的限制。我們將你置於世界的中心,你可以從中心觀看這世界任何的東西。你既不來自天堂、也不來自於人間;你不是肉身也非不死之身。你身為自己的創造者與塑形者,你可以將自己形塑成任何你想要的形象。

  正當神似乎要將人類推至高點,皮克的神將自由意志這禮物轉化成矛盾的核心,不將無限榮耀給予文藝復興人。神告知他說:

  你會擁有墮落到較低層次、野蠻生命的力量;﹝並且﹞透過靈魂的評判,你也擁有重生到較高層次、具神性的生命力量。

  雖然人確實有能力,提升到猶如天堂般美麗的高處,皮克似乎也認為人也有能力,墮落到腐敗的醜陋深淵裡。事實上,人性的兩面是緊密相關的。天使與惡魔在人的靈魂裡比鄰而居,困於一種奇特迷人的共生關係裡。要能伸手摘星,你必須有雙泥塑的腳。

  以上的敘述裡,皮克不僅解釋了他個性上的矛盾之處,也表達了關於文藝復興的一個重要事實。視文藝復興為文化重生與藝術美的時期,而身處於其中的男男女女,則充滿文化素養與深諳人情世故,人們很容易屈從於這樣誘人的看法,但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成就和黑暗、汙穢、甚至邪惡的實際情況共存。道德敗壞的銀行家、貪婪的政客、沉溺肉慾的教士、宗教紛爭、到處蔓延的疾病,還有揮霍無度、奢侈的生活到處可見。現今旅客看到會驚嘆連連的雕像與建築的眼底下,令人咋舌的暴行不斷發生。的確,如同皮克的人生所驗證的,身在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作家、哲學家如果沒有經過各種腐敗、墮落的磨練,這時期最偉大的名勝古蹟就不會出現。文化素養與腐敗、墮落相互依存。如果文藝復興時期充滿了文化的天使,俗世的惡魔也存在其中。

  就是因為非常容易被文藝復興時期美麗和優雅的藝術與文學所吸引,使得這時期較醜陋的一面往往很容易被遺忘、忽略掉。也許是因為文化上的成就帶來浪漫的氛圍,藝術家們充滿聲色的私生活、贊助人所關切卑鄙、不道德的事,與大街上隨處可見、難以忍受的厭惡都被刻意隱藏起來,以無可比擬如幻覺般的完美粉飾太平。就史實的層面上來看,這樣只看文化美好的一面,刻意忽略醜陋面的傾向是相當不妥的,因為這讓高雅文化與社會現況有了造作的區別;就人類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傾向也剝奪掉這時期令人興奮、深切刻畫、真切的驚奇。只要能欣賞文藝復興較醜陋、大膽的一面,就能讓文化成就的廣度更加清晰。

  本書所做的就是有意識地努力回復平衡。審視文藝復興時期畫作的背後的故事,這些故事主導了我們對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觀點。這本書重新檢視三個文藝復興「故事」裡最重要的特徵,這些特徵都出現在皮克.德拉.米蘭多拉的人生裡,而每個特徵都反映了創造這時代藝術與文化不同的元素。

  透過檢視藝術家身處的野蠻社會領域、贊助者們所關切的卑鄙事情、伴隨「發現世界」而來出乎意料的偏見,指出文藝復興比每個人可能認為的都還要「醜陋」—也正因為如此—它也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相信在這趟旅程之後,文藝復興將不再看起來只有天使與惡魔居住其中,也不再是我們熟知的文藝復興。

 
 

內容連載

第一章 米開朗基羅的鼻子(摘錄)
 
西元一四九一年的某個美好夏日午後,十六歲的米開朗基羅.布奧納羅帝正坐在佛羅倫斯的聖母聖衣聖殿(S. Maria del Carmine)裡畫素描。他手握著粉筆、雙膝上放著畫紙,忙著臨摹布蘭卡契小堂(Brancacci Chapel)裡藝術家馬薩喬赫赫有名的濕壁畫,而他的臨摹畫作獲得這般的評論:看過的人都驚奇不已。
 
米開朗基羅已經習於像這樣的稱讚。雖然還很年輕,他已經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並且也已獲得相當高的評價。帶著多明尼哥.基蘭達奧(Domenico Ghirlandaio)的推薦信,進入位於聖馬可花園區裡剛成立的藝術學校,成為雕刻家貝爾托多.迪.喬凡尼(Bertoldo di Giovanni)的學徒,甚至受到佛羅倫斯實際上的統治者羅倫佐.德.麥地奇家族的歡迎。
 
……
 
米開朗基羅的名聲與自信日益漸增,但是,學校同學對他的妒嫉也是如此。米開朗基羅在布蘭卡契小堂作畫的那天,坐在他身旁的是托里賈諾.托里賈諾(Pietro Torrigiano)。長米開朗基羅三歲的托里賈諾也是貝爾托多的學徒,同時,跟米開朗基羅一樣,他也被視為明日之星,而兩人之間的競爭似乎無可避免。在貝爾托多的教導之下,他們被鼓勵相互競爭,於是兩人各自模仿和超越像是馬薩喬大師的作品,同時在這樣的過程裡也試圖勝過另一方。然而米開朗基羅實在太聰穎也太直言不諱,致使他對人不是很友善。
 
當他們同在布蘭卡契小堂裡素描時,兩人討論著誰能承接馬薩喬的地位成為佛羅倫斯最厲害的畫家。就他們身處的環境看來,這個主題似乎再適切不過。雖然馬薩喬在世之時被讚譽是天才型的藝術家,但他還來不及完成在布蘭卡契小堂的濕壁畫就過世了,而未完成的濕壁畫由菲利皮諾.利皮(Filippino Lippi)接手完成。米開朗基羅已經花了數個月研究小堂的濕壁畫,並觀察到利皮無法與馬薩喬匹敵,而且他認為縱使無法超越馬薩喬大師,但唯一能與馬薩喬大師水準相較量的就是他自己。可能這時候他就拿托里賈諾的素描開玩笑,而這似乎是他的習慣。不論如何,米開朗基羅成功地激怒他的朋友。雖然有天分,但稱不上聰穎,托里賈諾無法忍受米開朗基羅的戲弄。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電子書
    5
    $290
  2. 新書
    58
    $334
  3. 新書
    67
    $391
  4. 新書
    79
    $457
  5. 新書
    79
    $458
  6. 新書
    79
    $458
  7. 新書
    79
    $458
  8. 新書
    79
    $458
  9. 新書
    79
    $458
  10. 新書
    79
    $459
  11. 新書
    88
    $510
  12. 新書
    9
    $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