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臺北市長柯文哲於二○一七年七月,率團前往上海參加二○一七臺北上海城市論壇暨市政參訪活動,與大陸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會面。柯文哲表示,兩岸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文字、同文同種,溝通沒有困難,應能更好的溝通。既然溝通沒有困難,彼此努力交流,對兩岸人民都有益處。
一九四九年至今,兩岸分治已六十餘載,但從一九八七年解嚴開放三十年來,兩岸文化、經貿往來日趨密切。儘管海峽兩岸同文同語,語言、文字使用上卻有不少差異,各自保有文字和專有名詞。同樣是中文,當普通話碰上國語、簡化字撞上正體字,經常是雞同鴨講、扣槃捫燭,兩岸人民互通往來有著諸多不易。
面對此問題,二○○九年七月十一日至十二日,湖南長沙舉行的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談到:「兩岸使用的漢字屬於同一系統,客觀認識漢字在兩岸使用的歷史和現狀,求同存異,逐步縮小差異,達成更多共識,使兩岸民眾在學習和使用方面更為便利。鼓勵兩岸民間合作編纂中華語文工具書。」且「支持兩岸學者就術語和專有名詞規範化、辭典編纂進行合作,推動破音字審音、電腦字庫和詞庫、地名審音定字及正、簡字體轉換軟體等方面的合作。」由此可見:不論是兩岸開放三十年來的頻繁交流,抑或是全球各地興起的「中文熱」,對此,若能協調併列兩岸語言和文字,無疑是便於人民生活、消除兩岸衝突,甚至是為個人競爭力加分的機會。
自二○一六年新政府執政以來,臺灣經歷第三次的政黨輪替,兩岸關係從停滯轉變為緊張。若要和緩兩岸關係,走向和平發展的正軌,必須異中求同,深化兩岸文化教育的交流合作,於友好、互信中建立進一步的和諧關係。當前兩岸經貿、文化往來更加頻繁,交流更是密切,基於彼此早有更深刻的認識,能消弭過程中各式誤會和間隙。因此,兩岸共創利益之前,首要是確保溝通無礙,積極加強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教會民眾系統性識讀簡體字造字原則,對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極富深遠意義。
市面上簡體繁體字對照書籍,多屬對照用途,民眾只能土法煉鋼,一字一句背誦認識,未能有系統性的熟悉簡體字。本書由淺入深,帶您從最根本開始,由簡體字的發展與演變,講述到簡體字的寫法與漢語拼音,完整瞭解簡體字六種造字原則。盼能在短程內「識簡用繁」,長程內「繁簡融合,合宜者用」。
本書不定位在學術性專業用書,不爭論簡繁孰優孰劣,不探討正體字和簡化字、繁體字和簡體字定義及用法上的差異。於簡體字造字原則,不完全講究文字學方法,本書強調以最簡易清晰、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潛移默化,教導民眾學會讀寫簡體字為出版主旨。附上簡繁對照,編排清晰,查閱方便,自學、教學兩相宜,讓您迅速準確識讀簡體字,輕鬆學會四百八十二個基本字、十四個簡化偏旁,以及透過造句、釋義及與台灣詞語對照,一日學會一百二十個必懂大陸流行語,全面掌握簡體文書。
淵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海峽兩岸的共同財富,是維繫兩岸人民感情的關鍵樞紐。新的政治形勢下,應全面增進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齊心締造雙贏的新時代,將漢字的美好延續及發揚出去。本書適合赴大陸求學或就業者、經常往來臺海兩地的投資及創業者、關心大陸人文時事者。對升學旅遊、探親移民、通訊通商等均有助益。盼能在時代洪流下,拋磚引玉,為兩岸和諧略儘一份力。
作者謹識於2017.12
前言
翻開本書第一章前,不妨先讀讀看以下的文章,小試身手。
12月23日,一款名叫“同一天生日”的网络筹款活动在微信朋友圈热转。用户只要在“分贝筹”平台输入生日,就会匹配一名相同生日的贫困儿童,直接通过微信为其捐赠1元钱。
不到两天时间,该活动募集到捐款近300万元。然而,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在该活动的募捐页面上,有的孩子头像照片相同,却以不同名字出现在不同页面,并显示不同的生日。
例如,11月24日出生的“贵碧”和1月3日出生的“阿碧”是同一人;5月5日出生的“阿豪”与12月26日出生的“小豪”照片也一模一样。甚至还有一名女童“小丹”,出生日期标记为2009年2月29日,而这一天根本不存在。这种“一人分饰两角”“出生日期不存在”的问题,总计有6处。
“孩子的信息是否真实”“是否真的贫困户”“善款最终进了谁的钱包”“募捐主体是否有募捐资质”……随着事件的发酵,一连串质疑声接踵而至。
“当时我的第一感觉是‘被骗了’。”家住深圳福田区的潇潇参与“同一天生日”筹款活动。发现活动存在问题后,她既难过又愤怒,马上删除朋友圈的分享。“1元钱虽然不多,但想到自己的善良被人利用,感觉真不好。”
“同一天生日”由深圳市爱佑未来慈善基金会联合“分贝筹”共同发起。其中,爱佑未来基金会是深圳的一家公募基金会,而“分贝筹”则是北京零分贝科技有限公司与爱佑未来基金会合作推出的微信公号。
面对网友的质疑,爱佑未来基金会在其微博回应,12月22日,“分贝筹”工作人员为了测试效果,将“同一天生日”提前转发到朋友圈,由于粗心大意,未及时进行删除导致外传。“这完全是我们的问题所导致的低级错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推脱。”
“分贝筹”则回应,该平台上所有的受助学生都来自“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活动所得善款也将进入爱佑未来基金会账户,并统一发放给受助学生,资助标准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每人每月100元,高中阶段的贫困孩子每人每月200元。
到底是慈善还是诈捐?12月24日,深圳市民政局宣布,对“同一天生日”展开调查,并于12月26日宣布,对活动发起方——爱佑未来慈善基金会进行立案调查。
《慈善法》规定,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不具有公募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与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由该慈善组织开展募捐并管理募得款物。
“‘分贝筹’并没有网络募捐资格。”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褚蓥表示,2016年,民政部指定首批13家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但“分贝筹”并不在其中。“‘分贝筹’的运营主体是是北京零分贝科技有限公司,既不是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募捐平台,也不属于具备公募资质的慈善组织。”
根据《慈善法》,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进行公开募捐,民政部门可责令退还违法募集财产,并对有关组织或者个人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如果该活动存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恶意诈骗,主办方还将承担刑事责任。”广东省瀚宇律师事务所徐妍表示。
“如果不涉嫌违法,我们也不会立案。通过前期调查,已初步确定‘同一天生日’涉嫌违反慈善法。”深圳市民政局党委委员、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凌冲表示,“同一天生日”是一个网络募捐活动,但“分贝筹”并不是民政部指定的有募捐资格的网络平台。这明显违反慈善法相关规定。“我们将根据最终的调查结果,对相关各方进行处理。”
12月28日,爱佑未来基金会发布最新回应。对筹款项目存有疑虑的捐赠人,该基金会将安排专门的工作组为其退款。“未退回的剩余善款,承诺在民政部门和当地政府的监督下,全程透明公开,执行好救助项目。”
〈“同一天生日”涉嫌违反慈善法捐款者可申请退款〉
人民网深圳2017年12月28日电 记者王星、夏凡
文中的「筹」、「却」、「导」、「确」、「运」、「执」、「专」等字,你都能立即認得嗎?
倘若你暢行無礙,全文讀來絲毫不感到困難,那麼恭喜你,你的簡體字適讀能力有一定水準,對此,可以選擇更上一層樓,能看之餘還能寫,學會漢語拼音法及兩岸用語上的差異,全面掌握簡體文書的奧妙所在。
倘若你在閱讀中感到「卡卡的」,煩躁,焦慮,靜不下心去辨別文字,甚至於看攏嘸,明知是中文字卻怎麼也讀不懂,也千萬別灰心喪志;本書將一步一步帶領各位讀者搞懂簡體字,透過歸納出的漢字簡化方式,讓學習簡體字變得一點也不困難,研讀後方可運用自如!
學習簡體字並非一朝一夕便能習得的功課,要能確實看懂,進而可以書寫,其實比想像中的困難;即使現今陸劇風行全球,人們常看陸劇中的簡體字幕、購買陸劇原作簡體小說、參與對岸論壇影評討論,又或者是在大陸經商或留學的生活經歷,許多人仍說不上完整熟悉簡體字;大部分人在閱讀簡體字方面較無困難,但對於書寫或拼音就舉白旗投降。讀通簡體字,不該是特意去一字一詞背誦,只需記住簡化的幾大重點,便可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除此之外,有沒有注意到文中提到的「互聯網」?這個用語,在台灣聽來有些生疏,雖不致看不懂,但乍看之下仍是迷惑。「互聯網」意指連接網路的網路,是大陸的用語,在台灣稱作「網際網路」。兩岸用語的差異可不只出現在這兒,事實上,對岸的「土豆」等同於台灣的「馬鈴薯」、「空的」等同於「空中巴士」、「貓膩」等同於「不可告人的祕密」……族繁不及備載。本書歸結了一百二十個重點詞彙,幫助你在最短時間內認識兩岸詞語。
在識讀簡體字之前,首先了解一下,當遇到看不懂的字,你會怎麼做?是馬上翻辭典查詢,或者使用中文簡繁轉換工具?還是努力從前後文去推敲字義呢?簡體字對你而言,又是什麼樣的存在呢?
台灣與大陸的繁簡之爭,至此沒有消亡過;偶爾會聽到人訕笑簡體字為「殘體字」,甚至提出簡體字「親不見、愛無心」的順口溜,表達漢字簡化後許多字被破壞原有意涵的無奈。一名大陸網友趙皓陽見狀,巧妙的用一段順口溜,化解了「親不見、愛無心」的尷尬。
原先的順口溜:「漢字簡化後,親(亲)不見,愛(爱)無心,產(产)不生,廠(厂)空空,麵(面)無麥,運(运)無車,導(导)無道,兒(儿)無首,飛(飞)單翼,有雲(云)無雨,開關(开关)無門,鄉(乡)里無郎,聖(圣)不能聽也不能說,買(买)成鈎刀下有人頭,輪(轮)成人下有匕首,進(进)不是越來越佳而往井裏走,可魔仍是魔,鬼還是鬼,偷還是偷,騙(骗)還是騙,貪(贪)還是貪,毒還是毒,淫還是淫!」
趙皓陽的還擊順口溜如下:「汉字简化后,党内无黑,团中有才,国含宝玉,爱因友存,美还是美,善还是善,虽丑无鬼,只不过台无吉,湾无言!穷不躬,权不佳,巩不革。车不行田,坚不称臣。无鹿亦能丽,无巫亦能灵,无水亦能灭,无火亦能劳,无曲亦能礼,无手亦能击。办事左右不辛苦,垦荒何必靠豺狼。」
文中的繁簡相辯,一來一往,針鋒相對,讀來確實有意思,各有道理;不置可否地,許多人認為簡體字簡化構成,破壞原有的字義,然而學習語文最該重視的是實用與否,如英文是全球學習者最多的第二外語,就是因應國際貿易上的溝通需求而致,因此,在大陸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前,學習簡體字也將成為一種必要。
其次,將來會有更多學問或作品是透過簡體字來傳遞,主因是大陸人口居世界首位,其人才濟濟,人才輩出,不管是在科技、人文、醫學、戲劇等領域,發表的第一手成果都會以簡體字撰寫。大陸蓬勃的市場規模,也堅定了市場需求向簡體字靠齊的一面。
事實上,由簡體字轉而學習繁體字較難,從繁體字進而學習簡體字相對容易。對嫻熟繁體字的台灣讀者來說,學習簡體字會是個低投入高報酬的投資。然而,正當全世界都迫不及待學習簡體字時,台灣卻因為獨特的政治情感放棄了學習的優勢,這聽來不是很可惜嗎?
為了提升農民及貧戶的識字率,簡體字作為大陸的官方字體,有其歷史沿革在;1956年,簡體字的確立和推行是重大舉措和轉折點,也正因為簡體字,致使了大陸的識字率能夠急劇上升,現今識字率已超過95%,接近台灣現在的98%;而1949年,幅員遼闊的大陸識字率遠不及20%,當時台灣識字率為80%。某種程度可說,簡體字為大陸掃盲做了極大貢獻,但它是否能意味文化的傳承與進步呢?為了便民學習,犧牲舊有的造字邏輯,真的值得嗎?在文字簡化過程中,原先的字義改變了,許多字句因而無法辨認,這是否仍稱得上傳承漢字傳統文化呢?
簡體字影響了傳統漢字的原意是事實,但這是好是壞,就看人如何解讀。海峽兩岸各有其文化與歷史背景,要求哪方改變自小到大使用的文化載體,恐怕雙方都不願意。識繁寫簡、識簡寫繁,全憑自願吧!無庸置疑地,學習簡體字,肯定對於個人格局的提升是有助益的,現在不妨拋下成見或疑惑,趕緊來一塊兒搞懂簡體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