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本書作者何昕家博士,是我博士班的研究生。當初昕家進入國立臺灣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就讀博士班時,跨建築、美術、都計等背景,就讓我印象深刻,而他的視角與觀點,總是有著教育情懷、有著土地認同、有著理性執著……,展現出一個跨了不同領域的年輕人所獨具的態度和視野。
昕家匯集這幾年在通識教育中闡釋與思考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的意涵,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書中沒有深奧的理論,只有透過教學將理論轉譯,讓通識課的學生能夠理解與共鳴,所以書中透過類似對話的口吻,就像是與作者進行環境對話。對一般讀者而言,這是瞭解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非常親近的讀本;如果是環境教育專業工作者,也能從這一本書中獲得一些深層的發想。
希冀透過昕家這本書的出版,讓臺灣環境教育與通識教育注入關懷土地、行動實踐、全人思維、跨科際學習……等活力,也希望昕家可以持續不斷透過出版,來進行環境教育與通識教育的實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張子超教授
推薦序2
昕家是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的專任教師,教學的領域主要專注在自然科學方面,尤其特別琢磨與關注與環境相關的議題上,另對於核心通識課程也投身參與規劃及開設「大學之道」課程,及開設博雅通識藝術領域中「建築美學」課程。由此可知,昕家不但具備跨足且能深入瞭解不同領域的通識人特質之外,同時也是一位具有相當實踐與行動力的執行學者,無論是透過通識相關課程、大學社會實踐計畫……等,均能帶領學生一起進行對環境相關議題的關懷與實踐探索,是一位教學、研究與實踐兼備的優秀教師。
昕家出版的這一本書,是一本跨越並銜接通識教育與環境教育兩大主軸教育領域的書籍,能有如此嘗試,實難能可貴,此書將環境教育專業知識部分以深入淺出的形式呈現,並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進行表達,讓本書的讀者可以從中獲取相關的知識並參酌作者之實務體驗與經驗後能實際參與進行相關的議題活動,以達成書中所闡述,環境教育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人與環境的倫理關係,而環境教育需透過通識教育傳遞相關倫理價值給不同領域的學子,讓學子們未來能成為對環境負責任公民的目標。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黃政治主任
推薦序3
我們應該開始試著拯救世界,而不是坐在那裡思索最好的解決辦法。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從自己做起,即使有人失敗了,在我們當中至少會有一人或千百人可以抵達終點,完成任務。(柯林.貝文《環保一年不會死!》)
潘朵拉的盒子(Pandora's
box)是希臘神話,宙斯給潘朵拉的神秘盒子,比喻一切罪惡災害的根源,或是造成災害的根由,同時也是西方的預言故事。《打開人與環境潘朵拉之盒》新書出版,自許環境傳教士與實踐者—昕家扮演潘朵拉將為我們揭開環境的盒子,這個盒子乘載著人與環境的千絲萬縷,但在他猶如宣教師的佈道精神,透過他的專業層層撕揭人與環境的關係,無悔環境傳教士傳遞著隻字片語面面俱到為我們解惑、釋明,人類如何因應環境變遷與調適。
莊子在〈逍遙遊〉種下一棵樹,一棵值得傾盡一生栽培的樹。莊子看似傻傻地將生命之樹種在彷彿空無所有的地方-不為財富、名位而種,不為愛情或大千世界的諸般情愛而栽,那,莊子為什麼?以強化己心能耐為一生最重要的抱負、最核心的價值。(蔡璧名,2017.3,《天下雜誌》)
初識之時,昕家仍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博士生身分,但在通識教學社群中已激發他教學的聲譽。個人在擔任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時,有幸延攬他進入本校兼課,他同時懷著「環境的聖經」奔波各校的講壇,撒下環境教育的種子。自100學年與他結緣認識至今,並肩走過一段通識教育課程規劃與變革的路程,參與教育部的各項通識課程計畫。正如莊子在〈逍遙遊〉種樹的寓言一樣,他加強化己心能耐,將抱負與核心價值勾畫藍圖,在臺灣土地上為下一代種樹。
人類生存的生態環境變化是一個非常複雜、跨領域的問題,橫跨環境、生態、經濟、社會、政治,昕家大膽地拋出《打開人與環境潘朵拉之盒》環境傳教士之書,這是他經年的教學經驗累積,也是教學成果的總體展現。本書分五大議題,回溯人類文明的環境場景,探討現今社會面臨的環境困境,議論人類未來的環境出路。本書扭轉艱澀的環境論述,循序漸進的環境書寫,縱橫交織現實的環境脈絡情境,值得我們慢慢咀嚼反芻深思。看完這本書,我深為昕家亦師亦友之情誼為傲。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魏嚴堅教授(前通識中心主任)
作者序
環境傳教士與實踐者(節錄)
「跨領域的學習」或稱為「跨界學習」,是筆者一直在追求與執行的目標,也時時刻刻提醒自己進行此行為必須慎重而行,適可而止,不在於東施效顰,學點皮毛,也不在於邯鄲學步,削足適履;而是貴在啟發,重在借鑑,其本質不在於模仿他人,其核心在於提升自己。大學時代為了學習美學在建築設計中的內涵,修習美術輔系;為瞭解學校建築校園規劃真正的教育內涵,修習教育學程,取得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師資格;為更加深入研究及瞭解校園環境中軟體課程與硬體設施之間的連結面向,先充實建築、規劃本領域之內涵,取得都市發展與建築設計研究所碩士後,進一步以環境教育研究為校園環境規劃精神,以進入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班研讀為目標,而目前正執行及追求此目標;在此回顧,一直以來是「跨界學習」的身體力行者,而環境教育研究也是強調跨界學習及研究,環境教育研究面向多元,需要不同領域背景的人共同對於環境教育著重不同之面向進行跨界研究學習,往往不同領域背景但最終目標卻是相同;以下將敘述本身跨界學習研究歷程與省思。
人先創造環境,而後環境塑造人(Kurt Lewin)
每一種生物均致力於創造及營造適居環境,為了營造好環境,人便會受制於自身營造的環境中,因此人與環境的關係可謂是相當微妙,人比其他生物更具有慾望(各式各樣慾望,如:物質慾望、精神慾望、生理慾望、心理慾望……),因物質或空間慾望讓環境愈來愈高度開發,這是人類與環境間弔詭的生存方式,透過研究,人類明知生理、心理均受外在環境影響,但是當人在營造適居環境時,卻以利益或其他面向為優先考量。
人一生之中,受體制內教育時間算是十分長久的,在國民小學、國民中學階段,正是性格、感官知覺發展時期,雖然課程、教學在這些階段是最主要的知識內涵,但是不能否認的這個時期的環境影響也是十分重要,從古代的孟母三遷便能瞭解重視環境的覺知,從老祖先開始便有此意識。
筆者從大學開始,便一直被灌輸是環境規劃設計者,同時也是環境的關懷者,因此在大學時代,每進行一個設計案均被提醒不要認為只要創意、夠炫才是一種好的設計模式,必須要考量基地(大地)周遭的環境,並不是只要基地配置圖攤開在桌面上,儼然成為一個大地的畫家,在大地上盡情揮灑,因為盡情揮灑的背後是一種自我滿足的心理,完完全全不去思考大地因為這樣的揮灑,反而受傷無數;縱然大地的忍受程度是非常強韌的,但是到了一定極限後便會造成加倍的反撲。因為大學通識教育強調「境教」的內涵及重要性,因此便開始思考環境規劃設計者的使命及倫理觀比起其他領域的專業者更加重要;或許大家的一些小動作(關燈、關水、資源回收……等),便能為地球盡點心力,而環境規劃設計者,在進行環境規劃設計時,多考量基地(大地)周遭的環境,多用心加入為大地友善的設計手法,便是為地球盡了大大的心力;但是畢竟「教育」還是真正內化至心靈的鑰匙,有了友善的環境,應該透過環境教育加以推廣概念,這樣才能由外在環境內化至內心。
從以上敘述可以瞭解,這也就是為什麼教育不能僅重視軟體課程,硬體的環境設施也是相當重要,僅一直強調軟體課程重要,可能造就出很會考試的學生,必須要有適當的環境刺激,才能將知識經驗與環境連結,教育所強調的便是「身教、言教、境教」,這三者缺一不可,對於環境教育這三者也是缺一不可,老師對於環境的以身作則,加上對於環境的知識內容,最後對於環境的親身經驗,這三者是缺一不可,也是無法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