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探求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黃春木
「大歷史」(Big History),138億年!
初看書名,有些摸不著頭緒,即使是地球的歷史,不也就46億年左右,何來138億年呢?原來,這是從「大霹靂」(Big Bang)算起;但這未免扯得太遠了呀,不要說「地球」的歷史,光是「人類」的歷史就已經十分浩瀚,甚至還紛擾不休,我們能抽得出空來探索「宇宙」,或者說有必要從「宇宙」來重探、反思歷史嗎?
自古以來,當人類仰望星空時,「渺小」、「好奇」、「敬畏」等感覺經常油然而生;更重要的是,許多文明都將人類自己與浩瀚星空緊密關聯,一方面將星空神格化,另一方面視為自己生命源起,或良善靈魂可以飛升的所在。
現在的我們已經知道眼前某一個與地球相距10萬光年的星體,映入眼簾的其實是10萬年前的景象,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想要看到它現在的樣子,得再等10萬年!這樣的覺知,甚至會令人「不寒而慄」。不過,我們也知道,單單自己所在的銀河系(直徑大約10萬光年)就可能有3,000億顆恆星,以及至少1,000億顆行星,而在宇宙中,大大小小的銀河系可能多達10萬個,如此說來,地球怎可能是獨一無二的呢?人類怎可能是唯一存在的「高等生命」?
1968年,在人類成功登陸月球的前一年,美國大導演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1928~1999)完成《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這部在影史上具有「文化、歷史和審美上重要價值」,已為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所典藏的作品,即是在探索「擁有科技、高度進化的人類從宇宙何處而來」的大問題。影片的結局沒有提供確切的答案,留下無限想像空間。值得注意的是,電影用了「奧德賽」(Odyssey)作為片名,荷馬史詩中的「奧德賽」向來具有「旅行」(Journey)、「家」(Home)的意象,這樣的「用典」或許顯示了航向星空的起心動念。
2001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發射火星探測衛星「奧德賽號」(2001 Mars
Odyssey),命名直接引用《2001太空漫遊》典故;「奧德賽號」目的是尋找火星上水與相關地質活動的跡象,一般咸認火星可能存在、或曾經存在生命的活動,而其大氣與地質的適宜條件,應該是目前人類移居的首選。可能不久之後,這會是攸關人類未來如何影響太陽系的課題,簡單的說,我們將會開拓太陽系,甚至更為遙遠的太空。
人類想要探索大霹靂以來的萬物起源,追查自己的身世,發現宇宙的真相,尋求太空旅行與移民/殖民的可能,充分顯示作為「高等生命」足以求證推論、回顧、前瞻、系統謀劃、集體動員、持續探究的特質;然而,在「大歷史」關照中,晚近數千年來的人類同時也是極其殘忍、愚昧的存在,國家爭戰、殖民屠殺、階級壓迫、物種滅絕、環境破壞、全球暖化等,最終極可能吞噬人類自身。
說實在的,當今人類似乎已經淡忘從前仰望星空那份原初的好奇、困惑與敬畏,癥結應該是人類「自大」了,在忙碌向外鑽營掠奪中,逐漸失去齊觀物我、四海一家的襟懷,因此也就難以謙卑地洞察人類的存在是多麼地脆弱與無常!
伊恩.克羅夫頓(Ian Crofton)、傑瑞米.布雷克(Jeremy Black)的論著,是這一波「大歷史」研究風潮的力作,他們就是以上述的用心,試圖引導人類重新在廣袤的宇宙中認識自己、定位自己,並在人類自己的歷史中記取教訓,為生態環境與文明找尋世代良善永續的機會。
或許如此,我們才不會毀家,而是真正地回家——無論在地球上,或者未來有一天可能航向的星空。
(本文作者為建國中學歷史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