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在中國傳統經典中是最有特色的,也可謂東方神秘主義的代表之作。傳統中國的自然觀、人生觀、政治觀,都包羅在《周易》中。《周易》的思維模式、人生哲學、象數理論,深深影響甚至支配了中國乃至中華文化圈內各國人的思維習慣、人生態度,以至政治哲學。
本書作者為周易研究及古文獻研究領域的著名學者,以文獻學的功力,結合新材料及新發現,融會傳統易學源流,從普及的角度講解《周易》。由基礎而漸深入,由八卦、六十四卦卦畫、卦爻辭,及於《周易》的義例、成書與性質,繼而講論與本經形成一體的《易傳》—《彖傳》、《大象傳》、《小象傳》、《文言傳》、《繫辭傳》、《說卦傳》、《序卦傳》與《雜卦傳》。甚見功力,時有創見。
對於普通讀者,細細讀畢,《周易》經傳的基本理論、哲學思想及脈絡,能夠漸漸把握和領悟。對於熟悉《周易》的讀者,若將本書與其他《周易》著作參詳閱讀,對《周易》的理解也會更為深刻。
推廣重點
1.周易在本地有眾多讀者,本書為讀者提供多一個新版本。
2.本書既講易經,又講易傳,經傳共融,提供讀者一次過了解周易思想史及象數理論。
3.本書不故弄玄虛,客觀,採用新發現材料,功力深。
4.新老讀者都可閱讀。讀一次不夠,可再三琢磨和領悟。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廖名春
1956年生,湖南武岡人。清華大學歷史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楚天學者”湖北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學科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湖南大學等校兼職教授,韓國成均館大學客座教授。主要從事出土簡帛和先秦秦漢文獻的研究。著有《周易研究史》(合著,第一作者)、《荀子新探》、《帛書易傳初探》、《新出楚簡試論》、《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郭店楚簡老子校釋》、《出土簡帛叢考》、《中國學術史新證》、《帛書〈周易〉論集》、《周易經傳與易學史續論》等書,在《歷史研究》、《文史》、《哲學研究》、《漢學研究》等中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30餘篇。
廖名春
1956年生,湖南武岡人。清華大學歷史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楚天學者”湖北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學科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湖南大學等校兼職教授,韓國成均館大學客座教授。主要從事出土簡帛和先秦秦漢文獻的研究。著有《周易研究史》(合著,第一作者)、《荀子新探》、《帛書易傳初探》、《新出楚簡試論》、《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郭店楚簡老子校釋》、《出土簡帛叢考》、《中國學術史新證》、《帛書〈周易〉論集》、《周易經傳與易學史續論》等書,在《歷史研究》、《文史》、《哲學研究》、《漢學研究》等中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30餘篇。
目錄
第一講
緒論
一 《周易》的特徵
二 學《易》的意義
三 學《易》的方法
第二講
八卦
一 八卦的卦畫、卦名和卦義
二 八卦之間的關係
三 八卦的卦位
四 八卦的生成
第三講
六十四卦的卦畫
一 六十四卦的產生
二 六十四卦的配對
三 六十四卦的卦序
第四講
《周易》的卦爻辭(上經上)
一 乾、坤與屯、蒙
二 需、訟與師、比
三 小畜、履與泰、否
四 同人、大有與謙、豫
第五講
《周易》的卦爻辭(上經下)
五 隨、蠱與臨、觀
六 噬嗑、賁和剝、復
七 无妄、大畜和頤、大過
八 坎卦與離卦
第六講
《周易》的卦爻辭(下經上)
九 咸、恆和遯、大壯
十 晉、明夷和家人、睽
十一 蹇、解和損、益
十二 夬、姤和萃、升
第七講
《周易》的卦爻辭(下經下)
十三 困、井和革、鼎
十四 震、艮和漸、歸妹
十五 豐、旅和巽、兌
十六 渙、節和中孚、小過
十七 既濟和未濟
第八講
《周易》的義例
一 二二相耦,相反為義
二 象辭相應
三 特殊的語彙
第九講
《周易》的成書與性質
一 從語言的比較論《周易》的成書時代
二 從文獻的記載論《周易》的作者與時代
三 《周易》的性質
第十講
《易傳》的形成和特質
一 《易傳》的形成年代
二 《易傳》的作者
三 《易傳》的特質
第十一講
《彖傳》
一 《彖傳》的體例
二 《彖傳》的思想
第十二講
大、小《象傳》和《文言傳》
一 《大象傳》
二 《小象傳》
三 《文言傳》
第十三講
《繫辭傳》
一 論占筮的原則和體例
二 論《易經》的性質
三 論《易經》的基本原理
第十四講
《說卦傳》
一 論六畫卦
二 論八卦
第十五講
《序卦傳》與《雜卦傳》
一 《序卦傳》
二 《雜卦傳》
第十六講
《周易》經、傳
一 《易經》
二 《易傳》
修訂版後記
緒論
一 《周易》的特徵
二 學《易》的意義
三 學《易》的方法
第二講
八卦
一 八卦的卦畫、卦名和卦義
二 八卦之間的關係
三 八卦的卦位
四 八卦的生成
第三講
六十四卦的卦畫
一 六十四卦的產生
二 六十四卦的配對
三 六十四卦的卦序
第四講
《周易》的卦爻辭(上經上)
一 乾、坤與屯、蒙
二 需、訟與師、比
三 小畜、履與泰、否
四 同人、大有與謙、豫
第五講
《周易》的卦爻辭(上經下)
五 隨、蠱與臨、觀
六 噬嗑、賁和剝、復
七 无妄、大畜和頤、大過
八 坎卦與離卦
第六講
《周易》的卦爻辭(下經上)
九 咸、恆和遯、大壯
十 晉、明夷和家人、睽
十一 蹇、解和損、益
十二 夬、姤和萃、升
第七講
《周易》的卦爻辭(下經下)
十三 困、井和革、鼎
十四 震、艮和漸、歸妹
十五 豐、旅和巽、兌
十六 渙、節和中孚、小過
十七 既濟和未濟
第八講
《周易》的義例
一 二二相耦,相反為義
二 象辭相應
三 特殊的語彙
第九講
《周易》的成書與性質
一 從語言的比較論《周易》的成書時代
二 從文獻的記載論《周易》的作者與時代
三 《周易》的性質
第十講
《易傳》的形成和特質
一 《易傳》的形成年代
二 《易傳》的作者
三 《易傳》的特質
第十一講
《彖傳》
一 《彖傳》的體例
二 《彖傳》的思想
第十二講
大、小《象傳》和《文言傳》
一 《大象傳》
二 《小象傳》
三 《文言傳》
第十三講
《繫辭傳》
一 論占筮的原則和體例
二 論《易經》的性質
三 論《易經》的基本原理
第十四講
《說卦傳》
一 論六畫卦
二 論八卦
第十五講
《序卦傳》與《雜卦傳》
一 《序卦傳》
二 《雜卦傳》
第十六講
《周易》經、傳
一 《易經》
二 《易傳》
修訂版後記
內容連載
第一講
緒論
一 《周易》的特徵
《周易》在中國傳統典籍中是最有特色的,也可以說是東方神秘主義的代表作。儒家以它為「五經」(《易》、《書》、《詩》、《禮》、《春秋》)之首,道家以它為「三玄」(《老》、《莊》、《易》)之一,無論研究天文、地理、音樂、兵法,還是研究聲韻、數學、武術、氣功,古人都喜歡援引、藉助《周易》的學說;至於道士煉丹,術士算命,更是以它為根據,以它為招牌。在古人看來,「《易》道廣大,無所不包」,《周易》及其易學,囊括了天、地、人間的一切知識,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總匯。可以說,《周易》的思維模式、人生哲學、象數理論,深深地影響甚至支配了中國乃至中華文化圈內各國人的思維習慣、人生態度。就是對自然科學的發展,它也在相當程度上充當了至少是哲學指導的角色。它不僅在中國文化史上佔有著罕與倫比的地位,同時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一顆璀燦的明星。
《周易》為甚麼具有如此大的影響?我認為原因大致有三:
首先,是其思想的深邃。
《周易》的思想很複雜,可以說是言人人殊。但是,陰陽對待、流行和時中,應是《周易》最為典型的思想。
《周易》六十四卦,一共三百八十四爻,都是由陰爻--和陽爻組成的。《易傳》將其闡發為陰陽哲學,應該是合乎邏輯的。
《周易》不但陰陽相對,六十四卦和八卦也是兩兩相對,乾坤、坎離、泰否、損益、謙豫、晉明夷……不但八卦是以「對」的形式出現的,其實全部六十四卦也是以「對」的形式出現的,只不過有的明顯,有的隱晦而已。所以,讀《易》當以「對」觀。《周易》的這一特點,反映在思想上就是「對待」觀。這種「對待」觀不能簡單地看做「對立」,更包括對立面相互依存、互為條件的思想。
「《易》者,變也。」《周易》就是「變經」,就是講運動、變化規律的,用《易傳》的話來說,就是「流行」。《周易》的卦與卦之間是可以相互變化的,乾卦可以變為坤卦,泰卦可以變為否卦。反之,坤卦也可以變為乾卦,否卦也可以變為泰卦。《周易》從乾坤到既濟,象徵著事物一個發展過程的圓滿結束。但是,既濟卦之後還有未濟卦,明顯含有事物的發展是無窮的思想。
緒論
一 《周易》的特徵
《周易》在中國傳統典籍中是最有特色的,也可以說是東方神秘主義的代表作。儒家以它為「五經」(《易》、《書》、《詩》、《禮》、《春秋》)之首,道家以它為「三玄」(《老》、《莊》、《易》)之一,無論研究天文、地理、音樂、兵法,還是研究聲韻、數學、武術、氣功,古人都喜歡援引、藉助《周易》的學說;至於道士煉丹,術士算命,更是以它為根據,以它為招牌。在古人看來,「《易》道廣大,無所不包」,《周易》及其易學,囊括了天、地、人間的一切知識,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總匯。可以說,《周易》的思維模式、人生哲學、象數理論,深深地影響甚至支配了中國乃至中華文化圈內各國人的思維習慣、人生態度。就是對自然科學的發展,它也在相當程度上充當了至少是哲學指導的角色。它不僅在中國文化史上佔有著罕與倫比的地位,同時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一顆璀燦的明星。
《周易》為甚麼具有如此大的影響?我認為原因大致有三:
首先,是其思想的深邃。
《周易》的思想很複雜,可以說是言人人殊。但是,陰陽對待、流行和時中,應是《周易》最為典型的思想。
《周易》六十四卦,一共三百八十四爻,都是由陰爻--和陽爻組成的。《易傳》將其闡發為陰陽哲學,應該是合乎邏輯的。
《周易》不但陰陽相對,六十四卦和八卦也是兩兩相對,乾坤、坎離、泰否、損益、謙豫、晉明夷……不但八卦是以「對」的形式出現的,其實全部六十四卦也是以「對」的形式出現的,只不過有的明顯,有的隱晦而已。所以,讀《易》當以「對」觀。《周易》的這一特點,反映在思想上就是「對待」觀。這種「對待」觀不能簡單地看做「對立」,更包括對立面相互依存、互為條件的思想。
「《易》者,變也。」《周易》就是「變經」,就是講運動、變化規律的,用《易傳》的話來說,就是「流行」。《周易》的卦與卦之間是可以相互變化的,乾卦可以變為坤卦,泰卦可以變為否卦。反之,坤卦也可以變為乾卦,否卦也可以變為泰卦。《周易》從乾坤到既濟,象徵著事物一個發展過程的圓滿結束。但是,既濟卦之後還有未濟卦,明顯含有事物的發展是無窮的思想。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48折$252
-
新書79折$419
-
新書79折$419
-
新書79折$419
-
新書79折$419
-
新書85折$451
-
新書9折$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