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等到存夠錢的食利族理財術:我用薪水也能讓錢滾錢,只買3種投資商品、加上1張表格,「真悠哉」資產配置,工作10年就財務自由

不必等到存夠錢的食利族理財術:我用薪水也能讓錢滾錢,只買3種投資商品、加上1張表格,「真悠哉」資產配置,工作10年就財務自由
定價:340
NT $ 120 ~ 306
  • 作者:莫頓‧史傳奇
  • 原文作者:Morten Strange
  • 譯者:楊晴
  • 出版社:大是文化
  • 出版日期:2017-1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9531326
  • ISBN13:9789869531320
  • 裝訂:平裝 / 304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食利,就是無須動用到本金,光靠利息收入就能支付生活所需。
但,如果本金不夠大,哪來的錢生利息?
本書作者親自見證,想要食利,真的不必等到存夠錢。

  作者莫頓.史傳奇曾是個鑽油工人,而且還領週薪,
  他卻利用這套食利族理財術,靠1張表格、3種投資商品,和「真悠哉」資產配置,
  33歲即擺脫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進而財務自由。怎麼辦到?
 
  對了,別以為他不花錢、沒有購物慾、或不用養家,
  他是攝影玩家,到處旅行拍鳥,還能幫3個兒子開投資信託帳戶,甚至全家旅行呢。
    
  ◎沒工作也能花的比賺的少,哪需要存夠錢!
  作者提出馬上就能開始的存錢竅門:利用清單購物,抓住折扣;
  現在多付一點,將來可以省一點;別花錢運動、也別買保險……
  這些方法你不用全學會,只要會一、兩種,錢就能存下來買食利型理財商品。
  就算退休後沒薪水,利息收入照樣夠花。

  ◎食利族理財優先選項,固定收益標的——債券、REIT
  食利,就是靠固定收益過日子。而債券就是這樣的概念,
  怎麼透過債券獲利呢?有小訣竅。
  那REIT (不動產投資信託 ) 呢,就是你可以不用自己擁有房子也能夠當包租公。
  (本書會提供台灣相關產品)

  ◎懂股票的人想食利,就像巴菲特一樣選股,股神的價值投資法,我用1張表格實踐
  只要1張表格,將所選的公司市值、獲利能力、本益比、股價營收比、配息收益率,
    和股東權益報酬率做成1張表格,用來檢視你買的股票。
  當然,這家公司在總體經濟環境和產業所處的狀態,也是進場前的重要觀察。

  ◎不懂股票的人也想食利?,就買股市指數ETF,或照套「真悠哉」資產配置
  作者貼心提供,不懂股票、也沒時間看盤的其他方法:股市指數的ETF!   
  你處在哪個國家就買哪個股市指數的ETF,是最簡單的判定標準。
  沒時間看盤的人,更可用「真悠哉」資產配置,
  每年檢查調整一次就好。(何時買?何時賣?作者教你)
   
  最後,作者還要提醒你:
  ‧想靠利息收入度日,絕對不可碰「商品期貨」和「衍生性金融商品」這兩種工具,為什麼?
  ‧倘若經濟成長真有極限,那股票還會漲嗎?現在理財有用嗎?
  ‧對於想要不用存夠錢就能退休的年輕族群,「食利」需要記住的幾件事是?

  隨書附贈食利族理財術的實踐圖表,
  跟著做,你也能不必存夠錢,晉升為食利族!

名人推薦

  中廣「理財生活通」節目主持人、財經作家 夏韻芬
  臉書專頁「副總裁的理財日誌」版主 陳志彥
  理財專家 盧燕俐

   「作者史傳奇不會因為這本書而贏得諾貝爾奬,但他贏得了我的敬意,因為他寫下了這部讀起來多麼流暢、妙趣橫生、冷嘲熱諷卻又合情合理的理財篇章。這本書很棒……有經濟學常識、人生智慧,以及達到財務獨立的辦法」— 末日博士 麥嘉華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莫頓.史傳奇(Morten Strange)


  一個坐在鑽油臺上的公民經濟學家。

  1952年生於丹麥,現居新加坡。大學二年級輟學,帶著他大二課堂上取得的經濟學課本,前往北歐海上的鑽油臺工作。偶然的一次工作,遇到來自美國的工作夥伴,那人對他說出,扭轉他人生目標的一句話:「30歲退休」,至此,這句話在他腦海裡揮之不去,於是,他展開一本經濟學書探索不靠月薪生活的生涯。

  他19歲輟學,拿著向政府借來的助學貸款買了債券,靠著債券利息和工作平衡收支,最後毫不費力的還完學貸。23歲買下第一間房屋,善用當時風行的房屋擔保可贖回債券支付大部分的貸款,4年後脫手,賺取約新臺幣100萬的價差。此後,史傳奇更人如其名,利用所學為3個孩子買債券基金,複利的威力,讓一筆小小的資金在孩子成年後,各有近新臺幣60萬的存款。46歲意外結束多年婚姻,財產歸零,從頭開始,17年後,63歲的他再度安然退休,證明他「食利族理財術」效用無窮,過著以個人興趣為主的悠哉生活。

譯者簡介

楊晴


  2001年畢業於淡江英文系,從事筆譯至今。偏好英式英文,略通法文、西班牙文、拉丁文。相信譯者等同文字的演員,必須雜學,才能揣摩原創者多元的角色和敘事,再以自己理解的方式演繹出來,因此學過無數與翻譯本身乍看無關的技能,待過電商、博物館、類型故事獨立書店,做過多國語言翻譯公司專案經理、導遊、網路編輯、說書人。
 
  目前正在成為影評與編劇的路上。已出版譯作:《當代攝影新銳20》(中譯英)、《危險療程:心理學大師榮格、佛洛伊德,與她的故事》、《大思考.微解說》、《看漫畫了解腦神經科學》、《北緯37度的神秘訪客》、《太平洋的大歷史》。歡迎賜教:[email protected]
 

目錄

推薦序 本書的特色在於——根本不是特殊方法 / 陳志彥
前言 做工的我早早退休爽過日,你也辦得到!
第1章    沒工作也能花的比賺得少,哪需要存夠錢
第2章    延後消費,錢在手頭留一陣子,才好錢滾錢
第3章    「會影響荷包」的經濟名詞,這幾個得懂
第4章    衍生性金融商品,「合格投資人」才能碰,你是嗎?
第5章    遠離「商品」,否則你買不起消費品
第6章    食利族理財優先選項,固定收益標的——債券、REIT
第7章    像巴菲特一樣選股,價值投資法,我用一張表格實踐
第8章    設計你的投資組合,三原則:貝塔值、負相關、基本面
第9章    不懂股票,就買股市指數ETF,或者,照套「真悠哉」資產配置
第10章    倘若經濟成長有極限,理財有用嗎?
第11章    你可以這樣用錢改變世界,哪些產業正在利己利人?
第12章    不用存夠錢就能年輕退休,「食利族」需要記住這幾點
 

推薦序

本書的特色在於——根本不是特殊方法!
臉書專頁「副總裁的理財日誌」版主/陳志彥


  《不必等到存夠錢的食利理財術》這本書,跟坊間的投資理財書籍有很大的不同,作者並不是學者,他甚至連大學都沒有畢業(念到大二就休學工作去了),也不是從事金融專業的人士,但他在 33 歲的時候就退休了,開始享受財務自由的生活,因此他是以自身的經驗來告訴讀者,他做得到,所以你同樣有機會也可以做得到。

  這是普通人的都能做到的方法
   
  提早財務自由應該是很多人都想做到的事情,作者在退休前跟多數人一樣都是上班族,並不是那種創業然後把公司賣掉大賺一筆的神奇故事,所以他的方法是多數人都可以學習的,事實上他的概念也很簡單,並不是什麼神奇的投資術,作者在一開頭就說,想要獲得財務自由並不難,只要做到 3 件事情,那就是:

  1. 多賺點錢
  2. 花的比賺的少
  3. 存下結餘,讓它變多

  這個觀念很簡單易懂,甚至你可能會想,這我早就知道了,沒什麼特別的,不是嗎?沒錯,這並不是什麼新奇的方法,但你有沒有想過,既然道理很簡單,那為什麼多數人無法做到財務自由提早退休呢?

  好的理財建議,從不是什麼神奇的方法!
   
  我個人在投資理財領域工作了 20 年,一直有一個很深的體會,一個好的投資理財建議並不會經常隨著時間而改變,但多數的投資人卻比較喜歡聽到新奇有趣,甚至刺激的方法,而不喜歡老掉牙但卻正確的建議。多數人無法做到財務自由的原因並不是欠缺知識,而是欠缺執行力,就好像大家都知道定期運動對保持身體健康很有幫助,但真正能夠做到的人卻是少數。本書值得閱讀的地方,就在於作者用自身的經驗來告訴你,不需要神奇的投資方法,也不需要懂很多的財經專業知識,只要有決心,每個人都可以這不是很棒嗎?

  衍生性金融商品,絕對不要碰
   
  另外,由於作者並非出身於金融相關行業,所以往往能夠更客觀的點出,一些投資人在理財時常會被金融機構的華麗廣告行銷話術所誤導,例如:作者在書中就直接告訴讀者─別碰衍生性金融商品。
   
  對一些年輕人來說,以耐心的方式來等待財富的累積,可能是緩慢又令人感到乏味,有些人因此就會轉而去玩衍生性金融商品(權證、選擇權、期貨、外匯保證金交易等),但作者很清楚的告訴我們,玩衍生性金融商品就是一個零和遊戲,不僅無法快速致富,可能還會賠個精光,反而更快速淪為窮光蛋。我個人對於這個說法是完全的支持與認同,這種衍生性金融商品原本的設計就是為了企業法人避險用的,完全不適合個人拿來當成投資用途,但現在很多人卻用來當成發財白日夢的工具。
   
  數個月前某政府官員提到,台灣的年輕人現在都不喜歡買股票了,這是個很大的警訊。但隔幾天又有業者出來說,年輕人不是不喜歡買股票,而是都跑去投資權證了,因為他們缺乏資金可以投資,而權證可以用小錢去換取賺大錢的機會,所以更適合年輕投資族。這就是典型誤導投資人的說法。

  投資一旦短視,最後就是賠光光
   
  沒錯,權證的確可以用小錢去換得賺大錢的機會(但機率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高),這點買彩券或是去澳門或拉斯維加斯賭博同樣也有機會做到。但有趣的地方在於,有些人不買彩券不賭博,因為知道賠錢比賺錢的機率還高,但卻可能會去買權證,認為這樣做賺錢的機率就會比較高,其實這只不過是自己的想像罷了。更嚴重的是,多數人知道買彩券或賭博完全是靠運氣,贏錢的機率不高,只想試試手氣,也有心理準備錢可能會賠光,因此不至於投入太多。
   
  但投資權證的人卻不是這麼認為,他們會認為這不是靠運氣而是靠技巧,事實上,這些行為都是類似的,長期玩下來結局都是不好的。如果你看了本書之後,能夠學到聰明的去避開衍生性的金融商品,光這一點,你買這本書就已經值得了。
   
  本書的作者是丹麥人,現在長住在新加坡,因此書中許多的內容都是以新加坡作為範例,這點可能對台灣的投資人來說,會覺得距離較為遙遠,沒有深刻的感覺,但是投資理財的許多基本觀念,其實都是相通的,這點並不會影響本書的價值與可讀性,我很樂意推薦這本書,給想要早日達到財務自由的人閱讀。

前言

做工的我早早退休爽過日,你也辦得到!


  「如果有本書,你實在很想讀,但還沒被寫出來,你就要把它寫出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

  幾年前,我到新加坡植物園,參加蕭泉福(Ashleigh Seow)舉辦的馬來虎保育講座。蕭泉福拿到了澳洲大學的政治經濟學位,卻把自己再造為博物學家,還在那場活動中,自稱為「公民科學家」。他說科學太重要了,不該只有科學家懂,全體公民都該參與。
   
  正是這點讓我想到,當時我是博物學家,曾出版兩本博物學的相關書籍,但我對財富和經濟越來越感興趣,因此,就跟蕭泉福一樣,我也重新改造自己,只不過我跟他選的剛好相反,現在我成了「公民經濟學家」。經濟和財富的議題實在太重要了,不該只留待專家學者涉獵。

  寫這本書有兩個理由,第一個理由是想與親友和大眾分享我財富方面的經驗,也想告訴讀者:「你也辦得到!」你也能擺脫消費主義的束縛,不再為財而困,能在經濟上得到自由,去做真正想做的事。但這一切不會自動發生,你必須了解怎麼做,並正確的運用自己能支配的工具。在本書中,我會教你怎麼做,但最後要怎麼選擇、怎樣分配,得由你自己決定。
   
  寫這本書的另一個理由是,我想分享自己對當前經濟情勢的看法。我曾參與的經濟和社會大事,可以回溯到五十多年前,如 1973年的石油危機和 1987年的股市崩盤,在在我都記憶猶新。曾親身經歷這些事,與透過商學院的教科書來研究它們(我也曾死記硬背教科書寫的那些東西),截然不同。再加上,我原本對天然資源和環境的興趣,得出的結論是,當今的經濟情勢與一切事物都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現在的我們受到局限,這就是為何我要在本書的第十章,以最長的篇幅來探討這些局限,若想要達到財務自由並維持這種狀態,這些限制都是一種負擔。我覺得自己有義務與他人分享這些知識。驚人的是,主流財富分析師和政治決策者全都忽視掉這些因素。事實正盯著我們看,但多數人卻都忽視這些事實。我強烈的建議你多花點時間,好好讀一讀第十章和第十一章。有了這些新見解,你會更有能力保護自己,不再受困,找到自己的財富定位,並從消費主義中脫身,再也不必擔憂經濟條件。
   
  有幾件事在此提醒:本書所指的貨幣單位主要是「元」,表示「美元」,指新加坡幣時,會清楚的以「新元」來表示。此外,我不會標出每項論述的引用來源,因為這不是學術著述。書中有些特定的主張可能會引發爭議,所以我會簡單的標出資料來源,但不會一一列舉參考出處,如人名或書名,這樣資料才不會變得又多又複雜,多半只會簡單扼要的說明,若想深入了解的話,就會有個方向可繼續鑽研。
   
  出版前,我曾將稿子拿給一些人試閱、徵詢意見他們,並看看大家反應如何,很感謝各位,尤其是馬克.菲伯(Marc Faber)博士,他同意讓我在書中引用他的評價。
在電視節目《流言終結者》中,兩位來自北加州的主持人會驗證大家口耳相傳、形形色色的迷思是不是真的,這些迷思要不是被戳破,就是懸而未決,或證實是真的,而以下是我們常聽到的幾個經濟迷思:

  買賣金融期貨可以賺錢。
  GDP 越高,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好事。 
  人口成長對社會來說是正面的。
  電動車很環保。
  我們的經濟很快就會恢復成長。

  主流的經濟學家和財經評論家一再提及上述這些觀點,但我要戳破這些迷思。有時候,要看清事實,得靠局外人幫忙,像是公民經濟學家這樣的人。我會告訴你,金融期貨和選擇權交易是場零和遊戲,只有交易平臺肯定會賺錢;GDP 偏高,有時是壞事;人口增長會扼殺發展;電動車不利環境。最重要的是,我們都知道,經濟無法永遠維持成長。

  然而,其中有個迷思,我可以證實它真確無誤:只要投資一家有誠信的好公司,這家公司的員工努力提供高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讓大家願意掏出錢來,那麼你的錢就會變多,而且只要同時控制開銷,你很快就能享受財務自由。我會告訴你如何辦到。
   
  祝你好運!
 

內容連載

經濟學上其實有個專有名詞,就是食利者(rentier)。「所以,幫幫自己一個忙,別把資本浪費在消費,就讓別人去貢獻經濟中的總供給,而你把錢省下來,把自己變成食利者。」你一定也聽過「別為錢工作,讓錢為你工作」。那麼,你要怎麼做有趣的工作、用點存款投資、獲得報酬,當個食利者、邁向財務自由呢?
 
成為食利者、獲得財務自由,必須做3件事,你得:
 
1. 多賺點錢。
2. 花的比賺的少。
3. 存下結餘,讓它變多。
 
存下結餘,要如何讓它變多,請一開始就選擇固定收益的標的:債券和REIT。
 
投資債券,就挑高利
 
那麼,身為一般的投資人,如何駕馭固定收益市場?就像我說的那樣,我個人偏愛財務管理簡單的那一面,我推薦一個非常簡單的辦法──借錢挑低利,投資挑高利。
 
我大學只念了兩年就休學,但這兩年間,我可以向丹麥政府借錢,那時沒有補助金或津貼,但我們可以向國家無息貸款。畢業後,這筆貸款會開始計息,到時候當然就該找份工作,開始還債。許多國家都有類似的國家出資或國家擔保就學貸款制度。
 
我每年確實都領了全額的無息貸款,但我沒花掉,而是拿去投資,記得嗎?我學過經濟學!我不太了解股票市場,而且當時我也不相信資本主義,所以到銀行買了抵押債券賺取利息。那時真的有實體債券,由精美的紙張製成,我拿到以後放在家裡,每年有兩次都必須拿著正確日期的債券到銀行換現金,我每年6月11日和12月11日都這麼做,一年兩次的高潮就是那兩天!當時可以用遠低於面值的價錢買到利率5%的債券,或許不到80元就可以買到面額100元的債券,因此收益率有5/80以上,等於年利率遠高於6%。
 
我就學期間靠兼職和寫書來平衡收支,母親也資助我一些,債券的票息收益又填補了一些。休學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出售債券,把國家借我的本金還給國家,除了房屋貸款,我再也沒借過錢。
 
這裡帶出了一個經典的財務概念,那就是好債與壞債的差別。我曾告訴讀者,永遠不要借錢,意思是永遠別為了消費而借錢,因為那是壞債,會毀了你的人生,你會困在剪不斷理還亂、愁苦萬分的財務牢籠中,你用壞債做的一切,都只是餵養銀行和放貸業者而已。你本該餵養的是自己,並享受自由的人生。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5
    $120
  2. 二手書
    53
    $180
  3. 新書
    66
    $224
  4. 新書
    7
    $238
  5. 新書
    79
    $269
  6. 新書
    79
    $269
  7. 新書
    79
    $269
  8. 新書
    79
    $269
  9. 新書
    85
    $289
  10. 新書
    9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