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台灣近代雕塑史》是知名美術史家蕭瓊瑞教授繼《台灣美術史綱》、《圖說台灣美術史》、《戰後台灣美術史》等著作後,又一專題式論著;以三十篇章,綜論台灣自黃土水以降的近代雕塑發展。涵蓋:寫實性的泥塑、木石雕、現代雕塑、裝置性雕塑、鋼雕與機動性雕塑、打破媒材限制的軟雕塑,以及從傳統木石文化產業出發的現代性表現,最後論及公共藝術的發展等,是一本關於台灣雕塑發展最為全面性與深入的著作,既保存歷史,也前瞻未來。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蕭瓊瑞
.現任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教授,專研臺灣美術史。
經歷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長、國立成功大學藝術中心主任
.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委員
.財團法人李仲生文教基金會董事、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
.文化部國寶指定及重要古物審議委員兼近代藝術召集人
著作
.《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臺灣之發展》、《觀看與思維——臺灣美術史論集》、《臺灣美術評論全集——劉國松》、《島嶼色彩——臺灣美術史論》、《激盪與迴游——臺灣近現代藝術11家》、《歷史‧榮光‧名作系列——林覺》、《美術家傳記叢書——線條.行走.楚戈》、《美術家傳記叢書——焦墨.雲山.夏一夫》…等。
蕭瓊瑞
.現任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教授,專研臺灣美術史。
經歷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長、國立成功大學藝術中心主任
.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委員
.財團法人李仲生文教基金會董事、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
.文化部國寶指定及重要古物審議委員兼近代藝術召集人
著作
.《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臺灣之發展》、《觀看與思維——臺灣美術史論集》、《臺灣美術評論全集——劉國松》、《島嶼色彩——臺灣美術史論》、《激盪與迴游——臺灣近現代藝術11家》、《歷史‧榮光‧名作系列——林覺》、《美術家傳記叢書——線條.行走.楚戈》、《美術家傳記叢書——焦墨.雲山.夏一夫》…等。
目錄
序 / 蕭瓊瑞
第1章 矗立在黎明時刻的甘露水
第2章 在戰火困頓中前行
第3章 唐山渡台的雕塑家
第4章 省展初期自修有成的雕塑家
第5章 從土地到宇宙的雕塑巨峰
第6章 「五行小集」開啟的現代雕塑風潮
第7章 學院前世代的雕塑表現
第8章 第一代本土學院養成的雕塑家 (I)
第9章 第一代本土學院養成的雕塑家 (II)
第10章 多元跨域的雕塑家
第11章 傳統木雕的復興與素人雕塑
第12章 現代雕塑的拍岸衝擊
第13章 從泥漿出發的造型思維 (I)
第14章 從泥漿出發的造型思維 (II)
第15章 產業文化下的雕塑表現 (I)
第16章 產業文化下的雕塑表現 (II)
第17章 木雕藝術的現代表現
第18章 原住民的現代雕刻
第19章 鋼雕藝術與動態雕塑 (I)
第20章 鋼雕藝術與動態雕塑 (II)
第21章 雕塑之都的個別表現 (I)
第22章 雕塑之都的個別表現 (II)
第23章 多元媒材與軟雕塑 (I)
第24章 多元媒材與軟雕塑 (II)
第25章 多元媒材與軟雕塑 (III)
第26章 現代陶藝的多元表現
第27章 新學院與新典範的建立
第28章 畫家的雕塑和如畫的雕塑
第29章 輕質如詩的雕塑與卡漫化
第30章 台灣近代雕塑與公共藝術
附錄 台灣近代雕塑簡表
第1章 矗立在黎明時刻的甘露水
第2章 在戰火困頓中前行
第3章 唐山渡台的雕塑家
第4章 省展初期自修有成的雕塑家
第5章 從土地到宇宙的雕塑巨峰
第6章 「五行小集」開啟的現代雕塑風潮
第7章 學院前世代的雕塑表現
第8章 第一代本土學院養成的雕塑家 (I)
第9章 第一代本土學院養成的雕塑家 (II)
第10章 多元跨域的雕塑家
第11章 傳統木雕的復興與素人雕塑
第12章 現代雕塑的拍岸衝擊
第13章 從泥漿出發的造型思維 (I)
第14章 從泥漿出發的造型思維 (II)
第15章 產業文化下的雕塑表現 (I)
第16章 產業文化下的雕塑表現 (II)
第17章 木雕藝術的現代表現
第18章 原住民的現代雕刻
第19章 鋼雕藝術與動態雕塑 (I)
第20章 鋼雕藝術與動態雕塑 (II)
第21章 雕塑之都的個別表現 (I)
第22章 雕塑之都的個別表現 (II)
第23章 多元媒材與軟雕塑 (I)
第24章 多元媒材與軟雕塑 (II)
第25章 多元媒材與軟雕塑 (III)
第26章 現代陶藝的多元表現
第27章 新學院與新典範的建立
第28章 畫家的雕塑和如畫的雕塑
第29章 輕質如詩的雕塑與卡漫化
第30章 台灣近代雕塑與公共藝術
附錄 台灣近代雕塑簡表
序
自序
雕塑除了作為一種藝術表達的形式,其實和現實生活及人類文明的發展,有著更密切的關係。從原始人類削木為器、敲石為器的「舊石器時代」,到研磨、鑽孔的「新石器時代」與「玉石文明」的萌現,再到捏土為器、燒土成陶的「土、陶器時代」,最後進入已經知道合金(銅、錫)比例的「青銅器時代」,不管是「模灌法」或「脫蠟法」,人類文明和雕塑技術的發展,其密切的程度,遠遠超乎一般人的想像。
即使到了近代,雕塑作為一種純粹藝術表達的形式,其媒材的多樣、技巧的複雜,乃至作品和周邊環境間微妙的關聯,也都映現了這樣的一種藝術形式,有別於其他形式的強烈獨特性。
台灣的近代雕塑,始於1895年的日治時期,脫離以往為宗教及生活而存在的附屬性質,成為藝術家表達心性、思維、情感的獨立創作,甚至進一步脫離藝術家而變成全民共有;黃土水及其作品,顯然正是這個時代變點最耀眼的歷史標的。
不過,台灣的近代雕塑發展,從黃土水以降,便因為它在空間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加上製作成本的巨大耗費,也就脫離不了政權或資產階層的介入,乃至控制。
從日治時期的政軍人物雕像,到戰後的偉人雕像,乃至特定民間團體假「公共」之名,行自我宣傳之實的圓環景觀,台灣的雕塑和其他地區的處境,或許沒有兩樣,但顯然更為艱困有之。
即使如此,台灣的雕塑藝術家仍在艱難的環境下,累積了不容小覷的豐碩成果。本書從日治時期的第一位「天才」雕塑家黃土水開始,基本上依歷史發展的時間順序,計分三十章,試圖重現這些雕塑家在各種媒材、空間、情境、思維……下的多樣性面貌,為台灣文明歷程的發展留下一些可資保存、記憶、發揚的足跡。
雕塑依其技法,可粗分「雕」與「塑」二種,前者為減法的手段,後者為加法;不過,在實質的施作上,顯然比這樣的說法複雜得多,包括那些相當專業的翻鑄或鍛造技術等。因此,雕塑的成果,往往也反應了一個社會或國家的經濟實力與心靈強度。
再從觀眾的角度論,雕塑的欣賞也有一定的難度。表面上的寫實,其實是充滿了許多抽象的認知與轉移;比如你看到一個大理石雕刻的美麗女孩,你可以贊嘆她被雕作得多麼逼真!但試想:大理石的白,本身就不是真實女孩的血肉、髮色,如何能稱做逼真呢?
因此,到底是雕塑更接近真實?或是繪畫?一般人或許不假思索地會以為具體存在的雕塑,自然比較平面的繪畫更接近真實。但回到前面的提問:大理石本身既非真實人體的色彩、質感,也無法涵蓋周邊的環境氛圍;相對而言,被一個邊框侷限的繪畫,在那樣的一個框架中,顯然更能「擬真地」傳達或掌握某些我們所認知的「真實」!
本書無意著力於討論這些較具哲學思辨性的雕塑課題,而是以文化史、心靈史,乃至社會史的角度,試圖將台灣從日治以迄當代的雕塑發展,作一較抽樣性的整理與呈現,且著重在藝術家個人生命背景,以及代表性作品的詮釋;也試圖藉以建構出台灣歷史發展的主要軸線,乃至其間的微妙轉折。
從傳統的泥塑、木雕、石雕、銅鑄,到現代的鋼鐵構成,乃至多媒材的軟雕塑與裝置手法……,台灣雕塑發展,呈現了台灣傳統與現代、外來與本土之間的多樣性遇合與融和。至於百分之一公共藝術基金的設立,更為台灣的雕塑家帶來了利弊互見的影響與挑戰,本書最後一章也對此有所著墨。
至於因百分之一公共藝術設置,而出現的大量外國藝術家的作品,限於個人知見未全,選擇暫時擱置,還望未來有心人士的持續補正。
本書的撰成與出版,要感謝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以及所有藝術家作品圖檔的提供;如此一個浩大的文化工程與歷史建構,如果沒有眾人的支持、諒解,是不可能完成的。至於《藝術家》雜誌的連載和結集,特別要向何發行人政廣先生、主編王庭玫女士,和編輯的琬尹、婉馨、娟如等幾位小姐,致上深深的謝意。
最後,當然不能遺忘那位經常在深夜為我打字、掃描、傳送檔案的愛妻──陳雪美女士。
雕塑除了作為一種藝術表達的形式,其實和現實生活及人類文明的發展,有著更密切的關係。從原始人類削木為器、敲石為器的「舊石器時代」,到研磨、鑽孔的「新石器時代」與「玉石文明」的萌現,再到捏土為器、燒土成陶的「土、陶器時代」,最後進入已經知道合金(銅、錫)比例的「青銅器時代」,不管是「模灌法」或「脫蠟法」,人類文明和雕塑技術的發展,其密切的程度,遠遠超乎一般人的想像。
即使到了近代,雕塑作為一種純粹藝術表達的形式,其媒材的多樣、技巧的複雜,乃至作品和周邊環境間微妙的關聯,也都映現了這樣的一種藝術形式,有別於其他形式的強烈獨特性。
台灣的近代雕塑,始於1895年的日治時期,脫離以往為宗教及生活而存在的附屬性質,成為藝術家表達心性、思維、情感的獨立創作,甚至進一步脫離藝術家而變成全民共有;黃土水及其作品,顯然正是這個時代變點最耀眼的歷史標的。
不過,台灣的近代雕塑發展,從黃土水以降,便因為它在空間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加上製作成本的巨大耗費,也就脫離不了政權或資產階層的介入,乃至控制。
從日治時期的政軍人物雕像,到戰後的偉人雕像,乃至特定民間團體假「公共」之名,行自我宣傳之實的圓環景觀,台灣的雕塑和其他地區的處境,或許沒有兩樣,但顯然更為艱困有之。
即使如此,台灣的雕塑藝術家仍在艱難的環境下,累積了不容小覷的豐碩成果。本書從日治時期的第一位「天才」雕塑家黃土水開始,基本上依歷史發展的時間順序,計分三十章,試圖重現這些雕塑家在各種媒材、空間、情境、思維……下的多樣性面貌,為台灣文明歷程的發展留下一些可資保存、記憶、發揚的足跡。
雕塑依其技法,可粗分「雕」與「塑」二種,前者為減法的手段,後者為加法;不過,在實質的施作上,顯然比這樣的說法複雜得多,包括那些相當專業的翻鑄或鍛造技術等。因此,雕塑的成果,往往也反應了一個社會或國家的經濟實力與心靈強度。
再從觀眾的角度論,雕塑的欣賞也有一定的難度。表面上的寫實,其實是充滿了許多抽象的認知與轉移;比如你看到一個大理石雕刻的美麗女孩,你可以贊嘆她被雕作得多麼逼真!但試想:大理石的白,本身就不是真實女孩的血肉、髮色,如何能稱做逼真呢?
因此,到底是雕塑更接近真實?或是繪畫?一般人或許不假思索地會以為具體存在的雕塑,自然比較平面的繪畫更接近真實。但回到前面的提問:大理石本身既非真實人體的色彩、質感,也無法涵蓋周邊的環境氛圍;相對而言,被一個邊框侷限的繪畫,在那樣的一個框架中,顯然更能「擬真地」傳達或掌握某些我們所認知的「真實」!
本書無意著力於討論這些較具哲學思辨性的雕塑課題,而是以文化史、心靈史,乃至社會史的角度,試圖將台灣從日治以迄當代的雕塑發展,作一較抽樣性的整理與呈現,且著重在藝術家個人生命背景,以及代表性作品的詮釋;也試圖藉以建構出台灣歷史發展的主要軸線,乃至其間的微妙轉折。
從傳統的泥塑、木雕、石雕、銅鑄,到現代的鋼鐵構成,乃至多媒材的軟雕塑與裝置手法……,台灣雕塑發展,呈現了台灣傳統與現代、外來與本土之間的多樣性遇合與融和。至於百分之一公共藝術基金的設立,更為台灣的雕塑家帶來了利弊互見的影響與挑戰,本書最後一章也對此有所著墨。
至於因百分之一公共藝術設置,而出現的大量外國藝術家的作品,限於個人知見未全,選擇暫時擱置,還望未來有心人士的持續補正。
本書的撰成與出版,要感謝國立台灣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以及所有藝術家作品圖檔的提供;如此一個浩大的文化工程與歷史建構,如果沒有眾人的支持、諒解,是不可能完成的。至於《藝術家》雜誌的連載和結集,特別要向何發行人政廣先生、主編王庭玫女士,和編輯的琬尹、婉馨、娟如等幾位小姐,致上深深的謝意。
最後,當然不能遺忘那位經常在深夜為我打字、掃描、傳送檔案的愛妻──陳雪美女士。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68折$378
-
新書79折$442
-
新書79折$442
-
新書79折$442
-
新書79折$442
-
新書9折$504
-
新書9折$504
-
新書9折$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