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一八六五年十月,德國作家威廉˙布施(Wilhelm Busch, 1832-1908)的作品《馬克斯與莫里茨》(Max und Moritz)首次出現在世人面前。全書共有七個惡作劇,每個惡作劇都是以兩個調皮搗蛋的野孩子為主角,他們因為貪吃、貪玩,捉弄了村裡的寡婦、裁縫師、學校老師、叔叔、烘焙師、磨坊主人,這些大人深受其害,馬克斯和莫里茨最後也承受了應有的懲罰。
事實上,布施完成《馬克斯與莫里茨》後的出版過程並不順遂。即便他並未期待收到報酬,一開始相中的出版商還是不願意出版這本書。然而,本書上市後卻受到了眾人的喜愛,其程度遠超過布施所預期,也因此開啟了他的創作生涯。在一百多年前布施過世時,本書就已經出版了五十六版、銷售在當時超過四十三萬本。現在,《馬克斯與莫里茨》可說是德國最知名的兒童文學作品之一,迄今仍有多家德國出版社持續出版此書,且已經被翻譯成超過兩百八十種語言。
跨時代童書中的威嚇與懲罰
現在人們常把《馬克斯與莫里茨》與海因里希˙霍夫曼(Heinrich Hoffmann,
1809-1894)的《披頭散髮的彼得》(Struwwelpeter)相互比較,這兩本書都是出現在十九世紀德國的圖文書,它們的出現打破了那個年代的人們對童書的想像,當時的童書充滿濃厚的教化意味,是用來規訓、教導兒童,而非站在孩子的立場來為孩子帶來娛樂的讀物。但是這兩本書扭轉了童書上述的形象,創造出既有教育功能又富含娛樂性質的兒童讀物。不僅如此,這兩位作者也都是將圖片和文字相互結合,並以此全新形式創作的先驅。
這兩本書的小主人翁都是大人眼中的「壞小孩」,而他們最後也都得到了代價。不同之處在於,《披頭散髮的彼得》呈現的是一般孩子常有的壞習慣:不洗澡、不吃飯、吸拇指,而他們得到的懲罰也和自己的壞習慣互相呼應,例如:不吃飯的孩子會營養不良,最後因此餓死。相較之下,馬克斯與莫里茨的所作所為則是蓄意的惡行,他們事先想好計謀,接著付諸行動,他們最後的下場並非惡作劇本身造成的反撲,而是來自大人的懲罰。
在這七個惡作劇中,馬克斯與莫里茨捉弄了村莊內的大人,他們的惡作劇一次比一次過分,造成村民莫大的困擾,也使得大人對他們的不滿逐漸升高,馬克斯與莫里茨甚至被送進烤箱,最後還被磨成粉末。更慘的是,在他們死後,村裡竟然沒有人為他們感到難過,反而慶幸一切都過去了。布施藉由故事告訴讀者,如果不遵守社會道德的規範,為了自己一時的貪玩而傷害別人,最後只會被唾棄,就算因此死亡,也不會得到一絲一毫的同情。
承先啟後的經典繪本
本書繼承了《披頭散髮的彼得》的圖文形式,並開創出了自己的新風格。《披頭散髮的彼得》中故事的主人翁都是不同的孩子,每個故事之間沒有關連性,而《馬克斯與莫里茨》的主角則是同樣的兩個孩子,劇情也前後連貫。此外,布施藉由一個接著一個連續的畫面說故事,搭配相同的主角,形式上就如同現在的連載四格漫畫。本書出版後,布施的創作之路也因而展開,他後來也循著這樣的成功模式,創作出許許多多有趣的圖文書。
一般認為《馬克斯與莫里茨》是連環漫畫的先驅,本書不但深受一般大眾的喜愛,許多圖文創作者也都受其影響。連環漫畫《卡滋亞莫孩子們》(The Katzenjammer Kids)與《快克與弗路克》(Quick et Flupke)就是受到本書啟發所作。知名繪本作者莫里斯˙桑達克(Maurice
Sendak)則表示,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摻雜了一些布施作品的元素,就連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也相當喜歡布施的作品。
無論是生動、幽默的圖片,還是充滿著韻律、令人驚奇的文字,又或者是創新的創作型態,相信即使超過一百五十年,《馬克斯與莫里茨》也能帶給現代讀者滿滿的樂趣和全新的意義。
韋伯文化「兒少文學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