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evelopment and Reflection of Chinese Drama
古希臘戲劇,誕生於西元前六世紀,
印度梵劇,起源於西元前二世紀,
中國戲曲,直到西元十二世紀末才成熟定型。
「世界三大古老戲劇文化」之一的中國戲曲晚熟得令人不可思議,
但由於積蓄既久,來源多元,潛藏了旺盛的藝術生命力。
▍戲劇是一種內心世界的需要,是現代傳媒無法取代的「在場藝術」,作為人類社會生活的一部分,戲劇將與時俱進、永不消逝!
戲劇作為中華大地的一種主要藝術形式,曾經有過長達七八百年的熱鬧與輝煌。但在電影、電視、網路等現代多媒體的猛烈衝擊下,無可挽回地走向了衰落之途。然而,戲劇作為大眾娛樂形式之一,經過一番激烈的競爭與淘汰之後再進入到人們的視野之中,才能體現出獨特的意義與價值,才獲得了繼續存在下去的理由。作者對中國戲劇進行深入的系統研究,縱向梳理敘述,橫向中西比較,將戲劇這一古老的舞臺藝術放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進行考察與觀照、探索與反思,並且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書寫出來。本書雅俗共賞,是一部瞭解中國戲劇發展史的大眾文化讀本。
「戲劇不一定永遠受歡迎,戲劇所供給的娛樂有時會被別種活動取代,但是戲劇將永遠以各種形式面目出現,永遠是人類社會的一部分。」――美國著名戲劇教育家 布羅凱特
本書特色
★將中國戲劇的發展放在傳統文化體系中進行考察與研究,並以通俗的文字表述戲劇藝術的生命與走向。
★中國戲劇愛好者不可不讀的通俗經典作品。
名人推薦
中國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郭媛媛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曾紀鑫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一級作家,《廈門文藝》主編,廈門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作品多次獲中國國家、省市級獎勵。出版專著二十多部,代表作有文化歷史散文《千秋家國夢》、《歷史的刀鋒》、《千古大變局》,長篇小說《楚莊紀事》、《風流的駝哥》,長篇歷史人物傳記《晚明風骨──袁宏道傳》、《大明雄風──俞大猷傳》等。
曾紀鑫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一級作家,《廈門文藝》主編,廈門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作品多次獲中國國家、省市級獎勵。出版專著二十多部,代表作有文化歷史散文《千秋家國夢》、《歷史的刀鋒》、《千古大變局》,長篇小說《楚莊紀事》、《風流的駝哥》,長篇歷史人物傳記《晚明風骨──袁宏道傳》、《大明雄風──俞大猷傳》等。
序
前言
戲劇作為中華大地的一種主要藝術形式,曾經有過長達七八百年的熱鬧與輝煌,以二十世紀「文革」時期「全國人民八台戲」的狂熱為標誌,戲劇藝術終於登上了它的頂峰與極限,其觀眾之龐大、滲透之廣泛、影響之深遠,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也正是以「全國人民八台戲」為轉折,戲劇藝術開始迅疾地滑入低谷。儘管有過某種人為的短暫復興與看似絢麗的「迴光返照」,但在電影、電視、錄相、互聯網等現代多媒體與經濟改革浪潮的猛烈衝擊下,它已無可挽回地走向了悲壯的衰落之途──觀眾寥若晨星,市場萎縮低迷,從業人員紛紛逃離,彷彿於一夜之間,便從熱鬧喧囂的中心地位淪落為寂寞僻遠的邊緣地帶。
其實,現代社會的一個主要特徵就是多元:多主題、多中心、多視角、多側面、多樣化……沒有一枝獨秀,沒有眾星拱月,沒有萬物朝拜。娛樂也不例外,社會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了豐富多采的藝術形式與娛樂方式,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特點、喜樂愛好及欣賞習慣「挑精揀肥」。當今戲劇,不僅昔日的燦爛光環已然消失,即使在與其他藝術形式相提並論時,也往往顯露出它那難以掩飾的老化與窘態;只是作為多種可供選擇的娛樂形式之一,它才獲得了繼續存在下去的理由與土壤;也只有經過一番激烈的競爭、角逐與淘汰而進入人們的視野之中,它才會體現出獨特的意義與價值。
「禍兮福所伏」,戲劇藝術正是依憑著這種從主流到支流的「衰落」與過渡,才剝去了那層「神聖的外衣」,使得它從異化走向正途,從畸型恢復常態,從政治附庸回歸藝術本體。
由此可見,衰落於戲劇而言,倒不失為一條走向涅槃與新生的有利途徑!
然而,它的衰落於依附於戲劇本體的從業者而言,卻有著一股難以排遣的失落、刻骨銘心的痛苦、無法擺脫的困惑及難以廓清的迷惘。
「無可奈何花落去」,從某種角度而言,戲劇的衰落也意味著戲劇工作者生存條件與社會地位的衰落。因此,由本體衰落而在每一位戲劇工作者心頭造成的震盪與創傷無論怎麼形容、誇張,也不為過分。
從輝煌的頂峰猛然跌落於幽暗的低谷,任是誰一時半刻也難以接受。面對嚴酷的現實,需要勇氣與信心,更需要一定時間進行相應的調整與心態的轉變。悲觀固然難免,但萬萬不可絕望!
「夕陽西下幾時回」?我們所應做的,是儘快克服怨天尤人的躁動情緒,進入冷靜觀照、客觀思索與深刻剖析的理性層面,以認清衰落之後的戲劇本質,起而振之,從而達到中興回升之效。當然,無論怎麼努力,也不論戲劇如何發展,它再也不可能回到往昔那「驚天動地」的輝煌燦爛之境了。
在可預見的日子裡,隨著市場經濟的競爭日益激烈,戲劇的生存環境將會變得越來越艱難,越來越嚴酷,越來越具有挑戰性。
有挑戰,就有抉擇與應戰;有壓力,才會充滿抗爭與活力;逆境造就英雄,於戲劇我們也應作如是觀。
當今戲劇雖然生存維艱,雖然仍在歷史的低谷徘徊不已,但它畢竟脫下了大紅大紫的袍服,告別了熱鬧喧囂的極致,回歸於藝術本體之自然,正悠悠綿綿、百折不撓地頑強發展著。我們深信,作為一門古老而獨特的藝術樣式,戲劇必將在未來的歲月裡獲得新的發展與創造。
我以為這才是舞臺戲劇所應具有的正常生命情態!
戲劇從業者也只有具備了類似超越世俗功利的心態與情致,才能進入戲劇藝術內裡,窺其堂奧,直抵本質,獲得創造的愉悅,享受生命的歡暢。
一九九○年,戲劇的頹勢已「漸成氣候」,經濟改革的沖天浪潮驚濤拍岸,以秋風掃落葉般的氣勢將曾經主宰藝術歷史舞臺的戲劇迅疾地刮入邊緣與低谷。大學進修畢業、擁有一張歷史學士學位證書的我在面臨著當官從政、下海經商與舞文弄墨這三種命運的抉擇之時,最終選擇了專業文藝創作,戲劇成為我創作的主要內容之一。
在跌宕起伏的情節虛構與編織中,在對筆下人物命運的主宰與擺弄中,在創作激情的迸發與揮灑中,我確曾體驗過一個編劇難得的「沉醉」,而更多的卻是「誤入藕花深處」的慨歎與「不知歸路」的惆悵。
時光真是一根可伸可縮的橡皮筋,就在這種「沉醉不知歸路」的尋覓中,十多個春秋寒暑不知不覺地悄然流逝,流向了浩淼無垠的茫茫宇宙。
這可是我人生中最為寶貴的十多年光陰啊!
十多年來,我為戲劇的回升與振興做了些什麼?
我們在所允許與選擇的範圍內能夠做些什麼?
一個真正的戲劇工作者又應該做些什麼呢?
正是在這一連串不斷的追問中,我對中國戲劇進行了一番較為系統的研究,縱向剔抉梳理,橫向中西比較,並將戲劇這一古老的舞臺藝術放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乃至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進行考察與觀照、探索與反思,自然地就有了一些個人想法,還有了一種如鯁在喉不得不說的強烈衝動。
同時,我也在思考著即將湧出的這些文字應該具有怎樣的風格體例。嚴格意義的學術專著那固有的枯燥晦澀之風將使我失去大批優秀的讀者,而隨意散漫的率性之筆又不符合冷靜理性的內在蘊藉。考慮再三,我終於選擇了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的特殊形式──大文化散文體裁為創作載體,既走出書齋與「象牙之塔」,又不失之應有的體系與理性,將激情與冷靜、浪漫與現實、生動與嚴謹、鋪敘與研究、描述與反思融為一爐,力爭達到雅俗共賞之效。
座標已定,我便撇開其他俗務,坐在書桌前打開了筆記型電腦,努力使自己達到純粹寧靜之境,進入最佳創作狀態之中。
除了鍵盤的劈啪敲擊,塵世的喧囂已漸次離我遠去。
於是,我以「此在」生命為基點,毅然躍入悠遠漫長的時間之河,開始了一段既逆向回溯又順流而下的奇異旅程。
戲劇作為中華大地的一種主要藝術形式,曾經有過長達七八百年的熱鬧與輝煌,以二十世紀「文革」時期「全國人民八台戲」的狂熱為標誌,戲劇藝術終於登上了它的頂峰與極限,其觀眾之龐大、滲透之廣泛、影響之深遠,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也正是以「全國人民八台戲」為轉折,戲劇藝術開始迅疾地滑入低谷。儘管有過某種人為的短暫復興與看似絢麗的「迴光返照」,但在電影、電視、錄相、互聯網等現代多媒體與經濟改革浪潮的猛烈衝擊下,它已無可挽回地走向了悲壯的衰落之途──觀眾寥若晨星,市場萎縮低迷,從業人員紛紛逃離,彷彿於一夜之間,便從熱鬧喧囂的中心地位淪落為寂寞僻遠的邊緣地帶。
其實,現代社會的一個主要特徵就是多元:多主題、多中心、多視角、多側面、多樣化……沒有一枝獨秀,沒有眾星拱月,沒有萬物朝拜。娛樂也不例外,社會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了豐富多采的藝術形式與娛樂方式,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特點、喜樂愛好及欣賞習慣「挑精揀肥」。當今戲劇,不僅昔日的燦爛光環已然消失,即使在與其他藝術形式相提並論時,也往往顯露出它那難以掩飾的老化與窘態;只是作為多種可供選擇的娛樂形式之一,它才獲得了繼續存在下去的理由與土壤;也只有經過一番激烈的競爭、角逐與淘汰而進入人們的視野之中,它才會體現出獨特的意義與價值。
「禍兮福所伏」,戲劇藝術正是依憑著這種從主流到支流的「衰落」與過渡,才剝去了那層「神聖的外衣」,使得它從異化走向正途,從畸型恢復常態,從政治附庸回歸藝術本體。
由此可見,衰落於戲劇而言,倒不失為一條走向涅槃與新生的有利途徑!
然而,它的衰落於依附於戲劇本體的從業者而言,卻有著一股難以排遣的失落、刻骨銘心的痛苦、無法擺脫的困惑及難以廓清的迷惘。
「無可奈何花落去」,從某種角度而言,戲劇的衰落也意味著戲劇工作者生存條件與社會地位的衰落。因此,由本體衰落而在每一位戲劇工作者心頭造成的震盪與創傷無論怎麼形容、誇張,也不為過分。
從輝煌的頂峰猛然跌落於幽暗的低谷,任是誰一時半刻也難以接受。面對嚴酷的現實,需要勇氣與信心,更需要一定時間進行相應的調整與心態的轉變。悲觀固然難免,但萬萬不可絕望!
「夕陽西下幾時回」?我們所應做的,是儘快克服怨天尤人的躁動情緒,進入冷靜觀照、客觀思索與深刻剖析的理性層面,以認清衰落之後的戲劇本質,起而振之,從而達到中興回升之效。當然,無論怎麼努力,也不論戲劇如何發展,它再也不可能回到往昔那「驚天動地」的輝煌燦爛之境了。
在可預見的日子裡,隨著市場經濟的競爭日益激烈,戲劇的生存環境將會變得越來越艱難,越來越嚴酷,越來越具有挑戰性。
有挑戰,就有抉擇與應戰;有壓力,才會充滿抗爭與活力;逆境造就英雄,於戲劇我們也應作如是觀。
當今戲劇雖然生存維艱,雖然仍在歷史的低谷徘徊不已,但它畢竟脫下了大紅大紫的袍服,告別了熱鬧喧囂的極致,回歸於藝術本體之自然,正悠悠綿綿、百折不撓地頑強發展著。我們深信,作為一門古老而獨特的藝術樣式,戲劇必將在未來的歲月裡獲得新的發展與創造。
我以為這才是舞臺戲劇所應具有的正常生命情態!
戲劇從業者也只有具備了類似超越世俗功利的心態與情致,才能進入戲劇藝術內裡,窺其堂奧,直抵本質,獲得創造的愉悅,享受生命的歡暢。
一九九○年,戲劇的頹勢已「漸成氣候」,經濟改革的沖天浪潮驚濤拍岸,以秋風掃落葉般的氣勢將曾經主宰藝術歷史舞臺的戲劇迅疾地刮入邊緣與低谷。大學進修畢業、擁有一張歷史學士學位證書的我在面臨著當官從政、下海經商與舞文弄墨這三種命運的抉擇之時,最終選擇了專業文藝創作,戲劇成為我創作的主要內容之一。
在跌宕起伏的情節虛構與編織中,在對筆下人物命運的主宰與擺弄中,在創作激情的迸發與揮灑中,我確曾體驗過一個編劇難得的「沉醉」,而更多的卻是「誤入藕花深處」的慨歎與「不知歸路」的惆悵。
時光真是一根可伸可縮的橡皮筋,就在這種「沉醉不知歸路」的尋覓中,十多個春秋寒暑不知不覺地悄然流逝,流向了浩淼無垠的茫茫宇宙。
這可是我人生中最為寶貴的十多年光陰啊!
十多年來,我為戲劇的回升與振興做了些什麼?
我們在所允許與選擇的範圍內能夠做些什麼?
一個真正的戲劇工作者又應該做些什麼呢?
正是在這一連串不斷的追問中,我對中國戲劇進行了一番較為系統的研究,縱向剔抉梳理,橫向中西比較,並將戲劇這一古老的舞臺藝術放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乃至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進行考察與觀照、探索與反思,自然地就有了一些個人想法,還有了一種如鯁在喉不得不說的強烈衝動。
同時,我也在思考著即將湧出的這些文字應該具有怎樣的風格體例。嚴格意義的學術專著那固有的枯燥晦澀之風將使我失去大批優秀的讀者,而隨意散漫的率性之筆又不符合冷靜理性的內在蘊藉。考慮再三,我終於選擇了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的特殊形式──大文化散文體裁為創作載體,既走出書齋與「象牙之塔」,又不失之應有的體系與理性,將激情與冷靜、浪漫與現實、生動與嚴謹、鋪敘與研究、描述與反思融為一爐,力爭達到雅俗共賞之效。
座標已定,我便撇開其他俗務,坐在書桌前打開了筆記型電腦,努力使自己達到純粹寧靜之境,進入最佳創作狀態之中。
除了鍵盤的劈啪敲擊,塵世的喧囂已漸次離我遠去。
於是,我以「此在」生命為基點,毅然躍入悠遠漫長的時間之河,開始了一段既逆向回溯又順流而下的奇異旅程。
內容連載
【眩目的輝煌】
當我們回望歷史,搜尋戲曲那艱難而漫長的跋涉身影,誰也沒有想到的是,中國戲劇的第一道曙光剛一躍出地平線,竟照臨在一個名氣並不怎麼響亮的東南城鎮溫州,並在那裡結出了一顆神奇之果──南戲。
能夠真正代表中國戲曲成熟的劇種,當首推南戲。
南戲約形成於西元十二世紀前期,明人祝允明在《猥談》中寫道:「南戲出於宣和之後,南渡之際,謂之『溫州雜劇』。」
溫州沒有汴京、臨安那麼多的瓦舍勾欄,此前的戲劇資料也沒有記述過那裡的演出盛況,它何以能夠異軍突起,如一顆新星般躍升天空,立時閃耀出奪目的灼灼光華呢?
其實,只要我們將搜尋的目光在那個地方稍作停留,就不難發現個中緣由。
溫州雖地處東南一隅,但最遲至北宋中葉時,就開始與海外通商。南宋紹興三年設市舶司,成為當時重要的外貿通商口岸,素有「小杭州」之稱。
商業與經濟的繁榮孕育著新型階層──市民的誕生,而市民與與戲曲藝術總是一拍即合。那些從汴梁到臨安的說話、雜劇、諸宮調同樣刺激著溫州市民的欣賞胃口,很快便風行開來,並出現了專門的演出場所──「瓦子巷」。
此外,溫州的陶瓷、造紙、皮革、制繡等手工藝術十分有名;文化也比較發達,據乾隆《溫州府治》卷十九統計,北宋時溫州有進士八十一名,而南宋時則多達一千一百四十八名,還產生過在學術上獨樹一幟的「永嘉學派」;民俗文化如娛神樂舞等也相當活躍。
由此可見,溫州具有中國戲曲成熟的良好的經濟與文化背景。
戲曲由北方傳入流行開來,溫州人喜愛之餘,對其缺陷自然生出一種不甚滿足之感。於是,就開始根據自己的「口味」加以改選。他們以宋雜劇為基礎,選取民間廣為流行的趙貞女、王魁等故事為題材,配以詞調,雜揉當地的村坊小戲、俚曲歌謠,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種為本地觀眾認可的溫州雜劇模式。因此,南戲又稱溫州雜劇,也叫戲文。
南戲一旦在溫州形成,就開始向外輻射。不管何種文明,也不論何種藝術,其高級形態總是逐漸被人們所認同、接受、仿效,並加入新質再行創造,南戲也是如此。......
當我們回望歷史,搜尋戲曲那艱難而漫長的跋涉身影,誰也沒有想到的是,中國戲劇的第一道曙光剛一躍出地平線,竟照臨在一個名氣並不怎麼響亮的東南城鎮溫州,並在那裡結出了一顆神奇之果──南戲。
能夠真正代表中國戲曲成熟的劇種,當首推南戲。
南戲約形成於西元十二世紀前期,明人祝允明在《猥談》中寫道:「南戲出於宣和之後,南渡之際,謂之『溫州雜劇』。」
溫州沒有汴京、臨安那麼多的瓦舍勾欄,此前的戲劇資料也沒有記述過那裡的演出盛況,它何以能夠異軍突起,如一顆新星般躍升天空,立時閃耀出奪目的灼灼光華呢?
其實,只要我們將搜尋的目光在那個地方稍作停留,就不難發現個中緣由。
溫州雖地處東南一隅,但最遲至北宋中葉時,就開始與海外通商。南宋紹興三年設市舶司,成為當時重要的外貿通商口岸,素有「小杭州」之稱。
商業與經濟的繁榮孕育著新型階層──市民的誕生,而市民與與戲曲藝術總是一拍即合。那些從汴梁到臨安的說話、雜劇、諸宮調同樣刺激著溫州市民的欣賞胃口,很快便風行開來,並出現了專門的演出場所──「瓦子巷」。
此外,溫州的陶瓷、造紙、皮革、制繡等手工藝術十分有名;文化也比較發達,據乾隆《溫州府治》卷十九統計,北宋時溫州有進士八十一名,而南宋時則多達一千一百四十八名,還產生過在學術上獨樹一幟的「永嘉學派」;民俗文化如娛神樂舞等也相當活躍。
由此可見,溫州具有中國戲曲成熟的良好的經濟與文化背景。
戲曲由北方傳入流行開來,溫州人喜愛之餘,對其缺陷自然生出一種不甚滿足之感。於是,就開始根據自己的「口味」加以改選。他們以宋雜劇為基礎,選取民間廣為流行的趙貞女、王魁等故事為題材,配以詞調,雜揉當地的村坊小戲、俚曲歌謠,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種為本地觀眾認可的溫州雜劇模式。因此,南戲又稱溫州雜劇,也叫戲文。
南戲一旦在溫州形成,就開始向外輻射。不管何種文明,也不論何種藝術,其高級形態總是逐漸被人們所認同、接受、仿效,並加入新質再行創造,南戲也是如此。......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340
-
新書79折$340
-
新書79折$340
-
新書85折$366
-
新書88折$378
-
新書9折$387
-
新書9折$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