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普林斯頓建築出版社的編輯一開始詢問我們想不想研究、形塑並完成這本書的時候,我們簡直喜出望外,對於撰寫設計方面文章的年輕作 家來說,這實在是夢幻般的工作,可以親眼見到並訪談建築與設計界最頂尖的人物。但是真正開始著手後,我們很快就發現這份責任有多 沉重,光是介紹其中一位都很不容易,如何同時捕捉到二十位傳奇大師的精髓?如何跨出熟悉的領域,與這些深具影響力的人物對話,且
不會白白浪費他們和讀者的時間?
畢竟,對許多大師來說,他們的創作熱情從20幾歲剛入行到現在都還沒有消失。米爾頓.葛雷瑟位於曼哈頓工作室的大門上方印著「藝術即工作」(Art is Work),86歲的他告訴我們,退休是為了刺激 經濟發明出來的概念,不工作、無憂無慮的老年生活是過時的美式想法。在麻薩諸塞州劍橋市開設都市規畫公司的珍.湯普森(Jane
Thompson)應該也會同意他的說法,她的文章曾經被收錄在一本叫做 《第三幕》(The Third Act)的書裡,內容是關於退休生活。現在看來有些諷刺,那本書在十多年前出版,但是無論當時或現在,不工作的想法從未出現在湯普森的腦海中。
湯普森的職業生涯如同許多受訪者一樣,剛開始是在一個領域(擔任博物館策展人),後來擴展到其他領域,包括寫作、編輯、零售、諮詢、教育、建築等。本書訪談的二十位創意大師中的任何一位都可以 用一整本書介紹,事實上,當中許多人確實如此,例如鮑吉爾(Bob Gill)就有超過十本著作,這也證明了最成功的獨立設計師身上的確
有那種毫不懈怠的動力(他甚至在受訪時提出要替我們設計書封,令我們心動不已)。
總而言之,工作對他們來說不是負擔,而是必要,每天工作是他們榮耀與熱情的來源,也代表他們身份的表徵。里卡多.斯科菲迪奧(Ricardo Scofidio)出生自音樂世家,最後在融合藝術與科學的建築中找到他的天職(雖然差一點半途離開);西摩.切瓦斯特則是6歲時看了迪士尼的《白雪公主》(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電影,讚嘆之餘發現了繪畫的世界;英葛.摩利爾(Ingo Maurer)有 一天午餐吃了豐盛的義大利麵搭配紅酒後,躺在床上,凝視頭頂的燈泡,找到自己的熱情,從那一刻開始,他決心投身於燈光藝術,而且 從來沒有後悔過。
他們也許是大師,我們也一直沒有忘記由於年紀的關係,這項寫書的計畫時間有多緊迫,向來神祕的建築界大師葛瑞夫斯(Michael Graves)就在我們訪談後一個月,以80歲高齡辭世;與另一半兼長期工作伙伴保羅.普雷札(Paul Prejza)共同經營薩斯曼/普雷札事務所(Sussman / Prejza)的德博拉.薩斯曼(Deborah
Sussman),在我們訪問她前一年,親眼見證到世人對她早期作品重新燃起興趣, 並因此舉辦了回顧覽,她卻在和我們談話幾週後去世。在這個迷戀新生代或是下一個優秀人才、趨勢、觀念的文化裡,我們把焦點轉向靠著長久付出與才華,成就早已超越首次亮相成果的長者,似乎是新奇的作法,但其實我們早該這麼做。本書所有訪談對象的職業生涯幾乎都橫跨半個世紀,有些甚至更久,像是簡斯.里森 (Jens
Risom)已經工作了70多年。儘管惶恐不安,像小粉絲般仰慕這群90歲(或是更年長)的創意大師,我們很努力地在訪談時把這種崇拜的心思擱置一旁,書中的提周很多是以訪談對象的傑出成就為基礎,但是有些也很籠統,也許是出於無知,我們厚顏地問他們很俗氣的問題,像是一開始怎麼對設計感興趣?他們的深刻見解往往令我們驚喜萬分,另外,由於置身相同領域,我們也會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發問,看看能否從他們身上學到可用的知識,雖然最後沒有得到單一的解答,我們卻很高興能和讀者分享二十個答案。
整個寫書過程中,我們的訪談地點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座城市——可想 而知是紐約、倫敦和米蘭,另外也加上慕尼黑、洛杉磯、費城、芝加哥和蒙特婁,我們雖想儘量納入不同領域、背景、地區和性別的訪談對象,但是仍不免形勢比人強,1950年代從事設計工作的女性不像
男性那麼多,能夠安排到訪談的甚至更少(二十名受訪者當中只有六名女性,比例並不平均,但是能夠訪問到她們,我們已經覺得非常幸運)。我們都住在紐約,資源有限,受訪者的地理位置也難免因此受限,我們一開始想到的受訪者名單,就是因為地點和時間問題不得不大幅度縮減。有些對談持續大約三十分鐘,有些則長達三小時,和理查.荷里斯(Richard
Hollis)的對話則是透過好幾封電子郵件完成。
最後的結果,經過仔細編輯和濃縮,呈現的故事部分也許早已為人熟悉、流傳已久,甚至近似於神話,不過另外也包括一連串很難從教科書或博物館目錄中看到的溫暖內容(這也是我們希望的)。我們蒐集這些口述歷史,同時提供關於這些知名人物職業生涯的簡介,並在書 末替想進一步了解的讀者附上簡略的年代表,這樣的資料絕對稱不上詳盡,主要只想讓讀者能夠藉此更了解這些大師。
不過,這些訪談當中最明顯的發現,是我們確認了之前就懷疑的一件事:從過去到現在,設計圈一直都很小,例如蘿拉.蘭姆(Lora Lamm)和李查.沙伯(Richard Sapper)在米蘭的文藝復興百貨公司(La Rinascente La Rinascente)共事過;沙伯與拉爾夫.卡普蘭 (Ralph Caplan)都和長期與伊姆斯事務所(Eames
Office)合作的薩斯曼很熟,然後是《工業設計》(Industrial Design)的創始編輯湯普森把卡普蘭找進雜誌社,如此環環相扣,簡直令人眼花繚亂,不過當中也有幾匹挑戰常規、顛覆現狀的孤狼,例如從學術角度檢視拉斯維加斯賭城大道的在地設計,並因此改變建築對話路徑的丹尼絲.斯考特.布朗(Denise Scott Brown)。
訪談過程中最特別,也讓我們鬆了一口氣的部分是,只要讓他們知道 我們想問什麼,這些傳奇大師都不需要我們花太大力氣就會暢所欲言。曾經在學校教過我們的資深設計評論家卡普蘭,真心想知道我們 為什麼對這個特定年齡層感興趣,問我們是不是刻意在暗示「二八定 律」,也就是帕列托法則(Pareto principle),意指80%的結果取決於20%的原因。這個又稱作關鍵少數法則(The Rule
of the Vital Few) 的概念雖然對我們沒有直接影響,卻是很有趣的概念。以下二十段對話,分別是與拉爾夫.卡普蘭、西摩.切瓦斯特、鮑吉爾、米爾頓. 葛雷瑟、葛瑞夫斯、查爾斯.哈里森(Charles Harrison)、理查.荷 里斯(Richard Hollis)、菲麗絲.蘭伯特(Phyllis Lambert)、蘿拉. 蘭姆、傑克.雷諾.拉爾森(Jack Lenor
Larsen)、英葛.摩利爾、亞 力山卓.麥狄尼(Alessandro Mendini)、簡斯.里森、李查.沙伯、 里卡多.斯科菲迪奧、丹尼絲.斯考特.布朗、德博拉.薩斯曼、 珍.湯普森、史丹利.泰格曼(Stanley Tigerman)以及貝弗利.威利 斯(Beverly
Willis),網羅了上個世紀建築和設計領域當中最引人注目的聲音,雖然只是一大群人中的少數幾位,可是他們的影響力不但持久,也無遠弗屆。
我們蒐集他們的故事,希望讀者不但享受閱讀的樂趣,也能感覺自己是對話的一部分,同時受到他們的精神感召,把歷史傳遞下去。
獻給大師們。
他序
在建築與設計的歷史中,有許許多多從來沒有停止創作,一直工作到80、90歲的傳奇人物,像是法蘭克.洛依.萊特(Frank Lloyd Wright)、馬西莫.維涅里(Massimo Vignelli)以及夏洛特.貝里安 (Charlotte Perriand)。
他們為什麼擁有源源不絕的活力?去年有一天,我和普林斯頓建築出 版社(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的凱文.里波特(Kevin Lippert) 聊到設計時,這個問題觸發我的興趣。我想到《紐約客》(The New
Yorker)雜誌不時會介紹二十位不到40歲的年輕作家,讓讀者有機會認識文壇新秀,那方程式的另一面呢?比如說那些到了80多歲,仍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持續工作的人?於是我們就這樣構思出這本書的中心概念:向那些最傑出也最年長的建築師、設計師和思想家致敬,感謝他們對世界的貢獻。
普林斯頓的編輯群找來艾琳.權(Aileen Kwun)和布蘭.史密斯 (Bryn Smith)這兩位觸角廣泛的作家、評論家兼設計師,為本書策 劃資深建築師與設計師的明星陣容,然後進行採訪。由這兩位新世代的設計師兼作家編輯並撰寫,使內容增色許多,相信也會讓年輕讀者 對這本書更感興趣。
我在1960年代末期唸設計,當時書中的訪談對象大都接近中年,有些已經相當知名,也是我效法的對象;也有些在專業領域之外不那麼為人熟知,只能從書報雜誌或電視等媒體略窺一二和設計相關的新聞,不然就是透過教授的口傳,不像今天資訊那麼豐富。
當時沒有所謂的明星建築師(Starchitects),也沒有強力散播這種概念的個人電腦和網際網路。第一個最接近明星建築師形象的也許是埃羅.沙里寧(Eero Saarinen),他在1956年登上了代表功成名就的《時代雜誌》(TIME)封面。
後來,設計師開始沿用插畫界的傳統在作品上簽名,才漸漸有了知名度。部分設計師,例如米爾頓.葛雷瑟(Milton Glaser)和圖釘工作室(Push Pin Studios)的合作夥伴西摩.切瓦斯特(Seymour
Chwast),不僅為設計系學生熟知,一般消費者也認識他們。這種在作品上簽名的潮流使得大眾更了解設計這門專業,也讓設計具有商業與行銷的價值。正因為如此,加上他們的堅持與熱情,許多設計界的前輩一直到今天都創作不懈。
如果說本書訪談的二十位長者有什麼共通之處,那就是他們永遠不停的工作,這似乎也證明牛頓定律——移動的物體會保持等速運動。有些人認為這些高齡長者只是不願面對現實,也許沒錯,不過如果進一步探究他們持續工作的理由,會發現純粹是出於對工作的熱愛,他們
的動力來自於發現的喜悅、好奇心的挑逗,以及學習的滿足感,這些都只能靠著持續工作來獲得。能夠讓他們驚奇的事物已經不多,因為他們什麼都看過,更了解世界如何運轉,他們具備這些知識,同時也明白永遠還有許多事物可以學習,在這些大師的心和手中,工作因此 成了一種遊戲。
即使日復一日工作,累積了數十年的經驗,這二十位大師都說不覺得自己變老。工作、學習、發現,這就是生活的方式。
麥克.卡拉貝塔(Michael Carabet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