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一語三關:「米尼諾」、「小屁孩」和「我的孩子」。
《El Menino》是一本書的名字,為了翻譯這個名字,我和小編傷透腦筋。一個字有那麼難嗎?谷歌一下不就好嘍?NO,作者是個有趣的人,她用了一個三關語。我沒有打錯字啦,是「三」、不是「雙」。第一關,書中內容的Minino頭字大寫,所以是個人名吧?直接音譯「米尼諾」,很簡單;但是還有第二關,Minino
前面有冠詞El,那麼不是一個人名,是一個普通名詞吧?葡萄牙(西班牙的鄰居)的俗語,「小孩子」就是
minino,西班牙人也會用這種外來語,像我們會用英文的「北鼻」(baby)來稱呼孩子,而且講的時候又增加一點點「寶貝」的意思,不是嗎?葡萄牙語的「menino」,在西語人的感覺是有點調皮搗蛋的孩子,在「寶貝」與「小屁孩」之間;但是還有一關必要納入考量,那就是西語父母講到自己的孩子就會說「mi niño」如何如何的……很多牙牙學語的孩子聽了以為自己的名字就是「mi
niño」,然後講到自己就說「mi niño」,但發音不準,往往說成「menino」,所以「menino」一詞也代表娃娃音的「我(家)的孩子」。書名一語三關:「米尼諾」、「小屁孩」和「我的孩子」。
這是一本有趣的繪本,內容介紹一個新生兒,包括孩子的生理構造、社會互動、甚至對於父母的內心所帶來的影響。一般的相關作品,會把重點放在教育哥哥/姐姐如何對待弟弟/妹妹,但這或許有盲點。其實孩子的感覺有的時候來自成人的反應,有些不用語言的行為動作,孩子們比專業心理學家還厲害,善於理解成人的心聲。家裡來了一個新成員,成為每一個人關注的焦點,而且這個新來的,還有各種各樣的索求,把媽媽緊緊綁在身邊。因此事關整個家庭環境,需要全家人一起面對。這是一本讓父母與哥哥/姐姐一同閱讀的書,讓全家一起討論,共同建設良好環境,來接納一個新成員。作者以全新的角度去探勘這個事件,不但使用e世代熟悉的各種科技名稱來解釋新生兒的各種能力/需求,還用幽默的方式去看待整個家庭為此翻天覆地的情況。
文/李家蘭(本書譯者)
推薦序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米尼諾
人跟書之間,應該也有所謂的緣分吧。
收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正在寫作,內容是關於一對夫妻怎麼迎接新生兒帶來的天翻地覆,最終在混亂中找到新的平衡,認識了對方和自己。
「乍看是兩個成人照顧一個孩子,實則是三個不同成長階段的孩子,學習在沒有一個人是完全的大人的情況下,照顧自己也彼此照顧……」寫下這段話時我正在思考,孩子是怎麼讓我們赤裸裸地面對自己的內心,不只是因為他的眼睛是那樣清明澄澈,也因為我們習慣的生活徹底失序,在捨棄了原本生活步調的時候,我們都重新認識、回顧了在我們心裡,那個還不懂人情世故、只是單純渴望被愛的自己。
而那樣的自己其實就是一個孩子,剛來到這世上的新生兒,本書作者給他一個可愛的名字—米尼諾。
不是男生也不是女生,不知道從哪個星球旅行而來,你看著他不知道他小腦袋瓜在想些什麼,他看著你卻彷彿能把你看透。
米尼諾的到來令人會心一笑,只見他雙眼緊閉、雙手高舉,背景音樂似乎是咚—的一聲,就跟著一道光從空中降落到地面。媽媽大叫:「別讓他摔在地上啊!」然後那手忙腳亂、永遠都來不及準備好的新手父母的緊張,也從畫面上媽媽飛揚的頭髮、爸爸瞪大的眼睛、貓咪因受到驚嚇而豎起的尾巴,傳達得淋漓盡致。
米尼諾不會講話卻毫不客氣,用他的大嗓門隨時向周遭的人表達需求,若不能正確回應就無法關掉警鈴,也讓我想起照顧孩子最初那幾個月,時常抱著一個哇哇大哭的嬰兒,和先生你看我、我看你,手足無措地問著「他這是怎麼了?」。
我們是怎麼迎接這個小小的客人啊,可愛又令人頭痛,但作者不只想描述孩子造成的混亂,他的創作幽默又帶有哲理。
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是米尼諾,從遙遠的地方來到這裡都彷彿是一場旅行,我們學習溝通、表達、愛與被愛,看見彼此的共同點,才能成為一個家。
所謂幸福,原來就是看見彼此內心的真實,用米尼諾神奇的催眠力量把笑容傳染給彼此,又用雙手彼此承接。
這是一本溫暖又耐人尋味的小書,衷心推薦給每位讀者。
文 / 羽茜(暖心療癒系作家)
推薦序
因為愛,讓我們一步步彼此相依接納
當寶寶降臨在你的生命裡,會發生哪些新奇有趣或困惑的事?
你一定要讀讀《米尼諾—寶寶的異想世界》。從孩子呱呱墜地、理解自身與外界的互動,以及對成人平靜生活所帶來的衝擊,都賦予嶄新意義和視角。從天而降的米尼諾一出現就帶來驚喜(驚嚇),小小身軀擁有強大功能,內建擴音警報器,隨時通報各式需求和存在感。伊索爾(Isol)的作品之所以獨特迷人,來自於不按牌理出牌的思維,透徹犀利,又帶點距離的觀看角度,讀起來有點像寶寶功能說明書或是教養手冊。每回翻頁都是一段滿載創意和詩意的註腳,用冷靜理性的文字剖析寶寶身體的各種功能,同時飽含對生命的熱情和渴望。
成長,是對身體的無限探索,到底身體能伸展彎曲到什麼程度?手指腳趾能幫忙達成哪些的願望?當感官越來越細膩敏感,就更渴望向外探求和交流。小小的米尼諾以驚人的速度成長,還會施展迷惑人心的魔法,他的純真能直達內心,讓你忘了傷心、忘了疲累、忘了過去自由自在的生活,現在的你只想天天盯著他瞧,連嘴角上揚都不自覺。故事同時展現出對成人與孩子的同理,勾勒出生命的姿態與全貌,大小讀者都能得到寬慰和心安。
獲2013年瑞典林格倫獎得主的伊索爾(Isol),每一本作品都讓人驚艷。看似隨意的線條,總是精準的抓住情緒和氛圍。仔細讀,會發現圖畫裡隱藏詼諧的小對話或場景,圖畫比文字訴說的更多,而字裡行間則充滿哲思,值得再三玩味,這樣完美的圖文合奏,是圖畫書的極致表現。加上溫暖的色調,交替著深淺的米、咖啡、橘色層疊,讓書頁彷彿飄出淡淡的奶香味,任由記憶盪漾生香。
邊讀邊回想育兒的那段時光,面對那個眼睛眨呀眨、不斷流口水、吃小手小腳,半夜會突然痛哭的小東西,時常夾雜著欣喜和無助的心情。等他會爬會走會說話,那份感動驚喜仍鮮明如昨。我們都曾是小小的米尼諾,而後某一天,有能力迎接新生命到來,跟著孩子重新再活一遍,生命正是如斯循環往復,情意綿綿。
好在,成人成熟的外表下其實也蘊含著一顆童心,就像故事裡說的:眼前的大人其實也曾經是個小孩,或許來自其他星球,因為愛,一步步彼此相依接納。
文 / 汪仁雅(繪本小情歌)
推薦序
我們以為自己很瞭解孩子……
米尼諾,是一個孩子、也是每一個孩子,尤其是指「抵達地球不久」的孩子。
如果我能提出一個政府相關部門「無法拒絕」的要求,我會說:「請送給每個新生兒家庭一本《米尼諾》吧」,因為這本書就像是一本寶寶的「說明手冊」;此書的副標題雖然是「寶寶的異想世界」,但並不是寫寶寶有什麼奇思妙想,而是以一連串幽默、詩意卻深具啟發性的描繪,讓我們重新看見一個新生命的美好、細緻與奧祕。
孩子與成人常常像是截然不同的生物,年紀越小、差異越大,更遑論是還不會說話、無法行動自如的嬰幼兒。因此,有這麼一本繪本作為說明手冊,是再好不過了。
在這本書的一開始,一個「米尼諾」從天而降,被一家人「接住」了,這時,一旁的小哥哥指著他大喊「有外星人」,再翻幾頁,我們會看到米尼諾降落之前,在浩瀚的宇宙中駕著一艘母體樣貌的太空船自遠方而來,這個壯闊的畫面所蘊含的象徵意義,令我想起紀伯侖在《先知》中為眾人說明「何謂孩子」的智慧之語: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他們是『生命』的子女……你的房裡可以住著他們的身體,卻住不了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
這本書確實不是一本說明「寶寶如何而來」的知識性繪本,畢竟在知識的現實上,寶寶不會駕著太空船到地球,並從天上掉下來。然而,我們關於受孕、懷胎、新生兒照護的知識已經夠充足,這是一把雙面刃,充足的知識同時成為一種障礙,讓我們自以為全盤理解,就停止探究、好奇,對生命不再感到新鮮。《米尼諾》可以幫助我們打破這道障礙。
若將一般知識性的繪本比喻為X光機或是顯微鏡,像《米尼諾》這樣的繪本就是萬花筒了;萬花筒將現實的知識碎片化作繽紛的、不可預測、充滿無限可能的感受,讓我們發出驚嘆、留下滿足。
原本想摘出一些書中的經典句子──即使是描繪身體構造的許多字句也都如萬花筒一般迷人,但是選擇太多、難以取捨,就留給你自己翻開書去細細品味吧!
文 / 海狗房東(繪本鑑賞與說故事小學堂主辦人)
推薦序
米尼諾召喚成人逐漸失去的稚子之心
「我一定要降落到那一個星球嗎?」米尼諾問。
「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嗎?」伊索爾反問。
「那個星球看起來灰濛濛的,大氣層裡滿滿都是冷漠啊?」米尼諾有點不情願地說。
「別擔心,我們會幫你配備二十個小圓筒,讓你檢查進氣出氣的兩個小洞,親自保持暢通。我們還會派仙女去守護你。而且就是因為這個星球的空氣太冷漠了,才要你下去,好好啟發他們」伊索爾安慰它。
「啟發?」米尼諾有點疑惑。
「對,先催眠他們,再教他們如何揚起嘴角……有的時候,讓他們得到失憶症……像鏡子一樣,教他們面對真實的自己,別再偽裝……」伊索爾耐心地解釋著。
長頸鹿的幼獸在出生幾個小時之內就能夠自己站立,矮了很多的人類幼獸卻要花四個月才能挺直脖子。人類幼獸真是脆弱啊,其他哺乳類幼獸腦容量在出生後就已經是成獸的百分之六十到九十,人類幼獸只有四分之一。作者把後來多出來的四分之三腦容量的功能解釋得好清楚:那是要來接收米尼諾的警報器、餵食它、到處找它、學習它的語言 (雖然無論你怎麼學都學不會)。
許多人喜歡在社群網路裡分享自家小孩的貼心、機警、成就、榮耀,無論是否出於炫耀,但無庸置疑在每一個父母眼中自己家的米尼諾才是最可愛的。也的確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家庭裡的開心果,用笑聲感染全家,喚回成人逐漸失去的稚子之心,帶給長輩和父母無比的滿足與歡愉。
伊索爾的眼神、文字和圖畫都有著相似的狡詰機靈。讀她的作品,就好像前後兩的蝴蝶頁裡的那隻手,有的時候要緊緊捉住每一個字和每一個線條、顏色、紋理和陰影,反覆咀嚼箇中滋味;有的時候又要鬆開手掌,任由想像馳騁,手上放掉飛機,才能去掌握地球,手上什麼都沒了,才能想像握住什麼時的感受。讀她的作品,要反覆的握緊鬆開,一遍又一遍,每一次讀都會看到不同的內容,讀出不同的意義。讀她的作品,最好是在睡覺之前,攬著你的米尼諾一起讀,一邊讀一邊逗著它笑,把甜甜的閱讀喜悅帶進夢裡,因為黑夜這個小偷,就算可以偷走世界的色彩,卻偷不走親子共讀時的溫馨回味。
文/ 顏銘新(小茉莉親子共讀 )
推薦序
跟著米尼諾一起體會這趟奇妙的旅程
書中的文字,充滿天真直覺的口氣,以意外卻貼切的形容,介紹我們熟識的身體器官與情緒發展,真像是一本認識小寶寶的可愛說明書。
看著襁褓中的小嬰兒,總是覺得,他們似乎不僅僅是小尺寸的人類,倒像是等待進化為地球人的奇妙生物。
他們有嘴巴,不是用來說話或吃食,而是吸吮與哭泣;他們有雙手、雙腳,不是用來拿取或行走,而是踢踢晃晃與揮舞;他們無法言語,但哭聲容易使人失了方向,笑聲則讓人快樂無比。
他們擁有人類迷你版的所有構造,卻無法自行駕馭這套配備。於是在「七坐、八爬、九發牙」等各項感官功能通過探索歷程後,「類地球人」慢慢地成為了真正的地球人。這個過程即使經常讓照顧者疲憊不堪,卻必然是一個家庭迎接生命誕生,親眼見證小生命身心成長的機會。
然而,認識一個新生命與認識一位新朋友是那麼的不同。作者伊索爾從新生兒-米尼諾在家庭中造成生活氣氛的改變開始,介紹米尼諾的生理結構,理解他的作息特性與心理需求。伊索爾十分幽默,他推翻了父母親慈愛的期待,捨棄了慣有的認知,以米尼諾從天而降的誕生情節,張顯新手父母的慌張,並以物品化的形容,描寫嬰兒全身上下這套還無法自動運作的配備。他以吸盤形容嘴巴,以窗子描繪眼睛,也說嬰兒的身體像氣球,肚臍就是吹孔與打結之處。
而最重要的,幾個月過去了,米尼諾牙牙學語、搖擺學步,慢慢掌握了身體的使用方式,也漸漸地相信自己到了對的地方。讓米尼諾獲得安全感的,是他發現眼前的大人們也曾經是個天真的孩子。米尼諾是如何發現的呢?我們可以跟著書裡的米尼諾一起從天而降,體會這趟奇妙的旅程。
文 / 劉亞菲(繪本,生活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