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當愛情來了,學會活在愛情裡
這世上能經驗到的深刻寂寞與空虛之一,
就是我們明明在愛情中,但又像過著單身生活
「我們不知道別人的想法和感覺如何,卻單方面詮釋他們的言行舉止,再因為自己想像出來的情境而怏怏不樂。」
這是我在臨床上,常見到的溝通難關。不對,這麼說不精確,因為連好好溝通都不見得試過,卻在私底下源源不絕地猜想。
「寧可猜想別人會如何反應,而不直接開口問。或許考慮太多以後妄下負面結論,是人的天性吧。」
疑心生暗鬼,然後我們心裡的鬼,不經意出現,就嚇了我們自己一大跳。同樣地,當我們面對他人對我們的許多論斷,也可以如是想。
「我們對他人的詮釋和評價,其實只是反映出自身的價值觀,我們真正關心的是自己,與對方實際上的想法、作為並無太大關聯。」
所以我們跟人建立連結的根本困難,不過就是把某種自我中心轉移到關係而已。我們還以為這種狀態,叫做愛情。
「對有親密關係障礙的人來說,要他們在關係中放棄任何東西很難。他們不願接受任何妥協,要有自己的自由空間,可以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實現自我。」
對照我們現在的社會處境,參考離婚率、外遇、生育率,還有假性單親與大量青壯年在國外工作的現況。這當中固然有很多的不得已,但也顯現關係的維繫,在現代面臨許多嚴峻的挑戰。
‧‧‧
我們或許感覺到愛情的來臨,卻不知道如何活在愛情裡。
所以有些朋友形容自己的愛情,是即使在對方身邊,卻感覺比單身更寂寞。那種疏離感,讓我們沒停過腳步去追求,卻又不斷地彼此錯過。不想要承諾之後的束縛,又想要承諾之後會有的安全感與踏實。
「我們都相信,世界上的某個角落一定還有更適合我、和我互補的人存在,若現有的關係出了問題,這種意識就會更清楚、強烈。」
自我的膨脹排擠了關係中的對方,而且我們也只是選擇性地放大了片面的自我。於是,我們不僅慢慢遺失了自己,又看不清我們的伴侶。
或許是喜歡對方沒錯,但最愛是自己。不過,這裡所說的「愛」,比較像是要逃離自己內在的空虛,苦苦執著在讓自己趨向完美的某種追求。自己已經擁有的,不想放掉,但又想要對方來填補。
‧‧‧
「其實我們在一段親密關係中可以透過對方的眼光,從另一個角度審視自己、重新認識自己。」
親密關係的好處,是為了跟對方在一起,藉著對方的視野,有機會誠誠懇懇地面對自己,對雙方都是如此。在關係中的好,不是只有自己好,而是一起好。
「關係中重要的是兩人人格的共同發展……」
我們能各自停下腳步,跟自己溝通,把自愛跟自戀逐漸分開。藉著與對方同在的日常生活,重新調整我們的習慣,檢視我們自己曾面對過但不知如何是好的困境,在對方的陪伴下,再成長一次。
「對另一個人的愛,會在一個人內心深處激發出要為對方和自己成為更好的人的意願。」
祝福各位朋友,藉著這本書,藉著作者銳利的觀察,讓我們終於懂得在愛情中克服我們的自我中心,不僅愛上也能深愛著彼此。
洪仲清
(本文作者為知名臨床心理師)
推薦序
一語中的,讓你把人生看得更清楚
雖然有點自誇的嫌疑,但《愛無能的世代》這本書一直提醒了我五年前出的第一本書:試著觀察科技產品對現代人的影響,寫出一點人文觀點。我剛收到這本書的電子書稿時,以為不過是本輕薄好讀的小品,但沒想到其實是一本接近400頁,39則扎實的各式社會現況觀察。
書本身內容非常簡單易讀,每一則散文都用一些平常朋友之間的小故事開場(很擔心之後到底會不會有人想要跟作者說心事),然後帶入作者的觀察和思辯。其中不管是討論感情、親情、工作、人生和休閒等等,機靈的語句和旁徵博引,讓人覺得好像是一個聰明又有趣的朋友,在跟你絮叨著各種人生道理。你有時候會覺得他嘴有點賤,但常常又一語中的,讓人忍不住點頭稱是。
也因為作者是絮叨地講述著對這世代的觀察,我建議大家可以慢慢閱讀,不要跟我一樣想一口氣讀完,不然你偶爾會覺得,作者有點囉唆和想太多。只是就像大A幫我書寫序時候所寫:「可是我們誰沒想過?我們只是得過且過。」
閱讀這本《愛無能的世代》並不會讓你日子變得比較好過,反而是強迫你去思考和面對人生中諸多問題和麻煩。我不覺得你讀完後會過得比較開心,但至少看人生會看得比較清楚。
楊士範
(本文作者為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
推薦序
似有若無的關係世代
《愛無能的世代》是一本讓人停不下手的書,米夏埃爾對現代愛情銳利的觀察與犀利的分析,讓人一篇又一篇的讀下去。
書中雖然講的是德國年輕人的感情觀,但跟台灣現況並沒有太多相異之處,我們同樣在面對那些似是而非的愛情話術與陷阱,關於那些「我喜歡你但還沒有愛到想要公開你」、「我愛你,可是我更想追求自己的目標」、「他很好但我就是想跟他分手」……這類的愛情難題,或許你可以聽聽看一個男性的真心話,米夏埃爾是我讀過最誠實的男作家之一。
御姊愛
(本文作者為跨領域知性作家)
導讀
勇敢接受不完美,告別愛無能狀態
近年來,交友社群網站在德國非常熱門,其中一個網站的廣告特別引起我注意。漂亮的男女演員說著他們如何幸福,能夠認識人生的另一半,而廣告的結尾總是有這樣的主打宣傳語:每十一分鐘,就有一個人藉由這個網站陷入愛河。
根據統計,目前德國線上交友網站的營業額每年超出九千萬歐元,加上非線上的伴侶媒介產業,產值每年超過兩億歐元。可以說,多數人都在找著另一半——然而這同時也意味著人們不斷失去另一半。我們積極地尋找愛,因為我們不斷失去愛。每十一分鐘就有人相愛。如果真的能這麼簡單找到愛,也就不會有那年產值兩億歐元的市場了。
這本《愛無能的世代》描述的就是這個尋尋覓覓的世代,問了一個關鍵問題:為什麼我們的上一代似乎可以兼顧愛與生活,這個世代卻做不到?就在這樣弔詭的有愛且無愛時代裡,本書長踞暢銷書榜,讀者們抓著這本書,想知道他們的伴侶或者他們自己真的喪失了愛人的能力嗎?一時間談話節目、文化專欄、兩性作家都在討論二十幾歲到三十幾歲的人為什麼無法承諾、無能維持關係,甚至將翻拍成電影,由當紅男星施維赫夫(Matthias
Schweighöfer)出演主角。這本書代言了這樣的時代精神,在交友網站愈來愈多時,找到一個真正的伴侶反而更不容易。我們那麼想要愛,卻又無法愛。
‧‧‧
這本書也不只關於感情,而是全面勾畫了一個奇特的世代——追求自我實現,時髦,聰明,國際化,不願告別青春,懷著夢想卻又實現不了夢想。作者筆下的柏林,就是這個世代的首都。不過並非每個德國人都認同這樣的柏林世界,也有書評說,討厭這種以柏林看德國的都會書寫(不只我們有天龍國概念)。可是,讀者不一定要認同德國或這個世代才能讀這本書,甚至不一定要來過柏林才能讀那個世界。作者描述每個人都在柏林搞些什麼,卻又搞不出什麼,大家都在咖啡店流浪,都處在無盡的計畫裡,讀到某些段落時我竟覺得,倘若把柏林換成台北,這也可以是一本台灣之書。我們難道不曾有幾個朋友就像書中的某某可恨或者可愛嗎?我們不都曾在類似的感情、職場與生活困境上手足無措嗎?
不管柏林或台北,這個世代都有著全然不同於上一代的生活。我們在都市裡游牧,我們像奴隸般工作,我們必須在夜裡立回老闆傳來的Line,我們領著沒有什麼開展新人生希望的薪資,我們(被迫)住在媽媽飯店(Hotel Mama),我們花月薪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購買蘋果筆電與手機。我們把力氣耗在生活,耗在愛自己,終於再也沒力氣愛誰。
‧‧‧
本書作者巡迴德國簽書演講時,聽眾席上坐滿了女性。作者說,因為這是一個女性再也不信任男性的時代,女人想知道,為什麼她們總是在愛情裡失望?男人總是那麼混蛋?可是,關鍵也許不在於男人都是混蛋,而是他們不知道怎樣才能不做一個混蛋。
本書引了韓裔哲學家韓秉哲(Byung-Chul Han)的說法,正點出為什麼我們都是混蛋的可能答案。他接受媒體訪問時說,這個世代的特色是平滑無稜角,人們愛除毛、愛蘋果產品、愛一切平滑的東西(他在其他書裡更大談平滑、A片與這個時代的關聯)。他說愛情上也一樣,我們在感情上追求平滑,為了避免傷害,問題是,愛情卻正是一種需要高度投入、因而必然會帶來傷害的東西。
愛情不是A片鏡頭下的白皙滑嫩肌膚,而是有其粗糙與傷人處。愛情與受傷是套餐,可是我們都只想單點愛情。這個平滑世代追求完美的自己、完美的工作、完美的人生、完美的愛、完美的自拍,希望一切光滑美麗,其實是因為承受不了碎裂的、受傷的狀態,而選擇了一條比較好走、但卻走不到目的地的路。德文中的動詞trauen 可以用在sich trauen lassen(結婚),也可以用在sich
trauen(勇敢去做),已經明示了,告別愛無能狀態的祕訣,其實就是勇敢,敢於接受不完美,敢於告別平滑,敢於心碎。
願拿起這本書的你/妳,也能得到一點勇氣。十一分鐘後,也許輪到你/妳擁有愛人的能力。
蔡慶樺
(本文作者為獨立評論@天下「德意志思考」專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