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世界急遽變動,需要嶄新思考!
Z世代帶來的六股力量正影響著企業生存和發展。

  企業和社會有一項極深刻的變化,就是繼千禧世代之後出現的Z世代。每個新世代都面臨科技、經濟、政治和社會的裂解,但人類史上沒有其他世代有能力把地球上每個人和其他人串連起來,而且在過程中提供機會讓每個人充分學習,以及參與到社會與經濟每一環節。

  對於企業、市場和教育機構而言,這代表什麼意義?在《Z世代效應:改變未來企業經營的六股力量》這本書中,作者辜洛普羅斯和凱德生深入到一個未來的世界,認為大破大立的創新和再創新才是常態,它們影響到我們工作、生活和遊戲的每個面相。今天的企業想要生存並興旺,必須擁抱下列六種力量:

  @ 打破世代藩籬:面對迫在眉睫的人口重分配現象,把全球年齡層分布的人口平均化。
  @ 網際網路高度互聯:走向人類、電腦、機械和物件彼此指數性的超級互聯。
  @ 高科技普及化:在使用者經驗和承受能力上善加利用大破大立的進步,把尖端科技化為常態。
  @ 由財富轉向影響力:透過可觀的社群,而非大量資金,善用力量去影響世界大事。
  @ 以世界為課堂:推動全球教育普及。
  @ 突破障礙:走捷徑超越制度,以便專注結果而非過程,以意義和宗旨作為個人及專業經驗的重心。

  《Z世代效應:改變未來企業經營的六股力量》提供一個我們可以咀嚼再三的觀點,讓我們思索為什麼需要擁抱Z世代,以及如何準備好本身及企業迎接世界前所未見的裂解、繁榮和進步的偉大時代。

名人推薦

  詹宏志(網路家庭 董事長)
  徐挺耀(潮網科技、泛科學 創辦人)
  許毓仁(立法委員、TEDxTaipei 創辦人)
 
各方讚譽

  《Z世代效應》顯示科技和新血的匯入如何改變我們的經營方式。——傑佛瑞‧詹姆斯( Geoffrey James ),暢銷書Business Without the Bullsh*t作者

  《Z世代效應》分享新鮮見解,讓我們對這個超連結世代有更深的期許,也讓我們理解企業如何利用遊戲化及其他激勵,動員他們及他們跨世代的同僚。——拉傑特‧帕哈里亞,Bunchball創辦人,《紐約時報》暢銷書Loyalty 3.0作者

  辜洛普羅斯和凱德森生太棒了,凸顯出各世代的異同,展示如何淬鍊每個員工的才智、激發他們的熱情,以便吸引、挽留以及最重要的,發揮每個人的長才。——卡羅斯‧多明尼各( Carlos Dominguez ),思科系統公司資深副總裁,創新的傳播者、未來學家

  《Z世代效應》將挑戰你對如何打造及營運企業的最基本信念。好消息是凱德生和辜洛普羅斯提出我們在Z世代世界想要發達所需要的劇本。——馬修‧梅伊( Matthew E. May ),The Law of Substraction作者,華爾街日報暢銷書 The Elegant Solution作者。

  有時候一本書會讓你停下腳步。它吸引你的興趣、挑戰你的世界觀、提點你什麼是重要意見。《Z世代效應》正是這樣一本佳作。——蘇珊‧史科露普斯基( Susan Scrupski ),Change Agent Worldwide執行長兼創辦人。

  覺得你的行為辜負了你的歲月嗎?這本書告訴你所有的時代都可以平等地參與工作和生命創新。——湯瑪斯‧達文博( Thomas H. Davenport ),Babson College傑出教授,Big Data@Work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湯瑪斯‧辜洛普羅斯 ( Thomas Koulopoulos)


  德爾菲集團創辦人,過去二十五年對全球組織就企業及科技未來提供思想啟導。他的著作曾經預見企業與科技的重大變化,如網際網路搜尋引擎的崛起,社群媒體的勃興,雲端技術對企業和消費者的影響。包括《雲端漫遊》( Cloud Surfing )在內,湯瑪斯曾經出版過九本書。

丹‧凱德生 ( Dan Keldsen) 

  有二十年以上技術專家、顧問和分析師的經驗,客戶包含《財星雜誌》50大企業及美國聯邦和州級政府機構。他的文章和評論經常出現在《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資訊周刊》、CMS Wire和 Fierce Content Magazine等媒體。

譯者簡介

林添貴


  台灣大學畢業,歷任企業高階主管及新聞媒體資深編輯人。譯作近百本,包括《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裕仁天皇》、《季辛吉大外交》(合譯)、《大棋盤》、《李潔明回憶錄》、《轉向:從尼克森到柯林頓美中關係揭密》、《南海:21世紀的亞洲火藥庫與中國稱霸的第一步?》、《2049百年馬拉松》、《美國世紀的終結?》、《南中國海:下一世紀的亞洲是誰的?》、《饑渴的巨龍:中國正在改變葡萄酒的消費市場》、《昭和天皇:裕仁與近代日本的形成》等書。
 

目錄

各界讚譽
作者序

緒論
第一章 Z世代:跨世代
第二章 打破世代藩籬
第三章 網際網路高度互聯:從我到我們
第四章 高科技普及化:彈射現象
第五章 由財富轉向影響力
第六章 以世界為課堂
第七章 突破障礙:Z世代的劇本
結論  歡迎來到Z世代

附錄    反向教導制簡易指南
註解
參考文獻
致謝
 

內容連載

誰是Z世代?
 
打從一開始就必須弄清楚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雖然我們熱切地相信證據顯示,Z世代效應允許我們跨越鴻溝、團結世代,但Z世代打從一開始是以一套新的行為為開端,對出生在上個世紀的我們這一輩而言,它們是陌生的,甚至很難應付。這些行為在出生於過去10年的孩童身上最為明顯。為了便於敘述Z世代始於什麼時候,我們以2005年為基礎向前及向後各推10年,畫出一個時間帶。請記住,我們在〈緒論〉已經講過,世代界限在過去的世紀已經變得愈來愈模糊。因此,當Z世代成為熱門話題時,你可能在許多不同來源看到Z世代的起始日,從1995年至2015年之間都有。給Z世代扣上固定的起始點,不是我們的重點,因為我們在本書從頭到尾要強調的一個基本論點是,Z世代不是與生俱來的東西,而是可以透過有意識的選擇所採納的共同行為。
 
雖然我們在本書所討論的許多東西,其根源是早在2005年之前就開始的變化,但是最影響我們看待未來方式的,卻是出生在這個時點前後的孩童特定的態度和行為。這些孩子不只是數位原生代,他們是超級互聯的新生代,他們的期望將會永遠、激烈地改變企業面貌。事實上,我們認為千禧世代是Z世代真正數位原生代的測試版。
 
就Z世代而言,科技是看不見的;它只是世界和他們互動的方式。他們看不見科技和某些東西天生行為之間的差別。對他們而言,科技只是他們生活中的另一道絲線。幼體動物往往把牠一出娘胎就看到的東西視為母親,出生在Z世代的孩童也視科技為天經地義的東西。
 
你預期蜜蜂會螫人,狗會和你玩,一靠近鳥,牠會飛走;同樣地,出生在Z世代的孩童也預期物件會有行為,甚至有個性。雖然認為物件會有行為和個性未必是全新的想法,每個小孩擁有玩具動物,也都認為它有生命。然而,新鮮的是,這些行為和個性現在透過物件表現出來,而不是我們想像它們會有什麼行為和個性。結果就是我們和「智慧」物件雙向互動成為新常態,不再像是「笨拙」物件,它們的生命是主人單向賦予的。這種現象讓年紀夠大、還記得從前不是這樣的人覺得驚奇,可是對五歲的小童而言,一點都不稀奇。簡單來說,對於不是和科技一道成長的人而言,科技才是科技。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電子書
    59
    $208
  2. 新書
    66
    $231
  3. 新書
    66
    $231
  4. 二手書
    71
    $250
  5. 新書
    72
    $252
  6. 二手書
    77
    $270
  7. 新書
    79
    $277
  8. 新書
    79
    $277
  9. 二手書
    85
    $298
  10. 新書
    85
    $298
  11. 新書
    88
    $308
  12. 二手書
    88
    $309
  13. 新書
    9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