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神學家:青少年事工的神學實踐

每個孩子都是神學家:青少年事工的神學實踐
定價:440
NT $ 387 ~ 396
 

內容簡介

要翻轉青少年事工,
就從正視「每個孩子都是神學家」開始!

  青少年事工的困難是有目共睹的:不管是青少年的家長、輔導或是教會牧者,往往摸不透孩子變幻莫測的情緒,也總是苦惱於要如何創造新鮮、刺激的活動來吸引他們,更對層出不窮的各樣突發狀況感到困擾。面對青春期旺盛的賀爾蒙,以及勇於衝撞權威、不按牌理出牌的年輕孩子,每個關心青少年的人,大概都只能戰戰兢兢地陪伴,彷彿摸著石頭過河。

  面對這些困難,身為北美福音派重要實踐神學家的路恩哲與丁康黛提醒我們,此時此刻需要的,是一種重新定義青少年事工的「神學轉向」,也就是用新的角度去看待每個青少年:他們並非叛逆的「屁孩」或「憤青」,而是未來在等待的神學家,只要有人適當地引導與同行,他們都能夠學習從神學的角度,去發現每個生命處境中的信仰意涵,體會上帝的真實。

  這也意謂著青少年事工者要重新自我定位:青少年事工者要做的不只是關係的建立與設計精彩的活動,而是要以實踐神學家的身分,與青少年一同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神學思考,持續察驗上帝的行動並參與在其中。

  當我們用這種新的視野來進行青少年事工的實踐時,青少年的神學思考力將被激發,他們也將在課業、人際關係、疾病與死亡、罪惡、性的慾望、夏令營、戶外活動、出國旅行……每個具體的情境裡,感受到信仰與生活原來是如此切身相關!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翻轉青少年的生命。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路恩哲(Andrew Root)


  在美國明尼蘇達州路德神學院(Luther Seminary)任教的路恩哲,擁有普林斯頓神學院博士學位,為近年研究青少年事工而聞名的新銳實踐神學家。他整合了路德、祈克果及潘霍華等神學家的思想作為論述主軸,研究領域涵蓋兒童、青少年、家庭、教會及文化,其著作大多與青少年牧養息息相關。路恩哲和丁康黛共同提倡的「神學轉向」,是為了回應青少年牧養已然過度「技巧化」、「活動化」的現象。他也提醒青少年牧者,不應從「解決問題」的角度看青少年事工,反倒應該從神學的角度出發,把青少年事工看作是幫助青少年在自身的實存危機中,如何進行神學思考以及與上帝相遇。除了本書之外,另外著有Revisiting Relational Youth Ministry: From a Strategy of Influence to a Theology of Incarnation、The Relational Pastor: Sharing in Christ by Sharing in Each Other、Christopraxis: A Practical Theology of the Cross等書。

  他的太太Kara 為長老教會牧師,兩人育有一兒一女與兩條狗狗。教學研究之餘,喜歡看大量的電視與電影。路恩哲熱愛運動,以身為明尼蘇達雙城隊(大聯盟)、明尼蘇達荒野隊(冰球聯盟)及明尼蘇達大學冰球隊的死忠粉絲為榮。

丁康黛(Kenda Creasy Dean)

  著名的實踐神學家,在普林斯頓神學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教授青少年、教會與文化的相關課程,也與普林斯頓神學院的青年事工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Youth Ministry)一直保持密切的合作。她曾擔任路恩哲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兩人共同推動青少年事工的神學轉向,把青少年事工放入實踐神學的脈絡中。著有《懷道的生命:青少年事工屬靈指導的藝術》(香港學福)、Practicing Passion、Almost Christian等書。
 

目錄

推薦序一:把神學還給上帝的所有百姓  i
推薦序二:重新反思青少年工作的神學土壤  iv
中文版作者序                              vii
導論/丁康黛  006  

第一部   神學上的起點:青少年事工與神學有何關係?  023
第一章  青少年事工的新語彙/丁康黛  025
第二章  神是一位牧者:青少年事工根本上是神學性的/路恩哲  041
第三章  青少年事工是整合性的神學工作:邁向代表性方法/路恩哲  057
第四章  宣揚救恩:二十一世紀教會的青少年事工/丁康黛  079
第五章  走進實存的危機中:神學如何被建構/路恩哲  103  
第六章  察驗基督實踐的青少年事工:一個詮釋模型/路恩哲  129
第七章  神的隱沒、缺席與懷疑/路恩哲  159

第二部 神學行動:探討青少年事工的實踐  185
第八章  魔法耶穌?青少年事工中的醫治和十字架/路恩哲 187
第九章  跟年輕人談罪/路恩哲  197
第十章  緊緊守住我們的吻:青少年的賀爾蒙神學/丁康黛  211
第十一章  夏令營的終末意義/丁康黛  231
第十二章  登高望遠?戶外活動與十架神學/路恩哲  241
第十三章  短宣與全球旅遊:我們覺得沒問題嗎?/路恩哲  253
第十四章  懷疑與堅信:與青少年一同懷疑的導師/路恩哲  269
第十五章  上升缺失症:作為盼望實驗室的青少年事工/丁康黛  281

後記 再思方法──作為實踐神學的青少年事工/路恩哲、布萊爾‧伯爾川  311
 

推薦序一

把神學還給上帝的所有百姓


  很高興台灣校園書房出版社翻譯出版了The Theological Turn in Youth Ministry(中譯名為《每個孩子都是神學家》),介紹給華人讀者;以此書的出版來紀念宗教改革 五百週年和慶祝台灣校園團契 六十歲生日,意義非凡。

  實踐神學是近幾十年才在歐美逐漸發展成熟的一門神學領域,路恩哲(Andrew Root)則是北美實踐神學界的新銳,近年把潘霍華神學帶入青少年事工中,激起了許多精彩的火花。路恩哲和他的博士班導師丁康黛(Kenda Creasy Dean)合著的這本《每個孩子都是神學家》,在北美的青少年事工中掀起了一波「神學轉向」的風潮。

  本書可謂把青少年事工帶到了一個嶄新的神學高度。青少年事工在神學院中往往被歸類在「教牧神學」或「應用神學」領域,神學變成只是背景的抽象理論;教會在探討青少年事工時,常常只偏重操作性技巧,而缺乏深度的神學反省。而本書對於教會長期把青少年事工視為外展和教育技巧一事提出挑戰,轉而從實踐神學的框架來重新探索青少年事工的實踐。

  那麼,究竟什麼是實踐神學呢?用兩位作者的話來說,實踐神學就是「對基督徒生命的反思……研究神的行動和我們的行動交會的那些時刻、脈絡、處境及實踐,同時也使微不足道的人類努力轉變為神聖且富生命氣息的行動」。實踐神學一方面挑戰把理論和實踐二分的神學思維(先講道理,再講實踐),另一方面也批判實用主義式的事工觀(只要有用,就是好的),強調做神學是持續查驗(discerning)上帝的行動並參與在其中的過程。

  路恩哲和丁康黛的這本書,也充分展示出實踐神學作為一門神學領域,對教會的信仰實踐能夠注入活力和更新的動力。路恩哲指出,神學建構始於實存(reality)本身的危機,這危機包含人類存在的危機(crisis of being)和意義的危機(crisis of purpose)。神學反省是在闡述這危機,以及上帝如何在當中行動的這個事實。這種從人類普遍處境(universal human condition)出發的神學建構,一方面幫助華人教會能更生動活潑地在我們的處境中做神學,另一方面則指出,僅僅是把西方神學的理論和爭論原封不動地搬到華人神學界的這種做法,是既有限也不妥當。

  在紀念宗教改革五百年之際,本書更可以說是站在「信徒皆祭司」的改教精神上,把神學反省的呼召和恩典還給上帝的全體百姓,包括老年人、成年人、青少年和孩童。好比路恩哲在本書第七章〈神的隱沒、缺席和懷疑〉裡頭提出,青少年時期本質是一種覺醒的過程,發現生命是一段在可能性與虛無之間的旅程。丁康黛則在第十章〈緊緊守住我們的吻:青少年的賀爾蒙神學〉一章從青少年對性的好奇和渴望中,提出「欲望」作為青春期最主要的神學視角,認為在渴望愛情的背後是對「他者」的一種深切欲望。透過這些討論,路恩哲和丁康黛具體示範了「作為實踐神學的青少年事工」會是什麼樣子,也展示出每個孩子和青少年服事者,都是在具體的特殊處境中做神學的神學家。

  衷心地向華人教會推薦《每個孩子都是神學家》這本實踐神學和青年事工的經典之作。本書是不可多得的好書,能幫助讀者提升信仰實踐的神學深度,為教會在這世界的實踐上注入嶄新的活力和更新的動力,同時把做神學的呼召從專業學者的手中交還給上帝的全體百姓。盼望華人教會能在本書的啟發下,激發我們對上帝國的想像力,在各種信仰實踐上朝「神學轉向」前進,持續查驗上帝在此世界的行動,參與在其中。

董家驊
(洛杉磯台福基督教會牧師)
 

內容連載

導論
 
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
以賽亞書四十三19
 
在南蘇丹一所新的聖公會神學院中,學生們要修習的前四門課是希伯來文、希臘文、農業和公共衛生。 這個新聞讓我愣了一下。我不禁想到我的學生第一學期的課程,還有我們怎麼用聖經批判、教會歷史和演講術來澆熄這些未來牧師的熱情。這些的確都是牧師需要知道的重要科目;我們(大部分)的學生因此學到如何領導教會,成為會眾中學識豐富的「駐堂神學家」。有時一個一年級的學生會不小心選到教牧關懷或倫理學的課,不過如果你細看我們的畢業要求,會發現我們學校的課程明顯偏向教會聖徒、原典以及傳統。學生們也乖乖地順著這條路徑走下去,以為他們日後自然會知道如何「實際一點」。他們希望(我們也希望)有一天他們會學會牧會的煉金術,把這一切的知識拌入事工中。
       
顯然,蘇丹的情況是另一回事了。他們無法在思考神時,把祂與困苦、飢餓和希望這些實地的狀況分開,也就是無法把聖經希臘文和希伯來文跟農業和公共衛生分開。蘇丹神學院的課程最令我神迷的並不是課堂本身,而是這些課堂暗示了事工真正的目的。培訓中的蘇丹牧師所需要學習的,不是如何領導一個教會,而是如何使人們免於死亡。在蘇丹,教會是生命的力量。會眾的牧者引領他們乾渴的羊群在聖經中找著活水,同時也用杖揮去挨餓、愛滋病毒、瘧疾這些生命的威脅。因此,蘇丹的神學教育不敢閒耗在抽象思考上;它必須要預備基督徒傳講並實踐福音──藉著讓牧者學會為一群人捕捉住神聖的文本,這群人是真正在死亡中渴望復活故事的人。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8
    $387
  2. 新書
    9
    $396
  3. 新書
    9
    $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