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個理想—結合「人體結構與藝術構成」—而走入這條漫長而孤獨的路。三十多年來在藝用解剖學、基礎塑造、人體素描教學中,以科學的態度實際地研究與實驗,至今終於完成這本「實用的藝用解剖學」。
本書為了配合美術實作,極力地擺脫從醫用解剖學繼承而來的包袱—由裡而外細分的解剖知識,回歸到藝用解剖學應有的認識模式—整體先於細節、由外而內的認識模式。研究人體造型的主題雖然古老,但是,站立在數位時代的二十一世紀,採用了可量化、可複製的攝影與光影分析來更新研究途徑。筆者為了化不可見為可見,採用計畫性的「光」探索影響體表的解剖結構,以突破一般觀察無法確切得知之限制,有系統地證明「頭部的造形規律」。
為了證明它可以有效地與實作結合,續寫了「頭部造形規律之立體形塑應用」,將造形規律應用至 3D 建模與胸像塑造。在「數位建模中的頭部形塑—以 ZBrush 實作為例」,詳細地呈現造形規律的應用過程,立體塑形方法在數位虛擬與實體雕塑皆相通,重在觀念而不限於媒材、技法,更不限於立體或平面之應用。
正式著手此書有八年的時間,期盼本書能充實藝術教育,帶給藝術界的朋友實質幫助,也望同好惠予賜教!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魏道慧
一、學經歷
國立藝專雕塑科畢業
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市芳邦學院美研所碩士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專任副教授(授課科目:藝用解剖學、基礎塑造、人體素描、基礎素描)
二、獎項及出版著作
1973年第三十六屆台陽美展雕塑類第一名「作品“九重鬱”」
1974年第二十八屆全省美展雕塑類第二名「作品“雁” 」
1984年出版「藝用解剖學」
1992年出版「人體結構與藝術構成」
2017年出版「頭部造形規律之解析」
魏道慧
一、學經歷
國立藝專雕塑科畢業
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市芳邦學院美研所碩士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專任副教授(授課科目:藝用解剖學、基礎塑造、人體素描、基礎素描)
二、獎項及出版著作
1973年第三十六屆台陽美展雕塑類第一名「作品“九重鬱”」
1974年第二十八屆全省美展雕塑類第二名「作品“雁” 」
1984年出版「藝用解剖學」
1992年出版「人體結構與藝術構成」
2017年出版「頭部造形規律之解析」
目錄
序 004
緒論 010
壹、 頭部大範圍的確立—外圍輪廓線對應在深度空
間的造形規律
■ 本章目錄 028
一、「正面視點」外圍輪廓線對應在深度空間的規律 034
二、「背面視點」外圍輪廓線對應在深度空間的規律 047
三、 「側面視點」外圍輪廓線對應在深度空間的規律 057
四、 「外圍輪廓線」與各「面」的立體關係 081
貳、 頭部立體感的提升—大面交界處的造形規律
■ 本章目錄 096
一、「頂面與縱面」交界處的造形規律 100
二、「底面與縱面」交界處的造形規律 104
三、「正面與側面」交界處的造形規律 108
四、「側面與背面」交界處的造形規律 123
五、不同臉型的多重角度觀摩 127
參、 頭部大面中的立體變化—解剖結構的造形規律
■ 本章目錄 142
一、「正面」解剖結構的造形規律 148
二、「側面」解剖結構的造形規律 176
三、「背面」解剖結構的造形規律 184
肆、五官的體表變化
■ 本章目錄 188
一、「眉眼」的造形規律 192
二、「鼻」的造形規律 205
三、「口唇及下巴」的造形規律 211
四、「耳」的造形規律 221
附 件
1. 「藝用解剖學」體表標記位置統計表 227
2. 頭部解剖圖 230
3. 文章:「從單腳重心站立時人體的變化規律,探討阿木魯半身像的動態」 233
緒論 010
壹、 頭部大範圍的確立—外圍輪廓線對應在深度空
間的造形規律
■ 本章目錄 028
一、「正面視點」外圍輪廓線對應在深度空間的規律 034
二、「背面視點」外圍輪廓線對應在深度空間的規律 047
三、 「側面視點」外圍輪廓線對應在深度空間的規律 057
四、 「外圍輪廓線」與各「面」的立體關係 081
貳、 頭部立體感的提升—大面交界處的造形規律
■ 本章目錄 096
一、「頂面與縱面」交界處的造形規律 100
二、「底面與縱面」交界處的造形規律 104
三、「正面與側面」交界處的造形規律 108
四、「側面與背面」交界處的造形規律 123
五、不同臉型的多重角度觀摩 127
參、 頭部大面中的立體變化—解剖結構的造形規律
■ 本章目錄 142
一、「正面」解剖結構的造形規律 148
二、「側面」解剖結構的造形規律 176
三、「背面」解剖結構的造形規律 184
肆、五官的體表變化
■ 本章目錄 188
一、「眉眼」的造形規律 192
二、「鼻」的造形規律 205
三、「口唇及下巴」的造形規律 211
四、「耳」的造形規律 221
附 件
1. 「藝用解剖學」體表標記位置統計表 227
2. 頭部解剖圖 230
3. 文章:「從單腳重心站立時人體的變化規律,探討阿木魯半身像的動態」 233